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

2、应的题号涂黑。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治疗日趋显现的大城市病,向地下要空间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将带来适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必要纳入国家战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媒体热点话题。在“高度”“广度”不断拓展的今天,地下空间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有研究将21世纪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的世纪”,也有国家将地下空间归为“新型国土资源”。可以说,地下空间是一座“富矿”,特别是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

3、压力等方面,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愈加重视。比如,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列入“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不少城市充分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和建筑地下室,为老百姓开辟许多具有文化、休闲性质的公共空间;还有的城市全面更新地下管网,为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铺设“路基”做足城市“向下”的文章,正逐渐成为潮流和趋势。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地下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作城市的“里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与“面子”上的突飞猛进相比,“里子”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趟”。比如,有的城市楼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宽,然而地下管网却敷设混乱、底数

4、不清;地上地下规划不同步,导致道路被反复挖掘,甚至一场大雨就能让城市“看海”;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设计不尽合理,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缺乏衔接如何补上城市建设的“欠账”,实现地下空间资源更充分、更高效的利用,已经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必答题。利用好地下空间资源,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先进理念。去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盾构机曾引发热议,这个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的设备代表了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高超的技术水平。可见,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上,技术等硬实力不是大问题,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才是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地下空间管理权相对分散,资源权责不明,如何构建相应制度,理顺权责关系?面对私搭乱建、无序开

5、发现象,如何提升规划协同性、前瞻性,并保证严格实施?这些都需要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消化、逐个解决。“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应如此。那些隐藏着的细节,最能展现一座城市的“功力”。起步不久的雄安新区,在规划纲要中专辟一个章节对地下空间进行系统规划,树立了“高起点规划”“规划先行”的标杆;正在建设中的京张高铁清河站,采取高铁、地铁及市政工程一体化建设,实现一次安检就能在地铁与高铁“无缝”换乘;不少城市在城市轨道建设中探索引入社会资本,以“轨道+物业”开发模式大幅提升开发质量与利用效率这些新理念、新模式,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今天,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一座城

6、市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既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能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我国城市的治理水平就能不断向一流迈进,城市生活水平也能“水涨船高”,为百姓带去更多便利。(选自彭飞让城市建设有“里”有“面”见人民日报2019年4月10日,有删改)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地下空间被视为“新型国土资源”,它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决定因素是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而非技术手段等硬实力。与面子”相比,地下空间这个城市的“里子”显得寒酸,还城市建设的“欠账”势在必行。地下空间是一座“富矿”,能为改善基础设

7、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压力发挥巨大作用。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手法,以突出我国近些年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视程度。文章以城市建设需要先进理念为前提,指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城市建设的“面子”和“里子”并重,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论证。文章论证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今天的城市只有向地下空间作“深度”发掘和利用,才能创造出更加立体的发展之路。地下空间的作用巨大,各个城市都在全面更新地下管网,为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奠基。城市地下空间隐藏的细节最能展现城市的“功力”

8、,所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地下空间资源要充分高效利用,就必须补上城市建设的“欠账”增强管理等软实力。【答案】1.B2.C3.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烛火丹心朱亚杰1914年冬,朱亚杰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县中堡镇。在扬州中学读书时,有一次春游,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火车,这让他对燃料化工和能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由于家庭经济日趋困难,父母劝他辍学回乡,而他却说:“只要供我上学,将来家中祖产片瓦分田不要。”逆境中他发愤学习,1934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二九”运动中,朱亚杰是请愿示威游行队伍的交通员,目睹斗争的壮烈,他深刻地理解到:要有

9、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1938年,朱亚杰在西南联大结束大学生活。194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教育部公费留学生,前往英国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49年,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府悄然撤销驻英使馆,朱亚杰第三年的公费再无着落,朱亚杰无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半工半读受聘于一家公司。聘用期满,公司对朱亚杰许以“高薪续聘10年,并负担全部家属赴英费用”的承诺,可新中国的成立早让朱亚杰归心似箭,续聘的请求被他婉言谢绝。1950年,朱亚杰回到祖国,在母校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在中国石油大学历史上的三次重大创业中,朱亚杰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朱亚杰对建校初期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倾注了大量

