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中国古诗文“松柏意象的审美情结论文关键词:松柏意象;松柏情结;人格品性;忧患意识;守志节操;审美佳境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化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如今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沉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化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矗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
2、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假如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眩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化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
3、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那么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照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明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
4、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假设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假设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出色人物。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衬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
5、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那么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势力和压迫决不低
6、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详细表达。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松柏的木材纹理直,构造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处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时机。李峤?松?
7、:“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开展,并极深化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
8、。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屡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挖苦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上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
9、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沉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处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方“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欢之处。松菊也是广阔中国人民喜欢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
10、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可以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汲取新颖的审美生命力。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中国松柏文化开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
11、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照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12、“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汲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成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
13、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到达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他的几次仕与隐的交替,反映了士人对政治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反映了儒家理想人格与无奈现实在士人心灵中剧烈的碰撞。他最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他坚持的是高远的理想和志趣。“抚孤松而盘桓,是荣辱俱忘、心随景化的时刻,是人与自然在静静地进展着心灵的交流,这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享受,更是一种人品清雅的外在标志。作者以青松自喻,霜威下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爱你课件教学课件
- 6月初级保安员证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定向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易折安瓿瓶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扁丝套管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焊工培训课件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浮力》同步测评试题(解析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章节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定向测试试卷(详解版)
- 考点攻克人教版九年级《电与磁》同步训练练习题
- DB21T 3450-2021 危险货物港口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细则
- 【MOOC】英语写作-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婚宴厅入股合同范例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武术课课件教学课件
- 潮汕音乐课件教学课件
- 台球厅员工工作流程
-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试卷真题附答案
- 抑郁症课件教学课件
- 妇产科超声疾病的超声诊断课件
- 人工智能智能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研发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