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优秀范文篇教学目标1.认识“葬、腮”等8个生字。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能说出对题目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梅花的图片)看到梅花,同学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呢?(“墙角数枝梅为有暗香来。”)哦大家想到的是王安石写的梅花!但是,我们今天却不是要学习这首诗,而是要学习一篇关于梅花的文章梅花魂。(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梅花的魂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
2、扫清字词障碍。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师正音。(2)(出示生词:幽芳、玷污、欺凌等)指名学生带读,注意读准字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2.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爱梅,热爱祖国、思念祖国)四、精读课文,感悟探究。1.外祖父是个爱梅、敬梅的人,那你了解梅花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示梅花图,赏梅,对梅花形成初步印象。(梅花,原产中国,耐寒,冬季或早春开
3、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气味清香。)3.外祖父喜欢梅花,而且将它和自己的生命融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1)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2)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简略介绍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和平年代,梅花精神已然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等等。想到这些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
4、梅花的秉性才好!”。想一想: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爱国之情)4.师朗诵课文,学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和朗读指导,体验感情。)(1)出示“每当读到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外祖父为什么落泪?读到这些思乡诗词,外祖父会想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外祖父为什么这样爱惜墨梅图?怎样读
5、外祖父的话?(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动。(方法迁移运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思考:文章除了借写外祖父对梅花的特殊情感,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外,还表达了什么?(“我”对外祖父的深切怀念。)六、小结。童年往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时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你的童年,有什么难忘的往事呢?与同学交流交流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同时理解什么是“梅花魂”。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读文中的一些重点段落,这仍需进一步改进。一.听写
6、词语(“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二.读“三哭”.感悟真情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3.探究外祖
7、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4.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5.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
8、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6.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7.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a.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b.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c.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d.“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8.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
9、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9.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a.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10.美读升华:你能像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11.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三.品语句,升华情感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
10、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四.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五.注重积累,延伸拓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
11、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读文质疑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2、2、探讨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3、围绕这五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三、感悟探究(一)解读“梅花魂”在学习的过程中擅长提出自己的怀疑这很好,然而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谜底就归纳在课题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反馈,出示句子:“这梅花,她是最有品质、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1、指导朗读“愈”和“最”。2、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本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学到这里,你以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
13、神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2、看梅花凌寒单独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告知学生:这首歌是片子江姐的主题曲,中江姐为了寻求革命信奉和高尚幻想,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摇动,正气凛然,最后含笑走上法场,倒在一片梅花的处所。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夸奖江姐。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酷寒何所惧,一片赤忱朝阳开!把这种感到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下面这段话。“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自由练读指名读4、原来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备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14、!而他们拥有的这种精神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层次三,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是啊,外公岂但讴歌梅花,他更盼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老师小结:实在,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白叟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不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板书:爱国心 思乡情(二)分析“爱国心”1、外公对梅花的爱好,对祖国的眷念,成年后的作者终于明确了。同学们,你们能清楚吗?请你细细品读外公三次流泪的内容读后谈体会,准备交流。(分三组,每组交流一次).出示自学要求:(1)、自
15、主读,找思念祖国而伤感落泪的句子;(2)、合作探究,评议读句说体会;(3)、汇报交流,品读展示。2、全班交流,老师相机领导。(A)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黯然泪下。 咱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外祖父在异国他乡每逢佳节更加思念的是)春草明年绿,天孙归不归:介绍诗句的出处和诗句的意思; 自由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介绍诗句的出处和诗句的意思。问:外祖父夜里梦到的是什么啊?他心里千缕万缕的愁又是什么呢?。是啊,外公教我读诗,不仅仅是想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明的陶冶,更主要的是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引读)所以
16、,每当我读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冷的泪珠落在我的腮(si)边、手背。(B)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玷污的仍是什么?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爱梅花和爱祖国是同一的。外公不容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不许可我们的祖国受到一丝一毫的玷辱!)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训斥我妈训罢,便用外公做这些事时是那样的谨小慎微!你能读出这份警惕这
