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混凝土结构视频31讲精品课程课件10torsion members_第1页
清华混凝土结构视频31讲精品课程课件10torsion members_第2页
清华混凝土结构视频31讲精品课程课件10torsion members_第3页
清华混凝土结构视频31讲精品课程课件10torsion members_第4页
清华混凝土结构视频31讲精品课程课件10torsion members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orMembers10.1概述扭转也是一种基本受力形态10.1 概 述T10.1 概 述Questions1 What is the behavior and crack pattern of a RCbeam undure tor?2 How to reinforce the toral member?3 Torresistant mechanism andysis m?4 Calculation of torstrength ?5 Upper and lower limit of tormember ?6 Behavior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RC m

2、emberunder combined tor, shear and moment?10.1 概 述两类扭转问题平衡扭转扭矩计算是静定问题约束扭转扭矩计算是超静定问题10.1 概 述平衡扭转 (Equilibrium Tor)静定结构中,构件中的扭矩可以直接由静力平衡方法求出受扭构件必须提供足够的抗扭承载力,否则会产生受扭破坏10.1 概 述约束扭转(Compatibility Tor)抗扭刚度大约束扭转抗扭刚度小超静定结构中,扭矩是由相邻构件的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的,扭矩大小与受扭构件的抗扭刚度有关对于约束扭转,由于受扭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的非线性性质,扭矩大小与构件受力阶段的刚度比有关,不是定值

3、,需要考虑内力重分布(Redistribution)进行扭矩计算。10.1 概 述连续梁开裂扭矩 (Cracking Torque)10.2一、开裂前的应力状态裂缝出现前,RC纯扭构件的受力与弹性扭转理论基本吻合开裂前受扭钢筋的应力很低,可忽略钢筋的影响矩形截面受扭构件在扭矩T 作用下截面剪应力分布最大剪应力max发生在截面长边中点maxT10.2 开裂扭距T Tmaxb2hWte由材料力学知,构件侧面的主拉应力tp和主压应力cp相等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迹线沿构件表面成螺旋型。当主拉应力达到ft 时,在构件中某个薄弱部位形成裂缝,裂缝沿主压应力迹线迅速延伸。对于素混凝土构件,开裂会迅速导致构件破

4、坏,破坏面呈一空间曲面。xmaT10.2 开裂扭距TTmaxb 2 h Wte由材料力学知,构件侧面的主拉应力tp和主压应力cp相等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迹线沿构件表面成螺旋型当主拉应力达到ft 时,在构件中某个薄弱部位形成裂缝,裂缝沿主压应力迹线迅速延伸对于素混凝土构件,开裂会迅速导致构件破坏,破坏面呈一空间曲面xmaT10.2 开裂扭距TTmaxb 2 h Wte按塑性理论,对理想弹塑性材料,截二、矩形截面开裂扭矩按弹性理论,当主拉面上某一点达到强度时并不立即破坏而是保持极限应力继续变形,扭矩仍可增加,直到截面上各点应力均达到极限强度,才达到极限承载力应力tp = max= ft时T maxW

5、ftte此时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分为四个区取极限剪应力为ft,分别计算各区的合力及其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之和,求得塑性极限扭矩ft45ftmaxft10.2 开裂扭距Tcr,e ftWteb2Tcr,p ft6 (3h b) ftWt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达到开裂极限状态时截面的应力分布介于弹性和理想弹塑性之间,因此开裂扭矩也是介于Tcr,e和Tcr,p之间。 Tcr根据实验结果,修正系数T在0.870.97之间规范为偏于安全起见,取 T =0.710.2 开裂扭距Tcr 0.7 ftWtTcr T ftWtTcr,e ftWteb2Tcr,p ft

