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事故的现场急救 (1)课件_第1页
常见的事故的现场急救 (1)课件_第2页
常见的事故的现场急救 (1)课件_第3页
常见的事故的现场急救 (1)课件_第4页
常见的事故的现场急救 (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事故的现场急救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科 廖为民人们一直将抢救危重病人及意外伤害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由于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可实施性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认识不足,往往使处于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就是让人们有能力利用这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为什么提出现场急救概念事故现场急救的目的挽救生命 稳定病情 减少伤残 减轻痛苦溺水车祸高空坠落中毒中暑蛇咬伤常见事故类型1、溺水 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常因失足落水或游泳时发生意外所致。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藻草等物堵塞(湿性溺死占90%)或因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性溺死占10%)而造成窒息和缺氧,甚至

2、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出现溺水事故时,应立即呼救,不冒然下水营救。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首先应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面。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并拉舌于口外,防止后坠,使其口呼吸道通畅。溺水施救原则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或者抱住患者双腿,让其腹部扒在术者肩背上,头下垂,促水排出。迅速恢复有效呼吸: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该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3、溺水施救原则溺水的急救方法一: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倒水倒水的动作要快,如果无水倒出,就不要硬倒,要迅速进行下一个环节,其方法如下:迅速求援:通用医疗急救电话120;讲清地点、联系方法、行驶路线;说明伤员情况、症状。被困车内:救援人员协作,先固定汽车,根据需要拆开汽车,使医务人员能接近伤者。医务人员首先评估伤者气道、呼吸状况来进行初级气道开放,必要时颈托固定。基本程序脱离汽车 :长脊柱固定板插入汽车中,固定伤者颈椎,将患者固定在

4、脊柱固定板上,整体搬出;如时间紧迫,车辆可能爆炸,需立即解救出来,可以简单徒手固定颈椎、脊柱,快速将伤者拖出汽车,迅速离开。判断伤情。心肺复苏。处理受伤部位。转送医院 。基本程序现场止血技术指压止血法包扎和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指压止血法 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此法仅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止血带止血法 用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 将伤肢抬高2分钟,使血液回流。可暂在拟上止血带局部垫上松软敷料或毛巾布料。止血带中以气袖止血带最好,其次最常用的是橡皮管(带)。环绕肢体缠扎两周勒紧,以不出血为止;无制式止血带时,可在垫好衬垫后,用一布带绕肢

5、体松松拥绑一周打结,在结下穿一木棒,沿一个方向旋转短棒,使布带较紧,至伤口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注意事项:止血带应尽量靠近伤口。但在双骨部位(如前臂、小腿)不能使用,应分别绑于上臂1/2处和大腿上2/3处;衬垫要平整垫好,防止局部压伤;止血带松紧以制止出血为度,过松造成出血多,过紧容易损伤神经;止血带应有明显标志,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向护送者和伤员本人交代应放松止血带时间;原则上每小时应放松一次止血带,如需要可在上止血带;力争缩短上止血带的时间。3、高空坠落急救步骤如下: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将病人移到安全、易于救护的地方。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扣,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

6、。发现窒息者、昏迷、呕吐病人头侧向一边,不要抱着头乱晃已昏迷的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将呕吐物、分泌物掏取出来,用抠喉咙、压舌头等方法迅速刺激把它吐出来。气道异物梗阻,运用腹部冲击法排除异物。 心跳呼吸停止,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应注意肋骨是否骨折)发现脊椎受伤者,搬运时,将其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骨折的现场处理原则止血、包扎、固定4、中

7、毒中毒的原因:处理急性突发中毒事件时中毒 某些具有一定毒性的原料、中间产物以及成品,在使用、储存、运输的过程中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防护制度,或者受到人为破坏,或者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有毒物质、气体大量泄漏,引起众多人群中毒或有中毒可能,需要警察参加紧急处理并有可能造成自身中毒。处理生产、生活性中毒事件时中毒 在误食、意外接触有毒物质或用药过量等情况下,均可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状: 中毒的严重表现,如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尿闭、休克等。另外,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黏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根据中毒情况而异,则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救助中毒者 根据你的判断确定中毒者的位置,

8、尽快找到他。再根据中毒者状态,选择合适的救护技术。有可能应寻求多人,共同救助。这里介绍三种将中毒者搬运出毒区的简单方法。 (1)拖两臂法: 特点:该方法多用于水平地面,抢救有知觉或无知觉的个体中毒者,但要确认中毒者没有严重的外伤。 方法: 救护人员从中毒者背后将中毒者扶起,用一条腿顶着中毒者背部,将其支撑起来,然后,救护者两臂从中毒者腋下伸出,交叉抓住中毒者的前臂,将中毒者拉到安全地带。(2)拽领救护法: 特点:该方法多用于救护有知觉的中毒者,其好处是不用弯曲中毒者的身体。 方法:救护人员先将中毒者衣领口解开(以免窒息),然后牢牢抓住中毒者的衣服领,单手或双手都可以,将中毒者拉到安全地带。 (

