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新选_第1页
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新选_第2页
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新选_第3页
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新选_第4页
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新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word.周国平谈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9 月 15 日,中保协特聘中国保险文化公益推广大使, 中 国著名作家、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做客由中国保险行业 协会主办的第 162 期中国保险大讲堂,以哲学与人生 兼谈保险人的修养为题发表专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速录 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什么是哲学?我们对哲学有一个概念, 其实在中国,我们提起哲学,比如说会想到具体的儒学、道 学、国学,马哲、毛邓论,实践论、辩证法、唯物主义等等, 但是我们真正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从源头上,哲学的故乡是 古希腊,所以真正要了解哲学应该到源头上去。哲学,翻译 的时候我觉得有两点要注意:第一点,爱智慧。

2、在希腊人看 来,爱智慧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对所有的道理都明白了,这 个是人做不到的,神才可能是智慧的,一切道理都明白,人 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人可以做到爱智慧,可以去争取掌 握越来越多的道理,追求真理,你不可能通晓一切真理,但 是你可以追求真理。所以,爱智慧实际上是要想明白人生的 道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到终点,一切人生道理都通晓 了,那就是神,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哲学这个概念没有传达 出来。第二点,哲学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一门学科。在它的源 头上哲学不是学科,爱智慧不是学科,爱智慧是一种人生态 度,是一种生活方式。 哲学家爱智慧者, 他也不是一种职业, 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人格。我们可以说,人

3、类历史上有 四位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传统是由这四位 伟大的精神导师开创的。这四位精神导师实际上都没有创立 一门学科。第一位,最早的佛陀、释迦摩尼。这几个人基本 上都是公元前六世纪出生的,释迦摩尼没有创立一门学问佛 学,佛学是后来的事情,后来研究者、传播者,他们建立了 一门学科。第二位,孔子。孔子也没有建立儒学,儒学都是 后来的传承者建立起来的。第三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也 没有创立一门哲学,哲学也是后来才有的。第四位,耶稣。 一般我们说公元是从他开始的。实际上他生的年代要比公元 稍微早一点,耶稣也没有创立一门学科叫做神学。这四位精 神导师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做文字,没有写东西,他们就

4、是和 一些追随者、弟子一起来探讨人生,实践一种人生的态度, 不是在研究学问,这几个东西后来变成了学问,有了儒学、 哲学、佛学、神学,都是后来的事。我们真正要了解哲学, 回到源头去,就是要爱智慧。古希腊怎么会有哲学的?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疑惑) 哲学是从惊疑开始的。无论是人类的历史上,还是个人的发 展来说,哲学都是开始于惊疑,从西方的历史上来看,像古 希腊,它原来是用神话解释世界的,不是哲学。当理性开始 觉醒的时候,它就不能满足于神话所描述的世界,它要追问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 哲学开始惊疑,我们可以相对分一下,惊奇是面对世界的, 因为

5、惊奇而求认知,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真相是 什么。疑惑是面对人生的,因为疑惑而求觉悟,追问人生的 意义是什么。哲学所追问的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世界的真 相、 人生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 “世界上最让人惊奇和 敬畏的是两个东西:一是我们头顶的天空。二是我们心中的 道德律。 ”人是按照道德来做事情的, 心里有没有道德这个法 则,他说这是最让人惊奇和敬畏的两件事情。我们可以说, 哲学无非是两个志向,一个是走向天空(头上的星空) ,宇 宙是真正要探寻宇宙的奥秘,一个是指向内心,心中的道德 律,做人的道理就是这两个方面。今天着重谈提升这方面, 如果要给哲学下一个定义,到底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对

6、世界 和人生的根本问题思考,一个是思考世界的根本问题,宇宙 的奥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实际上是西方哲学 2000 年来,它的前一段在讨论这个问题。另外就是思考人生的根 本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希腊哲学经过一个转折,在苏 格拉底以前追问世界的本质,从苏格拉底开始,可以用罗马 哲学家、政治家西塞罗的话来说,苏格拉底是把哲学从天上 拉到地上的一个人,他开始把哲学看成是思考人生的问题。 追问人生的意义,这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哲学是对世界和 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其实说明了哲学几个特点:特点一, 全局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平时实际上都生活在一个局部里 面,没有人可以直接生活在全局里面,生活在宇宙的整体

