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破隧道施工方案模板_第1页
大红破隧道施工方案模板_第2页
大红破隧道施工方案模板_第3页
大红破隧道施工方案模板_第4页
大红破隧道施工方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报批文件大红破隧道施工方案编码ZM-SE-TS-007监理批准人批准日期EPC批准人批准日期A.8.8初步使用版本日期文件状态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目录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1设计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2工程地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2.1地形地貌错误!未定义书签。1.2.2地质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1.2.3地层岩性错误!未定义书签。1.2.4水文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1.3施工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1.3.1气候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1.3.2交通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3.3施工用水电通讯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3.4施工场地情况错

2、误!未定义书签。工程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2.1工程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2.1.1控制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2.1.2施工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2.2隧道开挖错误!未定义书签。2.2.1施工顺序错误!未定义书签。2.2.2开挖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2.2.3开挖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23超前I探测与支护错误!未定义书签。2.3.1超前探水错误!未定义书签。2.3.2隧道施工初期支护错误!未定义书签。2.3.3超前小导管错误!未定义书签。2.4隧道模筑衬砌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2.4.1施工顺序错误!未定义书签。2.4.2钢筋加工及绑扎错误!未定义书签。2.4.3二衬前防水措施错误!未定义

3、书签。2.4.4混)疑土制备错误!未定义书签。2.4.5主要施工机械错误!未定义书签。2.4.6模筑衬砌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2.4.6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2.5爆破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2.5.1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2.5.2钻爆参数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2.5.3掏槽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2.5.4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2.5.5爆破设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2.5.6爆破效果监测及爆破设计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2.5.7超欠挖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2.5.8防坍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2.6结构防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2.6.1设计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2.

4、6.2排水沟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2.6.3衬砌背后注浆错误!未定义书签。2.7隧道施工通风、排水及管线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2.7.1隧道施工通风错误!未定义书签。2.7.2隧道施工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2.7.3隧道供风、供水、电力供应及管线路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2.8进出洞口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2.8.1施工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2.8.2洞口土石方开挖错误!未定义书签。2.8.3进洞施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2.8.4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8.5洞门错误!未定义书签。2.9隧道装碴和运输错误!未定义书签。2.9.1隧道出碴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2.9.2装碴和运输

5、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2.9.3错车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2.10隧道弃碴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2.10.1弃碴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2.10.2环保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3 环水保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3.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2.施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3.3施工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3.3.1挡墙砌筑错误!未定义书签。3.3.2防、排水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3.4 .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4复垦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1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大红破隧道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龙街镇上村,隧道实长1265m。隧道共两种断面(V级、VI级),标准断面净空3.8m x 3.8

6、m,隧道采用 直墙圆弧拱形隧道断面,初期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钢格栅+锚、网及 喷混)疑土;二次衬砌采用C30钢筋混)疑土。1.2工程地质情况1.2.1地形地貌大红破隧道场地属低中山区地貌,相对高差约200400m之间,山顶 为尖顶状,脊线呈锯齿状,地形起伏大,山坡较陡,植被茂密,沟谷多呈现” V”形。隧道入口处山坡坡度6070,植被为低矮灌木和杂草,覆盖率大 于50%;出口处山坡坡度4050,植被为低矮灌木和杂草,覆盖率大于 50%。1.2.2地质构造隧道洞身段围岩为泥盆系下统康廊组(D1k)中等风化白云质灰岩组成, 围岩分级为V级。主要结构面为节理裂隙和层面,隧道洞轴线和主导节理走 向近

7、平行,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泥质胶结或岩屑充填,部分微张,发育间距0.100.40m,结合程度一般,呈碎石角砾状结构,属破碎的岩体。1.2.3地层岩性隧道进口段地层描述含碎石粉质粘土( Q4中等风化,粒径一般5cm左右,少量大于10cm 的块石,碎石约占总量的40%左右,由粉质粘):黄褐色,稍湿,稍密密实, 母岩成份由灰岩组成,碎石呈土充填,表层可见植物根系。圆锥动力触探试 验N=413击,平均为8击。该层分布广泛,揭露厚度3.30m,土石等级III 级。强风化灰岩(P2w):褐灰色,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构造 不清晰,岩体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砂砾状,少量为块状,块径1 3cm, 裂隙面间

8、见铁锰质浸染。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1137击。平均19.17 击。该层分布广泛,揭露厚度8.30m,土石等级IV级。隧道进口段围岩主要为强风化灰岩(P2w)。隧道出口段地层描述含碎石粉质粘土( Q4:黄褐色,稍湿,稍密密实,母岩成份由灰岩组 成,碎石呈中等风化,粒径一般5cm左右,少量大于10cm的块石,碎石约 占总量的40%左右,由粉质粘土充填,表层可见植物根系。圆锥动力触探试 验N=413击,平均为8击。该层分布广泛揭露厚度4.80m,土石等级III 级。强风化灰岩(P2w):褐灰色,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构造 不清晰,岩体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砂砾状及碎块状,块径59cm,少量短柱

9、状,裂 隙面间见铁锰质浸染。该层分布广泛,揭露厚度9.70m,土石等级V级。该 层为隧道出口段主要围岩。1.2.4水文地质隧道穿越山体覆盖层较薄,且山体陡峻,基岩顶板埋深不稳定,无法形 成稳定的含水层。下部变质岩的结构较为致密,虽然岩石中的节理裂隙比较 发育,但多为闭合型,渗透和连通性差,属弱含水层。因此,富水性很弱,水 量十分贫乏。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在勘察期间进口地段地下水位标高为 279.19m;出口地段地下水位标高为185.81m。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 动力特征,结合现场地形地貌特点分析场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 为基岩裂隙水;隧道围岩渗透性比较弱,在局部层间裂隙发育地段的洞室 中会有滴水和小淋雨现象,初步估算拟定洞身最大涌水量(Qmax)为10t/d。1.3施工条件1.3.1气候条件经过云南省的中亚热带、北亚热带,该区域四季分明,光照充分,太阳 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14.5-17.5C之间,极端最高温度34.5C,极端最低温 度-4.4 C,年平均降水量在593.1mm-987.6mm之间,日最大降水量 136.8mm。1.3.2交通情况出口附近有大红破村既有乡村道路,只需需较短便道即可到达隧道出 口,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进口需从出口沿山间冲沟进入,只有人行小道,车 辆无法进出,需新秀便道,交通条件较差。1.3.3施工用水电通讯情况水:拟在出口设浆砌蓄水池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