10、心血,并担任人造石油教研室主任,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第一批专门人才。1965年,朱亚杰开发出顺丁橡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此项研究成果20年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文革”后期,下放到农场放羊的朱亚杰回到华东石油学院(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后更名),为挽回动乱对石油科技造成的损失,朱亚杰丝毫不顾工作环境的阴暗潮湿,昼夜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1981年,为让混乱中的石油高等教育尽快走向正轨并大幅度提高层次,时任副院长的朱亚杰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波,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在北京原校址内建立了研究生部。朱亚杰在煤炭、油页岩、石油等可燃矿物的综合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享誉中外,对我国能源技术的发展贡献

11、巨大。1980年朱亚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而作为中国新能源的奠基人,朱亚杰1990年主持我国第一个新能源国家攻关计划,为“九五”以后我国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奠定了基础。朱亚杰常告诫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打好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能事事考虑个人前途利益。而“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则是朱亚杰对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追循的为事业之道、为人之道。朱亚杰誉满学界,后来又相继担任一些政治组织、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但他一直讳言自己。在他看来,科学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拿它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就是对科学的亵渎,就不配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1996年,朱亚

12、杰病重住院,仍然拖着病体对每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严格把关,逐字逐句修改。朱亚杰病危时,他指导的博士刘晨光教授出国进修前来与老师辞行,朱亚杰因带着氧气面罩而不能说话,忍着剧烈的疼痛,艰难地坚持用笔交谈,一再嘱咐刘晨光要注意考察国外新能源研究情况,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当时的情景令医护人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爱国者朱亚杰如烛火一般,以赤诚之心,用尽毕生精力,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摘编自孙兴文克尽毕生一寸丹等)相关链接他潜心科研,对他钟爱的科学事业敢为人先,为能源研究执着追求;他教书育人,对他寄予期望的学生呕心沥血,为石油教育撑起一片天空。他便是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石油化工学家和教育家朱亚杰。(摘

13、自科技名家风采录1957年我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每逢学校开大会常见到一位衣着整洁、身材修长的清瘦中年人,或拎一只木凳,或提一只马扎,和大家一起坐在台下。从高年级学生谈话中我知道了他就是留学英国归来的人造石油化工专家朱亚杰教授。(楚泽涵我的好老师怀念朱亚杰先生)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朱亚杰留学英国期间,曾就职于一家公司,是建设新中国的念头促使他谢绝公司的挽留,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说明信念对人生方向的选择影响很大。朱亚杰曾忧心石油高等教育的状况,并为建立研究生院四处奔走,他认为若非如此,石油高等教育就很难尽快走上正常发展道路,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层次。朱亚杰很早就对化工和能

14、源兴趣浓厚,后来长期致力于此方面科研工作,他潜心钻研执着追求,在科学上卓有建树,对我国的能源技术的发展很有贡献。在朱亚杰看来,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心存敬畏并把科学置于最高地位,而不应该亵渎科学用它来获取名利,所以朱亚杰虽然誉满学界,却较少公开谈及自己。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在扬州中学读高中期间,朱亚杰因为家境拮据,差点儿没辍学,是求学的信念和淡泊的意识让他得以坚持,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朱亚杰在北京石油学院从事教科研工作,培养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批专门人才,1965年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朱亚杰作为留英专家在学校里有名声,而在学生眼中却是朴实无华的,学生楚泽

15、涵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老师的敬仰和热爱之情。朱亚杰心系科研工作,病危时他只能用笔写字来与刘晨光教授指导的博士交流,叮嘱他出国进修后别忘关注国外新能源研究情况。朱亚杰认为“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这一点在他的人生中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4.D5.C朱亚杰心系祖国,拒绝英国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任教,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者。朱亚杰钟爱科学,潜心钻研,甚至不顾及环境对身体的损害,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朱亚杰献身教育,为北京石油学院的创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不顾年事已高创建研究生院,带病为研究生修改论文,最终成为可敬的教育家。(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

16、字,完成下面小题。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太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

17、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地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蒋介石听说抓到

18、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让敌人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

19、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恸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

20、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管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借

21、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平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责。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近自刺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明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秋白不朽。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

22、败而返观人生,有“十分才”却只干成了一件事。“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标题,既以问句形式引发读者思索,又加浓了文章的文学韵味。同样是死,瞿秋白与李逵的区别是:前者是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积极的,后者对生与死的理解更多的是鲁莽和冲动。作者将灵动的笔触、畅晓的行文、哲理的思索与瞿秋白悲剧意义有机结合,赋予了文章不同寻常的厚度和分量。“秋白不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作者撰文缅怀瞿秋白,文中将其与项羽进行比照,试探究二者之异同。【答案】7.A8.(一)“秋白不朽”的意思是,瞿秋白其人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人间。(二)其精神具体表现为心忧天

