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论语选读背诵段落汇编论语选读背诵段落汇编第一单元 人生篇1、弟子问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三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学生。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何止是仁德,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这样。病,不足:诸,“之乎”的合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
2、能近取譬能够就近用自身做比喻。即推己及人,为别人设想。譬,比喻。仁之方实行仁德的方法、途径。颜渊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为都符合礼。复,恢复,归于。礼,本义是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这里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善的。为仁由己要做到仁全靠自己。由,靠,凭。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冉雍的字。冉雍,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大宾贵宾。大祭盛大的祭典。所不欲不喜欢的事物。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的封地。2、立身处世子日:“吾十有五而
3、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四)吾十有(Yu)五而志于学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立站立,自立。指在人生旅途中能站稳脚跟,懂得立身处世。不惑不迷惑。指通达事理。天命命运,规律。耳顺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但不越出规矩。从,随,顺。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泰伯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七)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
4、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二十三)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二十六)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子罕二十八)曾子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学生。六尺之孤年幼的孤儿。六尺,古制六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四尺一寸(约138厘米),这种身高一般在十五岁以下。孤,幼年丧父叫孤。寄百里之命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百里,指方圆百里的诸侯国。临大节而不可夺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大节,原指关于存亡安危的大事,后也称临难不苟的节操为大节。夺,夺志,被迫改变原来的志向或意愿。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士不可以不弘(hng)毅读书人不能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5、弘,大,强。仁以为己任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仁以,以仁。来者之不如今后来的人赶不上现在的人。闻名声,名望。指有成就。三军军队的统称。古代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周朝的制度,诸侯中的大国可拥有三军。匹夫古代平民中的男子。泛指普通老百姓。彫通“凋”,凋零,零落。3、发愤进取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八)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十七)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十)闻道得知真理。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应当想着向他看齐。齐,等同。宰予昼寝宰予白天睡大觉。宰予
6、,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孔子学生。粪土之墙不可杇(w)粪土似的墙壁不能再粉刷。杇,后作“圬”,涂饰,粉刷。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还能责备他什么呢?与,句中助词,无义。诛,责备;何诛,诛何。于予与改是通过宰予这件事我改变了态度。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十九)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十九)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的人。叶,古邑名,在今河南叶县南。叶公,指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邑,人称叶公。子路,即季路。女奚不曰你为何不说。女,通“汝”,你
7、。奚,为什么,疑问词。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如此罢了。云,如此。尔,而已,罢了,语气词。未成一篑(ku)未成于一赘,差一筐而未成。篑,盛土的筐子。止,吾止也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进,吾往也前进不止,那也是自己要前进的。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楚狂接舆(y楚国隐士,佯狂不仕,故称楚狂。又因其接孔子之舆而歌,故称接舆。舆,车。凤凤凰。这里借以喻孔子,有讽刺意味,因为相传凤凰太平盛世才出现,乱世是隐而不现的。何德之衰你的德行为什么这样衰微?讥讽孔子于乱世而不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
8、往的事已不可劝止,未来的事还能够赶得上。意即孔子应抛弃以往的做法,及早归隐。已而算了吧。而,语尾助词。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的从政者都处境危险。第二单元 情操篇5、君子三戒子禽问于子贡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五)子禽姓陈,名亢,子禽是他的字,孔子学生。一说是子贡学生。是邦任何国家,不管哪个国家,这里不是特指。抑还是,或者,
