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513450976 一、引言 PAGEREF _Toc513450976 h 1 HYPERLINK l _Toc513450977 二、文献综述 PAGEREF _Toc513450977 h 2 HYPERLINK l _Toc513450978 (一)国外文献综述 PAGEREF _Toc513450978 h 2 HYPERLINK l _Toc513450979 (二)国内文献综述 PAGEREF _Toc513450979 h 3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0 三、银行信贷中的财务报表分析
2、PAGEREF _Toc513450980 h 4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1 (一)相关概念界定 PAGEREF _Toc513450981 h 4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2 (二)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513450982 h 5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3 四、银行信贷中虚假报表产生的原因 PAGEREF _Toc513450983 h 8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4 (一)企业层面分析 PAGEREF _Toc513450984 h 8 HYPERLINK l _Toc51345
3、0985 (二)银行层面分析 PAGEREF _Toc513450985 h 8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6 (三)社会层面分析 PAGEREF _Toc513450986 h 9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7 五、银行信贷中虚假报表的特殊表现形式及识别方法 PAGEREF _Toc513450987 h 9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8 (一)特殊表现形式 PAGEREF _Toc513450988 h 9 HYPERLINK l _Toc513450989 (二)识别方法 PAGEREF _Toc513450989 h 1
4、2 HYPERLINK l _Toc513450990 六、银行信贷中虚假报表问题的防范手段 PAGEREF _Toc513450990 h 13 HYPERLINK l _Toc513450991 (一)贷前防范 PAGEREF _Toc513450991 h 14 HYPERLINK l _Toc513450992 (二)贷中解决 PAGEREF _Toc513450992 h 16 HYPERLINK l _Toc513450993 (三)贷后制裁 PAGEREF _Toc513450993 h 16 HYPERLINK l _Toc513450994 七、总结 PAGEREF _Toc
5、513450994 h 17 HYPERLINK l _Toc513450995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513450995 h 18银行信贷中的虚假报表问题研究 摘要:信贷业务作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信贷管理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尤其需要关注由于企业提供虚假报表所产生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贷款融资成了许多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自身条件不满足贷款要求或监管不足等原因,部分企业会通过虚增资产、隐藏负债、提高利润等手段粉饰报表,“骗取”贷款。本文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了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提出了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以及贷前、贷中、贷后三个不同
6、时间段内的防范手段。关键词: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虚假财务报表Research on False Statements in Bank CreditAbstract: Credit business as the main source of bank income, credit management risk is always the focus of commercial banks, especially due to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enterprises to provide false reports. With the c
7、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bank loan financ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ways for many enterpris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ut because of their own conditions, some enterprises will whitewash the reports and cheat by means of adding assets, hiding liabilities a
8、nd raising prof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nk cred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forms of financial fraud in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false statements, as well as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time period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lo
9、an.Key words: credit business;credit risk management;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false financial statement一、引言谈及银行,“存款立行,贷款兴行”已经可以说是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的利润约在70%以上,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国内银行的核心业务,因此一个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好坏决定了银行的业绩。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如今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在保证平稳良好的基础上追求迅速发展,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方面在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管理体制
