必修-第四课训练_第1页
必修-第四课训练_第2页
必修-第四课训练_第3页
必修-第四课训练_第4页
必修-第四课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友好三中 高一 政治 导学案 编制人:王洪敏 审核人: 王洪敏姓名:班 级 :编 号:第 周 号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训练 (文)【学习目标】试题以巩固基 础知识及主干知 识为主,侧重考查识记 、理解的能力,本 试卷主要是 为了 检测学生对生活 与哲学第四课知识运用掌握情况,知 识覆盖了第 四课的重要和主干知 识点, 强化 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夯 实基 础。【 主干知识点复习 】 :请同学们看 P28-34的知识整合( A级)一、熟 练背诵以下知 识点(背着填写知 识点,双色笔改正)( 一 ) 、世界的物 质性1、物质是于人的意 识,并能 为人的意 识所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是:2、

2、自然界的物 质 性原理与方法 论原理:自然界是物 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的 规 律形成和 发 展的,都有自己的起 源和 发展史,都是 统一的 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自然、保 护自然、自然和 谐相处。3、人 类 社会的物 质性原理与方法 论原理:人 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本 质上是一个客 观的 。人类社会 具有客 观的物 质性。方法 论:承 认人类社会的客 观性、正确 处理关系,尊重社会 发展规律。4、世界的物 质性原理与方法 论原理: 是物质的; 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 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 统 一性在于它的。方法

3、论:想问题、办事情,要 坚持 ,使主 观认识和客观实际 相符合。 (二)、认识 运 动1、运动的含 义:哲学上 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 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和 。2、静止是运 动的一种3、物质和运 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 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 的物质,运动是物 质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 动的物 质。 运 动是 的运 动,物质是运 动的,脱离物 质的运 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 对 :离开物 质谈 运 动 是观 点,离开运 动谈 物 质 是的 观 点。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 的、 的, 的;静止是 的, 的, 的;动中有静,静中有 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 和 的统一。反对: 只承

4、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是观点;只承认绝对 运动而否认相对静上,把事物 说成是不可捉摸的,是相 对主义和 。 (三)、把握规律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 、 联系。2、规律的客 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 论 原理: 规 律是的、 的。、方法论:要求我 们必须 规律,按 办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 规律的惩罚 。3、规律是可以 认识 和利用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可以 发挥 ,可以认识和把握 规律;并根据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改造客 观世界,造福人 类 。4、尊重客 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 论:原理:(

5、1)尊重客 观规律是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和;(2)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 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要求我 们把尊重 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起来,既要尊重客 观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又 要注重 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B 级)二、能力训练:单项选择题 (请把答案写在题号前面 )12010 年 6 月 7 日楚天金报消息, 5 月 31 日,危地马拉因飓风“阿加莎”的影响,出现了一个 约 61 米的巨坑,让世人震惊。近日,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浙江高速、广西来宾、江西南昌 也相继出现“天坑”。材料告诉我们A 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 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

6、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2009 年 12 月 19 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宣称, 已经在一个废弃的地下铁矿中捕获到暗物粒子。 几 十年来,暗物质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普遍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只有四分之一的物质 是可见的,而那四分之三的不可见神秘物质就是所谓的暗物质。如果这一发现最终得到证实,它将成 为近百年来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哲学上看,暗物质的存在再次证明A 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 不同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 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D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是由我国 农村生产力

7、发展水平决定的。这表明A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42010 年以来, 我国西南地区云南、 贵州、广西等五省出现罕见的持续严重干旱, 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生产和农业。气候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体现出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A BCD5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球已经进入震动模式。”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也让部分公众产生 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 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

8、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BCD6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以每秒7.8 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太空漫步”, 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 按此计算, 他的“第一步”迈出了 9 165 千米。但是我们通过电视画面可以看到, 翟 志刚与飞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稳定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一回事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 BCD7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 树林锐减

9、,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 2 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 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A BCD8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A 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C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92010 年美国 热播大片盗梦空 力量就可以建造城市,就可以穿越B人类能认识和改