23、下:文弱秀气,才华出众,本可以远离乱世只做纯文学之事,而他却为救国救民而英勇献身。视死如归:从被捕到就义,他没有一点死的畏惧。坦荡真实:他看淡虚名,敢于自我解剖,追求真实的自我和独立的人格。9.同:二人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做出了异乎常情的选择,将生命的价值向上推了一层。异:项羽放弃的是生的希望(有渡船却拒渡),以自刎维护了自我最后的尊严。留给了历史永远的回味。瞿秋白放弃的是自我英名流芳的完美形象,用多余的话剖析个人的“渺小”和“愧对党的领袖”之称,剖析在政治责任和文学爱好之间的自相矛盾,探究生命的归宿,给人更多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

24、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炒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

25、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

26、!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节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

27、代。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使虚浮妄诞成为风俗。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

28、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其尽力,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答案】10.A11.C12.D13.(1)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破,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相见,向王衍询问西晋的旧事。(2)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八月七日初

29、入赣过惶恐滩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注: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

30、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也随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C15.(1)暮年遭贬的孤独凄苦。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

31、凉孤苦。(2)思乡之情。“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因思念故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3)对仕途险恶的忧虑,对国事的忧愤。“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自己当下处境艰难忧虑,“泣孤臣”表达虽然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无奈当时党争激烈,令正直之臣动辄得咎,无故遭贬。(4)豁达洒脱。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更是豁达的表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岂止是略识途而已,这点打击算不了什么。(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TOC o 1-5 h z(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为

32、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两个句子是“,。”(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之后才娇羞出场的诗句“,。”(3)屈原在离骚中先写“民生各有所乐兮”,然后以“”来与之对比,表达了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追求;接着,“”又以反问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心志的坚定。【答案】(1).(1)钉头磷磷(2).多于在庾之粟粒(3).(2)千呼万唤始出来(4).犹抱琵琶半遮面(5).(3)余独好修以为常(6).岂余心之可惩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应让学生不但有美的感受的而且有思想的熏陶

33、、知识的增益、真和善的升华。因此,思政课,长于寓理于例。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泛泛的论述,而希望听到强有力的例证。就事论理,多讲生动活泼的内容,高道理于事例之中,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是增强感染力的必由之路。()新,就是新颖,应尽量避免地举一些老例子;近,就是贴近,不妨多用学生平时的事例,这样的例子看得见、摸得着,可望可即,有亲近感和现实感;精,就是精当,许多事例本身就含有很深的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例子举了,道理也便在其中了;实,就是真实,切忌道听途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

34、好书,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应让学生不但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而且有美的感受。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生不但应有美的感受,而且应有思想的熏陶、知识的增益、真和善的升华。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让学生应有美的感受,而且应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学生不但应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而且应有美的感受。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近”,也应

35、求“新”;既要求“精”,也应求“实”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新”,也应求“近”;既要求“精”,也应求“实”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精”,也应求“实”;既要求“新”,也应求“近”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新”,也应求“近”;既要求“实”,也应求“精”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有滋有味翻来覆去耳闻目睹捕风捉影B.津津有味呶呶不休耳濡目染浮光掠影C.津津有味呶呶不休耳濡目染捕风捉影D.有滋有味翻来覆去耳闻目睹浮光掠影【答案】17.D18.B19.A下面是端午节来临之际征稿启事的初稿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每年农

36、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此节日又被叫做“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等,可上推至先秦时期。自2008年始,我国将端午节列入法定节假日,大家在这一天可以回家看望爹妈长辈,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本报社特举办征文大赛。请您把有关端午节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论思想,言心志。改为“改为“改为“改为“改为“【答案】“叫做”改为“称为”;“上推”改为“上溯”或“远溯”;“爹妈”改为“父母”;“知了”改为“了解”或“知晓”;“想法”改为“感想”或“思考”。下面的示例是一学生学习课文滕王阁序后写的一副对联。请你从下面课文中任选两篇各写一幅对联。要求:每幅对联至少表现课文(景物、情感、主旨等)中的一项内容,字数不得少于14字,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示例滕王阁序:滕王高阁集天下英才落霞秋水显东南灵秀课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荷塘月色边城饮酒俯首幽思叹人生兴怀客人耳得江上青风为声见仆碑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