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_第1页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_第2页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_第3页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_第4页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大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以大理xx幼儿园为例Think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into kindergarten curriculumTaking Dali XX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项目组成员: 马翠宇 指导 教师: 杨立红 专 业: 学前教育 年级(班级): 2014级学前教育2班 起止 日期: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瑰宝,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是民族文化

2、传承的重要渠道。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在对幼儿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能增加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幼儿的审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各种教育资源,建构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 学前教育具有启蒙和生活的特点,对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开发,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幼儿是熟悉和理解的,幼儿理解和掌握是方便的。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4%。民族多样性造就了

3、云南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对云南省大理这一充满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彝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本文主要以大理XX幼儿园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进行调查。透析本地幼儿园课程融入的问题及原因,从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校本课程的认识、教师对彝族文化融入的内容、融入的方式,这三个方面呈现X 幼儿园彝族文化融入的现状,简要写出发现的问题!并总结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为大理X幼儿园课程融入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彝族文化;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课程Thinking on the integration

4、 of minority culture into kindergarten curriculumTaking Dali XX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AbstractThe minor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treasure of our culture, and the educ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5、 is increasing. Childrens education of ethnic culture can increase their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enhance their aesthetic valu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guidelines clearly states: urban and rural kindergarten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local education resources to construct courses suitable for

6、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hildren.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lightenment and lif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ldren living in minority areas. The minority culture is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ntent is s

7、elected. Children are familiar with and understand,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Yunnan,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populous provinces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the national has 56 ethnic groups, in addition to the

8、 han nationality in yunnan, the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4000 people still live with 25 people. Among them, the population of yi nationality is 5.028 million, accounting for 10.94%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Ethnic diversity has made yunnan distinct regional features, strong ethnic customs and unique n

9、ational culture. In Dali in yunnan province that is full of amorous feelings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yi culture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as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mainly to Dali XX kindergarten ethnic culture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indergarte

10、n curriculum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to investigate. Dialysis local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nto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from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ethnic minority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eachers content on yis culture, into the

11、 way of these three aspects present X kindergarten in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yi culture,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the shortage of X of the Dali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nto th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e; Yi culture;kindergarten educa

12、tio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31897 一、 概述 PAGEREF _Toc31897 1 HYPERLINK l _Toc8747 (一) 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8747 1 HYPERLINK l _Toc11798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11798 1 HYPERLINK l _Toc18656 1.国外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18656 1 HYPERLINK l _Toc24471 2.国内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24471 1 HY

13、PERLINK l _Toc15905 二、 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PAGEREF _Toc15905 3 HYPERLINK l _Toc29346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PAGEREF _Toc29346 3 HYPERLINK l _Toc31793 (二) 少数民族文化类型 PAGEREF _Toc31793 3 HYPERLINK l _Toc25598 1.彝族民间美术 PAGEREF _Toc25598 3 HYPERLINK l _Toc29215 2.彝族民间音乐 PAGEREF _Toc29215 3 HYPERLINK l _Toc15954 3.彝族民间舞蹈 PAGEREF

14、 _Toc15954 4 HYPERLINK l _Toc24674 4.彝族民间服饰 PAGEREF _Toc24674 4 HYPERLINK l _Toc26345 (三) 幼儿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 PAGEREF _Toc26345 5 HYPERLINK l _Toc19232 1.有利于健全儿童文化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PAGEREF _Toc19232 5 HYPERLINK l _Toc15688 2.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PAGEREF _Toc15688 5 HYPERLINK l _Toc14297 三、 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构建 PAGEREF _T

15、oc14297 6 HYPERLINK l _Toc3256 (一)课程教育目标的取向 PAGEREF _Toc3256 6 HYPERLINK l _Toc22869 1.民族性 PAGEREF _Toc22869 6 HYPERLINK l _Toc1789 2.启蒙性 PAGEREF _Toc1789 6 HYPERLINK l _Toc9214 3.教育性 PAGEREF _Toc9214 6 HYPERLINK l _Toc31169 (二)课程设置的依据 PAGEREF _Toc31169 6 HYPERLINK l _Toc22031 1.幼儿能力 PAGEREF _Toc220

