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0 年七上 10 月月考试卷一、(31分)1. 请用正楷抄写下面句子。(4分)温故而知新2. 给下面语境中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4分)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桂花已贮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在浓浓的绿叶中绽开了。云xio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我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1)贮蓄( ) (2)绽开( ) (3)云xio( ) (4)静m( )3.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

2、2)两题还需填写或出处。(10分)(1)水何澹澹,_。 (曹操_)(2)峨眉山月半轮秋,_。 (_峨眉山月歌)(3)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乡愁,是背井离乡的诗人心中难解的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发出“乡书何处达?_ 。”(次北固山下)的感慨;马致远长期漂泊他乡,以“夕阳西下,_。(天净沙秋思)传达出游子浓浓的悲哀;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_”说尽了戍边将士心中绵绵的乡愁;“遥怜故园菊,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重阳强欲登高,深切思念着在战乱中沦陷的故乡。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句

3、( )(3分)A.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B.风儿凉爽了,梧桐叶黄了,枫树叶红了,秋天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C.狂风紧紧抱起层层巨浪,恶狠狠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D.夫妇是树,儿女是花;有了花的树才能显出根儿深。5. 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3分)A.得知小明被录取了,全家人喜出望外,决定好好庆祝一下。B.暑假中,我和几位同学莅临了栖霞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C.生活中我们即使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也要和颜悦色地与对方理论,不要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地跟对方争执。D.灌木丛里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还在呼朋

4、引伴?6. 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作画风格简易、意境朴实、含蓄隽永,独树一帜。他在作画时经常会在作品中描画一些古诗词,文学家夏丐尊把丰子恺的这类作品称作“翻译”。下面有四幅他的作品,请从所给诗句中选出其所配的诗句,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4分)A.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B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客舟(董颖江上)C.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D.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7. 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

5、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B.C.D.二、(39分)(5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8. 诗人在这首诗中,主要写了春风、_、柳条、_、_等景物,抒发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11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

6、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2)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遂携拯如初:(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宁可以急相弃邪?_11. 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5分)_(13分)冰窗花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

7、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

8、,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 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就这样

9、,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念和期望。葳蕤(wi ru):形容枝叶繁盛。12. 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3分)_13.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

10、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_1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B.第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C.第自然段中,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D.第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15. 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_(10分)五猖会鲁迅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

11、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其一便是五猖庙了。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

12、,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

13、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

14、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选自朝花夕拾五猖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16. 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4分)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大家准备到东关看五猖会 (1)_(2)_ 担心父亲逼我背熟鉴略 (3)_(4)_ 索然无味17. 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_18.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错的“”表示)。(3分)我却并没有

15、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五猖会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整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琐记(1)三段选文所记录的经历或感受都源于童年生活的印象。( )(1分)(2)三段选文都表现了长

16、辈的良苦用心并批评孩子们的不懂事。( )(1分)(3)三段选文都表达了对成人束缚孩子天性的行为的批判。( )(1分)三、(30分)19. 作文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要求情节完整、条理清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至少要有两处恰当合理的景物描写;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班名。 2020 年七上 10 月月考答案解析 1.温故而知新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的掌握,注意书写正确、规范与工整,字形居中,有起行顿收的笔锋,正楷字不要连笔,尽可能美观。2.zh;zhn;霄;谧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针对这类必考题型,除了课上练习,学生平时要进行分类积

17、累和复习。遵循“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普通”的原则来高效记忆。 3.(1)山岛竦峙;观沧海 (2)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3)正是江南好风景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5)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一夜征人尽望乡;应傍战场开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课内要求必背古诗文的背诵熟练程度及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注意,达到背诵熟练的同时也要着重记忆一些易写错的字,如“竦峙”“羌”“雁”“傍”等。平时除了要注重对于古文的背诵、理解与积累,也要注意对诗歌大意和情感的掌握。4.B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判断。A项中将小河比作蓝绸子,是比喻句;C项中把巨浪比作翡 翠,是比喻句;D项中把夫妇比作树,儿女比作花,是比喻句;B项

