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_第1页
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_第2页
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_第3页
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_第4页
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科学教育的领 域得到拓展的同时,公众参与的程度也越来越得到了加深。 本文在明确科学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公众参与科学教育 存在的问题,由此探寻公众参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公众参与;科学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81-01随着科学教育模式不断地发展,科学领域与公众之间的 对话和交流也进一步得到加深。一、科学传播理论概述(一)科学传播历程刘华杰在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中将我国 科学传播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要的概括为传统科普阶段、公众 理解科学阶段和科学传播阶段。随

2、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传播历程逐渐被细化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科学普及阶段, 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反思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 和公众科学服务阶段。(二)相关科学传播概念科学传播是在新型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下,由政策推动 和公众参与的知识共享、文化交流及社会协商过程。主要包 括学术交流活动、科学技术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科 学技术咨询几个方面。科学传播能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 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三)科学传播模式目前科学传播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交流 式和辐射式。交流式是指科学内容的传播者和学习者之间互 相交流;辐射式是指一个或几个的传播者将科学知识传递给

3、 数量上较多的学习者。第二,跨越式和历时性传播。科学知 识通过时间和空间向外进行传播。跨越式是指在空间地点上, 科学知识的传播存在跨越,比如当代的互联网等形式;历史 性传播指科学知识和技术在时间上的历史继承性。第三,定 向和非定向。定向传播指面向特定的受众,根据传播对象的 需要进行科学传播;非定向传播是指科学传播的受众没有特 定的人群,且传播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二、公众参与科学教育存在问题(一)公众科学素质参差不齐根据2010年我国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 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 3.27%,其中, 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的科学 方法的公

4、民比例为9.75%,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 64.94%。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 平逐渐得到提升,但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 多数公民还仅仅停留在崇尚科学精神,而对基本科学方法和 科学知识了解的公民还在少数。(二)科学术语过多科学术语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语言,具有特定的意 义。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科学术语过多会导致公民对科学 教育的参与程度的降低,这是因为,科学术语往往专业性过 强,难度系数过高,通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词 汇和术语。(三)科学与实际联系较少在科学传播中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很多方面不能和生活 实际相联系。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不能脱离实际

5、,科学 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然而,很多科学知识 却没能深入人心,其原因就是科学知识过于深奥,不能和实 际相联系,使人们对科学知识产生了误解,引发了抵触情绪。三、公众参与科学教育的路径(一)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要想让公众真正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首先要提升全民 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如对公民进行科学史教育,使公民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内涵, 建构科学知识体系,认识到科学的价值,政府应该加大支持 的力度,开展各种科学知识普及的活动。2015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为“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慧生活”,定于9月19日 至25日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此外,

6、 我国还十分重视农村的科普活动,比如不断加大科普经费投 入,让农民入会,教会他们种植高品质棉花。(二)简化科学术语难度在很多时候,公众想要参与到科学教育中,但是过于高 深的科学术语让他们打了退堂鼓。比如生柿子有涩味如果解 释为“生柿子中含有鞣质,可用二氧化碳脱涩法消除”,这 种解释由于说法过于专业,让人们很难理解,如果将其意为 “生柿子中含有单宁,只要将柿子放在密封的坛子内,使二 氧化碳浓度增高,氧气浓度降低,就可以消除生涩的味道”。(三)让科学走进生活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加强科学教育和人们生活实际的联 系。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多让受教育者动手操作,亲身 体验,要让深奥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7、贴近生活,从一 个知识拓展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我国从前几年开 始就定期举办全国的科普剧大赛,比如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 导员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科学技 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全国科普剧创作与表 演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学者,还有从事 戏剧表演、科学秀表演的导演担任培训讲师,为民众打造富 有科学内涵的科普剧。(四)进行科学周讲解在过去的几十年,科学周的活动往往都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和经验。科学周的倡导者可以是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是 大学,还可以是各种媒体。科学周举办的地点可以设置在学 校、公园、大型广场或者火车站。通过专家学者或经过培训 的志愿者

8、的讲解和科学画报的发放提升公众科学教育的参 与度。(五)让科学与公众“对话”科学教育和公众应该实现互动和交流,不能一味地向公 众灌输科学知识,也要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发现。要为公 众营造科学教育的社会氛围,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使社会 科普组织大力发展,创立高水平的科普人才队伍。同时,也 要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科学教 育模式。(六)让科普知识深入学校及农村加强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参 观科技展品和动手试验,探寻着科技的奥秘,体验科技带来 的无穷乐趣。加强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在各边远地区的巡 展,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一个走近科学、了解科学的好机会, 增强良好的教育效果。四、结论科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同时,公众的生活 和技能的拓展也离不开科学教育的知识。虽然目前科学教育 的传播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 众和科学之间会架起一座桥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平 上实现对接。(作者单位:贵州科技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