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的回顾与展望(doc28)_第1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的回顾与展望(doc28)_第2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的回顾与展望(doc28)_第3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的回顾与展望(doc28)_第4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的回顾与展望(doc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前言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矿物能源消费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 素。因此,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1世纪能源发展的基本选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 在世界能源供应的战略结构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丄业界 的重视o 1998年公布的欧盟能源战略口皮书宣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 成员国能源供应结构中将达到50和 美国和日本也宣布,下一个世纪能源的增长主 要考虑清洁的和可再生的能源;部分

2、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 也把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本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可再生 能源发展的激励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70年代以来的两次能源危机,以及大量消费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对地球 生存环境的汗力,使一些发达国家加強了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和采取 相应的激励政策,推动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能源领域 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近儿年来,我国政府先后 签署了里约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公约,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

3、996年还制定了 1996-2010年中国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发展纲要;1998、1999年国家讣委、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乂出台了一些支 持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毫无疑问,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力地推动着可 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还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开发水平 同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政策环境也滞后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特 别是在Y前,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的转移、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建设等战略 的需要以及缓解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可再生能源技术必须有更快更大的发 展。因此,在我国即将进入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讣划的前期,研究与制定新的、 合理的可

4、再生能源激励政策与机制,对实现这一 Ll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99年底装机容量已达到 26.8万千瓦,但与国家讣委及原电力部的“九五” Ll标即4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 相比还有相半的距离。其主要原因是IJ前的风电政策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M 至成为风电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北京相邻的内蒙是我国风电发展的生力军,到1999年底,内蒙风电装机容量 居全国第三位,达到4. 6万千瓦。从1995年至1999年,内蒙风电以年增长58%的 速度发展。与全国风电发展情况类似,LJ前,山于风电的定价及销售机制问题长期 没有得到较合理的解决,内蒙风电发展也进入了瓶颈

5、阶段;与此同时,首都北京的 环境问题严重,山于自身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将IJ前的传统能源替代为清洁能 源的计划实施缓慢。与悉尼的绿色能源奥运村相比,对北京申办2008年的奥林匹克 运动会十分不利。为此,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组织了内蒙风电调研组,于6月27日至7月2 日赴内蒙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对内蒙辉腾锡勒风电场、四子王旗无电农牧户进行 了实地调查访问,并与半地自治区政府、政协、讣委、科技厅、电力公司、风电公 司等基层单位进行了多次充分地交流与讨论,特别就内蒙风电进京的可行性与存在 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调查组撰写了该调查报告。第一部分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背景情况一.可再

6、生能源发展的目的及意义K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际背景近IOO年来,全球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到1998年,全世界一次 能源的消耗量已超过121亿吨标准煤。尽管许多丄业化国家能源消耗基本趋于稳 定,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山于丄业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仍在不断增加,其中我国 也是如此。专家预测,今后,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全世界能源 消耗仍将可能以3. 0%的速度增长。大量能源的消耗已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不仅大大加快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 速度,使这些有限的资源有可能在本世纪内消耗殆尽;同时排放出大量的SO:、C0;、 Ns和烟尘,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地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从而

7、使得整个地 球遭受损失,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全球都在积极开发利 用可再生能源。估计在今后的20-30年里,全球能源供应将发生巨大变化,到本世 纪的后半叶,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构成中的比重将达到50%o国际能源机构 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 可再生能源(艮卩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 能源总的比例将达30%o近年来,不少国家进一步釆取措施,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其中发展可再生 能源是重要选择之一。美国制定了庞大的1998-1999年风力发电讣划,克林顿总统 提岀了 “100万太阳能屋顶

8、计划S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总统令”等,以加强对可再 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欧盟要求到2010年仅生物质能的供应量就达到能源总消费 量的15%:徳国釆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短短儿年 间风力发电装机即超过美国,达到390万KW (1999年数据),居世界笫一位。我们 的邻国印度,还成立了专门机构一可再生能源部;推动本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 利用。IJ前印度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规模方面已居于世界的前列。2.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儿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这种消费结构给环境造成 的巨大圧力是不言而喻的。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

9、已 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乂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生活在农村,每年要消耗6亿多吨标准 煤的能量,其中仍有65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亿多人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因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既可满足这些地 区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乂是改善生态环境一个重要手段。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N&RE新的发展机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应半建立在资源合理利用和良好的 生态环境基础上。从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角度来审视,中国必须寻求一条有利于社 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占较大比例的能源供应与消费的道路。新 能源和可再

