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8 文言文二则 教案+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18 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教案一、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构成。铁杵成针通过李白遇见老媪磨铁杵的故事,揭示了持之以恒,终有大成的道理。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理解文言文大意,明白文中所讲道理,并受到启发。熟读成诵,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二、教学目标1.阅读理解铁杵成针,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2.随文识记“逢、卒”两个生字。借助对话,感受人物的品质。三、重点难点阅读导学,借助解释,抓住重点字词,把握故事大意,能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内容。反复诵读,感受人物品质,交流启示明理。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2、1.出示铁杵和针的图片,联系这两个物体,说说你想到的成语故事。2.揭示课题:铁杵成针(1)介绍铁杵,理解“成”的意思。(2)选自方舆胜览。(3)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了解故事人物吗?(4)介绍:祝穆。3.播放视频,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4.介绍故事主人公:李白。(二)识记字词1.学法提示。(1)解课题,知出处。(2)通读文,认字词。(3)析文意,品人物。(4)悟主题,探启示。2.导读提示。(1)朗读文言文,积累生字新词,找出故事人物和动词。(2)根据故事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的解释,概括文言文大意。(3)感受人物品质,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跟读古文,注意停顿和断句,圈出生字。4.随文
3、识记。(1)逢 卒(2)多音字运用:还(hun)(hi)5.重点生字提示。(1)逢:半包围结构,部首:辶。书写时要注意“辶”起笔低,平捺长伸,托住被包围部分;“丰”横画间隔均匀,最后一横最长。注意与形近字“峰”“锋”“蜂”辨析。(2)卒:上中下结构,部首:亠。书写时注意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两个“人”的捺变成“丶”;最后一竖要在正中,从两个“人”的下方起笔。注意与形近字“翠”“碎”辨析。(三)理解感悟1.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解释和运用现代词义理解文意。(1)借助解释。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2)现代词义解释。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成功 ),弃
4、(放弃)去。2.理解文意,翻译句子。“磨针溪,在象耳山下。”译文:磨针溪,就在象耳山下。3.故事起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1)译文:世上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2)理解:“世传”的意思。4.故事经过。“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1)译文:(李白)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问她在做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2)小组讨论串讲,角色朗读表演。5.故事结果。“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2)你感受到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6.说说课文的内容,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1)
5、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传说在山中读书,弃学而去。在溪边遇到老妇人用铁杵磨针,深受感动,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2)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四)课堂小结1.我们可以借助哪些方法阅读理解文言文?(1)借助解释和插图。 (2)理解重点词。(3)现代词解义。 (4)查找工具书。(5)联系上下文。 (6)反复诵读。2.熟读成诵,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运用成语“铁杵成针”说话练习。(五)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与这个故事表达的道理相似?出示“水滴石穿”的故事视频。(六)随堂小测1.按原文填空。磨针溪,在象牙山下。世传李太白 ,未成
6、, 。过是溪,逢 。问之,曰:“ 。”太白 , 。(七)板书设计(八)布置作业1.亲子阅读,背诵铁杵成针。2.积累: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或名言警句。第 4 页18 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一、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铁杵成针,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2.随文识记“逢、卒”两个生字。借助对话,感受人物的品质。二、学习重难点阅读导学,借助解释,抓住重点字词,把握故事大意,能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内容。反复诵读,感受人物品质,交流启示明理。三、知识构建1.日积月累:(1)形容有毅力的词语:铁杵成针、水滴石穿、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2)形容有毅力的句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千
7、里之行,始于足下。2.默写一首李白的诗。1.课题:2.体裁:3.故事主人公:四、知识训练1.多音字组词。还 ( ) ( )( ) (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是: 方:感其意: 还卒业: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 )。译文: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 )。译文: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5.你感受到李白是个怎样的人?6.你得到的启示:7.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1.按原文填空。磨针溪,在象牙山下。世传李太白 ,未成, 。过是溪,逢 。问之,曰:“ 。”太白 , 。2.给加点的“卒”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8、)古时指兵。 旧时称差役。死亡。 完毕,终了。(1)生卒年月。( )(2)士卒。( )(3)卒业。 ( )(4)狱卒。( )参考答案知识构建略。1.铁杵成针2.文言文3.李白知识训练1.hun 还钱 还书 hi 还有 还在1.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2.起因译文:世上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3.经过译文:(李白)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问她在做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4.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5.李白是一个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知错能改,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6.只要持之以恒,终