10、、经营方式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是信贷决策方面。银行审贷人员在判断申请企业是否达到贷款标准时,极大程度上是依赖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会通过测算企业的各项财务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情况,评估企业未来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而审贷人员的决策结果的正误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提供的报表质量。目前我国存在着企业通过对财务报表造假,如虚增资产,弱化负债部分;虚增销售收入,夸大生产、销售规模,提高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等手段来获取贷款,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破产风险无形中转嫁到银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违背了银行对于信贷资产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要求。企业
11、蓄意粉饰、修改财务报表对银行信贷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延长业务进度,一般来说,银行在做出信贷决策之前必须要经过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反馈和选择,虚假的财务报表加大审查人的分析难度,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延长了业务办理时间,决策效率大大降低;其次,出现逆向选择,银行在制定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时候,是为了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筛选出信誉良好、有发展前景的目标客户,当企业的报表出现造假情况时,银行相关人员若无法有效识别,则会选择与最初目的相悖的客户群,没有发现潜在风险,经信贷资金转变为不良贷款,浪费贷款额度,错失优质客户;最后,加大银行决策者压力,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实行一级法人、分级管理的体制,相
12、应的实行的是分级授权经营方式,当某一级由于虚假报表决策失误时,会降低上级的信任度,同时减少授信额度,进而使得再次投放贷款时更为谨慎,产生银行有钱不投放的现象。因此如何识别和防范虚假报表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首要任务。本课题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此背景下的企业报表造假原因、表现以及如何识别、防范虚假报表,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JeremyC Stein(2002)研究认为信息分为可传递和不可传递的,可传递信息是能被直接正式的信息,如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不可传递信息是除了信息提供者之外无法被正式的信息,如借款人是否诚实、努力工作等信息,他强调对于银行来说,分析不可
13、传递信息同分析可传递信息一样重要1。J.David Cabedo,Jose Miguel Tirado(2004)在研究中发现,会计信息分析作为银行信贷的决定判断中的一种方法,同样存在的缺陷,他们提出需要优化现有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及信贷决策时需要分析研究其他对信贷风险的影响2。Bharathetal(2006)认为,借款人的贷款期限、利率水平、是否需要抵押或质押通常与他们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关,贷款人会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较差的借款人尽早还款、付出更高利率、提供一定的抵押或质押,来作为对自己的信息风险补偿3。Seraina C.Anagnostopoulou(2016)认为,预测财务报表可以判断未来现
14、金流和借款人违约概率,这些信息将被纳入贷款定价4。Wittenberg-Moerman(2008)认为低质量的财务报告增加了贷款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贷款交易的效率5。Michael Minnis(2017)发现银行频繁要求公司提供财务报表表并分析信用风险,而公司信用风险高低将影响是否减少要求提供财务报表6。(二)国内文献综述 任杰(2014)的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中难以判别的问题是,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材料是否真实可靠。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讲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其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等方式,综合判断从而降低信贷风险7。农向标(2015)研究认为银行信贷决策中银行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不能单纯
15、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信贷决策,也要充分利用非财务指标8。 章征明(2011)从审计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造假动机和主要方法,并提出了自己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认知和识别造假的手段9。方治(2016)通过对国内外的上市公司造假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初级、中级、高级、创造级造假手段10。张莹、鲁晓(2016)利提出了具有理论性的关注重点会计科目、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利用审计报告结论分析的的识别方法11。郑冲(2016)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如关注异常表现、核查具体项目、比较钩稽分析等12。 张莹莹(2013)从贷款发起人角度对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信贷决策体系缺少相关对于会计报表和数据的真实性和
16、可持续性的核查和监督13。徐定钧(2017)研究认为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自身监管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大基于进款企业财务报表的信贷风险管理14。王欣、李晓光(2017)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针对企业和银行两方面提出了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措施15。裴霈(2017)同样从会计信息的价值入手,分析了银行中虚假报表产生的原因和银行的防范应对措施16。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认为,银行信贷过程中仅仅利用传统的财务比率分析,即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经营、盈利等情况是有缺陷的,容易造成信贷风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7、及表现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三、银行信贷中的财务报表分析(一)相关概念界定1.银行信贷概述。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作为扩大的助力,融资成为了很多企业重要发展途径,银行相关的融资产品也得以诞生。商业银行通过抵押、质押和担保等方式,向借款人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到期日收回利息和本金,扣除相应成本后获得利润。时至今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资产以及主要的收益来源便是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如果想要保持良好的经营模式,就不仅仅是需要对已发生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政策,更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信贷风险的管理基础就是信贷决策的制定。在做出信贷决策前,银行审查人员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等