10、生能源的利用,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的利用技 术等零排放或低排放技术是未来持续能源结构的基础。因此开发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特别是把它们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对我国社会、经 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矿物能源资源与能源供应安全过去十年间,全球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1%,天然气为3.1%,煤炭为 0.7%o据分析,90年代,美、日等24个OECD国家所消费石油的50%依靠进口,预 Ii 2010年进口量可能增加至70%。据统讣,全球的石油资源还可利用42年左右。 而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仅中东地区就集中了世界石油探明资源量的2/3o我国人均

11、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 仅为十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 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 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3)西部大开发与N&RE的开发利用西部大开发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西部是我 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且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集中分布 着全国大部分无电缺电的农牧民,用常规电网延伸方式难以解决通电问题。一些农 村地区其至连基本的生活用能都无法保障,致使许多地方植被破坏严重,沙漠化严 o实践证明,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解决西部地区无

12、电缺电问题,是具有很强竞争 力的有效途径。我国Ll前尚有7469万无电人口,16个无电县,828个无电乡和29, 783个无电 村。山于这些县城、村镇及散居牧户地处边远,远离电网,用电负荷小而且分散, 近20年之内不可能通过延伸电网实现供电。发展独立的、分散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 源发电系统,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证明是最为经济可靠的供电方式4)加入WTo对我国N&RE发展的影响Ll前还不可能准确地判断加入WTO对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利 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加入WTo之后,本地化制造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设备 如果能够达到较高的质量,如达到ISo 9000标准即很有可能形成新的环保产业。

13、二.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计划L国外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进程和水平山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改善结构方面的巨大潜力,特别是这些技术在 减少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废气方面的作用,许多国家正在制定鼓励新能源与可再 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和发展规划,如:欧盟制定了一个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比重从6%增加到2010年的12%的战略IJ 标(参见表2-1和图2-1),并已开始实施并初见成效。如1999年徳国的风电 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如图2-1所示,自1995年以来,欧盟的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增长较快。1989 998年,欧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量年份IlMJS=黔越leI 岳脈日本在有限的新能源

14、与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下,制定了一个在2010年使以PV 为主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总量3%的目标。美国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方面投资很大,IJ前已有9个州制订了 相关法律,以保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达到一定比例。印度已有一个重要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商业化的计划,为此在过去10年中, 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小水电超过21万千瓦,蔗渣发电为17. 4万千 瓦。印度政府计划在2012年实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10%,同时计划4500个村庄(共1.8万个无电村)在2010年前利用新能源与可再 生能源发电实现电气化。泰国、韩国和马来西亚都制定了鼓励可再生能

15、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泰国制定了 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电力的计划,并且在未来的儿年中达到300 MW的装机 容量;韩国计划在2006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产量翻番;马来西亚讣划在未来儿年 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500 MW。其它儿个发展中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南非则承诺为支持农村发展 和农村电气化计划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资助。欧盟各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I标如表2-1所示。表2-1欧盟各国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IJ标欧盟成员国201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1997 - 201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量(亿包括水电不包含包括水电不包括水电非水电所占比奥地利*68%比利时6*:*99%德国

16、*96%丹麦2929:*100%西班牙*:*60%法国21::*71%希腊*:*101%爱尔兰*101%意大利25*:*91%卢森堡*100%荷兰1212:*100%葡萄牙*:*86%瑞典60::*81%芬兰35*:*81%英国10*100%2.我国“九五”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计划执行情况随着能源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也逐步发展, 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能量的观点看,口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每年提供的能源 量已接近石油,达到2. 7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6. 40%成为现 实能源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见表2-2, 2-3o表2-21998年我国N&RE

17、开发利用量在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的地位能源消费量(万tee)构成(%)全国合计*常规能源合计*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大水电*核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其中:传统的生物质能 直接利用*高品位的新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资料来源:根据1998年“中国统讣年鉴”资料整理。核电210万千瓦,141.01亿 千瓦时。发电平均标准煤耗0. 375千克/千瓦时(估计值)。表2-3我国N&RE开发利用量估Ir (1998年底)技术或设备类型应用规模开发利用量(万tee)1、小水电H2108 万 KW, 653.2 亿 kWh,0. 375kgcekWh24502、太阳能*太阳热水器Il1400 万 m2, IOOk