6、6 (3h b) ftWt箱形截面(Hollow Section)封闭的箱形截面,其抵抗扭矩的作用与同样尺寸的实心截面基本相同实际工程中,当截面尺寸较大时,往往采用箱形截面,以减轻结构自重,如桥梁中常采用的箱形截面梁bhhbh10.2 开裂扭距wtww箱形截面(Hollow Section)封闭的箱形截面,其抵抗扭矩的作用与同样尺寸的实心截面基本相同实际工程中,当截面尺寸较大时,往往采用箱形截面,以减轻结构自重,如桥梁中常采用的箱形截面梁为避免壁厚过薄对受力产生不利影响,规定壁厚twbh/7,且hw/tw6bhhbh10.2 开裂扭距b2b2Wt h (3h bh ) w (3hw bw )

7、66wtww带翼缘截面bfh简化剪应力分布分区剪应力分布分区10.2 开裂扭距bhf带翼缘截面bfhf bhwhf有效翼缘宽度应满足bf b+6hf 及bf b+6hf,且hw/b610.2 开裂扭距bfh2Wtf f (bf b)2h2Wtf f (bf b)2hb2Wtw 6 (3h b)Wt Wtw Wtf Wtf10.3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如何配置受扭钢筋T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一、开裂后的受力性能由前述主拉应力方向可见,受扭构件最有效的配筋应形式是沿主拉应力迹线成螺旋形布置。但螺旋形配筋施工复杂,且不能适应变号扭矩的作用。实际受扭构件的配筋是采用封闭箍筋(Closed Stirr

8、ups)与抗扭纵筋 (Longitudinal Bars)形成的空间配形式。T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筋开裂前,T- 关系基本呈直线关系开裂后,由于部分混凝土退出受拉工作,构件的抗扭刚度明显降低,T- 关系曲线上出现一不大的水平段。对配筋适量的构件,开裂后受扭钢筋将承担扭矩产生的拉应力,荷载可以继续增大,T- 关系沿斜线上升,裂缝不断向构件和沿主压应力迹线发展延伸,在构件表面裂缝呈螺旋状。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当接近极限扭矩时,在构件长边上有一条裂缝发展成为临界裂 缝,并向短边延伸,与这条空间裂缝相交的箍筋和纵筋达到屈 服,T- 关系曲线趋于水平。最后在另一个长边上的混凝土受压破坏,达到

9、极限扭矩。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二、破坏特征按照配筋率的不同,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也可分为适筋破坏、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对于箍筋和纵筋配置都合适的情况,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钢筋都能先达到屈服,然后混凝土压坏,与受弯适筋梁的破坏类似,具有一定的延性。破坏时的极限扭矩与配筋量有关。当配筋数量过少时,配筋以承担混凝土开裂后的拉应力,一旦开裂,将导致扭转角迅速增大,与受弯少筋梁类似,呈受拉脆性破坏特征,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当箍筋和纵筋配置都过大时,则会在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就压坏,为受压脆性破坏。受扭构件的这种超筋破坏称为完全超筋,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由于受扭钢筋由箍筋和受

10、扭纵筋两部分钢筋组成,当两者配筋量相差过大时,会出现一个未达到屈服、另一个达到屈服的部分超筋破坏情况。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配筋强度比由于受扭钢筋由封闭箍筋和受扭纵筋两种钢筋组成,受扭性能和极限承载力不仅与配筋量有关,还与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有关。试验表明,当0.5 2.0范围时,受扭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基本上都能达到屈服强度但由于纵筋与箍筋配筋量的差别,屈服的次序是有先后的规范建议取0.6 1.7,设计中通常取=1.01.3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 Astl s fyAst1 ucorfyv三、极限扭矩分析变角空间桁架模型对比试验表明,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RC实心截面(Solid

11、Section)与空心截面(Hollow Section)构件的极限受扭承载力基本相同。The core pars a little effect on the torstrength of a solid RC tormember.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三、极限扭矩分析变角空间桁架模型对比试验表明,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RC实心截面(Solid Section)与空心截面(Hollow Section)构件的极限受扭承载力基本相同。纵筋为受拉弦杆箍筋为受拉腹杆斜裂缝间的混凝土为斜压腹杆开裂后的箱形截面受扭构件,其受力可比拟成空间桁架(Space Truss)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三