7、、 人生的整体里面,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局部里面,我们每天都 过具体的日子和具体的人打交道,这都是有局部,这是不可 避免的。但是,哲学就是要让你从局部跳出来,看看全局, 看看宇宙的全局、世界的全局、人生的全局,有一个大的坐 标系,根据这个坐标系再来定位你的人生该怎么过,它是关 注全局的。特点二,根本问题。就是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 义。它不是专门解决小问题的,也不是仅仅是一个方法论。 经常有人说哲学是一个方法论,我说它有方法论的方法,但 是仅仅有方法论不是哲学, 不想大问题就不是哲学。 特点三, 独立思考。要你独立思考的,真正的哲学问题,它没有最后 的答案,尤其是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你仅仅通过学习一种

8、哲 学以后,你接受了一种标准答案,你还是在哲学之外,你还 没有进到哲学里面去。什么样的状态开始进到哲学里面?你 就是自己开始思考这些大问题了,你自己去寻求这些答案 了,你独立思考了,你觉得这些问题对于你来说是重要的, 你要把它想明白,这个时候你是进入了哲学。具体到人生哲 学,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怎么样才是有 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问题,这是人生哲学思考的一个总问 题。当然,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层面。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 尤其是柏拉图著作,他经常有一个概念叫做好、善,亚里士 多德讨论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在我看来, 这个 “好”可以成两个层面:层面一,可以归纳为就是讨论幸

9、福问题。幸福问题是讨论人生的世俗,什么样的生活是让人 满意的、快乐的?层面二,思考人生精神层面的意义。这个 好不光是令人满意的,而且是正当的、高尚的,这个层面就 是道德、信仰的问题。所以,从人生没意义,世俗意义就是 幸福问题,道德问题讨论的是精神意义。这两个意义都有, 人生既有世俗的意义, 可以过得幸福, 人生又有精神的意义, 你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后,还有一 个问题,人总有一死,你所追求的、得到的这些意义,如果 死了以后都没有了,那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生死的问 题是讨论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有没有能够超越生命的,比 生命更长久的永恒的、 终极的意义, 这是生死问题要讨论

10、的。 所以,人生的问题归结起来这三大问题:幸福:讨论人生的 世俗意义。道德:讨论人生的精神意义。生死:讨论人生的 终极意义。幸福幸福的问题实际上从古希腊来说,是亚里士 多德讨论特别多的问题。幸福是我们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 的,我们之所以做其他所有的事情, 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 就是说,可能我们每个人做的事情、选择的事情不一样,那 是手段,有的人经商,有的人做官,有的人搞学问,但是你 不管选择什么,但是有时候不是选择的,是环境安排的,不 管怎么样,人做什么事情最后都有一个目的,他是为了让自 己幸福,没有人愿意做一件事的目的最后是让自己不幸福 的,幸福是人人都要的东西。什么是幸福?其实每个人对幸

11、福的理解不一样。我们是用幸福这个概念来描述一种生活状 态,这种生活状态非常让人满意,我们把这种非常让人满意 的生活状态叫做幸福,但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可以让人 满意,人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幸福的问题没有 办法讨论的,它完全是一个主观感觉。当然,主观上感到幸 福,这肯定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如果他自己感觉不幸福,你 硬说他幸福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它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 件。主观感觉幸福,不一定他是一个幸福的人。我知道有一 种精神病叫做狂喜型的妄想症, 整天快乐, 这样的人我见过, 但是你说他幸福吗?他其实很可怜。主观感觉仅仅是一个必 要的条件,但是不是充分条件。幸福是不是完全是客观的东

