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表格_第1页
品质管理表格_第2页
品质管理表格_第3页
品质管理表格_第4页
品质管理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4 度量管理, 本章描述的是FCH公司标准的度量管理,通过统计学的观点,量化管理控制项目的成本和品质。,FCH的标准的项目度量管理大致流程如下所示:,A:设立品质过程性能目标,根据客户、公司过程、过程能力、进度、人员技能、技术等方面综合因素制定。,B:分解过程和子目标,工程裁减,品质过程参照品质基线(PPB),成本过程参照成本使用率基线,C:使用模型预测目标能否达成,模型进行预测。,D:采取纠正措施,可能采取的措施如下:,调整目标,调整工程品质目标并验证,作为风险进行控制,E:批准,由部长进行批准。,图6.2.4-1 度量管理流程,6.2.5 商业目标,品质目标,品质基线,(1) 商

2、业目标以及品质目标, 度量管理过程定义,表6.2.5-1 商业目标和组织目标,管理过程和品质工程,公司商业目标,组织级品质目标,管理过程,品质工程,1)降低项目费用(最大原价率原则不超过95%),1)降低项目费用,确保各个部门平均原价率不高于74%,项目计划,SA,2)提高产品品质,2)提高产品品质,进度管理,UI,3)提高产品按期交付能力,(上线后点检故障率控制为0.02件/ks),度量管理*,SS,式样变更管理&QA管理,PS/PG,缺陷管理,PT,配置管理,IT,供应商管理,ST,成果物及过程的品质保证,OT,风险管理,OM,各项目目标都基于组织级品质目标进行建立,调整。,(2) 品质基

3、线和度量管理记录, (2)-1 降低项目费用,确保各个部门平均原价率不高于75%, 降低SE作业成本,最大限度提高项目的利润, 项目损益的各基线值如下表所示。并且参考如下基线值。, 关于以下损益的各基线值,根据公司经营状况进行调整,表6.2.5-2 各损益基线,基线名称,基线定义,基线意义,参考值,收集周期,计算公式,数据1,数据2,内作率,社内作业的比率,社内/社外状况的把握,实现原价率目标,1个月,社内工数/总工数,工数表,Order种别工数,外注率,供应商作业的比率,社内技术能力和成本的了解,实现原价率目标,1个月,社内工数/总工数,工数表,Order种别工数,原价率,P/J成本的比率,

4、公司经营状况的把握,74%,1个月,(社内金额+社外金额+经费+营业税)/销售额,工数表,Order明细书,有偿率,对客户有代价的作业实施率,有偿作业状况的把握和控制无偿作业,达到控制成本目的,90%,1个月,有偿成本/总成本,工数表,Order明细书,无偿率,没有收入的作业比率,10%,1个月,无偿成本/总成本,工数表,Order明细书,直接率,特定P/J或者有具体定义的作业,直接作业状况的把握和控制间接作业,确保作业有效性,95%,1个月,直接工数/总工数,工数表,Order种别工数,间接率,无特定P/J或者无具体定义的事务处理率,5%,1个月,直接工数/总工数,工数表,Order种别工数

5、,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为控制项目成本使其在计划之内,根据原始累计数据,成本使用与进度基线如表表6.2-3 内作成本使用率基线使用场景,表6.2-4 内作成本使用率基线(PPB),图6.2-2 成本使用率基线(PPB)所示。,表6.2.5-3 内作成本使用率基线定义,基线名称,基线定义,基线意义,参考值,收集周期,计算公式,数据1,内作成本使用率,社内人员内部作业成本使用曲线,根据进度/实际(预定)内作成本使用率,把握预测项目内部成本目标,下表,1个月,实际使用内作成本/计划总内作成本,SAP,表6.2.5-4 内作成本使用率基线(PPB),进度%,0,0,4.65,4.6

6、5,10,10,12.35,12.35,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UCL%,1.5 ,4.9 ,12.0 ,14.5 ,23.4 ,25.0 ,28.1 ,29.4 ,42.7 ,43.0 ,59.5 ,58.9 ,73.8 ,72.7 ,85.5 ,84.5 ,94.8 ,94.2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LCL%,0.0 ,0.0 ,0.0 ,0.0 ,5.4 ,0.0 ,10.1 ,0.0 ,24.7 ,13.6

7、,41.5 ,29.5 ,55.8 ,43.3 ,67.5 ,55.1 ,76.8 ,64.8 ,83.5 ,72.5 ,87.7 ,78.0 ,89.4 ,81.5 ,88.5 ,82.9 ,目标值,0.0 ,0.0 ,3.0 ,0.0 ,14.4 ,10.5 ,19.1 ,14.9 ,33.7 ,28.5 ,50.5 ,44.4 ,64.8 ,58.2 ,76.5 ,70.0 ,85.8 ,79.7 ,92.5 ,87.4 ,96.7 ,92.9 ,98.4 ,96.4 ,100.0 ,97.8 , 其中,为了确保项目达到预定的原价率,将内作成本管理定义为组织级关键子过程。,图6.2.5-