12、、极限扭矩分析变角空间桁架模型对比试验表明,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RC实心截面(Solid Section)与空心截面(Hollow Section)构件的极限受扭承载力基本相同。纵筋为受拉弦杆箍筋为受拉腹杆斜裂缝间的混凝土为斜压腹杆Theto toris provided mainly by closed stirrups,longitudinal bars and concrete compresdiagonals.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设达到极限扭矩时混凝土斜压杆与构件轴线的夹角为 ,斜压杆的压应力为c,则箱形截面长边板壁混凝土斜压杆压应力的合力为Ch c t cos hcor同样

13、,短边板壁混凝土斜压杆压应力的合力为Cb c t cos bcorsCh和Cb分别沿板壁方向的分力为Vh Ch sin ChC sinV C sin hhbbVh和Vb对构件轴线取矩得受扭承载力为T V b V huhcorbcorhcorcosTu 2 c t Acor sin cos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Tu 2 c t bcor hcor sin coscor12AstlfhycorucorAcotf yv st1 hcorsCh设箍筋和纵筋均达到屈服,由Ch的竖向分力与箍筋受力的平衡得C sinhhcorACh sin cot st1sfyvhcor12 Astlucorfyhco

14、r由Ch的水平分力与纵筋受力平衡的得hcotcorACh cos fystl hcorucor两式消去Ch和hcor得fy混凝土斜压杆角度取决于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Astl / ucorcot2 Ast1 / sfyv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Tu 2 c t Acor sin cos12AstlfhycorucorAcotf yv st1 hcorsCh设箍筋和纵筋均达到屈服,由Ch的竖向分力与箍筋受力的平衡得C sinhhcorACh sin cot st1sfyvhcor12 Astlucorf yhcor由Ch的水平分力与纵筋受力平衡的得hcotcor ACh cos fystluc

15、orhcor两式消去Ch和hcor得fAstl / ucorcot2 y fyvAst1 / s10.3纯扭构件的承载力T 2 f Ast1 Acot uyvscor t cos sin fAst1 cot cyvsCh c hcor t cosTu 2 c t Acor sin cos12Astlfhy ucorcorAst1f yvhcorcotsCh设箍筋和纵筋均达到屈服,由Ch的竖向分力与箍筋受力的平衡得C sinhhcorACh sin cot st1sfyvhcor12 Astlucorf yhcor由Ch的水平分力与纵筋受力平衡的得cothcor ACh cos fystluco

16、rhcor两式消去Ch和hcor得fAstl / ucorcot2 y fyvAst1 / s10.3纯扭构件的承载力fAT 2 yvst1 Auscor t cos sin fAst1 cot cyvsCh c hcor t cosTu 2 c t Acor sin cos混凝土斜压杆角度取决于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当 =1.0时,斜压杆角度等于45随着 的改变,斜压杆角度也发生变化,故称为变角空间桁架模型试验表明,斜压杆角度在30 60之间如果配筋过多,混凝土压应力c 达到斜压杆抗压强度 fc时,钢筋仍未达到屈服,即产生超筋破坏,此时的极限扭矩将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即有此式为受扭承载力

17、的上限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Tu 2fc t Acor sin cosTu 2 c t Acor sin cosT 2 fyv Ast1 Auscor规范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为避免配筋过多产生超筋脆性破坏为防止少筋脆性破坏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 2 Ast1 0.28 ft stbsst,minfyv Astl 0.85 ft tlbhtl ,minfyT 0.2c fcWtT 0.35 f W 1.2 fyv Ast1 Auttscor由空间桁架模型可知,受扭构件的箍筋在整个长度上均受拉力,因此箍筋应做成封闭型,箍筋末端应弯折135,弯折后的直线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箍筋间距应满足

18、受剪最大箍筋间距要求,且不大于截面短边尺寸。受扭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在截面四角必须布置受扭纵筋,纵筋间距不大于250mm受扭纵筋的搭接和锚固均应按受拉钢筋的构造要求处理。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024681012141610.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10.4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一、破坏形式弯扭共同作用先弯后扭弯型破坏扭矩使纵筋产生拉应力与受弯时钢筋拉应力叠加,使底部钢筋拉应力增大裂缝首先在弯曲受拉底面出现,然后发展到两个侧面 破坏始于底部纵筋屈服,承载力受底部纵筋控制扭矩使受弯承载力降低MT10.4 弯剪扭构件