12、西?也不是。有一些人弄了很多幸福指数的研究,当然可以 做研究,但是我想是这样的,有的人幸福指数分数很高,如 果他自己不感到幸福,你能说他幸福吗?不能说他幸福。其 实很多感受的东西没有办法数量化。我们应该怎么样讨论幸 福的问题?我们要讲到主观感受,我们仔细追究一下,为什 么人们对幸福,对让人满意的生活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 要求,原因在什么地方?当然细微的,比如说个人的兴趣、 性格不同也是原因,但是大的分歧在哪里?你会发现在价值 观上面,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对幸福的期待,基本的方向是 什么,大的框架是由价值观决定的。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价值 观不对,然后他追求某种东西,觉得非常幸福、快乐,但是 持久不

13、了,错误的价值观一定会让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迷 路的,持久不了,所以价值观非常重要。客观指数也是这样 的,其实幸福的指数,哪些项目被认为是重要的,给他比较 高的分值,哪些项目比较低的分值,这个也是由价值观决定 的。所以,从哲学上来讲,是立足于价值观来看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们从哲学史上来看就是这样的,哲学家们就是从 价值观出发,来讨论幸福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对幸福 的观点可以分成两派:第一派,快乐主义。快乐主义的代表 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伊壁鸠鲁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的,快乐就是好的, 快乐是人生的目的。 但是, 他指出一点, 在追求快乐的问题上要算总账,这恐怕也是后来快乐主义者 的基

14、本观点,你要算总账,你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快乐,得 到一个更大的痛苦,这样的话,你人生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所以,伊壁鸠鲁说,要理智的追求快乐,快乐都是好的,但 是要理智的追求快乐,不要因为追求快乐,给自己造成更大 的痛苦,那就是不理智。追求快乐本身没有错,任何人都应 该追求快乐, 但是追求快乐有两个原则: 原则一, 理智原则, 不要给自己造成痛苦(伊壁鸠鲁说的) 。原则二,道德原则, 不要给别人造成痛苦。当然了违背道德去追求快乐,最后也 是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伊壁鸠鲁说什么样的快乐是可以持 续的,不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呢?他给快乐下了一个定义, 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繁忙,身体健康、灵魂安

15、 宁就是快乐、幸福。所以,伊壁鸠鲁最后的观点跟中国人说 的知足常乐很像,你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超过自然所需要的 欲望,往往是痛苦的根源。大自然把你产生出来,你是有欲 望的,但是你这个欲望大自然给你准备的条件已经够了,合 乎自然的欲望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一旦超出自然的规定, 那就不容易满足了,那就走上了痛苦的不归路。伊壁鸠鲁之 后,西方哲学主张快乐主义的,从近代来看主要是英国哲学 家,包括亚当 斯密、约翰穆勒等。这是西方哲学史上对幸福 的观点,快乐主义。完善主义,完善主义更加强调道德、理 性,希腊概念里面有一个 “德性 ”,包含两个意思:第一层意 思,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人是能够有思考能力的,所以

16、把 你的思考能力实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人生莫大的幸福。第二 层意思,一个人又是一种道德的承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 是快乐的,也是莫大的幸福。所以德性这个概念,包含着思 考和道德、理性和道德。这是人的最主要的品质,是人身上 最高贵的品质,把它实现出来,就是幸福。希腊的大部分哲 学家基本上都是这样看待,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比较看重的是人精神方面。 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公式, 他说知识或者说智慧等于美德、 幸福。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你就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不会 做坏事,做人就有方向,你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而做一个 有道德的人,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智慧、美德、幸福

17、三者 是同等的。 这样一个完善主义的观点, 在近代西方哲学里面, 主要是以德国哲学家主张的,包括康德、黑格尔,其实也包 括马克思。中国哲学思想来说,我觉得古代哲学跟快乐主义 比较相近的是道家。道家的幸福观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全 性保真。要保护好你完整的、真实的天性,不要用物质去损 害它,这是道家幸福观最基本的东西。庄子经常讲,保其性 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他讲的性命之情,实际上就是这 样一个真实的天性,生命的本真的、单纯的状态,你不要把 它破坏了,要保护好。这是老子、庄子经常谈的问题。庄子 还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丧己于物, 把自己丧失在物质上面; 失性于俗, 把天性丧失在

