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染色课件_第1页
经络染色课件_第2页
经络染色课件_第3页
经络染色课件_第4页
经络染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实验中医学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许多初涉中医实验研究的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着手研究,不知道观察什么指标。比如,发现某张中药复方治疗肿瘤,比如肝癌,有效,打算开展实验验证其疗效,揭示其作用机制,怎么办?从何入手?你们说怎么办?如何开展研究,实施具体步骤?本章介绍实验中医学的常用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及应用这些方法研究中医的典型范例。希望通过集中对常用具体实验方法的介绍,让大家了解不同学科主要方法、异同,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学会如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或不同方法的组合。各节中的研究现状和范例,希望对如何应用具体某一实验手段研究中医有比较具体的认识,通过典

2、型范例的介绍分析,使这种认识更加深化。在实验研究中可以观察许多方面,看看中药治疗后在哪些方面起作用。其中形态学是最常用的观察手段。即使在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如此。有许多优点,实在。比如中药的药效学实验、毒理实验、质量检测等往往采用这些实验。形态学方法大体有3个层次:大体解剖、光镜、电镜。大体解剖:肉眼所见,最为基本。如果肿瘤体积在用了中药后,没有减小,再什么先进的研究也没有必要。临床所见也大体如此,比如咳嗽好了没有,骨头接上了没有。这些最基本。但是,想深入细致地看,难。肉眼能力的局限。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仅若干倍。所以就必须借助光镜和电镜。光镜:通常可以放大100-400倍(范围在50-

3、1600倍)。由于放大,所以要求组织经过处理,最常见的是石蜡包埋、切片、染色。电镜:通常可以放大500-10000倍。由于放大倍数太大,石蜡切片还不能满足,所以要求特殊的包埋、切片、染色技术。第六章 第一节解剖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医学基础学科,属于生物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根据其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大体解剖学是指用刀剖割,用肉眼观察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的科学,根据具体研究方法和观察内容的不同,又将其进一步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主要按照机体各系统来叙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是按照机体自然分区

4、如头、颈、胸、腹、四肢等叙述各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第2-3段讲解剖学发展史,建议自学。)大体解剖学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体解剖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其他生命科学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虽然,解剖学是一门经典的学科,但是在今天医学实验中还一直在运用,不仅在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就是在实验医学,这样的技术也十分重要。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往往表现出对实验动物的脏器结构位置不清楚,找不到胃;解剖手法不对,损伤组织结构;技术不熟练等等。二、用大体解剖学方法研究中医的现状 教材主要涉及:

5、1中医藏象理论的研究第一段,介绍了中医最早的解剖纪录,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发展。教材以下谈到: 有人把中医肝藏与平滑肌的生理解剖进行比较,认为肝藏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是人体平滑肌系统。依据:(1)肝属木,血管、淋巴管、支气管平滑肌等均显示出“木”的结构特征;(2)肝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而平滑肌系统正是人体最大的内脏运动体系;(3)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主疏泄)的物质基础是血管平滑肌;(4)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形成高血压,即中医的肝阳上亢证;(5)肝胆相表里,胆是一个平滑肌器官;(6)目中之风轮即黑睛由肝所主,黑睛正是平滑肌群。(7)肝经药物的药理效应往往直接或通过植物神经或更高级

6、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平滑肌,如柴胡利胆、天麻扩张小血管等。 意义如何?三焦的本质。如张锡纯、谢利恒等认为三焦是网膜;章太炎、陆渊雷认为三焦是淋巴系统;李抑衡认为三焦是消化系统,主要指胃、小肠、大肠,其生理功能还涉及循环及排泄系统;李聪甫认为三焦走胸腹腔全部;刘继安认为三焦为胸膜、腹膜;曾羡忠、赵守勋认为三焦是植物神经系统;赵意兰认为三焦是与交感神经相互联络的脊神经;张金衡认为三焦是皮下脂肪;庞还宜认为三焦是脏腑与脏腑、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空隙之处;赵棣华则推崇“胰腺”之说,认为三焦的功能“只有胰腺才有这三大功能”。对以上论述如何看待?解剖学能干什么,如何入手?上述研究结果对阐明针刺穴位防病治病的机理,

7、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危险穴位,明确穴位各层次结构,还可避免针刺意外事故的发生。(2)耳针穴位结构的研究(介绍书上内容) 严振国等对耳廓各部解剖名称与人体各部位的投影关系及其神经分布进行了详细解剖研究,指出耳廓的耳舟部和对耳轮上脚分别相当于上肢和下肢,其神经支配均为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属于躯体神经;耳甲腔和耳甲艇分别相当于胸腔和腹腔,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消化系统,均由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为脑神经。因此,针刺和贴压耳穴所引起的神经冲动,可以影响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上位颈部脊髓后角的胶状质,波及孤束核,再传到迷走神经运动核等脑神经核发生反射,通过各脑神经调整头面、颈部器官和胸、

8、腹腔内脏的机能而治愈疾病。这些脏器的机能调整后,也能通过它们的内脏传入神经再调整同节和邻节体壁的机能,而治愈四肢和躯干的疾病。另外,还可以通过分布于耳穴动脉的植物性神经的内脏传入纤维来影响胸部交感神经和脊神经,以调整体壁与内脏的功能。(3)头针穴位结构的研究(介绍书上内容)(4)眼针穴位结构的研究(介绍书上内容) 大体解剖学除主要应用于上述内容的研究外,近年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巨刺法”(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种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取穴刺法,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的疼痛性疾病和偏瘫)的解剖学基础,有人认为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大脑皮层是“巨刺”效应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巨刺”的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是多层次的,其效应的产生是各级中枢整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人对“子午流注”的解剖基础进行了探讨,提出“子午流注”这一机体的昼夜生理节律活动,下丘脑起重要作用,下丘脑中视上核作为主要起搏点,并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松果体等共同参与完成这一高级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