18、gCem2*被动式太阳房1500 万 m2, 30kgcem2:太阳灶*万台,500kgce/台年*太阳电池13MW, 2000 小时,0. 375kgcekWh*3、风能*并网+非并网运行机 组*水万 KW, 4 亿 kWh, 0. 375kgcekWh, 年运行小时:1620*4、地热能*地热发电Il35MW, 5000h, 0.375kgcekW*地热养殖和种植292 万 teeJ:地热采暧800 万 m 158tce万 m:*5、生物能*沼气发电(含垃圾发 电)1. 2 MW, 165.5 万 kWh, 0. 375kgcekh,年运行小 时:1350J:稻壳发电IOOOKW, 200

19、 万 kWh, 0. 375kgce/Brh,:年运行小时:2000蔗渣发电40 万 KW, 12 亿 kWh, 0. 375kgce/Brh:::::大中型沼气供气工 程703处,总容积41万 1.3亿 m 0. 78kgcem3*户用沼气638 万户,18.8 亿 ?*秸秆气化供气200处,3万户,363天,5?/天户,1100 千卡m:::::合计2910. 25注:根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换算;Il根据调查访问数据整理:引自1998年中国农村 能源年鉴;经过多年的硏究、开发与应用,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速,整体 水平大为提高,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新能源与可

20、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儿方面:已开发出一批 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装置;初步具备设计、建造某些现代化较大型生产企业的能力; 兴建了一批国家试验基地,培养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独立研究、开发和创新能 力大大增强:涌现了一批新的开发利用技术:设备性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逐 步向国际水平靠拢。表2-4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阶段的评佔技术类别技术成熟程度和发展阶段研究开发 技术试点示范 技术早期商业应用需 要政府财政支持的技 术已商业化的技 术小水电L太阳热水器 被动式太阳房太阳灶A太阳能干燥器太阳电池大型并网运行机 组小型和微型风电 机组地热发电地热采暖技术传统生物质能技术小型户用沼气池大中

21、型沼气工程 技术城镇有机废物利 用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其他现代生物能 技术波力发电潮汐发电A海洋温差发电制氢新技术氢能储存技术2)产业发展情况小水电 就产业规模而言,小水电是U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中规模最大、发 展最快的一种产业。到1999年底,小水电装机已超过2348万kW,拥有43万个企 业,100多万职匚 固定资产超过821亿元,年上交税金数十亿元,担负着全国近 1/2的国土面积、1/3的县、1/4的人口的供电任务,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中一支不 可忽视的力量。风力发电 到Ll前为止,全国小型风力发电机的推广应用量已经超过17万台, 总功率达到17万kW,分布在全国的27个省市和自治区。我国制

22、造IokW以下的小 型户用发电机组共有25家(含配套厂家)。我国现有的小风机组装能力为3万台。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满足边远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还开发应用了一批风光、风柴互 补发电系统。到1998年底,我国自主开发的20OkW风电机组本地化制造率已达90%以上,并 经过了实际运行的考验,已达到批量生产的水平;30OkW风机的主要零部件本地化 制造也已通过考核;风力机控制系统的本地化制造开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研制开 发的部分装置已投入实际运行中;60OkW风力发电科研样机的本地化制造率已达到 78% -见表 2-5。我国风电技术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大型机组关键技术本地化制造率低,系 统设计和总装能

23、力差。因而加强研究开发,提高大型机组设讣开发能力是进一步扩 大风电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表2-5全国风电场装机容量发展统汁年份1986198Q19911999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年度装机容量106528985539045301290011302330848578604375装机总容量3)1065396481871132426145374460741455o22412679生物质能利用 生物能技术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技术内容,这里仅就IJ前我国研究 较多的技术作简要的评述。沼气工程技术 在小型户用沼气池技术基础上,我国相继研制成功应用于畜禽 养殖场和处理工业有机废弃

24、物的大中型沼气发生丄艺。其整体水平已接近产业化和 完全商业化阶段。U前需要研究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是设备和系统设讣的标准化和系 列化,以及系统的自动监测和控制,以便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水平。气化技术 固定床气化技术发展迅速,已研制出产气量分别为200m7时和500m7 时的气化机组,并在全国建立了 150多座示范装置。半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燃气净 化及其输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流化床和气流床气化技术尚在研究和发展中, 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便进一步改进技术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城镇有机废物处理技术 口前已有的处理方式是:堆放、堆肥、填埋与焚烧。 近年来,结合国家“七五八五”期间的科研成果,积极

