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沁阳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1页
河南焦作沁阳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2页
河南焦作沁阳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3页
河南焦作沁阳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4页
河南焦作沁阳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河南焦作沁阳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胡萝卜可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的底物C.观察线粒体时利用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 【答案】C。 【解析】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须是浅色,胡萝卜容易造成颜色上的干扰,故A项错误;因为过氧化氢加热可被分解,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故B项错误;实验之前应

2、该做预实验,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健那绿为线粒体专一性染液。 2下列物质的化学本质一定为蛋白质的是( )。A.酶B.抗体C.激素D.神经递质 答案:B解析:知识点:生物介质的化学本质。抗体的化学本质为免疫球蛋白,B项正确。A项:酶有少数是RNA。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性激素为固醇 。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为单胺类或乙酸胆碱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3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答案:D解析: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

3、准备,受试者的反射弧仍然正常,之所以现象不明显,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因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4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B.恢复静息状态后,膜内电荷为正C.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在不同神经元之间一定以化学递质的方式进行传递 答案:C解析:知识点:神经冲动的知识。恢复静息状态后,膜内电荷为负,膜外电荷为正,所以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项正确。A项:神级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恢复静息状态后,膜内电荷为负,膜外电荷为正。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有两种:通过电信号

4、或神经递质传递。与题干不符,排除。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与DNA中的基因表达有关B.纤维类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的二氧化碳和水的产生有关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酸与靶细胞的裂解、死亡有关 答案:B解析:A项中真核细胞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rRNA和核糖体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起作用,故核仁与DNA中的基因表达有关,正确。B项中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形成的,错误。C项中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正确。D项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

5、胞的病毒或病菌,正确。故本题选B。 6某人的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此人的血型是( )。 A.A型B.B型C.AB型D.O型答案:C解析: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的为O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抗B凝集素。具有凝集原A(B)的红细胞会与含抗A(B)凝集素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某人红细胞与B型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红细胞含有A型凝集原;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

6、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血清中不含抗B型凝集素。所以,此人的血型为AB型。 7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菌落。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单菌落属于( )。 A.组织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单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不断分裂繁殖而来的,菌落里的微生物属于同种生物。一个单菌落属于种群。故本题选B。 8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下列行为动词属于情感领域的是( )。 A.进行B.运用C.反应D.评价答案:C解析:“运用”“进行”属于技能领域,“评价”属于认知领域,“反应”属于情感领域。 9伤口愈合过程中,合成的主要物质和发生的

7、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 )。?A.脂肪、有丝分裂B.核酸、无丝分裂C.蛋白质、无丝分裂D.蛋白质、有丝分裂 答案:D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新细胞的重建和修复具有重要功能,因此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合成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伤口愈合时。分裂产生的细胞为体细胞因此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10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若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空气中某物质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效率,增加有机物含量,因此答案选D。 11患者脚趾伤口发炎,可用静脉注射治疗,若药物从上臂注入,则最

8、快到达患处的药物分子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AOB1C2D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循环系统。上臂注入药液属于上腔静脉注射,药液随着静脉血流动到右心房,过右心室后进人肺循环,气体交换后过左心房、左心室,之后进入主动脉,然后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此时方能够到达患处。此过程中两次经过心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12某种兰花有细长花矩,花矩顶端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要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

9、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口器的特征不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只是对变异进行选择,A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产生生殖隔离,B错误。口器与花矩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按照现代生物学进化理论口器越来越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属于用进废退内容,D错误。 13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上重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成对存在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能够产生氧气用于更新污浊空气C.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D.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答案:B解析:孟德尔

10、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成对存在,A项正确;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能够更新污独空气,但并没有证明更新空气的是氧气,B项错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细菌不是凭空产生的,C项正确;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D项正确。 14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B解析: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

11、,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对周围的污染物比较敏感,利用该特性,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三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5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解析: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

12、肉收缩使产热增加,故A选项正确;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故B选项正确;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故C选项正确;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故D选项错误。 16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实验开始时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量相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鼠妇会慢慢地向较暗的环境中爬去,直到最后全部集聚在较暗的环境中。D选项曲线符合。 17

13、简易教具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A.设计新颖B.时效性强C.推广快捷D.材料易取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简易教具的相关知识。 【答案】B。【解析】简单容易制作的教具不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 18冬天下课后,从教室走出到室外。这时人体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B.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C.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D.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答案】C。【解析】从室内到室外,进入寒冷环境中,可调节的散热减少,产热增加,即耗氧量增加,皮肤表皮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立毛肌收缩,故C正确。 19“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