16、31 6 HYPERLINK l _Toc15503 2.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课程需求 PAGEREF _Toc15503 7 HYPERLINK l _Toc6722 四、 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的课程融入现状 PAGEREF _Toc6722 7 HYPERLINK l _Toc835 (一)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835 7 HYPERLINK l _Toc24800 (二)现状研究 PAGEREF _Toc24800 8 HYPERLINK l _Toc24924 1.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掌握程度 PAGEREF _Toc24924 8 HYPERLINK l _Toc10849

17、2.在课程中融入的少数民族文化类型 PAGEREF _Toc10849 83 HYPERLINK l _Toc27803 五、 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的问题 PAGEREF _Toc27803 9 HYPERLINK l _Toc6141 (一)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 PAGEREF _Toc6141 9 HYPERLINK l _Toc8655 1.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足 PAGEREF _Toc8655 9 HYPERLINK l _Toc31203 2.民族课程资源的挖掘尚浅 PAGEREF _Toc31203 9 HYPERLINK l _Toc1211 3.民族文化内容的渗

18、透较少 PAGEREF _Toc1211 10 HYPERLINK l _Toc4071 (二)过于注重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作用 PAGEREF _Toc4071 10 HYPERLINK l _Toc31866 1.幼儿园课程中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偏多 PAGEREF _Toc31866 10 HYPERLINK l _Toc6377 2.幼儿园主流语言的教学盛行 PAGEREF _Toc6377 10 HYPERLINK l _Toc14295 六、 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的建议 PAGEREF _Toc14295 11 HYPERLINK l _Toc28235 (一)增加少数

19、民族文化教程评价 PAGEREF _Toc28235 11HYPERLINKl_Toc357(二)教学方式多样化PAGEREF_Toc35711HYPERLINKl_Toc5158(三)加强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PAGEREF_Toc515812HYPERLINKl_Toc26977(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开发PAGEREF_Toc2697712HYPERLINKl_Toc11302总结PAGEREF_Toc1130213HYPERLINKl_Toc7078参考文献PAGEREF_Toc707813 HYPERLINK l _Toc26668 致谢 PAGEREF _Toc2

20、6668 15 HYPERLINK l _Toc10808 附录 PAGEREF _Toc10808 16 概述(一)研究背景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逐渐受到重视,针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其中不乏鼓励中小学开发以传统文化或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资源的教育政策以及为吸引广大高校毕业生去基层为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服务的优惠就业政策,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己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和特征。自此学前教育事业开始大力发展起来,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的完善中得到不断发展,幼儿园建设与发展受到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幼儿是文化传

21、承的主要群体,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也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对大理XX幼儿园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学前教育家G. S莫里森(George.Morrison)认为,幼儿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帮助儿童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和交往的教育,使儿童能够理解、欣赏和尊敬其他种族、性别、语言和文化等背景。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持理解、包容和尊敬的态度。英国学前教育专家H福斯特(Hilary Faust)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反种族偏见的教育。它不仅能满足少数民

22、族儿童的需要,而且也能为所有儿童提供反映英国多元文化特征的教育。澳大利亚学前教育专家艾伯利托(Eberly Joe)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公平、敏感和归属感的教育。2.国内研究现状吴双喀什市幼儿双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了突破喀什市幼儿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研究基于喀什市幼儿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调查,从三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提升喀什市幼儿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皮梦君水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实施水汉双语教育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水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实施水汉双语教育存在“专业型师资不足“、“家园共育收效甚微“、“双语环境单一“等问题,提出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家园共育的力度及

