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部行政执法体制建设_第1页
试论西部行政执法体制建设_第2页
试论西部行政执法体制建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西部行政执法体制建立摘要:“西部开发给西部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西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行政系统的高效、公正、文明的执法是这项大业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性因素。现实中的西部执法行为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从行政执法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最终立足于行政执法体制建立角度对西部行政执法问题解决策略进展了粗浅的阐述。关键词:西部;行政执法;体制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1-0213-02行政执法活动作为最直接、广泛的法治活动环节,它的活动情况直接关系到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目前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实现西部官员高效、公正、文明的行政

2、执法是实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一环。但现实中,由于行政执法活动的特殊性亦使得行政执法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成为西部大开发壮丽画卷上的一处败笔。腐败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公职人员与别人合谋,违背法律和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滥用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为私人和私人小圈子谋取私利或为某一单位、某一行业谋取特殊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个人利益的行为1。那么行政执法中的这些腐败现象的共性归纳起来无非为以下表现:(1)执法过程中,对公共利益目的迷失。(2)执法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责任的轻视。(3)执法过程中,对自身职位权利的主观膨胀。(4)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权益的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因果关系的客观

3、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原因和结果是互相依存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基于一定的原因此产生的。行政执法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当然也不例外。从法制的角度讲,行政腐败滋生、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人治观念是行政执法腐败的根源。长期以来,人们将行政等同于管理。中国古书中所谓“召公、周公行政,即指国家政务管理2。而作为现代行政学中行政的概念,那么来源于美国的威尔逊和古德诺。二者把行政从一般意义上的政务活动中别离出来,认为一般意义的政务活动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根本的职能: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3。而“行政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4。但执行并不等于执法。执法

4、在执行中的比重决定行政的性质。古代社会虽然也存在某些法律,但数量无疑很少,而且古代一般没有由人民选举产生、反映人民意志的专门立法机关。因此,古代官僚机构的行政主要是执行最高统治者和上级官僚机构的命令、指示,而不是执行法律;即使其中有一星半点的执法因素,也完全不能影响古代行政的整体性质。古代行政整体上只能是行政管理,而不可能是“行政执法。中国行政从“管理到“执法的转变(性质上的根本转变)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场的。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在一次与新闻界人士的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中国要开场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要从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建立、健全法制,依法办事。5此

5、后,国家立法明显加快了步伐,19841990年制定的法律和重要行政法规达几百件之多。中国的行政在整体上应认为已初步实现了由“管理型到“执法型、由“人治型到“法治型的转变,“行政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成了“行政执法。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由于传统行政管理“人治思维的惯性、立法的缺陷、执法人员自身认识的缺陷等因素,使得目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的“人治观念始终存在,也正是行政执法腐败现象发生的根源。其次,行政执法体制的缺陷是滋生行政执法腐败的温床。行政执法体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的组织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执法机关的构造体系、职能配置、权限划分和行政政权的运作方式等。“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

6、不易的一条经历。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利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6行政执法体制的不建全使执法过程中的问题行为发生成为可能。中国现有的执法体制建立还很不完善,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1)横向职能划分不清,职能协调不畅,导致部门、地区之间以权执法、利益争夺和部门、地区之间保护主义严重,互相推诿扯皮,抵消行政执法合力。(2)纵向权利分配不清,监察督导不利,导致部门、地区违法“立法。(3)内外接口不畅,民主参与缺乏,导致非法执法主体不绝。直接损害公民利益。(4)对外界限划分不清,职能转变意识贫弱,导致政企不分,官商合一。第三,公民参与制度建立的滞后进一步加剧了行政执法腐败的产生。假如关于公民权利的观

7、念尚未成熟,假如关于公民权利的诸多制度安排仍然短缺,那么,结果必然是政府权利和公民权利二者关系的失衡7。因此,公民参与制度的开展,构成了政府标准行政的重要前提。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施行,除了执法主体(行政机关)对执法行为的理性认知和客观制度环境的制约之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行政执法的相对人(又可以被视为执法行为的另一主体,此属于哲学问题,这里不作讨论)对行政执法行为过程的有效互动。这其间将会有大量的信息的摄取和整合,显然普通公民并没有这样的信息储藏和信息处理的才能。此时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在行政执法行为过程中设定特定的制度强化引导,使其在详细涉及其自身执法行为过程中按照特定的方式、渠道去获取

8、必要、标准的信息,借此左右自己的行为按照公正、高效、标准的原那么维护自己的应有权益。“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视,侵权要赔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加强政府自身建立时所说的。这三句话道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本质所在8。“因为公共机关不能在职权范围以外行事,这是行政法的根本原理。此即所谓的“越权无效说9。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不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和滥用权利之害。然而,“政策分配利益,满足一局部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府的规定目的,获得应有的利益。10下面详细从组织体制角度展开阐述。关于如何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这方面亦有了许多重大举措,许多

9、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讨论,综合之下我们认为至少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要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实现“两个分开。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行政机关仍然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职责不清、执法不标准的问题相当严重;与此同时,行政执法体制中还存在着政策制定职能与监视处分职能不分、监视处分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不分等现象。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清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和政府机关各部门之间、政府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两个分开,即要改变政府部门既管审批又管监视的体制,将制定政策、审查审批等职能与监视检查、施行处分等职能分开,改变行政执法机构既管查处又管检验的体制,将监视处分职能与技术监视职能分开。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综合执法体制建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场,以解决多重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