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养生课件_第1页
冬令养生课件_第2页
冬令养生课件_第3页
冬令养生课件_第4页
冬令养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令话养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养生之道当顺应自然、顺应天地、力求天人合一。冬三月,草木凋零,冷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冬季寒冷,寒为阴邪,容易伤及人体的肾阳。冬令养生贵在养藏固精,补肾敛阴。 人们应从精神调摄、生活起居、饮食调养、药物调治、运动健身等诸多方面人手,围绕着“养精蓄锐”这个中心,重视自身阳气的养护。否则损伤肾中阳气,影响来年春天的升发能力,从而损害健康。那么,冬季应怎样做好养生保健呢?一、安 定 情 志二、慎 起 居三、保 养 肾 精四、重 食 补五、防 病 疗 疾六、健 身 强 体一、安定情志 严寒冬季,寒风凛冽,雨雪纷飞,大地固冻,蛰虫

2、伏藏,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尤其是老弱多病之人,情志变化更为明显,有些人认为“过冬难”,愁眉苦脸,闷何不乐,有的老人忧郁少欢,意志消沉,甚至夜眠难安,精神萎靡,心中烦躁,并导致咳喘、失眠、便秘等症,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黄帝内经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出了有神的人生机旺盛,无神的人则生命消亡。又说:“躁则消亡,静则神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神藏于内”。养生家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日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多病和衰老。“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精神的良方。 红炉点雪中说:“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

3、其意思是奉劝人们少私寡欲,宁静精神,这样坚持下去,会使百病不生。在冬令季节能做到安定心志,使情志与“冬藏”之气相应,就能平安少疾,养精蓄锐。 六宜1、 宜早睡晚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使人体阴平阳秘。尤其是阳气不足的人,当风起骤寒之时,更要注意早卧晚起,深居简出,使意志埋伏藏匿般的宁静,让自身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2、宜避寒防风汪倚石在理虚元鉴中说:“冬防寒,又防风。”石成金在养生镜中说:“冬三月乃收藏闭涩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故冬令季节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不可太低,免伤人体阳气;但室温也不可过高,过高又会劫伤阴精,积热于内

4、,形成阴虚火旺之候,诱发宿疾或温病。冬季室温宜保持在18一24,湿度指数在40一50,室内有空调机的不宜开得过久,否则会减少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使人身体不适。(1)要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可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对外界低温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预防脚疾的发生。(2)要选择合适鞋抹。冬季气温低,老年人脚部保温性能差,易受寒邪侵害,诱发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加强脚的保护,鞋袜应以暖和、干燥、松软、舒适为宜。(3)要坚持热水洗脚。热水洗脚不仅能舒筋活络、消除疲势,还能益气化痰、滋补元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5、宜多晒太阳。冬日多晒太阳,不仅能取暖,还能增进健康。阳光中的红外线作用于人体,能加速血液循环,增进

5、新陈代谢,使身体温度增高。阳光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还可以帮助皮肤中的麦角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和磷质的吸收。阳光对心、肺有良好影响,可增加心脏每次搏动的输出量和肺换气量,有利于心肺功能改善。 6、宜定时开窗、晒被褥常开窗换风,能飘走污浊空气,使室内得到充足的光线,保持干燥,赶走室内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常晒被褥,不仅被褥松软,盖起来舒服,也是一次很好的杀菌、消毒。 五不宜四不宜蒙头睡觉,以免被窝里的混浊气体吸入。五不宜夜间憋尿,以免尿中有毒代谢产物伤身。张隐阉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去,形独居,人得死,能调养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

6、年也。”说明起居卫生的重要。三、保 养 肾 精 冬令季节,保养肾精非常重要。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人若不知冬季养藏之道,不注意“养精蓄锐”,寒天依然精液频泄,身体必然日趋虚弱,病邪就会乘虚而人,并伏祸于体内。积郁伏邪久成灾,来年春阳上升,必发为温病。冬令谓“养藏之道”,保养肾精尤为重要,房事有节制,才能保持体内精气充足,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注意节欲,则精神气血有余,肾阳巩固,对健康长寿有益。四、重 食 补 民谚:“冬季进补,开春打虎”。说明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佳季节,尤其是冬至以后进补最好。凡身体衰弱、有亏损的人,乘冬季及时进补,能养精蓄锐,可为下一年打好基础

7、。 值得提醒的是,在冬令季节,不少人喜欢用药物滋补,许多地方为推销补药极力宣传,更容易使人步入歧途。药物多属偏性,如果补得不当,反而会招致偏胜之弊,因为滥用补药而导致身体损害者大有人在。古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饮食得当,亦可达到祛邪除病的目的。冬令食补应注意四个方面:其一,饮食要平衡,多样化。米面杂粮都要吃,还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要适当多吃些鱼类、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蒜、醋等。少吃动物油、糖、奶油及咖啡。务必控制体重,防止脂肪堆积。饮食调养以温补为主,以抑阴护阳,贻养精气。其二、饮食调养上要减咸味增苦味 冬令是肾经旺盛之时,肾味属咸,心主苦,咸胜苦。 四时调摄笺说:“冬日肾水味咸