18、世俗上面, 这样的人是倒置之民,是颠倒的人,价值观颠倒。其实你看 快乐主义也好,道家也好,它非常重视的就是让生命真正的 需要得到满足, 但是,你不要用社会的物质的东西去破坏它, 把生命弄得复杂了,这就痛苦了,他们都是这样,这是他们 一个共同的观点。那么和完善主义比较接近的是儒家,儒家 的幸福观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如果说道家是全性保真, 儒家的幸福观就是:安贫乐道。这个观点在孔子那里特别突 出的,孔子经常讲这样的道理,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 食。真正的道德高尚的人,他不会去追求物质的东西,他追 求的是道, 就是精神的完善, 在孔子那里道就是精神的完善, 就是你做人的基本道理。 物质生活可以贫

19、困一点、 简单一点, 他夸他的学生颜回, “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总是快快乐乐的,就是生活这么简单 的,回也不改其乐,他还是那么快乐。这样的话很多,物质 生活可以简单一点,真正的快乐在精神上面。我们从哲学思 想可以看到,哲学家们用价值观来谈幸福问题的,虽然他们 有的人更重生命, 快乐主义; 有的更精神, 完善主义。 但是, 其实分歧没那么大,无非是重点不一样,主张快乐主义的哲 学家,没有一个把物质的奢侈享受看成是快乐的,没有一个 是这样的,在物质上强调的就是平常心。所以,他们共同特 点就是重生命、轻功利。根据他们的观点,你让我来谈幸福 的问题,幸福实际上就

20、是让人的生命、让人的精神有一个好 的状态。 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一是生命; 二是精神 (灵魂) 让这两个东西,有一个好的状态,这就是幸福。什么样的状 态才是好的?根据哲学家们意见,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应该是 单纯的,不要太复杂,复杂就痛苦了。精神应该是丰富的、 高贵的、优秀的,精神贫乏,你身上就没有了快乐的源泉。 一个人精神丰富、 优秀, 他自己身上就有快乐的源泉。 幸福, 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生命的单纯。也可以说,珍惜那些 平凡的幸福。让生命有个好的状态,让生命本身这些需要得 到很好的满足,这是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能做到这一 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区分开生命的需要和物质的欲望, 这是两码

21、事。我们现在往往把生命的需要和物质的欲望混为 一谈。很多哲学家都谈到这个问题,当然生命的延续是需要 有物质的,但是它所需要的物质是有限的,超过这个自然规 律的需要, 那种欲望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 是社会刺激出来。 看见别人有, 我也要有。 我们可以想一下 20 年前、 30 年前, 我们在物质上的要求, 和现在大不一样, 那时候就简单的多, 这个东西真的是社会刺激出来,水涨船高,我们的欲望随着 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管提 高到什么程度,我们始终要清醒,其实我们的生命不是真正 需要很多东西,我们不要太在乎,我们可以去追求、可以去 享受,但是不要太在乎。尤其不要用它们来损

22、害对生命本身 的需要和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什么呢?我说,人是自然 之子,是大自然的孩子, 生命本身的需要是符合大自然规律。 无非是那些平凡而又永恒的需要,比如说,要有个好的自然 环境,要和自然有个和谐的关系,这个可是人的命根子啊, 人不管怎么样发展,经济怎么发展、技术怎么高超,你永远 跳不出如来佛 (大自然) 的手掌, 你永远在大自然的掌握中。 所以,你一定要和自然有一个好的关系,作为个人来说,你 要亲近自然,要经常接地气;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 个人类来说,要保护好自然。你为了眼前的发展破坏自然, 实际上就是在挖自己的命根子,完全颠倒。过好平凡生活, 我觉得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

