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地理跨省区域知识点归纳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黄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观的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3、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见直立的陡崖。4、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多空隙、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6、黄土高原地面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7、一般来说,地面坡度越大,坡面越长,降水越多,降水强度越大,地面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减产;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

2、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还向黄河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9、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10、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多发自然灾害。11、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并引发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种地质灾害。12、黄土高原的治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的方式;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另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解决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工业。13、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东西狭长的 “带状”区域。14、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3、; 受地形、气候影响,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还有丰富的水能、森林、矿产、水产、耕地资源,资源丰富。15、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16、长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17、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最大的港口,重要的金融、科教中心,对长江三角洲、长江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18、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自西向东形成了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

4、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 以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9、我国长江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20、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土壤肥力下降,并淤塞了河道、水库、湖泊,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2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23、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24、三北防护林地跨西北、华北、东北,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生态 防

5、护林。25、人类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初一下册语文过零丁洋知识点归纳初一下册语文过零丁洋知识点归纳2、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4、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答:表达了对抗元事业失败的 慨叹和宁死不屈的决心。6、风飘絮雨打萍是两个绝好的比喻,试作简要分析。答:风飘絮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柳絮,国家败局的命运,已无可挽回 ; 雨打萍比喻个人的命运,诗人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雨打萍是诗人漂泊沉浮的政治生涯的写照。这两个比喻形象贴切,给人以悲怆辛酸之感。7、分

6、析颈联的艺术特色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答:这两句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绝对。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8、人生自古谁无( 尾联 )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生死观 ) 和崇高的民族气节。9、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10、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11、如何理解尾联的含义?答: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

7、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高考政治知识重点归纳高考政治必备知识重点归纳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 ( 联系观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第八课 ( 发展观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性和上升的趋势。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根本标志在于它们 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第九课 ( 矛盾观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标志。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8、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 关键。第十课 ( 创新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的直接哲学依据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的理论依据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实践依据:创新是 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 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商品和商品经济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 商品的价值量。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9、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的作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10、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4、如果l 只羊 =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W-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G-W.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

11、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等价物 般等价物 货币交换价值-价格2、文化的作用?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5

12、、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1.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 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高二数学复数的知识点归纳高二数学复数的知识点归纳定义数集拓展到实数范围内,仍有些运算无法进行。

13、比如判别式小于0 的一元二次方程仍无解,因此将数集再次扩充,达到复数范围。形如 z=a+bi 的数称为复数(complexnumber) ,其中规定i 为虚数单位,且iA2=i*i=-1(a , b是任意实数)我们将复数z=a+bi中的实数 a称为复数z的实部(realpart) 记作Rez=a实数b称为复数z的虚 部(imaginarypart) 记作Imz=b.已知:当 b=0时,z=a, 这时复数成 为实数当a=0且b#0时,z=bi ,我们就将其称为纯虚数。运算法则加法法则复数的加法法则:设z1=a+bi,z2=c+di 是任意两个复数。两者和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和,它的 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和。两个复数的和依然是复数。即 (a+bi)+(c+di)=(a+c)+(b+d)i.乘法法则复数的乘法法则: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结果中 iA2=1 ,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即 (a+bi)(c+di)=(ac-bd)+(bc+ad)i.除法法则复数除法定义:满足(c+di)(x+yi)=(a+bi) 的复数x+y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