25、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 相继开发出了一批新丄艺,如填埋-沼气-发电和焚烧-供热及发电等,并建设了一些 示范工程,对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 而,从技术角度来说,山于实践太少,经验不足,有的技术和设备尚不过关,没有 形成规模性的专业生产体系,因而,其总体水平还处于试点示范的阶段。太阳能热利用 在现实生活中,热能的消耗量占总能耗的比例很大,因而热利 用是当前我国太阳能利用的一个主要方面。为了扩大市场,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IJ前太阳能利用技术正在原有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完善、改进和提高,研究开发更适合于房屋建筑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研究开发夏季能制冷、冬季能供热

26、,全年可供应热水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正在研 究开发能满足丄农业生产过程用热需求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以及小规模太阳能热发 电系统等。太阳电池 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儿个五年计划的攻关,单晶硅电池已成为IJ前 我国市场上的主体产品,效率已提高到12%-13%,同国际水平14%-15%相比只差2 个白分点;组件成本已降至总成本的42%-47%,与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基本持平。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增强了我国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能力。Ll询全国有40多个 单位从事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太阳电池制造匸艺不断得到改进;基础材 料的研究开发和本地化制造取得重要进展,对一些过去需要进口的材料现在我国已 基本具备

27、独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地热能 据统计,IJ前全国已利用的地热点达1300多处,其中地热采暖面积已 达800多万占 总利用量为8948510J,约相当于12. 60万吨标准煤的热能,产 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至1996年底,我国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已达30. ,居世 界第12位。海洋能 在海洋温差能方面,我国尚未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有的丄作基 本上属于原理性试验。我国波力发电的研究始于80年代,但发展较快。经过“七五J “八五”攻关,相继建成3kW、20kW岸基波力试验电站,“九五” 乂将IookW岸式波 力电站列为重点攻关内容,目前正在有效地进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形成与扩大,不仅意味

28、着原有能源系统更新改造历 程的开始,而且通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可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粗略佔汁,现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已为社会提供了 100多万个就业机会,并创造了数百亿元的经济产值。3)商业化程度到Ll前为上,绝大多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还不是一种廉价的能源技术, 但是其中一些技术已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具备了同常规能源技术相竞争的能力, 如木甲瞬水翠系级、.地秽采矇系统筝一些技术在某些特定地区已有很好的经济效 益,如曲伏发甲系维、.iKW等技术;还有一些技术直接的经济效益较差, 但潜在效益(即考虑环境、社会因素和本身技术性能改善后的经济效益)不可忽

29、略, 如并网大型风力发电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和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等。影响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同其他新能源技术一样,在其商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 众多的障碍和问题。概括而言,这些障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共同性的障碍,即各 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或绝大多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都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另一类是特殊性障碍,即某些技术所面临的特殊障碍,一般来说,山于新能源与可 再生能源技术多种多样,匸艺特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的取向不同,因此所 面临的障碍也有所不同。我国有丰富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在市场,但要实现产 业化发展,还必须消除

30、制约发展的一些障碍,主要体现在管理、政策、技术、市场、认识等方面。开发N&RE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明确、有效的目标及措施-市场规模较小并有较多不确定性-政府、银行及民营企业均对该领域缺乏足够的信心,难于增加投入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社 会各界对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公众普遍认为新能源与可 再生能源成本太高,近期替代常规能源的潜力有限。各地方政府对中央积极地、 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方针落实不够。主要表现为:(1)新 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没有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2)有部分地区没有编 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长远

31、规划和年度计划,有的地区虽然编制了长远规划和 年度建设计划,但缺少必要支持。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系统的经济激励政策-U前的定价机制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相抵触-缺乏合理的激励政策-缺少降低成本的压力,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持高不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具有环境效益的弱质产业。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 支持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发育初期的原动力。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投融资、税收、补贴、市场 开拓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初始动力。我国新 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的地区多为边远贫困地区,社会效益显

32、著,但经济效益 不高,更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激励和支持。经济激励政策需要有时效性,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各种政策之间的 协调与配套需要系统的研究、测算与示范。有的政策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应有必 要的退出机制。产业形成缓慢,管理水平落后-规模小且技术水平落后-系统的运行管理与国际水平尚有很大差距-成本较高大部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化程 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山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 设备的本地化制造比例较低,从而难以降低工程造价和及时提供备件。各级政府对N&RE的发展支持不够,投入太少-在各级政府的发展计划中,新能源与可再