23、创设多元化的水汉双语教育环境。才让吉如何将藏区民族文化运用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藏区民族注意你全文字体的统一!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意义和应用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李颺,赵文辉,张丽霞借试论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一文总结了楚雄州幼儿园将彝族儿歌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经验。曹莉在其硕士论文湘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的研究中指出当地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开发内容贫乏;开发方式单一;开发程度较低;开发价值不明确的问题。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幼儿园民族地区课程

24、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在理论上明晰了开发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尤其是本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结合本地本园实际提炼了幼儿园课程融入开发利用的相关原则、存在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许多学者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流失的现状,因此,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的学术探讨上,对民间游戏应怎样传承保护进行研究。其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主要是收集、分类和整理,没有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去。我们可以从以上文献中看出研究者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对少数民族民音乐绘画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既然彝族音乐绘

25、画对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应用是不可回避的话题,目前关于彝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只有关于某一方面的文化在课程中运用的研究,如民间游戏、民间文学等,关于将彝族音乐绘画较为系统、全面的运用到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去的研究基本没有,因此本研究以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从已有研究开看,在教育部门层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幼儿园管理层面,主要是极少对教师进行课程融入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管理者对课程融入的开发利用重视程度较弱,管理方式不当等问题。在教师方面,问题主要有幼儿园课程资源融入利用意识淡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专业能力不足,开发

26、利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忽视家庭和社区资源的运用。补充你为什么要进行你的研究?你的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独特性在哪里?二、少数民族文化概述(一)民族文化的定义“文化(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其词源为colrer,到了15世纪以后,文化的涵义愈加宽泛,经过多年的理论发展最终文化被定义为“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阶段性、民族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民族文化基于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民族文化一般指民族的精神创造与精神文化。(二)

27、少数民族文化类型1.彝族民间美术民族美术界定为:民族美术是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造型手段,塑造出的具有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彰显本民族本土特色的视觉艺术形象。在彝族服饰图案的线条应用方面,主要包括自由曲线和几何折线。自由曲线具有自由、生命和活力的表现力,几何的折具有意识、认识和规则的抽象性。彝族服饰图案中的图形仿生,主要是通过日月星辰、自然现象的光波、水纹等图案抽象的表现出线条状、三角形、菱形、方形、圆形等纹饰。传统纹饰图案丰富,包括有象形或变形的动物纹(羊角纹、鸡冠纹、虎头纹、犬齿纹)、植物纹(蕨草纹、茶花纹、马樱花纹)、天象图纹(日纹、月

28、纹、星纹、云纹)、日常生活用物(火焰纹、火镰纹)等图纹。从彝族内在本质的“文化内质结构” 出发, 描绘出具有彝族特色的以“黑、红、黄” 三色为主要调子的绘画作品, 以强烈的色彩对比, 夸张而变形的造型, 多维而平面化的构图。它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物认识和感受,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民族美术是民族生产环境和意识形态的缩影,是劳动人民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的形象而生动的反映。2.彝族民间音乐本文的少数民族音乐特指中华民族除汉族之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民族音乐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生并努力使其流传下来的。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

29、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按题材,彝族民歌大体可分为叙事歌、劳动歌、催眠歌、风俗歌、儿童歌、情歌、山歌、哄娃娃歌8类。传统歌词以5、7字为主,乐句多以1、2、4为主,押韵普遍采用借字谐音,一般均采用五声调式。笔者认为,民族音乐是具有广泛民众基础、蕴含民族文化特征、展现民族精神风貌、独具民族特色、表达民族情感的音乐精华。可以说,民族音乐既是体现一个民族的社会地位、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民族共同体所拥有的以音乐为表现媒介和载体的、表达民族思想和感情

30、的一种特殊行为方式“民族特色”,民族音乐还是一种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传承文化。3.彝族民间舞蹈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彝族舞蹈有五种类型,分为打歌、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崇拜有关。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

31、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打歌,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罗作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4.彝族民间服饰我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服饰更是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无论是从原料取材还是风格装饰等都保持着自己民族原有的特色。彝族作为楚雄的世居民族,其服饰类别多样,色彩缤纷。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