19、一、破坏形式弯扭共同作用先扭后弯如底部纵筋不是很多时 则破坏始于底部纵筋屈服承载力受底部纵筋控制 弯矩使受扭承载力降低MT10.4 弯剪扭构件一、破坏形式弯扭共同作用先扭后弯如底部纵筋很多,上部纵筋较少时扭矩引起顶部纵筋的拉应力很大,而弯矩引起的压应力很小MT导致顶部纵筋拉应力大于底部纵筋,构件破坏是由于顶部纵达到屈服,然后底部混凝土压碎,承载力由顶部纵筋拉应力所控制。由于弯矩对顶部产生压应力,抵消了一部分扭矩产生的拉应力,因此弯矩对受扭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10.4 弯剪扭构件f yAs 1 A f ys扭型破坏但对于顶部和底部纵筋对称布置情况总是底部纵达到屈服,将不可能出现扭型破坏。10.4

20、 弯剪扭构件f yAs 1 A f ys10.4 弯剪扭构件 fy AsfyAs一、破坏形式剪扭共同作用V扭矩和剪力产生的剪应力总会在构件的一个侧面上叠加T因此承载力总是小于剪力和扭矩单独作用的承载力10.4 弯剪扭构件剪扭型破坏:当弯矩较小,对构件的承载力不起控制作用,构件主要在扭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产生剪扭型或扭剪型的受剪破坏。裂缝从一个长边(剪力方向一致的一侧)中点开始出现,并向顶面和底面延伸,最后在另一侧长边混凝土压碎而达到破坏。如配筋合适,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纵筋和箍筋达到屈服。当扭矩较大时,以受扭破坏为主;当剪力较大时,以受剪破坏为主。由于扭矩和剪力产生的剪应力总会在构件的一个侧面上

21、叠加,因此承载力总是小于剪力和扭矩单独作用的承载力,其相关作用关系曲线接近1/4圆。10.4 弯剪扭构件10.4 弯剪扭构件无腹筋有腹筋10.4 弯剪扭构件二、规范弯剪扭构件的配筋计算由于在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各项承载力是相互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十分复杂。为了简化,规范偏于安全地将受弯所需的纵筋与受扭所需纵筋分别计算后进行叠加,而对剪扭作用为避免混凝土部分的抗力被重复利用,考虑混凝土项的相关作用,箍筋的贡献则采用简单叠加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受弯纵筋计算受弯纵筋As和As按弯矩设计值M定。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确2.剪扭配筋计算对于剪扭共同作用,规范采用混凝土部分承载力相关,箍筋部分承载

22、力叠加的方法。10.4 弯剪扭构件混凝土部分承载力相关关系可近似取1/4圆Tc Vc, 取tvTVc0VTc0 Vc并近似取Tct 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v 混凝土受剪承载力降低系数10.4 弯剪扭构件 11 2tv VT21 c0 TVc0 2 1 (Tc0 Vc )2 1tTcVc0( Tc)2 ( Vc)2 1Tc0Vc0也可采用AB、BC、CD三段直线来近似相关关系。AB段,v = Vc /Vc00.5,剪力的影响很小,取t = Tc /Tc0 =1.0;CD段,t = Tc /Tc00.5,扭矩影响很小,取c = Vc /Vc0=1.0;BC段直线为,注意:此时t 和v的范围为0.51.010.4 弯剪扭构件v 1.5 t1 .5tVT1 c0 TV c0V Vc TTcTc Vc 1.5Tc0Vc0对于一般剪扭构件TVT sV s0V010.4 弯剪扭构件1.5tVT1c0TVc01.5t 1 0. VW t 5Tbh 0u. 7vftAsv1h0sT . 35 fW 1 . f 2 Ast1 Autttyvscoru Vc sVvV c0u Tc sTtT c0 对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剪扭构件0110.4 弯剪扭构件 1.5t0.2 ( V 1 W)t Tbh0V 1 .75nAsv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