33、生能源没有取得优先发展权-对研究与开发及示范项LI的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市场服务信息市场开拓不足我国各级政府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太少。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与可 再生能源建设项Ll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没有为新能源与可再生 能源建设项Ll建立如常规能源建设项Ll同等待遇的固定资金渠道,成为阻碍其发展 的重要因素。限于中国的投融资体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项Ll的投资方式和融资 渠道还比较单一,业主单位缺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山此造成的资金来 源不足限制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使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行业一直达 不到经济规模,应有的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影响了各方面对新能

34、源与可再生能源 行业的信心。四、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框架方案的拟定基础方案一一继续执行国家及各部委在“九五”期间及“九五”以前出台的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政策,并根据U前各省市规划Ll标及投融资规模为主要依据做 出的方案。政策方案一一根据社会、经济与环境对改善能源结构提出的更高要求,新能 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也将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一些新的政策框架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框 架及相协调的一整套合理的激励政策开始研究、设计并逐渐走向法规建设的进程。 新的政策框架必定会大力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本地化制造与商业化

35、发展,使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基础条件预测的基年为1998年,、勺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全国一次能 源消费量的1.8(见表2-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5. 8% (1996年占73%);预测时间为“十五”即20012005年和“ 五”即20062010年;2005年基础方案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按Ll前的政策与投融资环境讣 算,政策方案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分别按全国发电量的5. 5%i- 算;2010年基础方案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按U前的政策与投融资环境 讣算,政策方案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分别按全国发电量的5. 5% 计算;我国

36、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方案及投资参见表4-1,4-2 o表4-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十五”讣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新增能力基础方案政策方案“十五”(20012005)a I.H ”“十五”(20012005)“十一五” (2006 2010)I Il(20062010)新增能源开发量(万吨标准煤):*:*发电部分:*:*小水电(万千瓦)*:*光伏发电(万千瓦):*风力发电(万千瓦):*地热发电(万千瓦):*:*沼气发电(万千瓦):*稻壳发电(万千瓦):*蔗渣发电(万千瓦)*发电小计热利用部分太阳能热水器(万:*:*平方米)太阳房采暖(万平:*:*方米)地热采暖(万平方:

37、*:*米)地热养殖(万吨煤*:*当量):*太阳灶(万台)沼气工程供气(亿:*:*立方米)户用沼气供气(亿*:*立方米)秸秆气化供气(万:*立方米)表4-2“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投资需求(亿元)基础方案政策低方案“十五”(20012005)“十一五”(20062010)a I.77 ”Z(2006(20012005)201O)发电部分*小水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沼气发电*稻壳发电*蔗渣发电*发电小计热利用部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采暖*地热采暖*地热养殖*太阳灶 沼气工程供气*户用沼气供:*气秸秆气化供:*气*热利用小计:*合计五、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实施情况措施和政

38、策是实施规划的基本保证,因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也是能源规 划的一个关键环节。1、政策目标70年代以来,鉴于世界矿物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全球环境压力的增加,世界上 许多国家都增强了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并从政治、经济和技术上 采取行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摘施,其基本Ll标是要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 术产业化商业化的步伐,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能源供应成分。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扶 持政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种: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这是国际上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措施。加强立法

39、,从法律上保障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法律、法 规或条例,确立可再生能源对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和 地位,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政府采取财政和金融等经济刺激摘施是实现规划U标的 关键性措施之一,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提高市场渗透力和经济竞 争力的重要政策手段。特别是在商业化的初级阶段,由于市场对新技术价格 的承受力与政府推广Ll标之间存在着差距,所以,政府的支持往往是市场发 育的关键因素。前,各国常用的政策措施类型如下所示:投资补贴税收优惠低息贷款和信贷担保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实施污染者付费制度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研究开发

40、到产业化、商业化的实 现,需要经历儿十年的时间;可再生能源技术大都属于高新技术,开发应用需要大 量资金,存在着一定的开发和市场风险。同时,保护环境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 重要Ll标,这就使得该类具有环境效益的产业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方面,面 临着比常规产业更为特殊的困难。因此,政府的支持是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 业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2、国际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发展趋势1)电费加价政策(系统效益收费SBC)这一措施是为了适应电力丄业体制政策和保护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技术发展的需要而新近提出来的。其实质是电费加价。IJ前在美国已有6个州建立 了这种收费体制。尽管各州的具体作