8、2 成本使用率基线(PPB),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

9、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

10、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

11、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

12、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

13、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14、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

15、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

16、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

17、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

18、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

19、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

20、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21、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

22、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

23、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

24、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

25、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原计划成本应按照进度控制内作成本, 为控制成本所使用的模型,表6.2.5-5 模型使用场景,模型名称,使用场景,使用时间,估算模型,PM使用该模型来预测该项目的规模,总工数,内作工数,外注工数,内作成本,外注成本,项目初期报价阶段/追加合同报价阶段, (2)-2 提高产品品质(上线后点检故障率控制为0.02件/ks), 品质过程和基线(PPB), 根据累积的历史数据建立的基线如表6.2.1-6、6.2.1-7所示,参考该基线,根据各项目的特性并使用模型对品质过程绩效目

26、标进行调整。, 其中,根据客户项目参与度和缺陷分布确定UI设计书问题指出率和ST缺陷指出率为组织级关键子过程。,表6.2.5-6 UP开发的品质基线值和度量管理记录,工程,基线项目,单位,基线值,上限值,下限值,度量管理记录,备注,SA,-,-,-,-,-,*1,UI,UI设计书评审工数率,H/Ks,1.9 ,2.2 ,30%,10%,-25%,-30%,UI,SS,PS的规模(Ks)为估算规模,UI设计书问题指出率,件/Ks,1.8 ,1.5 ,40%,10%,-55%,-50%,评审票,计算公式工数*单位工数规模(单位工数规模从度量管理票的统计值中), (UI/SS/PS工程的各设计书),

27、PG的规模为编译完了时的源程序计算值,SS,SS设计书评审工数率,H/Ks,2.0 ,2.2 ,16%,20%,-21%,-50%,评审票,PTOT的规模(Ks)为PT开始时的源程序计算值。,SS设计书问题指出率,件/Ks,1.7 ,3.4 ,20%,20%,-29%,-50%, (源程序), 但是,由于式样变更等发生大规模变动的情况下个别调整。,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规模不包括注释和空行。,PS,PS/PG评审工数率,H/Ks,2.4 ,2.5 ,18%,10%,-20%,-10%, (PT/IT/ST工程), 且通过CASE工具等自动生成部分的规模,必须根据项目作个别调整。,/PG,PS/

28、PG问题指出率,件/Ks,4.4 ,9.2 ,19%,20%,-28%,-50%,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各设计书的页数由于格式不同,描述密度有差异等原因,需要调整。, (OT工程) *2,PT,PT测试项目抽出率,项目数/Ks,45.3 ,10%,0%,-19%,-30%,缺陷的管理记录,PT缺陷指出率,件/Ks,5.0 ,10%,0%,-24%,-40%, (缺陷管理一览/缺陷票),*1 关于SA工程本标准不作规定。,度量管理表, 各项目如果有需要的话需要规定。,*2 关于OT工程,根据和客户的作业分担(测试式样书做成、测试实施),IT,IT测试项目抽出率,项目数/Ks,23.3 ,71%,

29、30%,-52%,-50%, 由客户管理,IT缺陷指出率,件/Ks,1.8 ,35%,30%,-45%,-50%,ST,ST测试项目抽出率*3,项目数/Ks,5.5 ,5.1 ,10%,20%,-30%,-50%,ST缺陷指出率,件/Ks,0.4 ,0.3 ,110%,130%,-90%,-60%,OT,-,-,-,-,-,*2,2.6 ,表6.2.5-7SAP项目品质基线值和度量管理记录,1.8 ,工程,基线项目,单位,基线值,上限值,下限值,度量管理记录,备 注,1.0 ,-,规模,(业务数),规模为业务功能数,即为系统包含的二级业务功能数。,0.8 ,概要设计,评审工数率,(H/业务数)

30、,1.4 ,2.6 ,65%,-74%,FIT&GAP评审,对概要设计书评审工数率,系统要件率,(件/业务数), (业务分析工程),概要设计阶段,系统要件是指对应客户需求,通过SAP系统提供业务(功能点)来完成客户需求,3.8 ,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0.5 ,1.0 ,51%,-60%,评审票,概要设计阶段,导入FCH提供的SAP系统与实际业务存在问题点/改善点的课题率,1.7 ,GAP率,-, (业务分析以外工程),概要设计阶段,导入FCH提供的SAP系统与实际业务存在需要新开发的业务内容GAP率,1.1 ,业务设计,评审工数率,(H/业务数),1.5 ,3.8 ,41%,-51