10、造规律人 们只要依靠思 维的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 间中的主人公 认为 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 时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 认为存在决定于思 维 是错误的,它认为人具有主 观能动性A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思 维 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C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意 识具有能 动作用 D世界上先有物 质 后有意 识物质决定意 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D 唯物主 义 的根本 观 点是承 认 世界的本 质是物 质意 识对 物质具有能 动作用 AB 下列对辩证唯物主 义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和意 识是不可分割的 B 客观实在性是物 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具有不可知性D 物质是宇宙 间一切客观存

11、在着的事物和 现象的总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其中, “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 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 万事万物的 总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考察 时指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 针,把这些工作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促 进人与自然和 谐的前提条件是 A承认自然界的客 观性B制定 详细 的环保计划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一切 顺从自然“相信一个离开知 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这个 观点A割裂了物 质和

12、意识的辩证 关系B 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 观性D 主张科学研究 应该脱离知 觉主体某少数民族地区地 处边陲,风景秀丽,但基础产业较 薄弱,科教事 业较落后。根据 这种状况, 该地 区制定并建立了 绿色经济产业带 、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项目,促 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 发展。 该地区的做 法符合的哲理是A实践具有社会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 C 物质决定意 识 D 、认识具有反复性16、2010年 6月2日,我国第四 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 进入预定轨道。 这说明A思 维 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B 规律具有客 观性和普遍性C思 维 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

13、 世界 观决定着方法 论17“人生代代无 穷 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 江送流水”。 诗 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 这两句 诗词,主要反映的哲理是A世界的物 质性B物质是运 动的载体C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D 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 统一 18. 随着科技的 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 遗传物质定向地 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 获得人类 希望的 遗传 性状, 创造出新物种。 这说 明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B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 类C一切物 质都是“为我之物”D 人们掌握科学就能改 变规律的客 观性19诸葛亮六出祁山,最 终功亏一篑

14、,不禁悲 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句话合理的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成功关 键在于人 B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主要受主 观条件的制 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成功, 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D办事情的成功, 既要自身努力也要符合上天的意志泥石流的爆 发与人 们破坏森林植被,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 这 告诉我们A.必须认清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 B. 世界上任何事物之 间都是存在 联系的 C.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D. 人可以能 动地认识和改造 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 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 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 造自然物B人 们能 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

15、 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 观性 D 人 们已 经全面把握自然 规律赫拉克利特 说,世界是一 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 烧 ,在一定的分寸上熄 灭。它包含的 哲学道理有世界是物 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 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 ”与“人一次也不能踏 进同一条河流 ”的分歧, 实质 是 A唯物主 义 和唯心主 义 的分歧B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C是否承 认绝对 运 动 的存在D是否承 认相 对 静止的存在24、下列选项中属于 规律的一组是月亮 绕地球转 新 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 飞春天北来 生物体的自然 选择,适者生

16、存 一年四季 春夏秋冬的 变化 商品以价 值量为基础实 行等价交 换 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 地 市 场 商品的价格 时涨时 落 水往低 处流AB C D (D级)25 材料一:青蛙是 农田的“守 护神”,一只青蛙的捕虫量可超 过自己的体重, 50 只青蛙就能使6 亩 的稻田免遭虫害,蛙 粪又是上等有机肥料。青蛙 还间接对疟 疾及其它一些疾病的爆 发有抑制作用。 材料二:近年来,有些国家大肆捕食青蛙,破坏了生 态平衡,遭到了大自然的 惩罚 。1998 年,孟 加拉国人从稻田中捕捉了 5000 万只青蛙,出口到西方国家的食品市 场 ,其所得不 过 1000 万美元, 结 果造成虫灾 严重,该国不得不每年花 3000 万美元从国外 购买灭 虫药,而农药带 来的 环境污染和对人类 健康的影响又十分 严 重。这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8 分)第四课训练答案:1-5 CDBAA 2-10 AAD BA 11-15BCACC 16-20CD BCC 2124 BADD 25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 发展是客 观的。承 认自然界的客 观性是人 类有意 识地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 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时候, 务必要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 护自 然,学会与自然和 谐共处,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活 动,否则就会受到 惩罚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