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特点及抗生素选择课件_第1页
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特点及抗生素选择课件_第2页
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特点及抗生素选择课件_第3页
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特点及抗生素选择课件_第4页
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特点及抗生素选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特点及药物选择MY HEADINS临床药物的选择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现状小儿肺炎及大叶性肺炎特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疑问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What is lobar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是一类病原体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儿童期病理分型常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但近几年大叶性肺炎呈上升趋势, 其治疗周期较长,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病原学特点对治疗的关键。以往认为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的年长儿,偶见于婴幼儿。 刑娜等报道年龄最小为15 d, 01岁组和大于6岁组分别

2、占大叶性肺炎的19. 1% (109/570)和60. 5% (345/570)。(2009年)王美娟等报道1个月3岁组和大于6岁组分别占大叶性肺炎的26. 0% (26/100)和53. 0% (53/100),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尤其是MP性大叶性肺炎。(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在我国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谱因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及生活方式而不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在我国邱立等对296例患者分析报道发病年龄以17岁为主,占59.7%。细菌感染多发生于4岁以内共28例(占细菌感染的75.7%),尤其是

3、1岁以内共15例(占细菌感染的40.5%),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410岁共45例(占支原体感染的59.2%),呼吸道合胞病毒多发生于1岁以下共6例,衣原体感染多在1岁以内。(邱立,孙红等.枣庄地区小儿大叶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J/OL ,中国临床医学,2010年17(2):182-184)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在我国张京荣等报道儿大叶性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小龄化,其中年龄最小者仅2月,112月18例(19.6%),支原体阳性例,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1例;13岁12例(13.0),支原体阳性6例,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47岁28例(30.4),支原体阳性23例,血养表皮葡萄

4、球菌1例,痰培养肺炎链球菌例,草绿色链球菌例,肺炎克雷伯菌例,表皮葡萄球菌例;814岁34例(37.0),支原体阳性31例。(小儿大叶性肺炎例临床分析.中外妇儿健康J,2011年19(4):97-98)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类病原体比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数据来源: 邱立,孙红等.枣庄地区小儿大叶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J/OL ,中国临床医学,2010年17(2):182-184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分析发病年龄以17岁为主, 细菌感染多发生于3岁以内,支原体感染多发

5、生3岁以上,而病毒感染在所有年龄组都有较高的发生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大叶性肺炎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发生了改变。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病毒病原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婴幼儿。这与婴幼儿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缺少SIgA有关;而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儿童随着机体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病毒感染率降,表明病毒感染在婴幼儿期的大叶性肺炎中是防治的重点。提示我们神马?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肺炎流行季节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68月为另一高峰期, 病毒和支原体主要在寒冷季节流行,病毒和细菌感染以58月为最高。山东地区小儿大叶性肺炎病原体与季节

6、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丹,吴银弟等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分析中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患儿分为3组,A组为婴幼儿组:年龄3岁; B组为学龄前期组:年龄3岁6岁;C组为学龄期组:年龄6岁14岁。MP-Ab表示支原体抗体,RV表示呼吸道病毒,CRP表示存在细菌感染。 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丹,吴银弟等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分析中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患儿分为3组,A组为婴幼儿组:年龄3岁; B组为学龄前期组:年龄3岁6岁;C组为学龄期组:年龄6岁14岁

7、。MP-Ab表示支原体抗体,RV表示呼吸道病毒,CRP表示C反应蛋白。 参考: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分析.安徽医学J,2011年,23(5):583-585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谱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结论 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3个年龄段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发病率为21. 42%、66. 67%和71. 43%;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和细菌大叶性肺炎的混合感染发病率为3.6%、33. 3%和52. 4%。 3个年龄段之间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占比例分别为71. 4%、58. 3%、71. 4% ,表明细菌感染仍是大叶性肺炎的主要

8、病因,且往往合并有支原体、病毒感染。 3岁以下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达35.7%,这与婴幼儿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缺少SIgA有关;而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儿童随着机体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验性用药抗菌药物选择基于实验室检测的选择 大叶性肺炎既往多以-内酰胺类抗生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随着病原谱的变迁,药物的选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临床用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孙倩等指出 样本中36例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在入院时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换用阿奇霉素后体温、咳嗽明显减轻,有5例细菌性大叶性肺炎患儿入院时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无效,换用

9、头孢类抗生素后效果明显。因此,大叶性肺炎病原学诊断是最重要的。(参考:儿童大叶性肺炎159例病原谱及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10年,19(29):3718-3720)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万雅平报道对33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患儿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阿奇霉素10mg/(kgd),连续使用5天,停药3天后继续静点该药5天,停药3天后,采用序贯疗法,总疗程不少于4周;红霉素为2030 mg/(kgd),共14天。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存在明显细菌感染的患儿,针对病原学检测结果,给予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100 mg/(kgd)治疗1014天,体液培养结果为大量白甲丝酵母菌者加

10、用抗真菌药物,同时配以祛痰、平喘等支持对症治疗。 治疗后热退的平均时间为5天,疗程最短1天,最长55天,平均住院日数10天。570例患儿中162例经治疗后肺部实变影完全吸收,临床无症状,治愈出院; 394例临床无症状,肺部实变影较前吸收,好转出院; 14例死亡,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ARDS。(参考:儿童大叶性肺炎 221 例临床分析.中医儿科杂志J,2010年,7(5):16-18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用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鉴别不同病原的大叶性肺炎,应做包括MP、细菌(含结核分支杆菌)及病毒在内的病原学检查。在难以获取病原学资料的基层单位,可根据流行情况及血常规和CR

11、P的结果予以判断,当白细胞总数及CRP不高或轻度升高,患儿曾应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又效果不佳时,则其患不典型病原感染及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大。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一旦确诊,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且疗程要足。由于MP在大于5岁儿童中的感染率较高,国外学者已建议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学龄期肺炎患儿经验性抗生素选择的一线药物(Vervbet LA,Marguet C, Camargos PA. Infection by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importance as an etiological agent in childhoodcommunity

12、-acquired pneumonias J. Braz J Infect Dis, 2007, 11(5): 507-514),而随着MP已成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遇到发热、咳嗽患儿,胸片提示大叶性炎症,无论年龄大小,在病原学检查结果未确定前,可先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不必等到病程7 d以后、查MP-IgM阳性,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原体检测方法细菌培养 于入院首日由专人用低压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用鼻深插管负压吸取痰标本,置消毒试管内,做细菌培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原体检测方法病毒检测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做核酸检测:

13、将提取的咽拭子样本在10000rmin-14离心10min,取200L咽拭子样本以裂解液中,用自动核酸提取仪NucliSens easyMAGTM提取核酸(包括DNA和RNA),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NA,腺病毒3.7DNA,副流感病毒RNA,流感病毒RNA,柯萨奇病毒RNA。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严格无菌条件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肺炎支原体(MP)DNA、肺炎衣原体(CP)DNA。痰结核菌检测应用痰液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或PCR方法查TB-DNA。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行药敏试验。总结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中婴幼儿以病毒感染为主,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以支原体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 3个年龄段均存在细菌感染。对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联用一直有争议。过去常认为抑菌剂与杀菌剂同时应用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