23、界上最基本的使命。其实你看西方人,像美国的总统、领袖人物,他们经常秀他 的家庭生活,绝对不说为了工作要牺牲家庭,绝对没有这种 观念的,这种观念在他们看来是荒唐的,我觉得这是对的。 他们可能是在秀,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有一个公认的 价值,大家多多认为家庭是重要的,这是对的。我们要珍惜 平凡生活,珍惜这些平凡的幸福。曾经有一个埃及的记者采 访我,当初我就谈到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他在他每天过 的日子里面, 找不到幸福, 这样的人到哪里去都找不到幸福 因为他对幸福的判断是有问题的、那种感觉是有问题的。总 是觉得幸福是在别处、在远处,不在身边,我觉得这是不对 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定要有相爱

24、的伴侣、和睦的 家庭、知心的朋友,不管你多么忙,一定要和你的家人一起 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笑声、欢语,我觉得这些东西要比 有钱、有车、有房,这些物质的东西重要。生命的本身需要 的满足,包括自然情感、爱情、亲情、家庭、健康、安全, 包括和自然的和谐的关系,这些东西要比钱重要多。所以, 不能为了次好的东西,把最好的东西丢掉。精神的优秀生命 的单纯,人有两个主要的身份:第一个身份,自然之子。生 命单纯,你当好自然之子,享受作为自然之子的快乐,享受 生命的单纯快乐。第二个身份,精神的优秀。从这个角度来 说,幸福是一种能力,一个人要能够享受精神层面的幸福, 它有一个前提,你必须的能力,你的精神素质是高

25、的,你才 有享受精神快乐的能力。人要珍惜平凡的幸福,我觉得一个 人,从生命的层面上来说他要平凡,但是,在精神的层面上 来说他不能平庸。人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不平庸,优 秀就会有更高层面的精神享受。所以,精神上的这种幸福, 因为老天给了我们两个身份:自然之子、万物之灵。这样人 才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起码从我们现在知道的来说,人才 是有精神属性的、有精神能力的、有精神需求的。精神层面 的幸福,实际上就是我们要享受我们自己的精神属性、精神 能力。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我们的幸福感能不能再提 升、能不能再升级,就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素质。从精神层 面上来说人的精神能力,按照一般的归纳来分析的话主要

26、是 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智力。人是有头脑的、有思考能力, 所以我们要享受智力生活。第二方面,情感。指的不光是自 然情感(爱情、亲情) ,是指人的感受,对美的感受、心灵 的丰富,我们要享受自己丰富的精神生活。 第三方面, 道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幸福是一种能力, 我们要做到情智双修、 德才兼备,全面的享受,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这样一种属 性。从智力生活来说智力的优秀,或者说能力的优秀,人在 这个世界上,我觉得还是应该让自己能力高一点,具备比较 高的层次能力。人生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是事业,从生 命的角度来讲是爱情,爱情是非常重要的一块领域。从精神 层面上说,幸福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事业,你

27、有没有自 己的事业。事业是你找到了一个领域,在那个领域里面,你 最好的能力得到了最好的运用和发展,那个领域就是你的事 业。我们每个人生到这个世界上, 老天给她一点特殊的禀赋, 人和人是不一样,什么样的事情适合他做、什么样的领域适 合他发展,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一定 是有一个大体的方向、范围,什么样范围的事情适合你做, 这和你的天赋是有关系的。你做了适合你天赋的事情你会感 到快乐,而且你觉得如鱼得水,你的能力发展的也非常快, 所以一定会有这样的领域。要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不是你刻意去寻找的,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一半的能 力发展的是好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人的能力分

