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_第1页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_第2页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_第3页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_第4页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与调查数据统计及分 析针对“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进行了相关 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和赣州本地 人。其中在校师生达75校外人员占有25。在调研过程中通 过不断实地调查和与相关人员交流学习辅之网上大量的参 考资料进行以下的报告。一、客家文化的特色及设计元素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50的被调查者仅仅是听说过客家文 化14对客家文化是有了解而对客家文化是有研究的不足8。 赣州作为客家文化的摇篮所在就是赣州的特色文化14的在 校大学生仅仅是知道客家文化的存在可知客家文化在校园 文化中的运用是相当有限的。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 的民系共同体形

2、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目前赣南客家人人数 达800万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 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赣南客家人 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客家精神 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 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客家人的第 一个突出精神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 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 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 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 奋进的象征。第二

3、点突出的精神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 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 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 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 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 成了客家人。目前赣州等客家文明聚集地已经形成自己的 独特客家文化。正是对着两点精神的继承赣州在各个方面充 分运用所以今天在赣州各地各方面都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 设计元素所在。二、目前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赣南高校文 化中运用的情况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详见附件二我们很 容易的发现目前高校中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不 足。目前在赣州地区共有六所高校江西

4、理工大学、赣南师范 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江西环境工程与技 术学院、赣州卫校。因为假期时间较为仓促本次调研主要针 对江西理工大学三个校区、赣南师范学院两个校区、赣南医 学院进行调研。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并 不多见。在调研了解过程中78被调查者认为建筑最能体现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但是赣州高校建筑多为上世纪80/90年代 的建筑客家文化元素并不明显。建筑被称为一个校园的名片 是一所高校的风格代表。或许是受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三 所高校中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建筑极其罕见仅 发现江西理工大学西校区的主教楼形似赣南客家燕翼围。主 教楼是四方环形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廊环巷深厅

5、前禾坪、花与 燕翼围整体、内部建筑布局相似继承了赣南客家名建筑的风 格外观雄壮、宏伟却不会奢侈豪华。其经济适用的设计充分 的体现运用了客家文化的元素。在三所高校的路灯、标志牌 也融入了少许客家文化的元素但是整体的效果不明显。坐落 在江西理工大学本部主教楼前的铜鼎是赣南客家人祭祀用 的方鼎在校园文化中也寓意着校园建设四平八稳、欣欣向 荣。在调研中对于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客家文化设计元素 运用的调查中表明被调查者了解的甚少。不过仍是在服饰方 向中运用客家文化的元素例如有些班级的班服沿用客家的 朴素实用宽敞便捷原则加入一些客家的标志符号同时以客 家服饰流行的蓝、黑、白为主的色调饰品中也有女同学中选 择

6、“牙牌”、“手镯”等浓厚客家文化的饰品但是总体分析客家 文化中高校生活文化中的运用所占比例很小。三、客家文 化元素在校园文化中运用的必要性第一、客家文化设计元 素的运用有效的普及客家文化的设计理念传承客家文化的 吃苦耐劳品质。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设计了解不深 体现了客家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流失因此在校园文化中增 加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称为普及客家文化的有效手段使得 赣州高校学生在客家文化的氛围中锻炼团结进去的品质。第二、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当 今时代真处于信息膨胀的时代在广泛接受外界信息和设计 观念的时候我们本地自身的优秀文化特色正在慢慢的丢失。 作为赣州的学子在不了

7、解客家文化设计理念精髓情况下而 博他家之长无异于“数典忘祖”。校园文化中充分运用客家文 化设计元素使得赣州高校学生在了解自身的前提下思维创 新和设计观念更好的走向多元化。第三、有利于建设成为 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特色高校。在调研过程中92的被调查 者赞同将赣州高校特别是江西理工大学这样的理工科类学 校建设成为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调研中还显示68的人认 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三所大学的文化特色为例 吸引他们。在校园现代成为发展重点的同时地域文化特色建 设却每况愈下。地域文化与高校的建设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的 特色因此赣州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本地的特色客家文化。四、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中运用

8、的调查感言及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学生更多展示客家文化设计的平 台。在校园文化设计元素的目的是为了使赣州高校成为地域 特色的高等院校。通过加大客家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得在校大 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充分了解本地文化特色促进客家 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影响力。经调查统计表明32的学生对文 化知识讲座感兴趣745对文化知识活动感兴趣89的同学对 参观文化特色建筑感兴趣。高校建设不仅是大学生的自主积 极学习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领导给予同学更多的展 示客家文化设计的舞台。赣州各个高校纷纷在今年推出了 “客 家文化节”等节目如江西理工大学的“客家山歌节”各个专业 的客家文化研究机构也日渐完善如赣南师范学

9、院的客家文 化研究中都很好的给了在校学生各个平台去了解接触客家 文化的实质。赣州高跷队赣州脐橙标志征集等活动也使得赣 州客家文化步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得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 也会在渐渐增加。第二、建设部分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相 关建筑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的特色元素。建筑是一所高校的名 片是学校风格的代表。目前赣州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未 来的一段时间内各大高校也会相应的发展势必产生新的建 筑。如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客家将建筑物建设具有客家文化 元素的特色建筑成为一个的高校的标志例如庭院、宿舍、校 史馆等。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指出可以在校园中建设具有浓 厚的休息亭。在休息亭设计中可以借用了一些花草植物动物 人

10、物、神话等为表现内容并以谐音、寓意、借喻、双关等手 法把这些表现内容赋予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 蝙蝠象征多福石榴象征多子花瓶象征平安桃子象征长寿鱼 象征年年有余佛手象征吉祥等等这些表现题材全部来源于 客家先民最为日常的生活中但是在此时却极具艺术地再现 了客家祖辈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建筑材料中 也可以体现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由于赣南地区气候的因素 我们选用材料应与当地气候想相适应初除此之外也可以更 多地在我们的设计中运用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 色的材料使其摆脱传统的表现形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例如 将传统客家建筑天井喜爱用的是石头贴面门窗喜爱用的材 料设计成仿古地板砖、仿真木

11、纹色、铝合金料这种环保实用 又不失传统文化的装饰是装饰的一种很好的选择。第三、 在园林景观中加入客家文化的元素。在高校建设中景观小品 以及一些公共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地域文化中 的一些客家文化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小品以及公共设施中 达到亲和交融。也从这些小的设计总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 化。五、调研小结目前在赣州高校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所 占比例太小高校建设过程中与地域文化结合度不深。对于要 求建设为特色强校的赣州高校而言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同时 必须注重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的培养。与赣州特色文化相结 合是特别是理工类学校是校园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 加大对客家文化的宣传让客家文化的知识普及

12、在赣州高校 大学生。愿未来的发展中赣州高校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 能越来越多。附件一调研题目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 元素的运用与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调研时间2010年10月 1日一5日调查人员王锡丹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和教职校 外人员调研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调研问卷分析根据调查的 目的任务我设计了“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 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调查问卷此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以调查 在高校中客家文化中的设计元素情况及对于校园建设中客 家文化运用的建议为主问卷共分四大块内容除了调查者基 本资料外主要分为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认识了解、客家文 化设计元素、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的意 见。附件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项目序号A B C D E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 32 61 21 41 2 0 0 2 3.7 43 81.1 7 13.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