9、连词。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表明孔子待人接物的态度。其诸大概,或者,表示不肯定的、揣测的语气。乎介词,旋当于“于”。其道正当的方法。其,指示代词。不处(ch)不在一起,不接受。得之这里应理解为“去之”,因为贫与贱不是人想得到的。不去不除掉,不摆脱。恶(W)乎成名怎么去成就他的名声呢。恶乎,于何,从哪里,在哪方面。终食之间一顿饭没吃完的时闷,形容时间短。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仓促时一定与它(仁德)同在,动乱时一定与它同在。好(ho)喜欢,跟“恶”(w)相对。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
10、氏七)刚旺盛。得贪得。6、乐在其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十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二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二十三)无通“毋”,不,不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就有道而正接近有德之人而匡正自己。已用法同“矣”,语气词。之指示代词,这里指学问、事业、爱好等。乐之以它为快乐。乐,意动用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厚的人喜欢山。知者,聪明的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十六)饭(fn
11、)疏食吃粗粮。饭,吃,动词。饮水喝冷水。曲肱(gng)使肱曲,弯着胳膊。枕(zhn)当枕头,动词。7、行己有耻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二十五)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五)令色伪善的容貌。令,善,美好。足恭过分顺从。左丘明耻之左丘明认为可耻。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相传为左传。耻之,认为这样可耻。匿怨而友其人心里藏着怨恨却要跟他交好。友其人,把其人当作朋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就藏起来。实若虚满
12、腹学问却像空无一物。犯而不校被人侵犯却不计较。吾友尝从事于斯我的朋友曾经这样做了。吾友,指颜回。尝,曾经,副词。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十三)子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二十七)笃信坚定地相信(善道)。善道好的学说信念。有道则见(xin)世道太平就出来做事。见,出现。焉语气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的话比做的事多,君子以为耻。而,在此用法同“之”,助词。8、君子坦荡荡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十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十六)子曰:“君子
13、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三十七)怀土眷念乡土。怀刑关心法度,心存畏惧。怀惠关心个人利益。喻知道,明白。坦荡荡(心地)坦白宽广。戚戚局促忧愁。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二十八)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三十四)君子道者三君子赞许的美德有三种。道,称道,赞许。焉于是,在这方面,代词兼语气词。自道自己说自己。以直报怨用正直来回答怨恨。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二十一)过错误,过失。日月之食日蚀月蚀。更(gng)更改,改正。第三单元 伦理
14、篇9、言而有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二十二)谋考虑,策划。传(chun)老师传授的知识。贤贤易色意思是用尊重优秀品德的心来改变爱好美色的心。第一个“贤”用如动词。事侍奉。致其身献出他的生命。致,给与。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的意思。大车无輗(n,小车无軏(Yu)大车,牛车;小车,马车。大车小车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来驾牲口,大车上
15、的横木叫鬲(l),小车上的叫衡,鬲和衡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这个关键称为輗或軏,是车子上至关重要的部件,因以作比喻。其何以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何以,以何,凭借什么,怎么10、交友之道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八)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四)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季氏五)重庄重。友交朋友,作动词。惮(dn)害怕,畏惧。益者有益的朋友。者,代词,指代人、事物等。损者有害的朋友。友直同正直的人交
16、朋友。谅诚信。便(Pin)辟逢迎馅媚。善柔阿谈奉承。便(Pin)佞(nng)花言巧语。乐节礼乐(yu)以有节制的礼乐为快乐。骄乐(l)骄傲放纵。佚游放纵游荡。晏乐(l)安逸声色。11、行而有礼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俏四)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二十七)林放鲁国人。他见当时的礼仪专事繁文缚节,因此发问。大哉问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呀。谓语在主语之前表示强调。丧丧礼。易这里是仪礼周全的意思。根据礼记檀弓上:“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可以知之。戚忧愁,悲哀。文文献。畔通“叛
17、”,这里指离经叛道。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十八)原壤夷俟。子日:“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四十三)吾党有直躬者我那里有个正直坦白的人。党,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百家为一党。攘(rng)偷。证这里指告发。异于是跟你们的不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父慈子孝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儿子告发父亲就是不孝,所以孔子这样说。原壤夷俟(S)原壤张开双腿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原壤,孔子的老朋友,礼记檀弓记载他母亲死了,他却唱起歌来,
