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精彩源于师生有效对话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思 维场,在名师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 引领,智慧地抉择,智慧地引申,智慧地点拨下,生成的课堂是多么精彩,孩子 们的智慧之光被充分点燃,他们的语文素养不断得以丰润厚重。在这时刻运动变 化着的课堂中,他们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 即逝的生成性资源,用一个个智慧的瞬间去引领许多生命之舟在智慧的海洋里遨 游。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用智慧催生课堂的精彩呢?最近,笔者参加了全县优 质课评选,发现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课堂精彩源于师生精彩的对话。下面,以
2、 夏感(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为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导入:创设情景,引领智慧成功的导语就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钥匙,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活泼、有趣,可是,怎样 的导入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开发学生的智慧呢?课例一:师:首先和同学们讨论一个话题,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 什么?生: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生:冬天,因为冬天经常下雪。生:夏天,因为夏天是金黄色的。师(迫不及待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有一个人也喜欢夏天,他就是梁 衡。梁衡是怎样写夏天的呢?课例二:师:在一年四个季节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我喜
3、欢冬天,因为冬天里白雪皑皑,而且雪还能净化空气。师:说的太好了,用了白雪皑皑一词描绘冬天的雪景,还说了雪的净化的作 用。生: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师(鼓励的语气和表情):用了生机勃勃一词,说出了春天万物竟发的特点。生: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经常洗澡。师(欣喜的样子):是呀,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洗一个澡,确实十分惬意。生: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劳动的季节,秋天是果实累累你的季节。师:劳动是一个人的美德。是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季节有每个 季节的风景,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关于夏天的文章,看看作者对夏天是如何描述 的?你读了以后,你是不是有了自己更深的感受?两课的导入都是由同一
4、个问题开始,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谈对季 节的感受,但是,由于教师的心态不同、理念不同,导入的效果便迥然不同。在 课例一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答案,期待学生能答出自己预设的问题,对预设 之外的学生的感受,不置可否,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不是给 学生一种“单维”意识? 一种“趋师”意识?又何来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可能? 而其后的整节课中,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或迎合老师的暗示或依据教参原文不动的 回答,也就缺乏为奇了。在课例二中,教师针对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 不仅仅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认可,更启发引导了其他学生,使后来的回答或 用词精美或感受真切,而此后教师用一句“看看作者对
5、夏天是如何描述的?你读 了以后,你是不是有了自己更深的感受? ”导入课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引导: 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是走入文本,走进作者),强化自己对夏天的独特感受(这 是走出文本,走进自己的内心),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成的气氛。二、朗读:声情并茂,开启智慧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因为通过对 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 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色彩明丽、诗意盎然 的夏感是一曲“夏”的颂歌,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语言朗诵,体味
6、其感情是 学习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仅仅注重了 “思维”,却没有 抓住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像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何 读?我感到配乐朗读和反复涵泳是效果不错的方式。课例三:配乐朗读师:听老师朗读,要在脑海里想像文中的画面,并体会朗读的轻重、缓急。师配乐朗读,读的声情并茂,尤其是读到第二段的结束时,读出了 “磅礴之 势”,倾吐了 “升腾”之气,尽管教师的普通话并不是出类拔萃,然而配乐所产 生的效果是十清楚显的,学生陶醉其中,心得自然会油然而生。教师的示范,为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作出了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无一不神宁其中,抑扬顿 挫,在读到“那春天的灵秀之气
7、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 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时,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韵味,可以说,有效的朗 读,为学生理解感受文意开启了一扇智慧的窗户。朗读的智慧,不仅仅是教师的示范作用上,还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涵泳上。课例四: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好“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 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它通过写春、秋, 写出了夏天是生命的旺季。师:这是从句子的意思上说的,我也感觉这句写得特别有韵味,我们一起来 读一读好吗?生齐读2遍。师:小声的反复读一读,再体会一下这个句子好在哪里。生小声读。(有的学生读出了句式的特点)生:这个句子短,读起来