18、手段,考察借款企业曾经和目前的资产、经营情况,进而预测借款企业未来是否能获得足够盈利来按时偿还贷款。在判断出企业是否具备贷款资格后,银行审查人员做出是否授信、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等信贷决策。2.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人员通过收集、整理企业的会计数据、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利用一定的财务分析软件,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再结合一些非财务信息,评估出企业的经营、偿债、盈利等能力,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3.财务报表分析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过程中,财务报表分析法作为依赖
19、方法之一,具有获取方式简单、分析方法可模式化的优点。而财务报表作为分析的主体,自然成了银行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的必要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银行信贷管理和信贷资产质量,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有助于银行筛选和培养优质客户。目前,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在保障信贷资金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需要培养自己的客户群,获得稳定的资金投入来源,壮大资金实力,因此需要银行对企业客户的经营情况能够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企业财务报表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向包括银行在内的外界展现出了自己雄厚实力,建立良好形象,同样,能够使银行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信用
20、好、有发展前景、风险小的优质企业,提供资金。(2)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提高了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效率。银行根据企业及时送达的财务报表,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信用关系,银行可以快速、准确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选择正确的信贷政策,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服务成本。(3)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是识别并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有时为了获得融资,会编制虚假报表,以骗取银行贷款,这部分也就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影响银行的放款能力,进一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社会危机。部分破产企业形成的债务逃避、转嫁,也会给银行造成大量损失。而银行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识别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隐
21、藏风险,尽早防范,做出相应对策。(二)现状分析近五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份额也在不断加大,通过整理近五年我国银监会官网发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中的不良贷款一项,见表1 ,通过计算(以年末数据作为参考,保留两位小数)我国商业银行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率: 2014年不良贷款增长率0.42;2015年不良贷款增长率0.51;2016年不良贷款增长率0.19;2017年不良贷款增长率0.13,结合图1、2的趋势分析图,可知,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贷风险管理,在尽可能的减少不良贷款,但同时也说明信贷业务在扩大的同时,质量没有赶上数量,依旧存在风险隐患。在对借款企业的实
22、际情况审查、财务分析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时间不良贷款余额(单位:亿元)不良贷款率(单位:%)2013第一季度5265 0.96 第二季度5395 0.96 第三季度5636 0.97 第四季度5921 1.00 2014第一季度6461 1.04 第二季度6944 1.08 第三季度7669 1.16 第四季度8426 1.25 2015第一季度9825 1.39 第二季度10919 1.50 第三季度11863 1.59 第四季度12744 1.67 2016第一季度13921 1.75 第二季度14373 1.75 第三季度14939 1.76 第四季度15122 1.74 2017第一季
23、度15795 1.74 第二季度16358 1.74 第三季度16704 1.74 第四季度17057 1.74 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13-2017年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表1 2013-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占贷款总额比例图1 我国商业银行2013-2017年不良贷款金额趋势图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13-2017年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图2 我国商业银行2013-2017年不良贷款率趋势图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13-2017年
24、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四、银行信贷中虚假报表产生的原因(一)企业层面分析1.权力独大和个人失职。大多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都采用经理负责制,经理可以决定员工的岗位分配、职业生涯和工资薪酬,造成了一种“大经理小财务”的局面,即经理一人的权力独大,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使得经理的业绩薪资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为了提高业绩,很可能造成监督部门架空,会计制度悬空的局面,编制虚假报表来营造良好的经营状况。在民营企业或小企业里,会计完全听从老板、违背会计准则中的职业道德要求的现象也不乏少数。2.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和企业融资的强烈愿望。企业用人制度不完善,没有设置专门的报表审核