8、,恐水克火,故宜养气郁而化热。” 饮食养生就要减咸味增苦味,每日食盐应减少至5克。其三,根据不同的虚弱体质进行食补中医将体质虚弱的人称为体虚症,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型。气虚者,体力虚弱,四肢无力、气短、易生虚汗;血虚者,头昏眼花,面色萎黄,唇甲色淡、月经稀少;阴虚者,口干颧红,潮热盗汗或虚烦失眠,或知饥不食,形体消瘦,或干咳少痰,咽喉干痒或头晕耳鸣、腰酸、遗精等;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畏寒乏力;或心悸气短,阳萎不举等。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偏胜,可用药物纠正。冬令防病疗疾重点要做到一查三早”: 一查:就是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调查”。在天气寒冷之际,

9、应去医院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体检的人,切不要跟着“感觉走”,自以为“健康”。应重视体检,认识体检对于及早发现疾病的重要性。重点查一查心、脑、肺、血压、血糖等方面的情况,如发现某种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按时按量用药,以求尽快康复。 “三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在预防上,重点是感冒。“感冒是百病之源”。是冬令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年老体弱者患感冒后40以上并发肺炎,90以上引起“老慢支”、“肺心病”等发作,而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感冒和流感都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至今尚无特效的药物。发病后主要是对症治疗,多饮水

10、,适当休息。重点在于预防。办法有三:其一注意避寒邪,气候转冷前就应及时增添衣服,并做好室内保暖,对经常感冒或患有气管炎者更应注意,在感冒流行时不要到公共场所去;其二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包括健身体操、太极拳、慢跑等,用冷水摩擦或洗脸,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其三在生活上要合理安排,不宜过度疲劳,应注意休息。冬令季节,慢性气管炎容易发作。如果不重视防治,发作时排痰不畅,粘稠的痰液就会阻塞小支气管,气体残留在肺,形成肺气肿,使右心室扩大而引起肺心病。所以,慢性气管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防止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为了有效地预防感冒,居室要经常通风,也可用醋熏房间,也可用民间验方防治。 严冬季节骤而转暖,

11、一些疾病就会流行,其中对人们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流感。可在寒冷之前注射流感疫苗、支气管炎菌苗加以预防。每年寒冬都是冠心病的高峰期,肺心病也大大增多。因此,除了加强预防保健外,注意及早发现疾病征兆,及早就医检查治疗非常重要。冬令季节,有冠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并注意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保健。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注意心理平衡,保持乐观也很重要,要学会减轻压力与宽松精神。 为了心脑血管病平安过冬,有“心脑病人五怕歌”,供在生活起居上注意: 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二怕烟酒肉,体胖血流细; 三怕头猛震,抬举用过力; 四怕大便干,内燥体温起; 五怕受风寒,感冒不留意。六、健 身 强 体 民谚说:“冬天动

12、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倔一倔,多喝药一碗。”又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养生家曰:“动则生阳”。说明坚持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冬令季节若能勤锻炼,既能舒张筋骨,流通血脉,又能增热抗寒,是养精蓄锐的积极措施。 冬令健身强体活动,应根据气候情况和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一般而言,要动静结合,以室内锻炼为主,但风和日丽,可进行适度户外锻炼。室内锻炼,以静功为主,室外锻炼,以动功为主。冬令锻炼切忌在大寒、大风、大雾、大雪中进行,年老体弱者尤应避免。锻炼时,运动量要适度。冬季阳气潜藏,若运动量过度,则会耗散阳气。现介绍几种冬令健身活动: 散步:散步是一种方便易行的健身锻炼法,吃过晚饭半小时后去散散

13、步,既可消除一天的疲劳,又能调节心理,有助于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唐代孙思邈说:“食毕当行步令人能饮食,无百病。”李白曾写诗抒怀: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搂,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散步一般采用慢速,要选择一条比较平坦而又幽静的道路,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 冬练“吹”字功:此是导引气功的一种。冬练“吹”字功,不仅可以养肾固精,强身防病,还可以治腰腿无力或冷痛,以及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目涩健忘,牙齿松动,头发脱落等症。吹能补肾气,肾属水为肺金所生,吹字练完五脏之气都得补养。修炼方法:一、预备式要注意两点:松静站立,即头顶如悬,百会朝天,双目凝视,神不外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

14、。二、调整呼吸;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自然均匀。当念吹字时,舌向里微翘,唇微启、声音由口内喷出,而两嘴角微向后用力,足跟着力,发“吹”字音,吹气后,头微收,配合吸气。发“吹”字时,头和上身慢慢向左侧、右侧转,共3遍,吹6次。吹后,两手向外画弧形,慢慢回收,待至胸前,转为两手心向内,两手慢慢下移。一个式子做完,可加一个自然呼吸,稍事休息。按摩法:这里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神仙保健法”。此法见于晋代嵇康的养生法辑要,并附有操作要领。很适合按摩保健者,尤其冬令季节更为室内使用。歌诀曰:行往坐卧处,手摩胸与腹。胸腔通畅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行之不厌烦,昼夜无穷数。却病又延年,渐入神仙路。 操作要领:两手重迭,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性反之),先以膻中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