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学习教案_第1页
领导科学学习教案_第2页
领导科学学习教案_第3页
领导科学学习教案_第4页
领导科学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领导(ln do)科学第一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一节 领导活动与领导科学第二节 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第三节 领导科学的研究(ynji)对象第1页/共37页第二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一节 领导活动(hu dng)与领导科学一、领导活动的产生:领导活动是和人类社会群体活动同时产生的 马克思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zhhu),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zhhu)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zhhu)。阐明了领导活动是和

2、人类社会群体活动同时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2页/共37页第三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一节 领导活动(hu dng)与领导科学二、领导行为的必然性和重要性1、人类活动有特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人类活动是有组织(zzh)的、有特定的规范性和秩序性3、人类活动是不断发展的,有特有的累积性、传承性和进步性第3页/共37页第四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一节 领导活动(hu dng)与领导科学三、领导科学(kxu)的产生:19世纪末20年代初 泰勒 科学(kxu)管理原理标志着现代管理思想的产生 管理科学(kxu)与领导科学(kxu)在

3、理论上是合二为一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和领导的分离,管理理论与领导理论的分化、管理科学(kxu)与领导科学(kxu)的分化成为必然。于是,领导科学(kxu)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建立起来了。第4页/共37页第五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二节 领导科学的理论(lln)来源一、我国传统领导思想1、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著作论语 曾子 孟子 老子 庄子(zhung zi) 墨子 韩非子 管子 孙子兵法等“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宰相赵普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5页/共37页第六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二节 领导(

4、ln do)科学的理论来源2、历史典籍尚书 春秋 国语 战国策 资治通鉴 史记等记录(jl)了众多领导原则、方法和艺术。第6页/共37页第七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二节 领导科学(kxu)的理论来源3、官员或研究人员所作的“官箴之言”西周至明清(mn qn),目前可查到的“官箴之作”有300多种,1000多万字,其中均有“官箴之言”,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7页/共37页第八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二节 领导科学(kxu)的理论来源4、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封神演义(fn shn yn y) 三国演义 水浒传等包拯、海瑞、寇准、况钟等民间

5、传说第8页/共37页第九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二节 领导科学(kxu)的理论来源二、西方管理思想及其对领导问题的关注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xn wi k xu)”理论阶段3、“现代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第9页/共37页第十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二节 领导科学(kxu)的理论来源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代表人物(rnw):泰勒、韦伯、法约尔主要任务是系统探讨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力问题第10页/共37页第十一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1911年泰勒在美国正式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经验管理时代的终

6、结和科学管理时代的开始。在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中,就包含有科学领导的原则(yunz)和方法,如“管理的例外原则(yunz)”第11页/共37页第十二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奥梅、赫兹伯格、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等主要任务(rn wu)是探讨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人的本性和需求、动机和行为等进行分析研究,调节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积极性。第12页/共37页第十三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梅奥1927年-1932年领导的霍桑实验具有开创意义,出版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领导科学产生于2

7、0世纪30年代,因为当时他们所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领导和下属(xish)、群体的关系,而如何激发和引导人的行为以及领导者自身的行为问题,恰恰是领导问题 。第13页/共37页第十四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3、“现代管理理论”丛林(cngln)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为主的现代西方管理理论阶段代表人物:巴纳德、西蒙、卡斯特、罗森茨威克、德鲁克、伯法、孔茨、韦里克等。第14页/共37页第十五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 这一阶段在吸收现代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管理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逐渐发

8、展成为包括各个领域和行业(hngy)乃至整个社会在内的、全面的社会管理理论,诞生了现代管理学,因此,20世纪被称为“管理的世纪”。第15页/共37页第十六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 管理学孕育了领导科学,管理科学中包含着丰富的领导学理论。随着管理学的丰富,领导学也日益丰富起来。很多管理学家,特别是一些著名的管理学家的管理学著作中都包含着大量领导科学的知识内容。随着一些学者和学术群体专门研究管理中的领导问题,领导学逐渐(zhjin)从管理学中分化出来,并日益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第16页/共37页第十七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三、当代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我国领导

9、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但又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进行艰苦卓越、错综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在建设中国特色(ts)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出一系列科学领导的原则和方法。如:领导班子和组织建设的理论,领导体制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领导作风和勤政、廉政建设的理论等。第17页/共37页第十八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三、当代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发展领导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发展、繁荣起来(q li),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目前为止,国内成立了领导科学研究会及各级分会,出版的有关领导科学的专著、

10、译注、教材、杂志等已达百种。领导科学不但进入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而且进入了高等院校的课堂,成为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第18页/共37页第十九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三节 领导科学(kxu)的研究对象所谓研究对象,就是学科观察和思考的客体。由于研究的目的、关注(gunzh)的问题和采用方法的差异,国外领导科学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约翰安东纳基斯在领导力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领导学研究的8个主要学派,即特质学派、行为学派、权变学派、情境学派、怀疑学派、相对学派、新型领导力学派、信息处理学派等。国内学术界对领导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同样存在不同