9、有大成。7.略。1.略。2.(1) (2) (3) (4)第 5 页18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构成。囊萤夜读讲述了东晋车胤家境贫寒,他利用萤火虫的荧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赞颂了车胤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品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揣摩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意义。二、教学目标1.阅读理解文言文囊萤夜读,初步感受古文特点。2.随文识记“囊、萤”等7个生字。背诵积累。三、重点难点朗读指导,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意。掌握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囊萤夜读的故事。自主识字,借助解释,感受人物勤学苦读的精神。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文体介绍。(1)文言文的含义
10、、特征;(2)量词“则”的使用特点;2.对比观察囊萤夜读的现代译文以及文言文,说说你的发现。3.揭示课题:囊萤夜读(1)选自晋书车胤传;(2)介绍车胤。(二)识记字词1.学法提示。(1)解课题,知出处。(2)通读文,认字词。(3)析文意,品人物。(4)悟主题,探启示。2.导读提示。(1)画出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下面的解释,概括文言文大意。(2)熟读文言文,学会停顿和断句,品读重点句。(3)感受情境,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跟读古文,注意停顿和断句,圈出生字。4.随文识记。(1)囊 萤 恭 勤 博 贫 焉(2)多音字运用:盛(chng)(shng)5.重点生字提示。(1)恭:部首: 。书写时要注意
11、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部;下半部分是两点。注意与形近字“慕”辨析。(2)勤:左右结构,部首:力。书写时注意左高右低,左部上面是“廿”,下面三横间距均匀,最后一横变提。注意与形近字“谨”“勒”辨析。(3)博:左右结构,部首:十。书写时右上部有一点,第三笔是横折,中间两横间距均匀,不碰到两边;“寸”的横稍长,托住上部。注意与形近字“搏”“膊”“傅”辨析。(4)焉:本义是鸟名。可作代词、助词。上下结构,部首:一。书写时“正”形稍扁;下部的横稍短,最后四笔是点,第一点略往左。(三)释文知意1.朗读要求: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解释和运用现代词义理解文意。(1)借助解释。恭勤:
12、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2)现代词义解释。胤恭勤不倦:疲倦 博学多通:广博家贫不常得油:贫穷3.理解文意,翻译句子。“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译文: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4.理清故事结构。“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人物:谁囊萤?(车胤)事件原因:为什么囊萤?(家境贫穷)最后结果:怎么做?(囊萤夜读,以夜继日)(2)小组讨论翻译。感受人物品质。译文: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来点灯读书。夏天的晚上,他就在白绢口袋里装几十只萤火虫,用这种方法来照明读书,日夜不停地学习着。品质:勤学苦读,自强不息。(
13、3)车胤在萤火虫微弱的光下是怎样勤奋夜读的?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编故事。结合课文插图,展开合理想象。从读书的神态、动作、时间等方面来编故事。(四)课堂小结1.主题归纳。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东晋车胤家境贫寒,在无油点灯情况下,利用萤火虫的荧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赞颂了车胤 的品质。2.启示探讨。(1)阅读课文后,我得到的启示是?(2)学会运用关联词:无论都(3)参考: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3.熟读成诵,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全文内容。(五)课外拓展出示名人故事,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故事的人物和内容,积累运用勤学苦读的故事。(六)随堂小测1.按原文填空。胤 ,
14、博学多通。家 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以夜 。(七)板书设计(八)布置作业1.背诵本文,用自己的话完整叙述故事。2.预习铁杵成针。第 4 页18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一、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文言文囊萤夜读,初步感受古文特点。2.随文识记“囊、萤”等7个生字。背诵积累。二、学习重难点朗读指导,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意。掌握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囊萤夜读的故事。自主识字,借助解释,感受人物勤学苦读的精神。三、知识构建1.写一写你学过的文言文:2.你知道有哪些勤奋苦学的故事?挑一个说一说。1.课题:2.体裁:3.主要人物:四、知识训练1.多音字组词。盛 ( ) ( )( )
15、( )2.辨字组词。囊( ) 萤( ) 恭( ) 博( )壤( ) 莹( ) 添( ) 搏(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译文:2.“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译文:3.阅读课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按原文填空。胤 ,博学多通。家 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以夜 。2.照样子,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胤恭勤不倦( )(2)胤恭勤不倦( )(3)博学多通( )(4)家贫不常得油( )3.课外拓展:凿壁偷光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但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家的烛光透过来。
