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增速2%或可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_第1页
全年增速2%或可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_第2页
全年增速2%或可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_第3页
全年增速2%或可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_第4页
全年增速2%或可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增长目标弱化,稳就业目标猜想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新增就业目标不宜调降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新增就业指标有“缺陷”,未反应“消失岗位”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就业弹性法限制多,历史经验或不适用于“大灾之年” 4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新增就业 1000 万或只需 2%GDP 增长 5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失业率与 GDP 增长之间难以换算 6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风险

2、提示 7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相关报告汇总 8插图目录图 1: 新增就业与 GDP 关系并不稳定 4图 2: 服务业 PMI 波动高于就业分项 4图 3: PMI 从业人员波动小于生产端和需求端 5图 4: 二三季度是用人高峰 5图 5: 城镇调查失业率与 GDP 同比关联性不强 7图 6: 服务业就业人员数与服务业 PMI 关联性不大 7图 7: 制造业业就业人员数与 PMI 从业人员关联性不大 7增长目标弱化,稳就业目标猜想增长目标弱化,稳就业成为焦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要会议相关表述有所变化,从“坚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到“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3、”,再到“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3 月 10,李克强总理明确表态:“只要今年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表1:重要会议关于经济全年经济任务表述会议表述2.03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讲话目前看, 我们仍然要坚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都要完成。2.12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2.25国务院常务会议要认真贯彻习

4、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六稳”举措,扩大有效内需,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2.26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3.03国务院常务会议要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外贸外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出台有力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内生动力,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3.10国务院常务会议下一步要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努力保持全年

5、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还得靠更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靠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疫情导致两会延迟召开,时间点可能在 4 月中下旬,敲定全年目标任务。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2019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6.5%;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推断 20 年的增长目标仍为区间目标,城镇新增就业可能为 1100 万以上(19 年实际新增 1

6、300 万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 6%以内(2 月调查失业率已经到达 6.2%),19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3.6%左右, 20 年可能维持 4.5%目标不变或者略微上调。新增就业目标不宜调降新增就业指标有“缺陷”,未反应“消失岗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等于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员数减去自然减员人数。既包括初次就业的各类人员,也包括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但城镇新增就业不等于城镇就业净增量,新增就业只减去自然减员人数,没有考虑失业情况。疫情之下,“消失的岗位”会大幅增加,只考虑新增就业,难以“稳就业”。因此新增就业目标不能调降,甚至需要提高。就业弹性法限制多,历史经验或不适用于“大

7、灾之年”新增就业与 GDP 增速关联不大(图 1),从季节性规律看,GDP 同比呈下降趋势,季度新增就业人数稳中有升,关联性不大,原因是 GDP 增速主要影响劳动力需求,短期对劳动力供给影响不大,随着我国 GDP 增速下降,我国三二一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就业创造效应不会因经济总体增速下行而快速减弱。图1:新增就业与 GDP 关系并不稳定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8.508.007.507.006.506.005.502013Q12013Q22013Q32013Q42014Q12014Q22014Q32014Q42015Q12015Q22015Q32

8、015Q42016Q12016Q22016Q32016Q42017Q12017Q2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12019Q22019Q32019Q45.00新增就业GDP同比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就业弹性法使用限制多,不适用于“大灾之年”。就业弹性法只是 GDP 与新增就业间的统计关系,我国单位 GDP 拉动就业波动较大,近几年数据参考意义较大,正常年份简单估算可以使用近年数据,机械用正常年份的就业弹性推断“大灾之年”情况误差就更大。1 季度 GDP 大幅萎缩是经济“休克”的结果,与传统的经济下行不同,GDP 与就业的对应关

9、系可能被打破。图2:服务业 PMI 波动高于就业分项60.0055.0050.0045.0040.0035.0030.0025.00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疫情导致的经济休克可粗略划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疫情管控导致企业的倒逼以及部分企业裁员,同时会反映到 GDP 与就业中;另一部分来自于工厂和企业的停工(可能降薪或者发放基本工资),两者都会导致 GDP 下滑,而后者并未完全反映到就业指标中,PMI 生产端和需求端波动大于与 PMI 就业分项,服务业 PMI 波动超过从业人员分项。疫情期间 GDP 与就业对应关系与往年不同,使用