28、两个层 次:层次一,特殊的禀赋。层次二,一半的智力发育状况。 一个智力发展的好的人,我觉得任何职业、任何岗位,他都 有对智力的挑战,而智力发展好的人,智力品德高的人,他 对这种挑战他是兴奋的, 他是积极的应对的, 他一定会优秀。 但是,如果一个人智力品德不好,不爱学习、不爱动脑子, 这样的人,对于这种智力的挑战,他是麻木的、逃避的。所 以,让自己的智力品质好非常重要,可以让你在任何岗位上 做到优秀,另外也比较容易发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在哪。如 果智力品德不好,不爱动脑子、不爱学习,这样的人那点特 殊的禀赋,在我看来是永远被埋没,永远发现不了。什么的 才是智力品质好,人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什么? 第

29、一,好 奇心。一个人有没有好奇心、有没有求知欲,非常重要。对 世界、对事物、对知识充满着兴趣。我相信,各行各业做出 大成就的人、有作为的人,都是好奇心的幸存者。一个人要 把好奇心保护下来是不容易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 惯。习惯成自然,习以为常了,见多就不怪了,就没有探索 的心情了。二是功利。你很容易就没有好奇心,你想的都是 器的层面、术的层面,道的层面东西你都不想。第二,独立 思考的能力。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这两个是一个人最重要的 智力品质。这两点合起来就可以说是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 惯。一个人智力品德高, 就是说他有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英国哲学家怀海德说: “教育就是当你把在课堂上学的

30、东西都 忘记了,把为考试而背诵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 教育。 ”如果把课堂上学的知识都忘了以后,什么也没剩下, 那就是白受的教育, 那就等于没受过教育。 怀海德说: “融入 你血肉的智力活动的习惯。你喜欢探索事物,你能够独立思 考,那你就是教育合格了。 ”一个人是要一辈子学习的, 其实 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是很基础的。 而且怀海德说, “知识这个 东西,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目标,因为如果你不用知识,你很 容易忘记,你要用的话很容易查到的。你真正有了智力活动 的能力, 知识其实是随时可以得到的东西。 ”人是要一辈子学 习的,学校里就是打个基础,在我看来这个基础就是要让他 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就

31、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兴趣的 引导下自主学习,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学习这件事情一定 要主动的,被动的学习既痛苦又无效。如果一个人养成了自 主学习的习惯,有了自学的能力,他这一辈子就能发展,他 不用别人催,当然这个时代会提出很多问题来,客观环境或 者机遇对他有一些要求,他会很容易根据这些要求来安排自 己的学习,因为他有这个习惯、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你没 有这个习惯,所有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单位去派你参加一些 培训班,我觉得这是不够的,一定要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按照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出息 的。我觉得这种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特别重要,互联网时代最 大特点资讯共享,资讯又很多,

32、这是最大的优点。但是,你 要让这个优点变成你的财富, 对你有利, 前提是你善于自学, 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可以到互联网上去找你要的东西。如 果说,一个人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不擅长自学,他又没 有自制的能力,我觉得互联网时代对他来说真是一个非常糟 糕的事情。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善于自学的人的天堂,是一 个不善于自学,没有自制力的地狱。享受心灵的生活享受心 灵生活,指一个人不但有思考能力、认识能力、做事情的能 力,而且,一个人是有感受能够的,他对人生是有体验的, 要让自己有一个丰富的感受、丰富的体验。这样你才是作为 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在那里存在着。如果你真有事业, 没有这种心灵丰富的感受,无论

33、如何是一个缺乏。我们说专 家事业有成, 在社会上很有作为、 很有地位, 我们很尊敬他。 但是爱因斯坦说, “专家就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 在一个狭窄 的领域里训练有素, 能够做出准确、 敏捷的反应。 ”当然我们 需要专家, 而且一个人成为专家也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但是, 仅仅是一个专家, 那人生的意义没有实现, 仅仅是一个专家, 你就是一个好工具。但是人不但是工具,人也是目的。实际 上,让你的内心丰富,感受人生的这种意义,就是把自己当 做目的。一个人内心丰富不丰富,很重要,在一个内心丰富 的人和一个内心平凡的人,表面上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上,实际上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他们实际上就是