31、%,业务报告,对业务设计书评审工数率,1.0 ,系统要件率,(件/业务数), (导入准备工程),业务设计阶段,系统要件是指对应客户需求,通过SAP系统提供业务(功能点)来完成客户需求,6.0 ,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0.7 ,1.1 ,31%,-25%,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业务设计阶段,导入FCH提供的SAP系统与实际业务存在问题点/改善点的课题率,11.7 ,GAP率,-, (验收测试),业务设计阶段,导入FCH提供的SAP系统与实际业务存在需要新开发的业务内容GAP率,1.0 ,实现化工程,定义书作成率,(页/业务数),2.5 ,6.0 ,74%,-84%,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

32、,系统定义书是指提供客户SAP系统定义书,3.0 ,测试率,(件/业务数),7.4 ,11.7 ,36%,-45%, (运用测试工程),测试覆盖率,0.3 ,BUG(缺陷)率,(件/业务数),0.9 ,1.0 ,103%,-90%,缺陷和管理记录,缺陷率, 移行上线工程,测试率,(件/业务数),4.7 ,14%,-23%, (缺陷管理总帐/缺陷票),测试覆盖率,BUG(缺陷)率,(件/业务数),0.2 ,0.3 ,64%,-53%,度量管理表,业务报告为把FIT&GAP等和客户讨论的报告。,表6.2.5-7 Prones项目品质基线值和度量管理记录,工程,基线项目,单位,基线值,上限值,下限值

33、,度量管理记录,备 注,-,规模,(业务数),规模为业务功能数,即为系统包含的二级业务功能数。,0.8 ,业务分析,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1.5 ,37%,-45%,FIT&GAP评审,业务分析阶段,导入FCH提供的Prones系统与实际业务存在问题点/改善点的课题率, (业务分析工程),评审票,实施准备,移行准备,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0.6 ,35%,-36%, (业务分析以外工程),移行准备过程中发现的课题率,业务报告, (实施准备工程),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二次开发,测试率,(件/业务数),5.6 ,42%,-35%, (系统测试),测试覆盖率,BUG(缺陷)率,

34、(件/业务数),0.3 ,37%,-46%,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缺陷率,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0.6 ,49%,-59%, (运用测试工程),二次开发后,系统存在的课题(缺陷)率,-,-,-,缺陷和管理记录,系统测试,测试率,(件/业务数),2.5 ,10%,-10%, (缺陷管理总帐/缺陷票),测试覆盖率,BUG(缺陷)率,(件/业务数),0.1 ,109%,-90%,度量管理表,缺陷率,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0.2 ,61%,-70%, (缺陷管理总帐/缺陷票),系统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课题(缺陷)率,运行测试,测试率,(件/业务数),2.7 ,37%,-46%,测试覆

35、盖率,BUG(缺陷)率,(件/业务数),0.1 ,214%,-90%,缺陷率,课题(缺陷)率,(件/业务数),0.3 ,63%,-61%,系统运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课题(缺陷)率,表6.2.5-7 流通开发的品质基线值和度量管理记录,工程,基线项目,单位,基线值,上限值,下限值,度量管理记录,备 注,-,规模,(业务数),规模为业务功能数,即为系统包含的二级业务功能数。,0.8 ,系统调研,评审工数率,(H/业务数),1.70 ,54%,-63%,FIT&GAP评审,FIT&GAP等和客户讨论的报告的评审率,课题(issue)率,(件/业务数),0.30 ,55%,-65%, (业务分析工程)

36、,导入FCH提供的解决方案与实际业务存在问题点/改善点的课题率,业务修改率,(件/业务数),评审票,导入FCH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存在需要修改业务数,实施开发,BUG(缺陷)率,(件/业务数),0.70 ,110%,-90%, (业务分析以外工程),业务报告,系统结合测试,测试率,(件/业务数),1.40 ,42%,-51%, (导入准备工程),测试覆盖率,BUG(缺陷)率,(件/业务数),0.30 ,92%,-90%,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缺陷率, (验收测试),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用户接受测试,测试率,(件/业务数),1.60 ,30%,-39%, (运用测试工程),测试覆盖率,BUG(缺陷