11、解读。第19页/共37页第二十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三节 领导科学的研究(ynji)对象1、强调领导(ln do)要素研究该观点强调,领导(ln do)活动基于三个基本要素,即领导(ln do)者、追随者、领导(ln do)环境。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领导(ln do)活动。第20页/共37页第二十一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三节 领导(ln do)科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领导的作用系统研究 有学者认为,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整体的领导系统以及(yj)这个系统本身运动的一般规律。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就应当是领导工作系统,具体地说,就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

12、领导手段和共同作用对象构成的动态系统。第21页/共37页第二十二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第三节 领导(ln do)科学的研究对象3、强调领导规律研究 领导规律研究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领导者素质结构与领导绩效相关性的规律;(2)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律;(3)领导活动(hu dng)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4)领导活动(hu dng)过程及机制的规律;(5)领导的职能和作用的规律;(6)领导风格、方法和艺术的规律;(7)领导绩效及其评估的规律;(8)领导者学习与成长的规律;(9)领导能力的发展过程、途径的规律。第22页/共37页第二十三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论(do ln)

13、第三节 领导(ln do)科学的研究对象4、强调领导过程中面对的实际问题研究 有观点认为(rnwi),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领导科学就是通过研究领导问题揭示领导规律的科学。第23页/共37页第二十四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ln do)活动的主体第一节 领导(ln do)与领导(ln do)者的内涵一、领导的内涵(nihn) 目前世界上关于“领导”的定义有350种,“领导者”的定义有160多种。(1)领导是影响和支持其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热情地工作的过程。由约翰.纽斯特罗姆和基斯.戴维斯提出。在该定义中,领导力的来源是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和支持,领导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目标,领导的有效性依

14、赖于组织成员自愿的努力。第24页/共37页第二十五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ln do)活动的主体(2)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斯蒂芬.罗宾斯指出:这种影响的来源或许是正式的,如来源于组织中的管理职位。由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指出,领导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领导者的行为即在于(ziy)帮助一个群体尽其所能地实现目标。领导者并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推动和激励,而是要置身于群体之前,引导群众前进,鼓舞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这里强调的是领导行为的战略性、引导性、艺术性,以及领导的组织、激励功能。第25页/共37页第二十六页,共37页

15、。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3)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群体(qnt)实现目标的能力。斯蒂芬.罗宾斯指出:这种影响的来源或许是正式的,如来源于组织中的管理职位。第26页/共37页第二十七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4)斯道戈迪尔和巴娜德在领导学手册中,基于对各种领导学学派及其观点的归纳和总结,对领导者的含义(hny)提出了十一种界定。第27页/共37页第二十八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则认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没有追随者,就不会有领导者。 一般认为,只有在正式组织中才

16、存在领导现象,领导者也自然存在于正式组织中。因为,领导者就是“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过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利(qunl)、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体和集体”。第28页/共37页第二十九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 但是,领导者不仅存在于正式组织中,而且存在于大量的非正式组织中。梅奥的霍桑实验证实了在正式组织中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非正式组织中所涌现的领袖人物,有时候其权威性远远超过(chogu)了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例如:甘地、南丁格尔、马丁路德金等人。第29页/共37页第三十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ln do)活动的主体 从发生学

17、的角度看,领导者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从群体中自发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另一类领导者是通过选举或组织任命正式产生的,包括经过注册(zhc)、登记而被承认的正式组织的领导者。第30页/共37页第三十一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1、拥有领导权威的领导者2、追随者3、拥有明确使命与目标的组织4、管理(gunl)情境或领导环境5、领导行为二、领导的构成(guchng)要素第31页/共37页第三十二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管理=领导? 管理者=领导者?目前,在对领导与管理各自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主要存在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即领导,领导即管理

18、,领导者也就是管理者,两者没有区别(qbi)。2、领导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管理的范畴大于领导。3、管理是领导的一种职能,是完成领导任务的重要手段。4、实际上,管理和领导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执行系统和独立表达的概念、术语和方式。这是当前最新的观点。二、领导(ln do)与管理第32页/共37页第三十三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1、权威基础不同管理者的权威基础是组织的正式任命;领导者的权威基础是个人魅力。2、存在(cnzi)空间不同领导者既存在(cnzi)于正式组织中,又存在(cnzi)于非正式组织中;管理者只存在(cnzi)于正式组织中。3、素质要求不同领导者是一种人格化的领袖,管理者更偏重于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职务。一般而言,作为领导者,必须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智慧协调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即特别强调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对管理者而言,强调的重点是专业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qbi)在于:第33页/共37页第三十四页,共37页。第二章 领导活动(hu dng)的主体4、职能不同管理是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