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测定_第1页
纤维蛋白原测定_第2页
纤维蛋白原测定_第3页
纤维蛋白原测定_第4页
纤维蛋白原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纤维蛋白原测定第一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 )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纤维蛋白原由、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 第二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凝血酶作用下,链与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

2、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第三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凝血障碍、出血、DIC、应激(因为它也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有关,而且由于不断有文献报道它与冠心病,心肌梗塞也有关系,因此临床上越发受到重视。不仅工作量增大而且对方法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至今WHO(世界卫生组织)、ICSH(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仍未明确提出一个纤维蛋白原的标准化或推荐方法,供临床常规使用。第四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现有的方法大体上分三大类:(1)物理化学测定法;(2)免疫学测定法

3、;(3)基于凝血酶的作用,形成纤维蛋白的方法。 第五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物理化学测定法:这类方法又可分为盐析法(包括用亚硫酸钠、硫酸铵或氯化钠盐析,用蛋白质显色或比浊法测定),热变性沉淀法和电泳法等几种。这类方法都比较简单、快速,尤其适于急诊检验,但缺点是本法的特异性不强。所测的不是有凝固功能的纤维蛋白原,可能包括部分的降解产物和/或其它蛋白。而电泳法又太繁琐,不适于常规工作。 第六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免疫学测定法:将纯纤维蛋白原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制成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然后用免疫胶乳、被动血凝或反向血凝、单向免疫扩散、火箭电泳以及ELISA

4、等方法测定。优点是大部分方法简便,但缺点是所测的不仅是可凝固的纤维蛋白原,可能包括了它的降解产物(因为它们有共同抗原),也可能包括了障碍性纤维蛋白原(dysfibrinogens即N端谷氨酸位未羧化的无功能的纤维蛋白原,又称缺维生素K引起的蛋白质,PIVKA)。但免疫法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用来测定PIVKA。如果一个患者总纤维蛋白原(用免疫学测定结果)不低,甚至增高,而功能性(即可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却明显减少,即可判断为存在PIVKA。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均可导致PIVKA升高,有临床诊断价值。总的说来,免疫学方法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仍存在一定问题。 第七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5、(3)基于凝血酶的作用,形成纤维蛋白的方法:凝血酶凝固法 (Clauss法) ,将凝血酶加到血浆中,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使出现凝固。在有足量的凝血酶时,与不同含量的纤维蛋白原作用,其出现凝固的时间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呈负相关。 本法的干扰因素主要是肝素。在高浓度时可造成假的低值(可通过加入硫酸鱼精蛋白而消除)。克劳斯法 ( Clauss法) 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NCCLS) 推荐的纤维蛋白原常规测定方法。第八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现在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大部分在测PT时往往能够同时报告纤维蛋白原。其原理和理论根据是:当PT测定完成时,全部纤维蛋白原均变成纤维蛋白(

6、相当于Clauss法血浆中加入了凝血酶),其形成的浊度与纤维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因此,不需另加任何试剂,即可由浊度直接推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故本法又称为PT导出(或衍生)纤维蛋白原测定法,简称PT-Der法。 由于此法使用的是比浊法,因此受到测定杯透光性能与血浆状态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溶血,黄疸,乳糜的标本,此方法会出现较大的结果偏差。第九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我们科室现在使用的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仪与贝克曼 ALC-ELITE-PRO全自动凝血仪都可以同时用Clauss法与PT-Der法对FIB进行测定。其中贝克曼 的仪器可以在定标PT的同时自动得到PT-De

7、r法测定FIB的比浊曲线,而SYSMEX的仪器则必须定标PT后使用仪器测出标准品各种浓度下的OD值与Clauss法测出的FIB值,然后自行设定曲线对应关系。第十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PT-Der法与Clauss法结果对比第十一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比较这两种方法,PT衍生法其结果是在检测PT过程中演算而来的,更快速、简便,但其结果高于Clauss法的检测结果,有时失去可靠性,特别是在疾病状态下和溶栓治疗中。因为溶栓过程中,早、中期FDPs产物X、Y片段可产生一定的浊度影响比浊,而晚期产生的D、E片段虽不产生浊度变化,但影响凝血酶时间(TT)的结果。当血浆FIB含量正常时,两方法无显著差异或略高于Clauss法,但当FIB减低或增高时,PT -der法往往略高。相比之下,Clauss法在准确度与精密度以及检测速度方面都是很理想的选择。第十二张,PPT共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因此结合实际因素,我们在工作中为了方便节约时间与节约试剂成本可以使用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