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小升初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绝密启用前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藤蔓(mn)井(jng)然有序黑魃魃(x)倚(y)靠B憧憬(jng)悬崖(y)绝璧风靡(m)叱咤(zh)风云C围歼(jin)津津(jn)有味一哄(hng)而散鏖(o)战D技高一筹(chu)弄巧成拙(zhu)迥(jing)

2、然不同棚(x)栩如生2下列语文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现代作家袁鹰在小站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座极小的火车站,既让人感受到火车站给旅客们带来的温暖,也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B课文月光曲讲述了音乐家莫扎特的名曲月光曲如何诞生的过程。C春秋时期的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知音,“高山流水”是伯牙弹的乐曲,现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3“瞻仰”一词的意思是“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根据此意,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不适合用“瞻仰”一词?()A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遗容的亲属。B这个全人类所的新月亮,一直在以很快的速

3、度环绕着地球,不断发出讯号。C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D老人默默地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4积累名家名句1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2捐躯赴国难,_。(曹植白马篇)3一水护田将绿绕,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4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5有情芍药含春泪,_。(秦观春日)6_,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5任选一句,在句子的()处填写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这样填写的理由。(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2)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4、。答:选_,填_,理由:_。6综合运用“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汉字历史,传承汉字文化,鉴赏汉字之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1字谜两则(1)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尸字紧相连。打一字:_(2)鸟落山头不见脚,四处皆水无处找。打一字:_2有趣的汉字演变表格里是四个不同汉字在不同演变过程中的字体,请分别将这四个汉字转化为相应的简化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鳥_评卷人得分三、诗词曲鉴赏古诗鉴赏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7这首词的是_朝的杜牧。8下列表述

5、中,有误的一项是()A读这首诗,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

6、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9本文的是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代画家10解释下列加点字尾搐人两股间(_)笑而然之(_)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D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比较网读下列两篇文章,完成题目。夏天里的成长(A文)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

7、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儿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

8、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侯,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夏感(B文)(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

9、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一一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

10、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4)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5)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2(1

11、)A文的划线句体现了夏天万物生长迅速的特点,请发挥你的想象,另选取合适的事物,用“昨天今天明天”的句型体现同样的特点。_。(2)B文的中心句是_。13A文从植物、_、山水、铁轨、马路、_这几个方面来表现夏天里万物的生长。B文的第4小节,从两方面表现了“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这两个方面是:(1)_。(2)_。(用自己的话概括)14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意思是:在文章结束时,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这两篇文章,也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你能运用这种阅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出写文章的用意吗?A文描绘夏天万物的迅速生长,是要告诉我们

12、_。B文刻画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是要赞美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远行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为啥?”“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

13、父亲都是一大早便催我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与父亲的距离越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父

14、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福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问:“能背到半山腰吗?”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半山腰歇息时,父亲问:“能背到那处瓦房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

15、说:“能。”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在地上。山那边的集镇就在眼前。父亲喘了一会儿,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儿子:“回家走路就轻松了。”父亲:“不,回家搭车。”儿子纳闷:“不省钱了?”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儿子:“爸,我要继续读书。”父亲:“好,上学,我用摩托送你。”儿子:“摩托不是坏了吗?”父亲:“没坏

16、。”15请以“儿子”为主语(作为句子的开头),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_。16下列是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请补全。不愿上学_畏惧前行_决定上学17文中的划线句很传神地表现了父亲当时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句中的关键字词,做简要分析。_18小说不厌其烦地写了父子二人爬山过程中的对话,但其实,父亲真正要跟儿子说的话只有一句,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19对于本文主旨的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A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生,不能荒废自己的学业。B刻画了一个用心良苦教育儿子的父亲,赞美深沉的父爱。C给我们启示,人生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我们要学

17、会将一个大的困难化为一个个小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一地去实现。D批评儿子学习不好就不肯上学,卖猪崽累又想上学的想法,讽刺了生活中凡事只想轻松偷懒的一类人。评卷人得分六、书面表达20作文题目:犹记得那温馨时刻要求:1紧扣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以记叙为主。2叙事完整,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相关的信息。(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试卷第1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参考答案1D2B3D4蝉噪林逾静视死忽如归两山排闼送青来九曲黄河万里沙无力蔷薇卧晓枝鞠躬尽瘁5(1)!因为斩

18、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态度坚定,所以用感叹号恰当。6田岛月车羊鸟7唐8D9苏轼唐10大腿。认为是对的。11A12示例:昨天是嫩芽,今天是枝干,明天是大树。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13动物人一刻不停忙夏收(从白天到夜里都在忙夏收,神经不能松弛)忙着管理秋收作物(从夏收忙到秋收,没有时间休息)14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成长,用力地成长,长大后才有好的收获。赞美劳动,俺妹勤劳劳动的农民。15父亲通过带我赶场卖猪崽改变了“我”不想上学的想法。16宁可卖猪反省觉悟17“僵”和“柔”两个动词非常传神(造型感极强、进行人物特写);贴切地反映出父亲(由想“打”到想用事实教育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18路就是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