18、中“好像”表示想象, 不是比喻句。因此答案选B。 5.B 本题考查成语及谦敬辞的理解与运用。A项中“喜出望外”是指因遇到意外的喜 事,心中非常高兴;C项中“咄咄逼人”是形容气势汹汹,使人惊惧;D项中“呼朋引 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B项“莅临”是敬辞,只能用于他 人,不能用于自己,使用错误。因此答案选B。6.C;A;B;D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诗歌内容及所展现画面的理解。题型上虽有创新,但是难度并不 高。学生不理解诗歌内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诗句当中的关键词与画面中的景物进行匹配。 A项中可通过关键词“沙鸥”与对应。B项可通过关键词“沙边柳”与对应。C项可通 过关键词“曲”

19、、“江上青峰”与对应。D项可以通过“舟自横”与对应。 7.B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先要找到一段话的中心句(或总起句),然后顺着意思往下排列其他句子。有些相同(或相关)的词语(或短语)是相邻两个句子衔 接的标志,可据此排列为相邻的两句。本题中,“语文是旅行”是总起句,选句中的 “在旅行中”与总起句中的“旅行”相衔接;第句是分说第句中的“走进小说天地”的; 第句是分说第句中的“登上戏剧舞台”的;第两句是具体将课文描述为“美味大餐”; 第句是总结句。故选C。 8.湖上亭;藤蔓;黄莺;对故居即湖上亭一草一木依恋难舍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主旨的理解。通读全诗,诗中所出现的景物一共包

20、括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黄莺几种,按照顺序依次填写即可。注意填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首句写故居湖上亭春光无限好,后三句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借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实则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故居湖上亭的依恋不舍之情。 9.(1)一起 (2)想要 (3)因为 (4)于是,就 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虽然是课外文言文,但本题中出现的需要解释的字词在之前的学习当中都有所涉及,如

21、“俱”“欲”“为”。所以,同学们在做课外文言词义解释题目时要注意平时的积累。10.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吗?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字词要翻译准确。其次要保证整个句子的通顺,即倒装句要改变顺序,省略句要补充成分。这句话的重点字词在于“宁”“急”“相”,其中,“相”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篇文章当中讲过,指的是动作偏指一方。在这句话所在的情境当中,偏指那个人,也就是“他”。 11. 华歆更优。因为华歆开始就考虑到了突遇贼人的情况,而后遇到紧急情况也没 有抛弃对方,可见华歆处事谨慎,做事有始有终,信守承诺;而王朗表面上是见义勇为,救助他人,但实际上莽撞行事,一旦事

22、情有变,危急自身利益时,就只考虑自己,不讲信用。因此相较之下,华歆人品更优。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王朗在认为对自己无害时,能助人时则助人,一旦事情有变,危急自身利益时,就只考虑自己。华歆处事谨慎,做事有始有终,信守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译文: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要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 “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

23、不决,正因为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吗?”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12.葳蕤如春;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筛选概。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圈画,圈出题干关键词“第自然段”“冰窗花”“特点”;第二步定位文段,回到原文第三段,找到文中“冰窗花葳 蕤如春”“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冰窗花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 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美妙而悄然无声”等描绘冰窗花的词句;最后再根据这些关键词句,概括出冰窗

24、花的特点。1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风安静地睡去”将“风”人格化,同时把“村庄”比作“婴孩”,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赏析。此类题目按照“点、析、评”的思路来回答。首先点出句子使用的手法;第二步使用效果词分析对象的特点;第三步评述或主人公的情感、品质,文章的道理。在本题中,“风安静地睡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村庄”比作“婴孩”,运用比喻的修辞,两种修辞要写全。接着我们去提炼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雪花、夜色、村庄,主语找到后我们从本句中提炼特点的词语“安静”。特点分析完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可以总结出具体情感

25、。14.D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及中心的把握。D项写到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 扎梦中,表现的应该是对冰窗花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而不是对冰窗花的好奇。15.内容上,本文结尾由“故园的冰窗花”到“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是对中心的升华和深化,表达了对家乡故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结构上,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并且“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本题考查句段作用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答题。本文开头描写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结尾强调“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表达了对故园美好生活的怀念。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内容上深化中心主题,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表达了对家乡故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16.(1)欢快愉悦 (2)父亲教我读鉴略 (3)痛苦无奈 (4)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本题考查行文思路题,此题需要填入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分析已知项,而后定位文段,圈画概括。分析后发现给出的两个心理变化没有固定格式和字数,情节变化的格式是人物+行为。(1)“大家准备到东关看五猖会”对应一至三段,根据原文“笑着跳着”可以推断人物心理是欢快、愉悦的。(2)的心理“担心”对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