34、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内心平凡的人,世界上再有美的 东西啊、有意义的东西,他都看不到,他可能看到的就是很 狭隘的,和自己利益有关的东西,其实很可怜。如何才能让 自己内心丰富?我比较强调两点:第一点,读书,养成阅读 的习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我 们要通过读那些好书,那些优秀的、伟大的作品,把人类所 创造的精神财富,变成自己的财富。第二点,要珍惜、关注 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在这些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我主张凡 是能写字的人, 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我觉得对一个人来说, 你的经历,以及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是你最重要的财富, 你和别人不一样,就在于这个地方,你的经历是不一样的,

35、你在这些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是不一样的,不能让它就这么 流失了,要把它留住,写日记就是一个好办法。而且我觉得 写日记有特别大的好处,其实一个写日记的人,他在生活当 中是更细心的。生活的过程中,他就会注意,那些对他人生 有意义的东西,可以写到日记里面的东西,他会注意有意义 的东西。他的灵魂眼睛也是睁开的,他不光是用他的肉眼在 看生活,他灵魂的眼睛也在看。另外一方面,他又会比较超 脱,但是他写日记的时候,实际上我的感觉就是有一个更高 的自我,把那个身体的自我找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汇报、 跟他交谈,如果他有什么想不开的,就开导他,是这么一个 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人,如果你真的认真写日记, 不是写

36、流水账,实际上我强调写日记,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人 要有独处的时间,要有和自己灵魂交谈的时间,当你自己和 自己待在一起,你什么也不干也很难的,写日记实际上是帮 助你独处,帮助你和自己的灵魂交谈,实际上起了这么一个 作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说的更高的自我,实际上就是 你的灵魂或者说你的理性,这个更高的灵魂的自我、理性的 自我,把你那个身体的自我找到了自己的身边,跟他交谈。 阅读要有收获、要有体会的话,很重要的就是你自己的灵魂 里面要有这个东西。但是,不关注自己灵魂的人,你即使有 了那些东西它很容易流失的,它不会生长的。一个人在这个 世界上一定要有两个朋友:第一个朋友,自己。古希腊哲学 家就喜欢讲这

37、个话,谁是你最好的朋友,你自己,他们讲的 你自己就是你身上更高的自我,就是灵魂的自我、理性的自 我,要让它觉醒、经常在场,让它强大起来。第二个朋友, 好书,以及活在好书里面伟大的、优秀的灵魂。他们能够帮 助你更高的自我变得强大、充实。道德的问题道德在我们人 性里面是有基础的,道德并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人的一种规 则、一种命令, 它在人性当中是有基础的。 它的基础就在于: 生命、灵魂(精神) 。作为生命,人是有同情心的,你是一 个生命,别人也是一个生命,生命对生命是有同情心的,同 情心就是道德的重要基础。所谓同情心就是人和人之间互相 作为生命对待,把对方看作生命。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

38、”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 人就是道德的开端。 仁实际上 就是善良, 从人的本性上来讲, 一个仁者就是一个善良的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同情心是善良的开端。实际上善良就 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一个人不善良,你就不要 谈道德,你是虚伪的。我们做道德教育也首先要人做一个善 良的人。我认为善良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西方哲学家也非 常强调这一点, 尤其是亚当 斯密, 他说道德的基础就是同情 心,在同情心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的两种主要的道德:第一 种,正义。正义就是不能做损害他人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损 害他人的事情,你就要去制止,作为一个社会来说,你就要 去惩罚他,作为法律来讲,你要惩罚这个损人的事情。第二 种,仁慈。不但不能损害他人,而且要帮助他人,要帮助那 些弱者。这两种道德(正义、仁慈)都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 础上。道德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灵魂。人不光是生命,而且 是灵魂。灵魂这个含义,其实主要是指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 在,人是万物之灵,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动物也是生命, 但是动物没有我们意义上的灵魂,就是说能够思考的头脑、 感受的情感、 精神追求的道德, 动物是没有这种自觉的形态, 但是人是有这种自觉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身上是 有神性的, 这是人的尊严之所在。 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