32、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云南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饰。彝族妇女以针筒、口弦和避邪用的獐牙、麝香为胸饰。腰际佩挂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衬以不同包布缝成,上端开口,下缀五色飘带,挂于左方腰际,实用又美观,服装的花纹、花边,它有

33、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大自然图,有动物方面的图,也有植物和什物图。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花样繁多、多以全、银、铜、玉、石、骨等为原料,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本地手工工匠制作。(三)幼儿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1.有利于健全儿童文化素养学习彝族民间的音乐、美术,可以提升综合素质。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必然离不开良好的民族文化和环境要素,更是民族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结合,学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通过音乐知识的领会、音乐技能的锻炼与音乐审美体验的有机渗透和结合,不仅能培育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提升学前儿童健全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和氛围中培养儿童

34、独立的个性、良好的民族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不同地区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各具特色,学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将音乐作品的文化精髓转化为儿童的人格、气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基。2.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音乐、美术往往蕴含着本地区各民族的地域特色、人文情感和时代精神,是这一地区或民族灵魂和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让年轻一代通过凝聚和培育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文化继承、选择和优化的主阵地,民族文化传承必须转移到音乐教育之中。”我国音乐教育大纲也

35、指出,“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儿童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构建(一)课程教育目标的取向1.民族性民族性是指在制定幼儿园民族美术启蒙教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美术的特有性质,立足幼儿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培养。少数民族文化启蒙教育课程建构的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在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民族性是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2.

36、启蒙性启蒙性是说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学校教育生涯中的起点,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开一个好头,以后的各项任务都会迎刃而解。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对少数民族文化兴趣的培养远大于相关技能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幼儿园阶段开设民族美术启蒙教育的课程,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培养对民族美术的热爱,感受并喜欢生活中的美,使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得以丰富,进一步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因此,设置民族美术启蒙教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取向,目标设置不宜过难或者过于简单,关键要培养起幼儿对民族美术的喜爱之情,为以后民族美术启蒙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升展奠定基础。3.教育性教育性即幼儿在参加少数民

37、族文化启蒙教育课程活动中,能收获关于美术、音乐的知识,并让幼儿懂得欣赏美。教育功能必须在学科本体的基础上才能生发,因此,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启蒙教育课程的教育性还依赖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本身目标的实现。教育性是少数民族文化启蒙教育课程目标的又一大特征,课程存在的价值在于其教育性,只能通过教育才能将少数民族文化让幼儿们进行了解。(二)课程设置的依据1.幼儿能力审美能力。幼儿阶段儿童的情感随着外界事物的影响而迅速发生变化特别是社会性情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逐渐开始形成。幼儿对美和善的情绪反应,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幼儿力求改造周围事物以及评价美丽和谐的结构、色彩,声音的意向等,都是幼儿审美能力的表现。随

38、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欣赏能力,从生理上的直接感受能力发展到包含一定判断、评价的带有理智性的审美能力阶段。幼儿的欣赏能力发展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自娱自乐性欣赏阶段(2)主观爱好性欣赏阶段(3)陶冶启迪性欣赏阶段。幼儿欣赏能力的逐渐提升要求我们在制定幼儿园民族传统文化启蒙课程目标的时候,循序渐进,从而为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打下基础。动手能力。不管是在画画、服饰、玩具等方面,都会对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幼儿手工能力发展一般开始于对手工工具、材料发生兴趣,以及自发的游戏活动,随着手工能力的提升,幼儿的兴趣关注会不断提高。在绘画、泥塑等方面的需求度会增加,进而加深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

