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_第1页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_第2页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_第3页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_第4页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高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桎梏gu)玉骢(cong)煞风景(sha)扃牖而居(yong)B栏楯(shun)载体(zi)闹别扭(bie)殒身不恤(yun)C犄角5)谂知(shen)梔子花(zhT)强颜欢笑(qiang)D挣揣(chuai)诧异(cha)瞭望哨(liao)长歌当哭(da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霄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面对着生与死的决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恶运的考验,怎样

2、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暗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惩治腐败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非职能部门唱“独角戏”。因此,全面公开官场信息,是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尊重,不能语焉不详,遮遮掩掩。在当今网络时代,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

3、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鱼目混珠的局面。近日,美国精神病学会正式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作为精神病学领域的“圣经”,它的出版掀起了惊涛骇浪,人们或赞同,或非议,或指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大型历史画残日一九三七南京再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时日军肆意杀戮中国平民和孩子,真是惨绝人寰,目不忍睹。在执行死刑前,罪犯要求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要求会见罪犯,是罪犯的权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这种权利不容剥夺。病媒(蚊子、臭虫和淡水螺一类的小生物)能传播各类疾病,我们虽然制定了有效的防控体系,但其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俗话说,平安是福。对于群众而言,社会平安有序、人民

4、安居乐业,是检验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最有效的标准。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长亭送别选自元杂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曲牌的若干宫调联成一套曲子,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都是宫调名。渔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简洁而传神;中章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形象而又富于哲理。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志,也叫记,它是古代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李密的陈情表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以如泣如诉的语言,抒发了真挚动人的情感。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

5、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百家争鸣齐头并进才能智者蜂起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才能勇者辈出B.C.D.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指出3D打印所面临的三个问题。(不超过18字)(3分)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3D打印不需要模具,可以直接进行样品原型制造,因而大大缩短了从图纸到实物的时间。但目前的3D打印机只能处理诸如塑料和蜡这样的软材料,而要打印

6、混凝土结构的大型模具,它完成的速度太慢了。随之而来的是伦理争议,例如国外有人就希望通过3D打印自制枪械。另外,只要有图纸和一台打印机,设计师们就很难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任选一个成语(示例除外),为它写一段新解。要求:富有新意,解说合理;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3分)【示例】1画饼充饥:饥饿难耐时,不妨画一张饼,虽不能食,但能给自己带来活下去的勇气。2以貌取人:一个人的衣着长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味、教养及精神面貌,现代人不是都讲究形象吗?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

7、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不以为然者认为,杜

8、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9、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

10、。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11、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

12、文段,简要概括。(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共18分)江南无雪刘长春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叮叮咚咚。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

13、,跟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

14、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有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

15、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

16、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12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3分)13请具体赏析第四段的语言表达技巧。(4分)14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15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1题。(23分)(甲)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

17、,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平?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乙)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丙)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

18、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臧获:古代对奴婢的鄙称而文采不表后也表:显露及见贾生吊之吊:凭吊何故深思高举高举:高高举起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侣鱼虾而友麋鹿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圣人不凝滞于物及见贾生吊之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安能以身之察察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新沐者必弹冠B.衣赭衣,关三木C.鼓枻而去D.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1

19、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司马迁“隐忍苟活”的原因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屈原“宁赴湘流”的原因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作为对比和衬托,还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司马迁起初不赞成屈原赴死,为他感到可惜,后来读了贾谊的鹏鸟赋,了解了屈原的生死观,更为了自己先前的看法找到了依据,反对屈原赴死。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21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所

20、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3分)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2分)3)读鹏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223题。(6分)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汤式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22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23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三)古诗文默写(10分)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

21、每格1分,共10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3),淡烟暮霭相遮蔽。(王实甫长亭送别(4)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5)亦欲以,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6)真的猛士,。(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我们把趣味看作是幸福生活的全部,趣味是人们首要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生活趣味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蒙田(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觉趣味,也在失败里感觉趣味。梁启超【要求】自选角度,确定

22、立意,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参考答案高二语文C(A项“牖”读作you,B项“载体”的“载”应读zai,D项“长歌当哭”的“当”应读dang)C(A项霄一宵;B项决一抉,恶一厄;D项暗一黯)B(A项“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此处应为“词不达意”。B项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C项“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应改为“鱼龙混杂”。D项“惊涛骇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这里应为“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23、)4D(A项成分残缺,应在“再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时日军肆意杀戮中国平民和孩子”之后加上“的情景”。B项前后对应不一致,应该为“罪犯及其近亲属的权利”。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我们”前。)B(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个曲子)B(考虑和后文的对应关系)材料限制伦理争议法律纠纷例:孤注一掷:人生之旅哪有一帆风顺的,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才能活出精彩人生。作茧自缚:没有心甘情愿生活在黑暗中的蛹,哪来翩翩起舞的蝶?(5分,言之成理即可)B(在刘颁的记载中,“三百钱一斗酒”是丁晋公的看法,不能因此就说刘颁也执此观点)C(说法绝对,原文是“不排除”,表示推测)(3分)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袭用

24、前人,并非实指;史书记载时间与杜甫时代相距甚远,不足为据;王夫之认为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并非记实。(每点1分)听落雪的碎玉之声;多次爬出被窝看雪;梦中的雪景。(本题3分,答出一点1分)“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大地的洁净。“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雪后枣树的威武形象,“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运用引用的手法,写出雪后大地的宁静。(写出一种手法及赏析得2分,写出两种得5分)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照应题目;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3分)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相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答出任两点即可,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16D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A(而:均表并列。B对于;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