25、和监督部门,或缺少专业审计人员,企业内部自身无法做到会计核算、账表审查,虽然本身没有“骗贷”的意图,但在其贷款过程中提供的财务报表漏洞百出,影响信贷决策。部分“问题企业”在面对经营情况较差、营业亏损和自身信用等级不足,达不到放贷要求的情况时,为实现扩大资金的目的,编造虚假报表,获得贷款融资。(二)银行层面分析1.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经营理念存在缺陷。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知识,信贷业务办理的过程中过度重视业绩,偏向形式化,往往会使得银行所制定的部分信贷政策形同虚设,不能深度的分析企业的信用情况、识别会计信息的真伪,同时,也在无形中纵容企业报表造假行为。金融行业迅速发展下的城
26、市、乡镇地区的分支小银行,为了追赶行业大趋势,形成的“重经营,轻管理”的错误经营理念,对企业过分迁就,在选择贷款对象上没有严格规范。部分银行的计算机审查软件不能及时更新,模式化审查较为明显,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均不高,企业的造假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造假肆无忌惮。2.银行的监管和惩罚措施不到位。银行在前期的审查和中期的监管上,没有坚持始终如一的谨慎态度,在发现有造假行为的企业时,不予授信或停止发放贷款,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使企业有侥幸心理。(三)社会层面分析1.会计制和会计准则的缺陷。由于会计政策在某些方面,如成本计算、存货减值准备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该行业的政策,在按照会计准
27、则编制会计报表时,就会利用权责发生制的弊端和准则的灵活性,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编制方式,即所谓的盈余管理,粉饰报表。2.会计师事务没有应有的社会作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客观、独立的第三方,需要对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负责,并对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做出总结,及时提出风险预警。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益来源于企业,在利益因素的趋势下,审计意见的效用会大打折扣。3.法规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会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编制虚假报表的处罚方式,但执法力度不到位,监管不严。五、银行信贷中虚假报表的特殊表现形式及识别方法(一)特殊表现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查企业报表是否符合贷款要求时,会通过各自的系统测算财务比率是
28、否达到标准,因此,企业报表造假也会围绕相关会计科目进行粉饰,以求符合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选择或编制系统时,虽有不同,但主要财务比率可分为12种,归类如表2。表2 银行主要测算指标及要求财务指标指标标准财务指标指标标准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100%(房地产企业80%)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85%资产负债债率70%主营业务增长率8% 企业处于成长期;-5% 企业处于下降期流动比率150%200%应收账款周转速度6次(周转速度越快越好)速动比率100%左右存货周转速度5次(周转速度越快越好)担保比率0.5(越低越好)营业利润率8% (数值越大越好)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0
29、净资产利润率5% (数值越大越好)从表2可以看出,其中影响财务指标数值的有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和成本费用类等,因此,从三张报表的角度分析银行信贷中企业特殊的报表造假形式。1.从资产负债表看,虚增或虚构资产,隐藏负债,扩大所有者权益。(1)存货。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企业会利用其在计算成本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虚增存货价值;存货一直没有变化,存货周转率不正常;一般情况下,存货在期末要重新确定价值,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不合理,不遵守“孰低法”的会计法则。(2)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则体现为有账无实,并未在明细账予以表明或被夸大;人为扩大其他应收款项的核算范围
30、;应收账款周转率不合理;企业坏账准备计提达不到准则要求。(3)固定资产。企业固定资产与记录不符,或固定资产规模与企业生产、销售规模不符;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或折旧年限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折旧计提数额不恰当;在建工程的财务费用资本化。(4)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由于无法实际操作,通常由企业或评估机构评估入账,无法反映真实价值,表现为企业估值过高,确认金额与购买合同或产权证书所注金额不一致。(5)短期负债或长期负债。申贷企业隐匿债务,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职工集资等方式融资,但并未在负债部分表明真实数值,即少报或不报;篡改短期负债期限,计入长期负债,使流动比率上升。(6)应付款型。企业存在虚减应付款项余额
31、的现象;企业的交易对象、交易金额、交易性质与企业不匹配;企业应付票据与原材料的购买情况、行业情况不符,缺乏合理性。(7)注册资本。为了夸大自己的资本实力,注册资金虚假,不按时缴清认缴出资来虚增资本,或者以流动性较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出资方式,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完全依赖银行贷款作为经营资金,给银行造成严重信贷风险。企业通过这些操作,进一步可以提高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营造一种资产结构稳定,偿债能力较强的假象。2.从利润表看,虚构或虚增销售收入,缩减费用成本,提升利润,编造损益。在信贷业务中,通常将企业的经营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因此,银行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时会同样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
32、,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销售收入100%)和净利润率(净利润率=利润总额 / 销售收入100%)作为考察分析的重点,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费用也成了企业造假的主要科目。利用关联交易或母公司与子公司交易,利用虚拟交易无中生有,或以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价格进行销售往来,获得不合理收入;违反权责发生制,将未完成的合同收入确认为收入;同时采用收益平均化和秘密准备金,收益平均化是指人为降低企业盈利年度的利润,将其转移到亏损年度,使企业报表呈现一种持续稳定的盈利趋势,其转移方式则是在盈利年低估企业净资产或高估企业负债(秘密准备金的使用);出售成本较低的固定资产,获得的额外收入可计入营业外收入。