41、法和收费标准不尽相同,如CdHfOrnia州规 定每干瓦时加收0.3美分,IlIinOiS州规定每户每月多交0.5美元,但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有效的集资手段,对于扶持风力发电这种资金比较密集的技术的发展是十 分必要的。2)新的运行机制一一英国的非化石燃料公约(NFFO)这一机制的实质可概括为电费加价加公平竞争相结合的机制。其特点是,通过 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的Ll的,并确定必须给予补贴 数量和水平。其经费来源于电费加价,也可采用别的措施来筹集资金。3)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RPS)这是国际上一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较好的国家政府为了鼓励新能 源与可再生能源

42、发电能够在不同地区均衡、健康地发展而做出的一个强制性的(在 有些国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在欧洲与北美洲国家已开始实施了 2-3年时间。 该项政策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可以对具有环境效益的、弱质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发电市场份额方面做出保护性规定的政策机制,与此同时,这种机制可以较好地实 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规定的市场份额内的充分竞争,从而能够较为合理的体现 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框架。美国一些州政府为了支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Lr前已在9州开始实施 RPS政策。如MaSSaChUSettS州规定,到2003年12月31日前,新的新能源与可再 生能源设备所提供的电力应占到总供电量的l%o所

43、谓新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指 投入商业运行和1997年12月31日后新安装的设备:同时规定,1998年12月31 日以后,城市垃圾燃烧发电和水电均不作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以充作达标能源。 并要求1998-2009年每年增加0. 5%,此后每年增加l%o英国、丹麦、荷兰、意大利、 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实施配额制政策。3、我国现行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政策1)指令性政策从中央政府来说,已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儿项:1995年的中国电力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论能源的法律。该法律开篇笫一章 “总则”中即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第二章“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中再次强调利

44、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经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讣划和 2010年远景Ij标纲要S其中确立了 “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石油、 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发展战略,强调 了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的必要性。1998年颁布的“中国节能法S再次肯定并强调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作为节 能减排、改善环境的重要战略作用和地位。1994年同原电力部制定的“并网风力发电的管理规定S该规定要求电网允许 风电场就近上网,并收购其全部电量。风电场上网的电价,按还本付息成本加合理 利润的原则确定;并规定高于电网平

45、均电价的部分,采取分摊方式山全网共同承担。1999年国家计委、科技部经报请国务院批准,颁布了 “关于进一步支持新能 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S强调指;Ih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IJ可 山银行优先安排基建货款;贷款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同时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 其中山国家审批的建设规模达3000KW以上的大中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U , 国家计委将协助业主落实银行贷款;对于银行安排的基建贷款发电项IJ给予2%的财 政贴息,中央项LI山财政部贴息,地方项Ll山地方财政贴息,重申了原电力部并网 风力发电管理规定的要求,并将其适用范圉扩大到整个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 U ,其中采用本地

46、化制造设备的项U给予5%的投资利润率的优惠。从省市县地方政府来看,U前经省政府或省人大批准实施的关于新能源与可再 生能源的法律或法规和条例,有河北、山东等10多个省。这些法规或政策规定,一 般都是根据本地区农村能源建设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要而提出 的,因而这些文件的出台对该地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经济激励政策减免关税这是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最实际的支持之一。近年来, 我国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关税儿经调整,到1996年总体关税水平已降低到23 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而言,訂前还没有对进口关税给予优惠的明文规定;但在实 际上对风力发电设备和PV设备都

47、给予了优惠,实际征收的关税税率分别为:风力发 电零部件J3%,风力发电机组为0%, PV进口税率为12%。增值税优惠 Ll前还没有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给予增值税优惠的 统一规定,但其中有二个例外:一是大中型沼气的增值税按13%征收(IJ前增值税 的统一税率为17%);二是小水电的增值税率为6%o减免所得税 我国所得税税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完善和规范。訂前企 业所得税税率平均为33%o Ill于所得税属于地方税种,所以中央政府一般不出台相 应的政策规定;但一些地方政府,如内蒙古、新调等省区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以支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价格优惠 电力部的“并网风力发电的管

48、理规定S该规定要求电网允许风电 场就近上网,并收购其全部电量;风电场上网的电价,按发电成本加还本付息和合 理利润的原则确定;并规定高于电网平均电价的部分采取分摊方式山全网共同承担。 国家计委与科技部经国务院批准在计基础1998 (44)号文中重申了这一规定。除此 之外,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非电利用方面,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保护 性的价格措施。如上海市对沼气作为民用炊事燃料制定了较高的价格,规定每W沼 气的销售价格为120元/立方米;乂如四川、广东等许多省区都对居民兴建沼气池 给予水泥价格上的优惠,规定沼气池用水泥的价格按岀厂价出售。贴息贷款 我国政府从1987年起设立了农村能源专项贴息