39、运用。2.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课程需求社会在每个时期都有将民族文化传递给幼儿的需要,优秀的民族美术文化有助于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为幼儿终身喜爱艺术、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课程的设计有助于这种目标的实现。民族美术启蒙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是,民族美术启蒙教育课程指向民族美术,民族美术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意义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统打好基础。制定幼儿园民族美术启蒙教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课程本身是否真得发挥了在优秀民族美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也应作为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从而避免课程内容选择、实施和评价环节过程中发生对民族美术的忽视的现

40、象。四、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的课程融入现状(一)研究方法文献法。结合学者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问卷分析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使用情况,本文对大理XX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布30份,共回收25份,其中小班教师7份、中班教师10份、大班教师8份,有效回收率为83%。访谈法。对调查幼儿园的部分老师进行随机访谈,了解他们对幼儿园课程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的看法。(二)现状研究1.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掌握程度图1 对少数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由上图可知,在对教师们的调查中,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掌握程度呈现熟悉的占较大比重,其中表示

41、对少数民族文化掌握程度很熟悉占比20%,比较熟悉、一般熟悉的教师分别占比35%、30%。由此可见在XX幼儿园中教师对大理少数民族文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2.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类型的选择表1 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类型的选择由表1 可知,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类型的选择中,教师们在多选中选择最多的是少数民族音乐,共占比65%;其次为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占比45%;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教学占比30%。通过对教师的访问可以了解到,在当前XX幼儿园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融入的内容有彝族音乐、彝族民间绘画、彝族民间服饰。3.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类型图2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类型由图2 可以看出,XX幼儿园在五大领域课程类型

42、中,在艺术类课程中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占比较大。通过笔者了解,艺术类课程中彝族绘画运用最多,重点放在了音乐和美术两个方面。结合笔者的访谈记录,在彝族民间绘画中,现以美术活动漂亮的彝族花衣裳为例,反应彝族民间绘画在课程中的利用情况。漂亮的彝族花衣裳活动目标1、能用彩笔表现彝族花衣裳绚丽的色彩2、感受彩笔的乐趣活动重点:能大胆涂色表现出花裙子艳丽的色彩活动难点:能用对比色表现出彝族花裙子艳丽的色彩美活动准备:彝族娃娃一个;彩笔;半成品绘画纸、纸巾每人一份;彝族花衣裳两条(布置在展板上)活动过程:(一)展示彩色展板,引出活动主题(二)出示彝族衣裳,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三)教师示范、讲解涂色,幼儿仔细观察

43、(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五)展示作品,评价作品在彝族民间音乐中,通过学习这些儿歌,幼儿了解了更多的彝族风情风俗。XX幼儿园老师改编的彝族儿歌跳月歌,它的曲调单一,简洁欢快。包括上学歌、彝族娃娃真幸福 、拍手歌等郎朗上口的儿歌。在语言和社会类课程中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占比一样。XX幼儿园教师会这些彝族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如在语言领域,彝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适合幼儿的诗歌,儿歌,故事等。在社会领域,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科学领域、健

44、康领域、其他占比非常小,几乎不涉及这三个领域。融入课程类型结构分化明显,偏向艺术领域,且结构单一,只涉及音乐绘画方面。4.少数民族文化运用频率图3少数民族文化运用频率从图3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文化的运用频率不高。课程中67%都没有运用到彝族文化,运用频率较高的11%彝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绘画音乐方面,并且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彝族民间绘画音乐开展频率较高的原因是彝族民间音乐绘画融入幼儿园课程较简单,教师和幼儿比较容易把握。少数民族文化运用在课程中的一般频率为22%。5.学校对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组织与作用表2学校对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组织与作用教师选择统计学校是否鼓励建立少数民族文化课

45、程偶尔85%学校是否组织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培训几乎不87.5%学校是否组织过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偶尔89.3%学校是否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等举办的相关主题活动几乎不90%学校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运用的评价作用有作用79.6%根据表2统计,学校在对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方面组织较少,彝族民间音乐绘画主题活动偶尔开展。学校对教师支持度不够,没有系统的经验培训。6. 访谈记录请写出详细的访谈内容!以问,答的形式!结合教师在访谈中对教师“您觉得建立少数民族文化课程需要哪些方面的配合”和“您觉得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学活动上有哪些可以创新的方面”两个问题的回答对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进行一个呈

