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苏轼赤壁赋什么时候写的_第1页
2023年最新的苏轼赤壁赋什么时候写的_第2页
2023年最新的苏轼赤壁赋什么时候写的_第3页
2023年最新的苏轼赤壁赋什么时候写的_第4页
2023年最新的苏轼赤壁赋什么时候写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5 页 共 NUMPAGES5 页2023年最新的苏轼赤壁赋什么时候写的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前赤壁赋真迹,仅供参考,欢迎查看。 前赤壁赋【原文】 作者: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

2、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

3、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 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 谤讪朝廷 ,遭御史

4、弹劾,被捕入狱,史称 乌台诗案 。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几经重辟 ,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 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 半犯人 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

5、苏,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 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前赤壁赋【赏析】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赋,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快乐之源 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

6、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苏轼说的 多难畏事 似乎在眼前景物中叠印出了深微隐曲的文脉和心迹。文吧, 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睹物兴情,情以物兴 (刘勰语),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心吧,作为 乌台诗案 受害者的苏轼,应该有两重:一是他太出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为当路者沮之 二是他的性格和遭际,早已练就了他处惊不变、逆势顺迎的本领。他不乏诗友过访,亦不缺野老相问,但是 望美人 垂顾的期望还不可能消弭,为朝廷所用

7、的执着会时时撞击心扉。 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 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互为参照、相为表里。之所以采用此种形式,一则行文上显得奇崛多变,有助开掘,生发义理;二则与此前山川风物、心绪起落后先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的曹操何等气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少年得志的周郎何等风流。赞耶羡耶,抑或兼而有之,但借客一声 而今安在哉 的反问,一下子使诗人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执迷

8、也罢,超脱也罢,出将入相也罢,临渔问樵也罢,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既然非凡的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终成过客,人还必要去执念一物,不托意于箫音、不纵情于酒歌吗!人事如此,造化亦然。水月之属,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相生,不会是一种姿态和面目。西方哲人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苏子看来,是可以颠倒来用的。既然 万物皆备于我 ,既然人事上所取有限,人为何不拜自然之赐,尽享清风之爽、明月之洁呢借眼前景,因当前情,作者以旷达的胸怀、超然的态度,不滞于物,无碍于事,让自己的思想休假,精神散步,谁人能有此等襟怀和能耐而且全篇景、情、理水乳交融、相互应发,笔端寄兴,兴尽而止。无论内容或形式此赋均堪称登峰造极之作,垂之永久。 其实,英雄豪杰之悲,不一定是嬴不得全世界的凄惨,而是窒碍难圆、赔上性命的死呆。生命的来临与消逝,即使盖世英雄也无法过问,不能预知。平凡人物的悲哀,是生无补于时,死无伤于世,而生死动静,只不过与蜉蝣寄予天地无异。至于挟飞仙以遨游的乐趣、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不论伟大的圣贤,抑或卑小的渔樵,都无法实现。苏轼正是参透这一至理,他在精神上才占据了常人难及的高地,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思想的迈勇、精神的高贵。这就是苏轼。 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