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上册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在建德江。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失意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1.借助文中的拼音把生字读准,诗句读通顺。2.注意诗的节奏和音准。自学提示zh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我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忧愁油然而生。原野空旷,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这使我更觉压抑。江水清澈,俯身观看,只有倒映在
2、水中的明月离我是那么近。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给我带来些许的安慰。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zh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日暮是什么时候?是在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黄昏时,一般人们都回到家里,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很温馨、很幸福的情景。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诗人在这里把自己说成是“客”,就是因为自己远离家乡,四处漂泊。如今到了建德江,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自己怎能不愁上心头呢?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
3、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作者眺望远方,眼眶已然润湿。满心的愁绪,无人可诉,只有这江中的明月,此时是这样的亲近,近得可以将心思一一诉说。课堂小结愁新野旷 天低树月近人孤独 寂寞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西湖是杭州市里镶嵌着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笔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完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交代了时间,地点。“醉书”是喝醉酒写的;被美景陶醉了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
4、家。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他两度任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2.读懂意思。自学提示词语解析【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像打翻的墨水。没有把山遮住。【卷地风来】卷地而来的风,说明风很大。【水如天】水天一色。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天空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人船中。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望湖楼下,水面就
5、像天空一样开阔明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每行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想到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想到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进船里。这真是一场又急又大的雨啊!它让我们感到震撼!激动!振奋!惊叹!.当我们正被眼前这白花花的大雨所震撼,为之惊叹的时候,一阵大风吹来,天地间又是另一番景象。大风卷地而来,它吹散了 ,吹走了 ,吹来了 。填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6、醉书(宋)苏轼sh有感情地齐读全诗。课堂小结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作者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让我们把这首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3.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词,作者写的也是月夜的景色,那么词人辛弃疾笔下的月夜是怎样的呢?他是否和孟浩然一样也满腔愁绪呢?你们想知道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中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们了解了什么?苏轼 辛弃疾(11401207),字
7、幼安,号稼轩 ,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其词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这些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人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幸弃疾想想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鹊”(喜鹊)和“雀”(一种体型较小的鸟)这两个是同音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看到了明月、树枝、惊鹊、鸣蝉、稻子。闻到了稻花
8、香。听到了蝉鸣、鹊啼、蛙声,从中我感受到了夏夜的清幽、静谧。体会到了庄稼的丰收。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幸弃疾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喜悦,期盼庄稼丰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看到了“旧
9、时茅店”可以避雨后的神态、动作、语言。这时作者的心情由惊转喜。课堂小结这一课我们学了两首描写月夜的古诗词作品,感受了作者孟浩然、辛弃疾或忧或喜的心情。另外还欣赏到了苏轼笔下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感受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课下让我们走进这座殿堂,拥抱这块瑰宝,让中华诗词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吧!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在建德江。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失意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1.借助文中的拼音把生字读准,诗句读通顺
10、。2.注意诗的节奏和音准。自学提示zh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我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忧愁油然而生。原野空旷,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这使我更觉压抑。江水清澈,俯身观看,只有倒映在水中的明月离我是那么近。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给我带来些许的安慰。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zh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日暮是什么时候?是在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黄昏时,一般人们都回到家里,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
11、,很温馨、很幸福的情景。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诗人在这里把自己说成是“客”,就是因为自己远离家乡,四处漂泊。如今到了建德江,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自己怎能不愁上心头呢?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作者眺望远方,眼眶已然润湿。满心的愁绪,无人可诉,只有这江中的明月,此时是这样的亲近,近得可以将心思一一诉说。课堂小结愁新野旷 天低树月近人孤独 寂寞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西湖是杭州市里镶嵌着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2、,也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笔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完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交代了时间,地点。“醉书”是喝醉酒写的;被美景陶醉了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他两度任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1.自由读古诗,读准
13、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2.读懂意思。自学提示词语解析【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像打翻的墨水。没有把山遮住。【卷地风来】卷地而来的风,说明风很大。【水如天】水天一色。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天空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人船中。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望湖楼下,水面就像天空一样开阔明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每行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想到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想到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
14、珠一样杂乱地落进船里。这真是一场又急又大的雨啊!它让我们感到震撼!激动!振奋!惊叹!.当我们正被眼前这白花花的大雨所震撼,为之惊叹的时候,一阵大风吹来,天地间又是另一番景象。大风卷地而来,它吹散了 ,吹走了 ,吹来了 。填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有感情地齐读全诗。课堂小结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作者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让我们把这首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3.
15、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词,作者写的也是月夜的景色,那么词人辛弃疾笔下的月夜是怎样的呢?他是否和孟浩然一样也满腔愁绪呢?你们想知道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中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们了解了什么?苏轼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其词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这些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人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16、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幸弃疾想想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鹊”(喜鹊)和“雀”(一种体型较小的鸟)这两个是同音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看到了明月、树枝、惊鹊、鸣蝉、稻子。闻到了稻花香。听到了蝉鸣、鹊啼、蛙声,从中我感受到了夏夜的清幽、静谧。体会到了庄稼的丰收。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幸弃疾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喜悦,期盼庄稼丰收。七八个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零配件质量控制与验收考核试卷
- 硕士生职学融合规划
- 吉林省公主岭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Ⅲ)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高级日语听力》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翰林学校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天津美术学院《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奉新一中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第四小学2024-2025学年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四川轻化工大学《新安医家针灸学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南昌市心远中学度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二诊测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 DB 34T∕ 2205-2014 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质量
- 弱电智能化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含答案)
-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300道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长安历史文化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COCA20000词汇 增强版表格
- 遗传因素导致近视眼病进展
- 清扫保洁绿化养护 投标方案(技术标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