14、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三维教学目标的知识。 【答案】C。【解析】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达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表现程度。行为主体: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行为动词:课程标准使用行为动词表述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行为动词用明确、具体、可观察的术语来陈述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相应的学习行为。如“说出”“概述”“叙述”等。行为条件: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条件。如采取“模拟”的方式研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行为表现程度。即教学达到的标准。如进行光合作用的学习,学生应能“

15、阐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20下列几个试卷分析的因素属于测验有效性的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试卷分析的因素。 【答案】B。【解析】难度是测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项目得分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分数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或测验结果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21教师在“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资源B.教材资源C.学生资源D.网络资源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对

16、生物课程资源的区分。 【答案】C。【解析】生物课程资源可分为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多媒体课程资源、老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也可分为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学生资源,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感受、兴趣、爱好、问题和疑惑及其他学科知识。 22教师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 )。 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类型,题干所述内容为效标参照评价,也称绝对评价,其核心在于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常模参照性评价与之相对应,又称相对评价,用于评价被评对象在集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配置性评价旨在了解

17、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法参考。A、C、D三项错误,故本题选B。 23某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和氧气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h后,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增强B.012小时,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C.012小时,细胞中结合水含量增加D.1248小时,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答案:A解析:只有有氧呼吸才会消耗氧气,30小时后,氧气的消耗速率明显增加,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即线粒体功能增强,A正确。012h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远大于氧气的消耗

18、速率,故以无氧呼吸为主,但是也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自由水含量和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有关,在012h期间,随着呼吸速率的增强,自由水的含量不断增加,结合水的含量不断下降,C错误。由图中可以看出,1248小时,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需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会减少,D错误。24对某池塘中的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进行研究,分析它们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以及体内某种主要污染物含量,结果见下表。 关于这五种生物营养关系的表述最合理的是( )。 答案:C解析:知识点:食物链的组成。根据污染含量的多少以及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可判断出其捕食关系。丙以小球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

19、者。丙被戊和乙所食,又戊被丁和乙所食。根据生物富集原理,污染物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累积,其中甲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属于最高级消费者,主要食物是丁。丁与乙体内污染物含量相近,不存在明显的捕食关系,C项正确。A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25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进行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答案:C解析: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信息进行双向传递,因此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

20、平衡。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进行双向传递,C项正确。A项,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自养型鞭毛虫和大型植物。A项错误。B项,该图中的食物链有6条:自养型鞭毛虫纤毛虫鲤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蜻蜓幼虫三刺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水螅蜻蜓幼虫三刺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蜻蜓幼虫鲤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水螅蜻蜓幼虫鲤鱼梭子鱼;大型植物鲤鱼梭子鱼。B项错误。D项,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属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占有4个营养级。D项错误。 26在图1所示的磨菇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 A.B.C.D. 答案:B解析:知识点:真菌。蘑菇属于大型真菌,依靠孢子进行繁殖。是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

21、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B项正确。A项:是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是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菌丝。与题干不符,排除。 27 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 A.1和3B.2和6C.2和5D.2和4 答案:C解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分析家庭A可知,该家庭的父亲正常,其女儿一定正常;母亲患病,其儿子一定患色盲。但2是患色盲的女儿,说明2不是A家庭中的孩子。B家庭中与2发生调换的可能是3或5,故本题选C。 28图1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

22、正确的是( )。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B.丙是生物体内的RNA分子C.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 答案:D解析:图示中的甲是运载体,必须具有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结构,因此并不是所有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A项错误;乙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丙为目的基因,丁为DNA连接酶。B、C项错误:图示过程均在体外进行,D项正确。 29某校教师在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师:“大家知道,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鸡蛋能孵出小鸡 ”属于哪种导人方式()。 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

23、答案:C二、问答题30(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6分)(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9

24、分) 解析:(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2)B:浆:记忆细胞解析: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的有关内容。(1)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人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人体内的全套基因,但是各个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2)抗体的产生属于体液免疫,此过程中8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快速、大量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 31回答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问题:(1)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通过方法得出的推

25、论是。(2)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3)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解析:(1)平行;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3)规则的双螺旋 三、材料分析题32材料:教师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共同合作,教师在其中设置了一些引导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教师制订了以下实验步骤:把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