37、)率,(件/业务数),0.10 ,161%,-90%,缺陷和管理记录,缺陷率, (缺陷管理总帐/缺陷票),度量管理表,开店(Rollout),CCR关联课题(issue)率,(件/课题数),0.35 , (缺陷管理总帐/缺陷票),Roll out阶段,需要CCR的课题数率,性能关联课题(issue)率,(件/课题数),0.20 ,Roll out阶段,性能相关的课题数率,操作关联课题(issue)率,(件/课题数),0.30 ,Roll out阶段,操作相关的课题数率,BUG率,(件/课题数),0.14 ,缺陷率,表6.2.5-6 ADDON开发的品质基线值和度量管理记录,工程,基线项目,单位

38、,基线值,上限值,下限值,度量管理记录,备注,UI,UI设计书评审工数率,H/Ks,2.3 ,2.2 ,42%,10%,-52%,-30%,UI,SS,PS的规模(Ks)为估算规模,UI设计书问题指出率,件/Ks,1.5 ,1.5 ,51%,10%,-49%,-50%,评审票,计算公式工数*单位工数规模(单位工数规模从度量管理票的统计值中), (UI/SS/PS工程的各设计书),PG的规模为编译完了时的源程序计算值,SS,SS设计书评审工数率,H/Ks,2.1 ,2.2 ,33%,20%,-34%,-50%,评审票,PTIT的规模(Ks)为PT开始时的源程序计算值。,SS设计书问题指出率,件/

39、Ks,2.2 ,3.4 ,88%,20%,-83%,-50%, (源程序), 但是,由于式样变更等发生大规模变动的情况下个别调整。,测试式样书和测试结果,规模不包括注释和空行。,PS,PS/PG评审工数率,H/Ks,2.9 ,2.5 ,64%,10%,-74%,-10%, (PT/IT工程), 且通过CASE工具等自动生成部分的规模,必须根据项目作个别调整。,/PG,PS/PG问题指出率,件/Ks,4.6 ,9.2 ,41%,20%,-51%,-50%,缺陷的管理记录,各设计书的页数由于格式不同,描述密度有差异等原因,需要调整。, (缺陷管理一览/缺陷票),PT,PT测试项目抽出率,项目数/K

40、s,48.3 ,42%,0%,-52%,-30%,度量管理表,PT缺陷指出率,件/Ks,5.3 ,10%,0%,-21%,-40%, (缺陷管理一览/缺陷票),IT,IT测试项目抽出率,项目数/Ks,20.2 ,71%,30%,-81%,-50%,IT缺陷指出率,件/Ks,1.9 ,64%,30%,-74%,-50%,表6.2.5-8 UP开发的品质基线及相关分析,工程,基线项目,类别,计算公式,分析方法,记录者,周期,分析者,基线目的,备注,SA,-,-,-,-,-,-,-,-,*1 ST采用PPM(Gompertz模型)进行预测每日检出的缺陷数。,UI,UI设计书评审工数率,PPB,设计书

41、评审时间/估算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评审的充分性,Gompertz模型的使用指南请参见Gompertz模型使用指南,UI设计书问题指出率,PPB,评审检出指摘数/估算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评审过程中发现足够,各度量项的分析方法具体可参见品质基线报告。,的缺陷,降低遗留到次工程,的缺陷,对于度量项的分析者可以是项目经理或各项目的QA人员。,SS,SS设计书评审工数率,PPB,设计书评审时间/估算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评审的充分性,UI与ST为关键子过程,其中UI设计书的问题指出率,SS设计书问题指出率,PPB,评审检出

42、指摘数/估算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评审过程中发现足够, 和ST缺陷指出率为关键子过程的度量项。,的缺陷,降低遗留到次工程,的缺陷,控制图,PS,PS/PG评审工数率,PPB,代码和设计书的评审时间/开发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评审的充分性, 使用目的:直观地显示出偏离目标范围之外的数值。,/PG,PS/PG问题指出率,PPB,评审检出指摘数/开发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评审过程中发现足够, 异常识别:超出上下限值范围为异常值。,的缺陷,降低遗留到次工程,的缺陷,PT,PT测试项目抽出率,PPB,测试用例数/程序规模,控制

43、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测试覆盖率,PT缺陷指出率,PPB,测试检出缺陷数/程序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测试过程中发现足够,的缺陷,降低遗留到次工程,的缺陷,IT,IT测试项目抽出率,PPB,测试用例数/程序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测试覆盖率,IT缺陷指出率,PPB,测试检出缺陷数/程序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测试过程中发现足够,的缺陷,降低遗留到次工程,的缺陷,ST*1,ST测试项目抽出率,PPB,测试用例数/程序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测试覆盖率,ST缺陷指出率,PPB,测试检出缺陷数/程序规模,控制图,PM,1周,度量管理经验人士,确保测试过程中发现足够,的缺陷,降低遗留到次工程,的缺陷,OT,-,-,-,-,-,-,-,-,表6.2.5-9 性能测试基线(UP),基线项目,单位,基线值,上限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