46、现。教师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其对课程融入需要的条件和教学活动上的创新的思考,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融入的内容选择、方式及到达的程度。问题一您觉得建立少数民族文化课程需要哪些方面的配合?“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幼儿园的组织。老师也只能依照幼儿园选择的课程上课。还有在我看来,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平时组织活动经常需要家长的一些帮助。还有就是生活即教育,我们主要还是要看小朋友们对什么感兴趣,最好是围绕着孩子的经验水平来,不要太远离孩子的生活实际了。”(教师C)“对我们本地彝族文化老师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们周边彝族文化很多的,就是不知道怎么系统的去融入开发,就对彝族民间的绘画音乐融入比较熟悉一

47、点,像绘画啊,就彝族特色的线条图形组合,颜色就艳丽一些。音乐嘛,小朋友们从小都听着,选取部分符合孩子们的。都是比较零散,需要专业系统的培训。”(教师Y) 总的来说,教师对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幼儿园大力支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充分理解,自身专业素养的高要求,专业系统的培训。 问题二您觉得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学活动上有哪些可以创新的方面?“彝族特色服饰和食物,某种程度上说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内容。专门一个生活体验馆,供幼儿使用的一整套厨房用具。在介绍彝族特色美食饵块粑粑的时候,可以将组织孩子去到生活体验馆。这种体验试的方式,不仅仅停留在图片的欣赏上,或是用橡皮泥照着图片捏一个粑粑出来,而是通过完全真实化

48、、生活化的操作,调动了幼儿包括味觉在内的多重感官,赋予了幼儿更多的感性经验,让幼儿对彝族美食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师D)“将彝族文化融入到幼儿图书中。这些图书围绕某一特定的彝族文化,然后将相关的内容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如许多彝家特色美食图,苦荞粑粑、肥瘦相间的坨坨肉、羊肉汤锅等等;或者彝族节日:赛装节、火把节、插花节、彝族年等。”(教师W)结合教师的回答,可以看出多数教师还是比较有创新意识和想法。不仅限于现有的彝族民间音乐绘画方面的教学活动上。对幼儿五大领域中彝族文化内容的融入有自己的见解。五、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的问题你发现的问题应该是你去研究的幼儿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所有民族

49、地区幼儿园的问题,即你要结合你的考察点来写!(一)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缺乏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具体表现为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足,对于民族课程资源的挖掘尚浅,以及在幼儿园课程中对于民族文化内容的渗透较少。1.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足在民族地区,一些教师和家长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没有实用价值。因为儿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较少,对于民族语言的学习更是不赞同,因为升学考试不考本民族的语言,而且未来参加工作要讲普通话,在这些地区,当地的文化习俗、文化信仰在日常生活中被渐渐淡化,甚至有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手工艺己经失传。这与该民族地区

50、群众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密切相关,以应试教育及功利的态度审视儿童的学习而轻视民族文化价值。2.民族课程资源的挖掘尚浅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以课程资源为依托,民族地区幼儿园在挖掘本地区课程资源方面有所欠缺。首先体现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开发力度不够的问题,幼儿园往往有着开发民族地区的意识和热情,但是在行动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的将难以开发的资源归结于外在原因,诸如缺乏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专家的指导等,虽然这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但是与幼儿园的精力、时间以及能力有限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就使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次,所开发的教育资源不全面,对于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

51、所开发的资源多为饮食、服饰、舞蹈、民居等可见文化,对于宗教、仪式、认知方式等不可见文化的开发则较少、而更多的是传播文化知识和理论,缺乏对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3.民族文化内容的渗透较少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较少,在内容的选择方面,难以体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对于民族文化的作用发挥不足。这种境遇之下,幼儿也只能了解一些表面的知识,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显然不够,此外,教材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载体,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可能较少选择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这也是幼儿园课程较少渗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过于注重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作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求儿童能够以包容的态度