33、3.从现金流量表看,虚增现金流量,掩盖支付能力较差。银行在观察企业现金流量表时,注重其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是否在连续的3-5年里持续为正(至少3年,成立不足3年的从营业到现在),表明企业持续经营,并且经营情况良好。虚增现金流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无中生有,相关人员凭空捏造产生现金流的经纪业务,通过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记录等方式,虚增资产和利润的同时,制造现金流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假象;第二种,粉饰现金流,把本应归类为到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计入到经营活动中,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所获得的投资收入记为主营业务收入,归类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也通常会在某一时期(如结账日或债务索赔日)调整公司
34、的财务报表,时期反映出良好的状况,即窗饰,在会计年度结束的几个月里,现金流量大幅度增加。(二)识别方法从财务报表本身判断出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造假现象的基本方法如下:1.核对法。核对法是指根据会计科目间的对应关系或因果关系以及各个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通过加减运算及相应调整,验证各科目、各报表之间数据的一致性与平衡性。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和表表核对。2.复核法。复核法就是对已经核对后的报表进行再次检验,出于对人为包庇作假以及人工误差的考虑,通常运营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第二遍审核,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3.逆查法。顺查法是指根据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先后顺序对会计
35、资料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即从原始凭证开始,依次审查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逆查法正好是与顺查法的审查顺序相反。这种方法有助于调查企业是否存在虚增资产(如虚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虚增利润(如虚拟经济业务)或虚增现金流的行为。由于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是从企业财务报表开始分析,相对于顺查,逆查法更具有效率。4.追踪法。在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造假嫌疑时,审查人员可以根据会计资料及企业所在行业经营活动的内在规律,依照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进行追踪,找出企业具体的造假业务的过程,作为假账依据。该方法适用于识别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母子公司交易造假、资产和债务重组等。5.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
36、将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或比率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果。例如,A企业2017年的销售利润率比2016年销售利润率高出50%,审查人员就需要怀疑企业存在虚增利润的可能性,重点审查企业的销售往来,收集交易合同及相关会计材料。除了比较本企业在不同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数据大幅度变化,审查人员也可以将其与本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判断是否有异常。6.询问法。银行信贷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面询以及向业务往来单位发函询问,取得相关证据验证企业是否造假。该方法通常用于企业应收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较多的情况。六、银行信贷中虚假报表问题的防范手段客户申请与受理与受理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签订合
37、同发放贷款贷后调查贷款收回图3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基本流程银行进行一笔信贷业务时,从客户提出贷款申请到银行审批通过,再到银行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大致流程,如图3。仅针对虚假报表问题的解决途径,我们可以从审查程序中,在进行财务报表审查时,可以结合多种识别方法,判断会计信息真伪;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大致划分为放贷前(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阶段)、放贷过程中(签订合同、发放贷款阶段)和放贷后(贷后调查)三个时间段,并根据每个时间段发现企业财务造假可能性的大小,重点分析了贷前防范的手段,同时对于贷中和贷后发现企业存在虚假报表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一)贷前防范1.对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在企业提出
38、贷款请求后,信贷部门的经理应亲自到企业调查,先全面了解整个行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前景,再亲自到企业询问、调查其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思想品德等方面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大致评估企业资产,细致深入的考察有助于信贷从业人员掌握企业概况,降低对企业蒙蔽的概率。同时,要掌握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包括企业的办公场地、生产设备、固定资产和生产材料的有无等。信贷从业人员事先评估,可在审查企业报表时直接识别出较为明显的虚增资产。2.借鉴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1)银行制定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审计。作为国家认可的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审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事务所出具的企业报表审计意见具有客观性和
39、公众性。银行可以和员工素质较高、信誉较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只接受指定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避免由于良莠不齐的会计师事务所水平或利益带来的问题。(2)银行培养内部审计人才。银行可以通过招聘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专门负责申贷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查,获得更为可靠的审计意见,为信贷决策提供多一重保障。从人力资源成本角度,实施起来尚有难度,因此,需要酌情使用,例如应对某些较为重大、报表复杂、疑点较多的项目。3.完善银行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银行内部要避免“只重绩效,不论管理”的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明确分配任务,出现问题时能够具体到个人,做到赏罚分明。在考核是不仅要考察业绩目标的完
