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_第1页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_第2页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袁久林汤晓龙邸假设虹【关键词】冯兆张中药冯兆张,字楚瞻,浙江海盐人,生于17世纪,明末清初名医。冯氏7岁时即丧父,家道贫寒,生性勤学,加之体弱多病,于是遵照母命,13岁开始学医,从师访道十余年,曾六上京师,研究医学,精于医术,后游医于天下,行医于两浙,尤精儿科。冯氏医术精深,全活颇多。长又寄燕京二十余年,名声鹊起,誉满燕地,不但布衣黎民,且“荣耀极甚公卿间,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冯氏经三十余载之探究,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著?冯氏锦囊秘录?150卷,充实反响其学术头脑和临证履历,书中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于脉诊、药性等方面,亦多有表达,实为?内经纂要?杂证巨细合

2、参?脉证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治疗方论?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8种医书之合称。此书厥后曾传入越南,为越南医家所珍视。此中?杂证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共收五百五十余种药物,从药物学角度别离对其举行了细致的表达,尤其对药物在杂证和痘疹中的应用举行了合参。该书为古今所未有,议论颇为奇特,除对前人的成绩举行总结外,冯氏在按语中结合临证履历先容了对某些药物的运用领会,这方面尤其值得器重,现举比方下。1白术冯氏以为,白术甘温,得中土之冲气,为补脾胃之第一品;其在气主气,在血主血,中气不敷,为脾胃诸虚之圣药,同枳实能消痞,同黄芩能安胎,有汗那么止,无汗那么发。太阴主生化之元,其性喜燥,其味喜甘,其

3、气喜温,白术备此三者,故为中宫要药。每遇暴病大虚,中气欲脱之证,用此馨香冲和之味,托住中气,直奏奇功,不亚人参。但未假设人参纯得阳和之气,可久服单服;热盛喘嗽,哮证,音哑烦渴,热毒急躁者,并禁之。2熟地冯氏以为,熟地黄为补肾要药,养阴上品,六味丸以之为君,天一所生之本也。四物以之为君,乙癸同源之义也。九蒸九晒方熟,每见众人一煮透便以为熟地,误矣;盖禀北方纯阴之性而生,非太阳与猛火交炼那么不熟也。以是固本膏虽经日煎熬,必生熟各半而用之,不雅此可以见矣;假设不云云,以生地煮熟,便作熟地,投用地黄丸中,那么寒凉之性未除,心肾之经各别,以心经寒凉之药为君主,以肾经暖和之药为臣佐,岂徒无益,反引寒性;既

4、损真阳,复伤胃气。虚热者暂堪抵受,虚寒者立见沉疴。3升麻冯氏以为,升麻禀极清之气于九天,故元气不敷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如泻痢崩淋,脱肛遗浊等证,仗其升提。盖虚人之气,升少落多。经曰:阴经所奉其人寿,阳经所落其人夭。东垣摘入补中汤中,独窥其微矣。但气逆吐逆,上盛下虚者,切勿轻投。4何首乌首乌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禀中和之性,得天地之纯气者也。熟地、首乌虽俱补阴,然地黄禀仲冬之气以生,蒸晒至黑,那么专入肾而滋天一之真水矣,其兼补肝者因滋肾而旁及也;首乌禀春之气以生,而为风木之化,入通于肝,为阴中之阳药,故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其兼补肾者,亦因补肝而旁及也。一为峻补先灵敏阴之药,故其功

5、可立救孤阳亢逆之危;一系调补后天营血之需,以为常服,长养精力,切病调元之饵。天赋后天之阴差异,奏功之缓急轻重亦有大异也。况名夜合,复名能嗣,那么补血之中复有补阳之力,岂假设地黄专功滋水,气薄味厚,而为浊中之浊者,坚强骨髓之用乎?冯氏以为,此乃其心得之见,古哲未为缕析,今人混用补阴,不亦误甚!5肉桂桂附二味,虽具辛热补阳,然古哲立方,有二味并用者,有效桂不消附者,有效附不消桂者,确有偏见,针线相对,毫难互借混投。今人勿究其微,但以其性辛温,或桂或附,恣意取用,殊不知肉桂味甘而辛,气香而窜,可上可下,可横可直,可表可里,可补可泻,善通百脉,和畅诸经,煽动气血,故健行流走之效虽捷,但性专走泄,而温中

6、救里之力难长,不免难免进亦锐,退亦速也。至于附子气味大辛,微兼甘苦,气厚味薄,落多升少,从上直下,走而不守,其救里回阳之功及引火藏源之力,温经达络之能,是其所长,非假设肉桂辛甘,轻扬之性,复能横行达表,走窜百脉也。一那么味甘而兼辛,以是既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救阳中之阳,更为后气候血营卫分之需也。故纯以大温峻补中气,真阴真阳,救里为事者,或二味并投,或君以参术,佐以附子为用,如八味丸桂附并需,参附汤、术附汤、理中汤之类,勿用肉桂是也。如欲温中兼以调和睦血,走窜外达,顾表为事者,那么以培补气血之药为君,而单以肉桂一味为佐使,如参芪饮、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之类,勿用附子是也。冯氏以为,如是那么

7、表里阴阳轻重之义昭然矣,岂容混投假借乎!6栀子冯氏以为,栀子轻飘象肺,故独入肺家,泄有余之火,种种服从,皆从肺旁及也。大苦大寒损胃伐气,虚人忌之。众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那么凝,反成败证。治实火之吐血,顺气为先,气行那么血自归经;治虚火之吐血,养正为先,气壮那么自能摄血。此治疗之大法,不成稍违犯者也。如误用栀子,受其害也必矣。7酸枣仁冯氏以为,枣仁乃心、肝、胆三经气分之药,虽能宁心,更能宜肝,故假设肝旺急躁不宁者及心阴不敷、惊悸模糊者,必同滋阴和肝养心之血药相佐而用,其功乃见;不然心气无阴以敛,肝气得补而强,益增急躁矣。乃昔人未之发,何也?性油而润,滑泻者禁之,且其奏功者全仗芳香之气,以入心入脾也。必需临用方炒熟,研碎入剂方效;假设炒久那么油臭不香;假设碎久那么气味俱失,便难见功矣。8豆豆经蒸罯,能升能散,得葱那么发汗,得盐那么止吐,得酒那么治风,得薤那么治痢,得蒜那么止血,炒熟又能止汗,亦要药也。生大豆,除胃热,解诸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