49、贷款,主要用于大 中型沼气工程、太阳能热利用和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o 1996年该额度上升为 1.2-1. 3亿元人民币。中央财政对这一贷款进行贴息补助,即按商业银行利率50% 补贴企业。此外,我国政府在小水电建设方面也有一定数量的低息贷款。补贴政策这是一种常用的经济激励手段。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方面,中 央政府的补贴主要用在研究开发和试点示范上。地方政府的补贴除一部分用于支持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科学研究外,主要用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如辽宇、大连等省市县政府,对凡是兴建北方生态模式(即 以沼气匸程为主体、阳光塑料大棚、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结合)的农户、县、

50、乡、村 政府提供700元的补贴,同时对每个项目提供2000元的低息贷款。3)研究开发政策中央政府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资 助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给予了大量的补贴:另一方面支持新能源与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计划,制定并实施了一批较大型的发展计划。在硏究开发方面,中央政府的补贴主要有以下儿种形式:一是为各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研究机构提供行政事业费和全部或部分科 研工作经费。该项补贴因缺乏统计,具体数量不详。二是为重点科技攻关项U和培训提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用于“九五”期间 国家级科技攻关的总费用即可超过1. 0亿人民币。三是项U补贴。如“八五”期间

51、,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700万元人民币,新建 了 4座PV电站,总容量达85KW等。表5-1中国西北地区太阳能光伏户用系统经济激励政策一览表地区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其他政策内蒙对用户进行补贴:-光伏系统增值税附小风机,太阳能光 伏户用系统每购进一套16W光伏 系统或100瓦小风机 补贴200元,资金来 源于财政。加征收:10. 69 -14. 43 元/16WP-20WP新疆太阳能光伏户用 系统(以20WP, 50 WP为主)对用户补助300元 或价格的10%/套一增值税及其附加, 按月征收,税率分 别为17和10%一所得税按季征收, 税率为15-33%甘肃太阳能光伏户用 系统(以20WP为 主

52、)对光伏系统推广 进行补贴:建立阳光 照明基金,每套补贴 300元-税收政策与新堀基 本相同。不同的是对 非捐赠光伏系统征 收的月增值税为25%县政府提供担 保,贷款利率为 3%o贴息资金来 源电费加价:3 元/千kWh,财政 提供20%的贴息。青海太阳能光伏户用 系统(以20WP, 50WP为主)对光伏系统推广 项目补贴:300元/ 套电费加价:2元/ 千kWh,其中一部 分资金(约90万 元)资助用户安 装光伏系统4)市场开拓政策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开拓方面,我国岀台的政策文件还不多,仅有一些 实践。如在风电场的开发中和某些科技攻关课题立项中曾试行过招标、公平竞争的 办法等,乂如上海市

53、在推动沼气工程建设中,利用这一机制,即山市政府财政一次 性拨款Iooo万元,作为专项基金,按市场经济法则,滚动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措 施可以在不额外增加投入的条件下,扩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模,增加就 业机会,加速商业化的进程。VAT-一増值税第二部分 我国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内蒙风电向北京提供清洁电力内蒙风电发展现状、市场潜力与存在问题我国风能资源蕴藏量巨大,据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分析:全国可利用的 风能总功率有2.53亿KW。其中,内蒙有1Ol亿KW,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内蒙IJ前 各风场的10米高年平均风速都在6.5X/秒以上,具备安装风力发电机的条件。U 前,正在

54、大规模开发的辉腾锡勒风场10米高年平均风速7. 10米/秒,40米高年平 均风速8. 8米/秒,10米高年平均风能功率密度426瓦/平方米,40米高年平均风能 功率密度622瓦/平方米。该风场风资源丰富,得到了中外风资源专家的认可,远期 规划可装机120万千瓦,具备国家级大型风场的开发建设条件。从1989年至1999年的十年中,内蒙共实施了 12个风电建设项Lh建起了朱日 和、商都、锡林、辉腾锡勒和达里5处风电场,成为全国风电场处数最多的省区。5 处风电场合计安装了 120台大、中,型风电机组,合计装机容量46375KWo占全国 风电装机总客量26. 2万KW的17.7%,从1995年-199