9、3)两人抬四肢法: 特点:当有两人时,就可以采用该方法,中毒者有无知觉都可以使用,特别是在一些受限空间的使用。 方法:一名救护人员两臂从中毒者腋下伸出,交叉抓住中毒者的前臂,另一名救护人员将中毒者两腿交叉叠起,托起中毒者小腿后部(膝盖弯前部),两人合力将中毒者抬至安全地带。 对中毒者初步急救 (1) 将中毒者移至安全地带,检查判断中毒者的中毒情况。 (2) 有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3) 对呼吸或心跳骤停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在施行口对口时,救护人员应防止中毒者呼出的或衣服内逸出的有毒气体,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4) 对患者应采取就地抢救的原则,如没有自主呼吸或医院医生确认,不得放弃心肺复苏的

10、抢救。尽快送往医院(有自主呼吸后),寻求医疗救助。一氧化碳中毒轻度中毒的病人可自己打开门窗,或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作深呼吸,一般一个多小时后,约有一半碳氧血红蛋白可解离,血红蛋白又可重新携带氧。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直立时,干脆在地上匍匐爬行,迅速打开门窗,同时呼救,匍匐可保证脑部有较多的血液供应,而且因一氧化碳比空气轻,故贴近地面其浓度较低,可减少吸入。对中毒较重者,除了立即将其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外,特别要注意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已昏迷者,应保持其平卧、头后仰,并注意保暖。如已发现病人呼吸不规则或心跳呼吸停止,则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有条件的可以吸氧,按压人中、十宣、涌泉穴位。呼叫120

11、迅速送往医院。有机磷中毒呼吸道吸入者,应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有条件者可吸入氧气;如皮肤黏膜沾染,应立即脱去衣服,并用肥皂或其他碱性溶液充分洗净;如毒物已经消化道进入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小苏打水、淡肥皂水)洗胃、催吐等。紧急呼叫120医疗急救电话,送往医院。5、中暑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俗称发痧。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中暑的种类:先兆中暑: 患

12、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加重,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中暑的种类:中暑的种类:重症中暑: 热痉挛 临床表现为以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腹部、背部肌肉的肌痉挛和收缩疼痛,尤其以腓肠肌痛为特征,常呈对称性和阵发性。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可以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可表现为头晕、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

13、快、脉搏细数、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不明显。 热射病 其中热射病的成因若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的话则又称为日射病患者在全身乏力、出汗、头晕、头痛、恶心等早期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高热、无汗、神志障碍,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可有皮肤干燥、灼热、谵妄、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型肝炎、DIC、MOF。中暑的种类:现场急救措施: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可将患者放置在空调房间(温度不宜

14、太低,保持在2225) 。 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或者喝运动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或绿豆汤等。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须立即送医院诊治。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6、蛇咬伤主要毒蛇及分类:血液毒又称火毒:蝰蛇、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等;神经毒又称风毒: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混合毒又称风火毒

15、: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毒蛇、无毒蛇主要区别:毒蛇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尾短而突然变细,体表花纹比较鲜艳。无毒蛇头呈钝圆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现场急救:首先要鉴别是否为毒蛇所伤:毒蛇咬伤部位可见个或多个较深针尖大毒牙痕而无毒蛇则没有。若伤后当时无法判断,则一律按毒蛇伤处理。立即绑扎:毒蛇咬伤后切勿惊慌乱跑,这样会加速毒素吸收。用绳子,布条或头发等物在离伤口近心端厘米处绑扎,其紧度以可以用力通过一个小指为准。指、趾处绑扎时扎紧即可。并每隔2030分钟松开几分钟,以免肢体缺血时间过长而坏死,绑扎时间一般应小于小时,应在医生许可后方可解除绑扎。冲洗伤口:可用山泉、茶水、冷水甚至小便反复冲洗伤口。 排毒:若估计在1530分钟内无法到达医院,立即用锐器沿咬痕作“一”字切开,长约2cm深及皮下mm,反复从周围向伤口挤出毒血并用清水或茶水冲洗伤口反复冲洗。也可用拔火罐吸除毒液,也可用口吮吸,但要注意口腔内不能有伤口和溃疡,并要及时漱口。无条件的,也可以用火柴、烟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并迅速送医院抢救。初步处理后:将患肢放低,如果现场有半枝莲、鬼针草、鱼腥草、芙蓉的叶和花,将其捣烂外敷,若有可能用冰块冷敷局部。并在别人帮助下迅速和附近医院取得联系或直接抬入医院。如果独自一个人在野外被毒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