8、很有气势。师:这是从句子的形式上说的,确实如此,你听(师示范读,生自觉跟读)。生:两个句子很对称(生读)。师:这几个同学总结的很正确。我们再一起读一读,感受这种句式的美。教师紧紧抓住句子的特点,指导学生涵泳体察,在反复的吟咏中,引导学生 从文意到句式,做到了感知一理解一鉴赏的效果。三、表扬:设身处地,激发智慧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的有效手段,在听课中,我发现老师用的最多的就是 表扬:你太聪明了!你回答的真好!等等,可以说层出不穷,无疑,绝大多数的 表扬还是有正面的激励作用的,但我也发现,所有的表扬都建立在学生的表现符 合教师意图的基础之上,大多数的表扬仅仅有一时之功,而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 回答和
9、表现,教师应展现出一种什么智慧呢?课例五:师:请快速读课文,把不熟悉、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生读课文、勾划生字。生:我感觉芋羊这个词用得很好,因为这个词师(立即打断学生的回答):我要求找出生字词,这个同学没有听清楚老师 的要求,请坐下。一节课,这个学生再没有主动地回答下列问题,也没有个性体验的展示。我不知道该生兴致勃勃的第一个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成果的时候,教师的制止 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心理负担,但这个事例却让我记起了一个名师的课例:教师指 名让一个同学回答,可是这个学生语言不仅不流畅,而且声音很小,其他同学窃 窃私语,教师一直专注的听,等这个学生回答完了,老师让其他同学复述一下, 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够
10、说出来一没有专注的听讲一这时,老师态度很中肯的说: 他说得很好,他的意识是,教师的表述,所有同学都认真地听,老师复述完 后,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自始至终,老师没有表扬一句回答下列问题的学生, 也没有对这名学生的语言、表述、声音提出批评和建议,但是,这“无声之处出” 所给予该生的,恐怕绝不是“很好”、“很完整”之类的鼓励和“今后要大声表 述”、“要用改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之类的建议,更能震撼学生的内心。相比之 下,我们不由的反思:新课改推进了这么多年了,可我们有些教师还是如此“独 占”课堂,尤其像这样答非所问的情况下,教师是否真正把学生作为了课堂的主 人呢?应该说,教师完全没有必要一定按自己
11、预设的问题推进课堂,即使要按照 自己的预设推进课堂,教师是否能够机智娴熟的应变?比方,换一种说法:你说 的太好了,我还担忧同学们对“羊”这个字读不准呢,你却已经对它有了独特的 认识由此,我认为,表扬首先要源自教师的真情实感,它建立在真正的民主基础 上,这样的表扬才会有心同情通的感觉,才会给学生长久的感染力,其次,表扬 艺术的真谛是对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成长、学生独特的发现给予鼓励,激发学生 开展的动力,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尊重和认可,尤其是,面对出乎意料的回答, 教师能够以一个朋友的心态,做出理性的引导,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而非“拦路石”。惟其此,表扬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学生的认同
12、。四、追问:感悟品味,生成智慧追问,不是满堂问,也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在学生似悟非悟、似得非 得之时,教师通过系列问题,给学生以深层次思考的启迪,事实证明,有效的追 问,往往能催生课堂精彩。我们比照一下以下两个课例:课例六:师:罗兰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再 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句子,进行品读。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展示。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写出了农民的繁忙。生: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棉苗旺盛的活 力。生: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写出了充满希望。课例七:师:这么美丽的夏,是怎么写出来的,请把自己
13、感受最深的句子、最美的句 子找出来,谈谈你的体会。生: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 的活力。这一句活灵活现的写出了棉苗、高粱、玉米、地瓜旺盛的生命力。师:你用了活灵活现一词,这个句子中,那几个词你感到用的活灵活现呢?生:挑着、举着、匍匐,用这几个词,感觉这几种植物生长的样子。师:这几个词都是动词,棉苗挑着绿叶,直接说成棉苗上长着绿叶,不可以 吗?生:我感觉挑着,有很轻松、很惬意的感觉,说明棉苗长势旺盛。生: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气息。师:有没有别的词可以换一换这个“挑着” ?生:托着师:为什么?生:“托着”也有“挑着”的形态(边说边做动作)。生齐:“托着”不行,那长得多累呀。生:“举着”,让我们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生:我觉得“举着”有一种力量,有一种旺盛的感觉。生:我觉得“匍匐”不仅仅写出了地瓜秧的形态,而且有一种动感,仿佛 瓜秧腰肢抖动,像蛇行走一样。师:谁能概括的说一说这几个词语给了你一个什么感受?生:这几个词,写出了棉苗、高粱、玉米和地瓜秧,在夏季里,不舍昼夜 地“冲刺”的景象。师:这几个词,让我们感受到每一种植物都充满了活力。刚才你用了 “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菏泽市王浩屯中学物理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物流中心钢结构厂房专项施工方案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实录
- 建筑安全管理承诺书范文样本
- 汽车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方案
- 财务报销流程优化及风险防范
- 小学体育趣味篮球游戏设计
- 履带吊安拆专项方案
- 线上教学线下活动方案
- 屋顶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186-1992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2.5MPa以下)
- GB/T 10061-2008筛板筛孔的标记方法
- 水暖维修工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团课考试试题库
- AIAG-CQI-9热处理系统评估讲义-教程课件
- 山茶花文化鉴赏课件
- 围手术期间循环紊乱的防治策略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6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案
- DB4403∕T 36-2019 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共4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