55、9年4年中,装机容量llI 9075KW, 增加到45375KW;年发电量Ill 1500万KWH,增加到9428万KWH, 4年平均递增率为 58%,居全国第三位。随着风电科技的进步,扶持政策的完善,风机国产化的推进和经营水平的提高, 风电成本逐年有所降低。1990年为0.6元/KWH, 1999年为0. 5元/OrH,今后随着规 模的扩大,造价、成本还会降低。内蒙风电进入北京电力市场的政策环境1999年对内蒙风电是一个关键的年代,经过连续4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 年发电量达到了 1亿KWH的水平,并储备了 7个大、中型风电项H (合计容量达 237. 28,设计发电能力为7亿KWH);

56、而与此同时,由于电力供需矛盾缓解,由卖 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而产生了大量窝电,影响了风电发展。风电的发展因自身政策的不完善而陷入困境。长期以来,内蒙风电公司现已形 成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的生产能力,经内蒙古物价局审批,仅有销售电价额度的5900 万KWH,按1997年批准的含税上网电价0.713元/KWH结算,进入自治区西部电力市 场。而没有额度的4100KwH的风电,以询只能按火电平均上网电价0.213元/KWH结 算。直至今年国家重新核算了内蒙新建风电项IJ的上网含税电价,具体为0. 671元 /KWH,同时将销售电价额度扩大到1亿KWH,从而才仅仅解决了现有风电装机的电 价和电量销售问题

57、。今后内蒙风电的大发展若只靠内蒙电网自己来消化、分摊风电价差将难以为继。山此可见,风电的销售机制已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概括地讲,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北京市支持内蒙古经济建设和绿色电力发展, 内蒙古为北京市增加供电和提供清洁电力是切实可行和大有作为的。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空气污染日益加重,虽经儿年的整治,仍是局部改善,整 体恶化。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首都北京使用清洁能源及绿色电力,有助于加 強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动性,同时为申办奥运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山于 口前北京市侮年要烧3000万吨煤、300万吨油、6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及消耗300 亿KWH的电热岛”效应明显,变成北方“火炉

58、二多年来,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 地下水位ll-7M已降至-70M,新投产的三河火电场距市中心只有50KM,每年要消耗 上千万吨的地下水(其上网电价为0.38元/KWH,而西电东送,上网电价是0.26元 KWH)o关于内蒙古风电进京的市场准入问题,需要协调好以下单位、部门才能得以实 施。1)需要华北电网的允许。内蒙古的风电场就地联网,过网营销。半然,应给予 适当的过网费;2)需要北京市政府、计委、物价局等部门研究接纳内蒙古风电的电量,全市分 摊;3)北京市物价部门对销售内蒙古风电给予适X额度,并报国家计委价格司审批 风电销售电价,以保证北京供电局购进风电的价差能合理地摊销出去。内蒙风电进入北京电

59、力市场的具体建议根据原电力部与国家汁委规定,并网风力发电可实行还本付息加合理利润的定 价原则,IJ前小水电也执行类似的定价政策。所谓合理利润没有明确具体规定,一 般按资本金或投资总额的15%或12%计算。毫无疑问,这一规定对可再生能源有利, 可以起到鼓励发展风电和小水电的作用。它的核心问题是高出电网平均售电电价的 部分山谁来承担以及需要和可能承担多少。表1-1、表1-2根据内蒙辉腾锡勒风电 场的实际情况,具体计算了这一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需要分摊及其分摊的数量。可以 看出,按照上述定价原则,风力发电的上网电价可达0.61kWh(不含VATi)和0.72 元kWh(含VAT) 还贷期内的上网电价分别

60、为0.64元/kWh和0.76元/kWh,比电网 平均电价(0. 33元/kWh)高一倍以上。需山电网分担的费用分别为0. 00194元/kWh 和0. 00019元/kWh。前者按内蒙电网计算,后者按华北电网计算。显然,从现实状 况来看,应乂更大的网区负担;从发展来看,尽管随着风力发电装机的扩大,需要 分摊的数量会相应增加;但与此同时,电网容量本身也将扩大。表1-1汁算基本参数(以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为例)名称参数名称参数风电装机容量*贷款利率*%年发电量* 万 kWh贷款期限10年总投资(不含进口税)*亿元产品增值税率17%进口税率6%产品增值税附加税率8%进口增值税率17%所得税率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