10、年度弹性数据误差可能较大。图3: PMI 从业人员波动小于生产端和需求端60.0055.0050.0045.0040.0035.0030.0025.00PMI:生产PMI:新订单PMI:从业人员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新增就业 1000 万或只需 2%GDP 增长新增就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效应,二三季度是用人高峰,四季度是低点。根据前面分析,疫情导致 Q1 经济增长与新增就业关系发生变化,因此不能简单用全年就业弹性倒推所需 GDP 增速,分季度采用就业弹性数据可能更准确。图4:二三季度是用人高峰440390340290240Q1Q2Q3Q42016201720182019资料来源:

11、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疫情对经济和就业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季度差异。国内疫情对 1 季度经济影响可能比较大,二季度次之,预计下半年影响较小。从城镇新增就业数据看,疫情影响显现,1 月为 69 万人(去年同期 86 万人),2 月 39 万人(去年同期为 88 万人),二月份全国处于隔离中,应该是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月份,国内疫情对新增就业影响上限基本明确(50%左右)。近期海外疫情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影响或超过 2008 年,预计二季度进出口或负增 30%以上,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约 1.8 亿人,海外疫情对就业二次冲击即将到来,对就业影响或直追国内疫情。目前较多研究成果推算新增就业目标下调至

12、 1000 万,并根据就业弹性推算需要 5%的 GDP 增长,但仔细拆解季度就业情况,就会发现这一推算存在较大误差,也会高估逆周期政策的力度。假设 1:国内疫情对新增就业影响上限基本明确(50%左右),2 月新增就业 39 万人(去年同期为 88 万人)若 3 月也萎缩 50% ,一季度新增就业 183 万,中性情形对应 GDP 增速-7.5%;假设 2:海外疫情对就业二次冲击与国内疫情影响相似,二季度新增就业萎缩 50%(206.5 万),对应 GDP增速 3%;假设 3:下半年新增就业和 GDP 增速(6%)都与 19 年持平;此假设下 20 年新增就业为 1004.5 万人,实现全年新增

13、 1000 万人的目标,全年GDP 增速在 2%左右。表2:从季度新增就业推断季度 GDP 增速Q1Q2Q3Q4全年2017334401362254135120183304223552541361201932441336025513526.4%6.2%6.0%6.0%6.1%2020183206.53602551004.5悲观情形-10.0%3.0%6.0%6.0%1.3%中性情形-7.5%3.0%6.0%6.0%1.9%乐观情形-5.0%3.0%6.0%6.0%2.5%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失业率与 GDP 增长之间难以换算失业率同时考虑了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比新增就业人数指标

14、含义更丰富,但是随着近年来 GDP 增速下滑,失业率波动并不大,两者关联性并不强。GDP 增速主要影响劳动力需求,短期对劳动力供给影响不大,随着我国 GDP 增速下降,我国三二一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就业创造效应不会因经济总体增速下行而快速减弱。从失业人员结构看,我国失业类型主要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与经济增速关联大的周期性失业比例并不高,难以在失业率与 GDP 增长中建立稳健关系,疫情导致失业与周期性失业类似,因此经济增长与失业同时大幅下跌,两者关联性上升,可以通过调查失业率和 PMI 分项指标等高频指标跟踪。图5:城镇调查失业率与 GDP 同比关联性不强6.56.05.55.04.54.

15、0城镇调查失业率GDP同比(右轴)7.16.96.76.56.36.15.95.75.5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图6:服务业就业人员数与服务业 PMI 关联性不大图7:制造业业就业人员数与 PMI 从业人员关联性不大95009000850080007500700054550055 5350005352450051515040004949350047483000452012-072013-032013-112014-072015-032015-112016-072017-032017-112018-072005-012006-062007-112009-042010-092012-

16、022013-072014-122016-052017-102019-0347250043就业人员数:服务业(万)服务业PMI:从业人员(%)就业人员数:制造业(万人)PMI:从业人员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相关报告汇总报告类型标题日期事件报告东兴证券:各项数据新低,1 季度 GDP 负增长 2020-3-16事件报告东兴证券:重心转向稳增长,目标表述有变化 2020-3-04资料来源: 东兴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简介分析师:张怀志张怀志,固收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经验丰富,先后参与科技部项目、发改委课题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核心论文 6 篇,参编专著 3 本,2017 年加入东兴证券从事宏观研究。分析师承诺负责本研究报告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