18、应该是另有想法的人。夷,箕踞,为前伸两足、以手据膝的坐姿,古人把这样的坐姿看作是傲慢不敬;古代无椅凳,坐在席上是两膝着地,臀部贴着脚后跟,以此为敬。侯,等待。不孙弟不懂礼节。无述没有作为。述,通“术”,技能,技艺。贼祸害。胫小腿。12、君臣父子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十一)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观其志观察做儿子的志向。其,指儿子,父亲活着时,儿子不可独立行动,所以看他的志向。没(m)通“殁”,死。无改于父之道不改变父亲的为人之道。孟懿(y)子姓仲孙,名何忌,鲁国大夫,彭是溢号。无违不要违背礼节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19、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七)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八)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二十一)子游姓言,名堰,字子游,吴人,孔子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五岁。是谓能养这只能说养活(父母)。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对于狗和马,都能做到养活。色难(侍奉父母时)时时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弟子服其劳年轻人为老人效劳。先生馔(zhun)给长辈吃喝。曾(cng)是以为孝乎难道这样竟然可以认为是孝吗?曾,副词,居然,竟然。年年龄,年纪。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意思是一方面因父母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害怕他们衰老。第四单元 治学篇13、敏而好学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是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十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三)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十七)孔文子姓孔,名圉(y),字仲叔,卫国大夫。文是他的溢号。敏聪明,机智。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耻:以为耻。是以以是,因此。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品德不培养,学问不探讨。徙(x)迁徙,这里指见善就靠近。及赶上。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
21、。”(先进十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五)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愈超过,好一些。过犹不及过头和赶不上同样不好。亡通“无”,这里指未知的新知识。所能已经懂得的知识。14、切问而近思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十)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十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二)所以所作所为。所由为达到目的采用的方式方法。所安心思何在,安于什么。人焉廋(su)哉这个人怎样隐藏呢。廋,隐藏,藏匿。攻乎异端研究与自己不一致的言论主张。已停止。识(zh)记住。学而不厌学习而不知道满足
22、。厌,满足。何有于我于我有何。对于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六)为仁培养仁德。工工匠。利其器使他白己的工具锋利。利,使锋利,使动用法。事敬奉。士这里指已做官而位置低于大夫的人。(笃志坚守志向。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问题。15、君子博学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十七)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二十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二十五)五十以学易以,连词,相当于“而”。易,周易,又名易经,我国古代用来占卜的书。易
23、保存了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哲学观点。传说孔子晚年爱好易经,还为易经作传。他不把易经当作卜筮(sh)之书,而是当成人生哲学著作来读。子所雅言孔子有用普通话的时候。雅言,当时较为通行的语言,大概相当于今天通行的汉语普通话。孔子平时说话用鲁国的方言,读诗、书和行礼时则用“雅言”。执礼指祭祀活动和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语谈论。四四个方面的内容。文这里指书本上的学问。行社会生活的实践。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二十二)公孙朝卫国大夫。据翟灏四书考异:春秋时有四个公孙朝,另外三个分别是鲁国成大夫公孙朝,楚武城尹公孙朝,郑子产之弟公孙朝。这里标明“卫”跟他们区别开来。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的思想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企业出纳试题及答案
- 职场沟通中的职务变化应对试题及答案
- 社交媒体在2025年文化传播中的民族品牌塑造与舆论引导策略报告
-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开采技术国际合作政策与机遇预研报告
- 制造业2025年数据治理与产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英语试题含解析
- 如何提升家具设计中的用户满意度试题及答案
- 春晚小品测试题及答案
- 电商直播领域主播与品牌合作新趋势2025年风险控制报告
- 四川省德阳市2025年第二学期期初测试高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 不分手协议书合同书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新生儿护理操作要点试题
- 2025届高三语文4月名校联考作文汇编(审题+立意+范文)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国企人事专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兰州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IT临床研究培训
- 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的管理及维护措施
- 1-江苏省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评分表-
- 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课件高一上学期载人航天主题班会
- 《excel数据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