40、成数量,还要考察业务的完成质量,合理评级。采用双人审查,即两名客户经理负责一个企业,互相补充,互相监督,有效避免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大大降低贷前没有发现虚假报表的概率。同时,从事信贷业务的相关人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审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正态度,细致全面地审查企业送达的财务报表,争取做到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困境,提前做出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银行也应了解员工的知识水平,对于未接触过或了解较少财务信息的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对于水平较好、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查质量和工作效率,便于企业财务报告造假行为快速发现,避免损失。4.合理搜集数据
41、,科学分析财报。在搜集授信对象的相关资料是要做到尽量全面、高效,包括至少近三年的中期及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和股东大会报告等,尤其要注意与税务局和工商局的报表核对。分析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手法相结合,比较同一时点企业内部数据是否匹配、不同时点企业会计数据是否浮动过大、同一行业是否偏离平均水平,从而判断出企业是否发生造假行为,及时做出决策。5.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避免模式化操作。银行内部组织相关计算机技术和会计财务方面的人才,由会计人员讨论编制一套全面、规范的财务分析指标,适用于该银行的实际业务操作,由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相应的较为完善的客户、报表录入
42、系统,以及报表数据分析系统,便于及时改进,防止泄露银行内部机密。相关应用可以提高报表审查的严格度和准确度,通过收集、整理的数据汇总可以分析出行业平均水平及行业间的差异,预测行业间的风险,明确行业信贷投向,节省人力资源,提升工作质量,减少主观臆断,防止出现道德风险。6.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传送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常情况下,企业提交给银行的财务报表由企业自行送达,在这一报送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为确保信用评级质量,银行客户经理可与企业财务人员一同到会计师事务所索要该企业的审计报告和报表,对于没有雇佣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业务审计的小微企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应及时要求财务报表的送达,以保证
43、其真实性和可靠性。银行可以借助市场以及舆论压力,促使企业资源改善自身的会计披露方式,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树立企业本身正面、良好信誉的形象,能够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降低了银行信贷决策的风险性。这种资源披露需要舆论引导,使借款企业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真实、有效和完整的财务报表,银行也要重视并严格把关。(二)贷中解决1. 持续追踪企业经营情况,关注贷款资金去向。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在贷款没有收回时不能掉以轻心,定期查看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凭证,以确定企业是否发生实际经营业务,留意贷款资金是否用于贷款合同中规定用途。2.停止发
44、放新贷款,提前收回以放贷款。当银行同意企业贷款申请后,发现企业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时,对其未发放的贷款和新增贷款业务要谨慎考虑,不宜继续发放;对于已经发放的贷款,若已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借款企业违反贷款合同中的报表真实性要求,要进行追索,缩短贷款期限,提前收回贷款。(三)贷后制裁加强信贷制裁措施,建立同业间防范体系。银行身为企业虚假报表的受害者,在识别出造假的企业往往手段软弱、制裁不力,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企业的造假行为。对于造假企业,银行可以根据严重程度降低企业的信用评级,缩小甚至取消其授信额度,并在建立造假企业档案,银行业通报,要求业务停牌,使企业融资目的无法达成,避免其他银行遭受欺诈;对于造
45、假性质恶劣并造成银行损失严重的,银行应积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造假企业、事务所和其它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以达到惩治造假者,保护自身权益的目的。七、总结在信贷业务里,企业通过虚假财务报表取得银行贷款的行为,不仅提高了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也增加了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信贷风险,直接影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学习改进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恶劣行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机构的协助下加大对造假企业的监管惩处,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使银行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JeremyC.Stein.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apital Allocation: Decentralized vs.Hicrarchical Firms,2002:25-302 J.David Cabedo, Jose Miguel Tirado. The Disclosure of Risk in F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项目立项分析工具包
- 基金从业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通信行业5G通信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数字货币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业务合同管理与审批模板
- 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查询及答案解析
- 材料探究真题试卷及答案
-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手册企业运营版
- 护理礼仪竞赛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客户需求分析工具与解决方案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选煤厂)
- 2025高中英语3500词汇必背手册乱序版
- 粉尘清扫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糖尿病预防及宣教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验答案
- 数学活动自然数被3整除的规律
- TCNAS49-2025成人泌尿造口护理学习解读课件附送标准全文可编辑版
- 城区供水特许经营权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十年(2016-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0 解析几何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党校食堂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