17、份珍爱吗?外公胆大妄为爱护的是自己深深留恋祖国的心老师小结:是啊,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外公还始终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深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他把自己的一腔爱国情寄托在这梅花图上,这梅花魂还包含着一个久居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C)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是由于他切实把持不住自己的情感了,因为他真正发自内心的惦念自己的祖国。是啊,这里包括着外祖父如许深切的思念祖国的情感啊!这是一颗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依恋祖国的心啊。(D)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重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因为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是时时缭绕于外祖父心头的爱国情啊! 是啊,正
18、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收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仅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四、升华主题1、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的,显得越发朽迈的、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交流 )2、倾听歌曲,升华“爱国心”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是啊,洋装固然穿在身,可心里深深挂念着的仍然是祖国,不仅仅是外公,多少流浪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心中割舍不去的就是这颗爱国之心!香港有名歌星张明敏的一首密意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无数游
19、子的心声,让我们在这精美的旋律中再一次感受海外游子的那颗诚挚的中国心吧!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9 谈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9 谈生命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3、体会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重点:理解含蓄深沉的语言教学难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第一课时方式一: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鸟啄破蛋壳,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条小海龟从沙堆中,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迅速爬向大海导言:上述画面,让我们感受生命的蓬勃,今天,我们就
20、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方式二:视频导入:视频内容说明: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经山谷、森林、田野,进入江河湖泊,最流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即它承受了暴风雨的洗礼,狂风撕扯着它,暴雨浇着它,雷电击打着它,霜雪欺凌着它但它终于以挺拔伟岸的身躯矗立于蓝天之下,与白云为伴,接受小鸟的礼赞。导言:地球养育着无数生命,可是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不少人却常常感觉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的丰富哲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
21、这一人生哲理的。方式三:导言:生命,是大自然是伟大的作品。生命,也文人骚客口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以卓越的睿智,精辟的语言来思考、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世纪老人冰心写的一篇关于生命的优美散文谈生命。 电脑多媒体 冰心的少年、青年、老年时期的照片,以及她的作品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照片,以便全面系统地介绍冰心的生活、思想、工作、成就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冰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二、教与学(一)预习作业1、收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建议学生从生平、思想、成就、作品等方面进行专题收集);2、列举你读过的冰心的作品
22、,用你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作品内容;3、自读课文,勾划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给这些字注音、解释;4、课外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二)检查预习1、冰心资料交流要求:用简短的话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冰心资料,学生交流后,电脑多媒体显示,以强化此项知识:电脑显示: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
23、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
24、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2、冰心作品阅读交流要求: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你读过的冰心作品,其中包含作品名、内容、阅读感受。3、生字、生词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其础上,(1)、电脑多媒体显示:云翳(y) 巉岩(chn) 羞怯(qi) 心魂惊骇(hi) 休憩(q) 骄奢(sh) 枭鸟(xio) 荫庇(yn) 芳馨(xn) 朔风(shu) 丛莽(mng)(让学生齐读三遍)(2)电脑多媒体 骄奢:骄狂专横;巉岩:1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2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本文应为1项。怡悦:喜悦;高兴云翳: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一
25、泻千里:1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2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心平气和:1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2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休憩:休息绯红:深红色卑微:1指地位低下而渺小出身卑微的人;2衰微。(三)整体感悟1、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听录音,跟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学生可独立钻研,也可与同桌合作讨论完成。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26、可作如下提示:第一种: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 的全部生命历程。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第二种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三部分。 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不敢信来生)以一江春水为喻,形象描绘生命的过程。第二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以一棵小树为喻,再现生命的全过程。第三部分:(“宇宙是结尾”)揭示生命的本质。第种部分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两部分。 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也不敢相信来生)具体
27、描述生命像什么。第二部分:(宇宙是结尾)深刻揭示生命是什么。第二课时(四)研读课文1、分组探究课文内容。方法: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部分;2、学习成果汇报。方法:各个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探究成果。3、问题探究:互问互答每个小组就各自探究的内容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作出解答。4、附:问题展示:“一江春水”部分:(1)、“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句中,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提示:“是”对生命本质的揭示,面“像”则重在对生命外部形式的再现。“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2)、“
28、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这个过程与生命过程有何相似之处?提示:可从文中几个“有时候”领起的内容来思考,学生只需从中摘录关键词加以联想即可找出答案。几个“有时侯”领起的内容和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一一照应。(3)、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提示: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4)、“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提示:可从文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
29、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宁静。“一棵小树”部分:(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提示:生长顺序,()、在生命的历程中,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提示:四季的不同状态。可从中摘录关键词语来进行理解。()、面对死亡,小树作何反应?(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提示: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4)、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揭示: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体验认识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可以这样
30、的理解:“来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敢说”“也不敢相信”传达出作者对“今生”珍爱与重视,这是积极进取的生命观;或者说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当珍惜,无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应当勇敢面对,细细体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第三部分问题展示:(1)、请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提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2)、这两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说说你的理解?提示:生命来之不易:顺利与坎坷,成功与失败是相伴随的。惟其如此,才构成灿烂多彩的人生。故此,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赋予我们