52、接纳不同领域的文化,以适应现代生活、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儿童适应社会,长期发展方面具有奠基作用、在民族地区存在着过于注重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作用的问题,如幼儿园课程中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偏多,幼儿园主流语言的教学盛行,这与儿童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会导致儿童缺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1.幼儿园课程中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偏多在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偏多。首先体现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虽然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一般对本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然而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在选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往往选择主流的文化或外来文化。其次,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

53、发和设置上几乎与内地相同,甚至照搬发达地区和主流地区幼儿园的课程模式,这严重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导致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渐行渐远,剥夺了儿童选择本民族文化的机会和权利,这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幼儿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开发较难开发有密切关系。2.幼儿园主流语言的教学盛行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中长期教育指导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中均强调要开展双语教育,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在有些民族地区仍然没有开设任何专门的民族语言课程。当然有无法改变的因素,

54、以民族语言为特色的课程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未达到理想效果。主要在于幼儿园缺乏合格的双语教师,而且教师对于本民族文化了解较少,难以洞察民族儿童的文化需求,无法引起儿童的兴趣。此外,在这些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儿童主要用汉语与他人沟通,即使开发了民族语言,但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无法与儿童的生活发生联系,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同。六、XX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的建议(一)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教程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民族文化教育的评价方法分为内部评价方法和外部评价方法。内部评价又称为自我评价,是指由幼儿园内部或者教师本人对照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对自己在实施民族文化教育

55、课程过程中分析和判断状况与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外部评价是指通过专门人员或有关人士组成评价小组,从整体上判断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的评价方式。只有让不同的主体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体系才会越来越完善,也更有利于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会顺利开展。评价方法多样化。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评价的方法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资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使其更加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少数民族文

56、化教育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对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评价方式。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功能不同,前者的作用在于帮助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者在幼儿园开展课程过程中把握好课程动态,及时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之。后者旨在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帮助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的各级决策者改善课程。(二)教学方式多样化少数民族文化类型多样,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重视到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在学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综合多种教育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合作、体验、即兴等学习方式,让其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学习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儿童能够全

57、面和立体地从音乐中感受民族文化,认识音乐魅力。教师要激励儿童多参加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以此来体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相互协作,形成探究性的合作化学习。要经常鼓励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协作以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完成音乐教学。在民族服饰的教学中,通过对色彩的引导、手工教学,让幼儿通过动手能力的提升,增加对民族服饰的掌握。如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彝族人民的传统服饰进行描画,通过火把节引导幼儿对彝族服饰、彝族饰品的来源等进行讲解,在美术课堂上让幼儿描画五颜六色的彝族服饰,通过彝族的民族服饰向幼儿介绍彝族的区域特征、风土人

58、情、风俗生活、民族思想性格等,从而使幼儿对彝族服饰及文化艺术产生更多的兴趣和了解。通过描画彝族服饰,幼儿得到民族艺术的熏陶,美术课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三)加强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了根据。”叶老指出:“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教师对幼儿民族文化艺术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一成不变的艺术课堂,而应该将教学资源丰富化、将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将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融入到幼儿的社会生活中。教师应整合社会学习资源,拓展、创新对幼儿民族文化艺术的教学方式,在开展一些充满趣味的活动或带领幼儿做小游戏的同时对其进行文化艺术教学,例如,组织幼儿参观民俗博物馆、开展民族服装秀等。教师将文化艺术知识融入到幼儿社会生活中的做法会大大激发幼儿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开发鼓励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在园本课程开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就大理XX幼儿园而言,园本课程开发与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教师对该类课程的开发态度与开发能力也是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因为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动机不强而态度不积极,这种态度影响着教师的开发能力和专业成长速度,而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便选择逃避,长期持有这种心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