16、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参考答案知识构建1.司马光砸缸2.凿壁偷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1.课题:囊萤夜读2.体裁:文言文3.主要人物:车胤知识训练1.chng 盛饭 盛饭 shng 盛开 茂盛2.囊萤夜读 土壤 萤火虫 晶莹 恭敬 添加博学 搏斗1.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2.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来点灯读书。夏天的晚上,他就在白绢口袋里装几十只萤火虫,用这种方法来照明读书,日夜不停地学习。3.提示:可以和勤学苦读、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相关,也可以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略。2.(1)疲倦 (2)勤勉 (3
17、)通晓,明白(4)贫穷第 4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文言文二则 作业22 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一)班级:_ 姓名:_ 难易度:一、根据课文内容,读拼音写词语。nng yng( )夜读胤gng qn ( )不倦以夜继日yn( )还z( )业二、按要求完成。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恭勤:通:练囊: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2.比一比,再组词。博( ) 搏( )贫( ) 贪( )逢( ) 缝( ) 峰( )卒( ) 碎( ) 翠( )三、“卒”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时指兵; B.旧时指差役; C.死亡; D.完毕、终了。请给下面加点的“卒”字选
18、择正确的解释。1.士卒( )2.生卒年月( )3.卒业( )4.狱卒( )四、理解古诗内容填空。1.囊萤夜读选自_。文中形容车胤勤勉博学的句子是“_,_。”2.囊萤夜读讲的是 儿时家境贫寒,没钱买 ,就捉了很多萤火虫,用 装起来,利用萤火的 来看书的故事。3.铁杵成针选自_。是_代的_(人名)。故事中的主人翁是_。课后作业(一)一、囊萤 恭勤 焉 卒二、1.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倦:疲倦。 博:广博。 贫:贫穷。2.博学 搏击 贫穷 贪婪相逢 缝隙 山峰 士卒 破碎 翠绿三、1.A 2.C 3.D 4.B四、1.晋书车胤传 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2. 车胤
19、 灯油 白绢做的口袋 亮度3.方舆胜览眉州 宋 祝穆 李太白/李白第 2 页 共 3 页22 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二)班级:_ 姓名:_ 难易度: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以夜继日焉(yn nin)逢老媪磨铁杵(y o)还卒业(c z)二、写出下列文言文的意思。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三、选择题。1.囊萤夜读主要体现了车胤的什么特点? ( )A. 家里贫穷B.博学多才C.热爱动物D.刻苦勤奋2.铁杵成针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坚持不懈B.刻苦学习C.尊敬老人D.放弃学业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胤恭勤不倦(肃敬勤
20、勉)B.博学多通(通晓)C.未成,弃去(放下)D.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四、课内阅读。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博学多通 ( )A.通晓,明白 B.普通,一般萤火以照书( )A.以为,认为 B.用来,拿来2.“以夜继日”和我们常用的成语 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3.文中用具体事例来形容车胤读书辛勤的句子是五、拓展阅读。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是吾剑之所从坠2.翻
21、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这则寓言叫什么 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后作业(二)一、yn o z二、1.夏天的夜晚,车胤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了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2.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中途放弃离开了。三、1.D 2.A 3. C四、1.A B2.夜以继日 指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五、1.代词,楚人的 代词,这里2.船已经前进了,而剑却在原地没有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也3.怪的事情吗?(3)刻舟求剑 它说明了要学会变通,不该墨守成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文言文二则 作业22 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三)班级:_ 姓名:_ 难易度:一、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家贫不常得油(png)B.盛数十萤火(yn)C.铁杵成针(ch)D.还卒业(c)二、知识积累。“博”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量)多 B.通晓 C.博取,取得。请给下面加点的“博”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山市网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 广东省云浮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卷生物含解析
- 2023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无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 无答案
- 2025-2030中国聚乙烯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政治图表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 下肢气压治疗仪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 “双新”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 广东省佛山202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发电技术 课件 第一章-新能源发电概述
- 心理健康《欣赏我自己》课件
- 上海市存志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MTT 1114-2011 煤矿供电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 飞机管路基础知识课件讲解
- 合肥安徽合肥经开区择优招录社区工作者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