31、的一切。(3)、“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提示:此题答案灵活开放,应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如学生可心理解为这句话道出生命中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也可理解为我们经历了生命中阴翳,能让我们更加珍爱人生,从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等,只有言之成理即可。总结性思考:讨论: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提示:1. 选择适宜的形式: 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2.语言明朗灵动、含蓄隽永: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礼赞。3
32、. 写法上匠心独具。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五)佳句细品思考:本文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方法及要求:学生从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语句,为同学朗读,并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提示:建议学生可从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等方面入来选取语句,进行赏读。(六)课堂活动互赠名言1、将你课外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赠送给同学;2、提示:说话内容应包含:被赠送者姓
33、名、名言内容、赠送原因三个方面的内容。3、电脑多媒体 提示: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车尔尼雪夫斯基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华罗庚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法国诗人吕凯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
34、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教后反思: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学案新人教版9 谈生命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文章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渡和一般的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要加强诵读,在多读的基础上着重理解、领悟文中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品味文章中的精美语言,记诵名言警句。(三)审美鉴赏积极向上的美好人生。这一篇短小的散文,是一篇文质兼备的美文。文章表现了丰富多彩而有复杂多变的感情,给人以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重的启发、教益。文章描写一
35、江春水时,一开始写它“愤激”“怒吼”“奔腾”,字里行间充满激情;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自己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小树则有所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充满希望,继而“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没有悲哀。虽然复杂多变,但总的来说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了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人生。(四)重点难点突破1、阅读全文,想一想,你认为本文应该划分为几个层次?怎样划?析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就本文的层
36、次划分有多种意见,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言之成理。参考答案:第一层:(第一句话)这是文章的领起句。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应该独立成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颗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最后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析本题旨在通过对课文的感觉感知,达到在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深化对文章思想的认识。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要求陈述的是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而不是学生畅谈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所以,应尽量贴近课文的本意。参考
37、答案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它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期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3、本文以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长大叶落归根来比喻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分别说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阐述了怎样的人生过程?析本题重点在于揣摩文章重要段落的意蕴,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参考答案本文以“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为喻,都是为形象地阐述人生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其中“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着重突出曲折和大起大落的特点;“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则侧重表现这个过程的平静和温柔的特点。4、文章
38、中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你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简要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析此题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人生信念,从而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参考答案略。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清吟 yn枭鸟 xio B、荫庇 yn芳馨 xn C、怡悦 y杜鹃啼血 t D、惊骇 hi休憩 q 2、对“不是每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
39、体现。 B、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 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3、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 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C、 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4、冰心将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表现你对生命的理解。 (1)(2) 能
40、力提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谈 生 命 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
41、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
42、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
43、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44、,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 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2、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联系 作者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 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2) 愿你生
45、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B.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许多句子不乏深刻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斜阳芳草里,看到了夹岸桃花”,就使人感受到生命晚景的瑰丽。C. 本文结构严谨,开合自如,行文上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结尾一段中说“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第一段对江流入海过程的叙写完全照应。D. 本文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又说“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这些看似与本文积极乐观的主题不太和谐的略带宿命和伤感的文
46、字,应作正话反说理解。 开放探究阅读冰心的绿的歌,完成文后问题。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关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颜色。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在怅惆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
47、新的一代。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科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静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个人、社会、祖国、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之歌”献给生活在青年的生命中的青年时代。1、为什么作者说“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用原文回答:(有超过14个字)2、作者是在什么季节去西山寻找枫林
48、的红叶的?( ) A 初秋B 仲秋C 深秋D 初冬3、文中写“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这里“临去秋波”比喻(不超过8个字),抒发了作者(不超过12个字)的思想感情。4、文中写“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摘录原文回答这里“向前看的思路”指的是。5、“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静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作者见到“绿”从“惊喜”到“恬静”进而“陶醉”其中的原因。(不超过30个字)6、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评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我”离开海为,进入城市后,“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这里暗指城市色
49、彩的驳杂,与辽阔大海的一片湛蓝相比显得黯然失色。B、作者先写大海的蓝色,城市的杂色,枫林的红色,目的都是为了衬托后面的绿色。C、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是引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下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的“红”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冰心在文中与龚自珍在诗中所指代的对旬是一致的。 D、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或比喻的手法,分别赋于蓝色、红色和绿色以人的品格。 E、 文章最后以祈使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青年们的热切期望。三、资料下载1、冰心简介2、冰心妙语录: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
50、,也不是悲凉。 指点我吧,我的朋友!我是横海的燕子,要寻觅隔水的窝巢。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的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灭。9 谈生命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1、D2、C3、D4、略 能力提高1“生命是什么”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意思对即可)2“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
51、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意思对即可,要联系作者思路,用意,语言表达应清楚明白。) 3(1)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息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2)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痛,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4 A 开放探究1、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2、C (提示:从“一闪光艳”、“临去秋波”、“朔风”等词可推断出此时处于深秋季节。)3、即将凋零的红叶对枫林红叶喜爱而又惋惜。4、“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大体上泥中融化,来滚滚培养它新的一代。5、绿是春天、表春的象征者,亦是作
52、者的理想和希望之所在。6、AC (提示:A文中的“杂色”比喻城市生活的复杂,并无贬义;C项中冰心文中的“红”指代枫叶,龚扑克珍诗中的“红”指代“红花”,二者指代的对象并不一致。)第三篇:201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学案 新人教版谈生命教师寄语: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爱默生 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识记作家作品、难点字词。(重点)2、感受作品生动的描写,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揣摩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重点、难点)3、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基础知识: 1作者介绍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
53、年10月5日生于一个北洋水师的军官家庭,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爆发时,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并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作品多涉及教育、男女平等、报国、婚姻家庭等问题。在此同时,还写了许多清新隽美的小诗,其诗集繁星春水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其文笔隽逸,艺术精巧。冰心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散文,其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独成一体,被当时读者誉为“冰心体”。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挟卷( )羞怯( )覆压( )清吟() 巉岩( )绯红() 荫庇( )芳馨()云翳()休憩()悬崖峭壁() 心魂惊骇(
54、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泻千里:枭鸟:荫庇:芳馨:云翳: 巉岩: 丛莽: 自主探究:4、本文的主要的内容是什么?5、本文全文只有一段组成,根据文意,可以把本文划分成几个层次?6、生命和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有什么关系?7、 如何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合作释疑:8、“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9、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品味语言:10、“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111、请
55、分别说明以下几句话在文中的意思。(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2)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4)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5)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6)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12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 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拓展延伸: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最后一层,然后把自己的对生命的感想写出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达标检测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
56、,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
57、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
58、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2.在这些生命的状态中,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3、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4.为什么说“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5.生命还像什么?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谈谈看法?9.谈生命参考答案1 2 3 略4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
59、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毅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5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课文第一句话。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为下文作好了铺垫。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写了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了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余下部分。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6一江春水显示了人生历程中的丰富多彩;一棵小树则着重表现了生命的奋斗不息。7结合本文可以这样理解:希望你的一生能够有丰富多彩的经历,你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
60、福和欣慰的情景。8、“一江春水”经历的生命过程的体验: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其实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与生活关联的数学题目及答案
- 文化与娱乐:2025年KOL内容营销策略与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南航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妇幼护士笔试题目及答案
- 虚拟现实教育产品在物理力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与教学策略分析
- 露营经济背景下的户外运动装备行业市场细分研究报告
- 深化小学教师反思与教育实践的研究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商用车辆在石材加工厂运输中的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 广东初三一模试题及答案
- 单位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羽毛球比赛对阵表模板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地籍测量成果报告
- 2024年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客车防雨密封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方案
- 新生儿胸腔穿刺术
- 液气胸病人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