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_第1页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_第2页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_第3页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_第4页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全真模拟)一、单选题1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出问题包括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B实施计划不包括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C得出结论就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D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 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 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 述这些问题;

2、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做出假设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应用已有知识, 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 科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进行观察、实验;实施计划收 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 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要求包括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综上所述,A 项正确,B、C 两项错误。 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一定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如提出问题可以由教师完成,D 项错误。 2下列关于果

3、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需有氧条件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D.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生物 答案:C解析:知识点:发酵工程。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均使用自然菌种,C项正确。A项:酿酒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传统的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都要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均不需要高温、高压灭菌。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腐乳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菌种主要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3科学家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一种乳汁中含有抗病蛋白的奶牛,该技术是通过( )实现的。A.向牛奶中添加外源抗病蛋白基因B.在奶牛幼崽的饲料

4、中添加抗病蛋白C.向奶牛的乳腺中注射外源抗病蛋白基因D.在奶牛的受精卵DNA中插人外源抗病蛋白基因 答案:D解析:知识点:基因工程。题干中涉及的技术是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原理是将外源基因插入奶牛受精卵DNA中,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表达,达到使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组织生产药用蛋白的目的,D项正确。A项:向牛奶中添加外源抗病蛋白基因,不能使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表达。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在奶牛幼崽的饲料中添加抗病蛋白,不能使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表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向奶牛的乳腺中注射外源抗病蛋白基因,不能使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表达。与题干不符,排除。 4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

5、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B.C.D. 答案:C解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不同,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失去幼崽的猫喂养狗崽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 5叶肉细胞的下列生理过程中,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 答案:A解析:O2产生于光反应中,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项正确。生成H2O的生理过程较多,如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无膜,B项错误。消耗

6、H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暗反应,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基质,C项错误。ATP的合成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D项错误。 6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B.恢复静息状态后,膜内电荷为正C.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在不同神经元之间一定以化学递质的方式进行传递 答案:C解析:知识点:神经冲动的知识。恢复静息状态后,膜内电荷为负,膜外电荷为正,所以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项正确。A项:神级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恢复静息状态后,膜内

7、电荷为负,膜外电荷为正。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有两种:通过电信号或神经递质传递。与题干不符,排除。 7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它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细胞核。 A.卵黄膜B.胚盘C.卵壳D.卵壳膜 答案:B解析: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卵黄是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卵黄膜紧包在卵黄外面,起保护卵黄的作用。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盘状的小白点,内有细胞核。 8“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是“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了解水平B.该目标是知识目标

8、,属于理解水平C.该目标是技能目标,属于独立操作水平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反应水平 答案:A解析: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了解水平内容标准的动词主要有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等。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是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等。应用水平主要通过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等词来表述。故该目标为知识目标的了解水平。故本题选A。 9某教师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节中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层次水平分别是( )。 A.了解、经

9、历B.了解、反应C.理解、反应D.理解、领悟 答案:D解析: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分析”属于知识性目标的理解水平,“建立”属于情感性目标的领悟(内化)水平。故本题选D。 10王老师马上要接手一个新班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顺利开展教学,王老师查阅了该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档案。王老师采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谈话法B.观察法C.调查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 答案:D解析:书面材料分析法,即教师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是一种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的方法。王老师查阅了该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档案,这属

10、于书面材料分析法。D项当选。A项,谈话法,即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是一种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B项,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C项,调查法,即教师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问卷、座谈等,是一种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1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心肺复苏顺序是( )。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A.B.C.D. 答案:B解析: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脏复苏。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最新心脏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的顺序由“ABC”更改为“CAB”: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

11、 1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征。 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相关数据,其中最适应干早环境的是(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甲 292 64 14乙 144 63 24丙 301 62 15丁 593 121 13A.甲B.乙C.丙D.丁 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叶变为刺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由上图可知,四种植物中只有B项植物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 13关于种

12、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答案:B解析: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调查种群密度,还可以调查物种的丰富度,A正确。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B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生物,呈分层现象,C正确。不同的种间关系呈现特定的数量变化曲线,故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推测群落的种间关系。D正确。 14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

13、主要目的是( )。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B解析: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雨,向8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植物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

14、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15为避免硝酸盐还原菌还原硝酸盐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农田经常()。 A施肥B松土C浇水D遮阳 答案:B解析:硝酸盐还原菌是厌氧型生物,通过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减少还原作用的产生。故答案选B。 16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鱼藤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藤酮可能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

15、胞 答案:B解析:据表格中处理前的数据可知,K+和Mg2+在细胞中的浓度均高于血浆中的浓度,因此正常情况下,两种离子均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因此不进行有氧呼吸。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来自无氧呼吸释放的ATP,因此鱼藤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无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B项错误,D项正确。A项,用鱼藤酮处理后,红细胞对K+和Mg2+的吸收都受到影响,因此鱼藤酮可能通过影响ATP供应或载体的活性来影响离子的吸收。A项正确。C项,用乌本苷处理后,红细胞对K+的吸收受到影响,而对Mg2+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可判断乌

16、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C项正确。 1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距螺旋增加视野亮度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的结构D.如果在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答案:D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光圈大小,或调节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物像清晰度,但不能调节视野亮度,A错误;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则说明细胞不在视野中此时应移动载玻片,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

17、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但赤道板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C错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如果在视野中看不全各个时期,可以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正确。 18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水盐调节紊乱体温调节紊乱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生长发育停止性腺发育停止 ABCD 答案:C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受阻,导致水盐调节紊乱,正确;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

18、泌,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体温调节紊乱,正确;垂体与血糖平衡调节关系不大,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不会导致血糖浓度逐渐降低,错误;垂体能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生长发育停止,正确;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性腺发育,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性腺发育停止,正确。综上所述,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中的变化,因此答案选C。 19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

19、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11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答案:C解析: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引入天敌后,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种群密度=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种群的数量,而非指某个种群中个体的数量,C错误:能量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第三营养级能量最少,D正确。 20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

20、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解析: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故A选项正确;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故B选项正确;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故C选项正确;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故D选项错误。 21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被用于()。 A在肺泡中与二

21、氧化碳进行交换B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C在组织中与二氧化碳灭进行交换D在组织细胞中分解有机物 答案:D解析:人体吸人的氧气通过交换、运输、交换,其最终要在组织细胞中与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机物分解释放人体需要的能量。 22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胡萝卜可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的底物C.观察线粒体时利用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 【答案】C。 【解析】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须是浅色,胡

22、萝卜容易造成颜色上的干扰,故A项错误;因为过氧化氢加热可被分解,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故B项错误;实验之前应该做预实验,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健那绿为线粒体专一性染液。 23下列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A.生殖器官发达B.消化器官退化C.体表有角质层D.体细如线,呈圆柱形 答案:D解析: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而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故本题选D。 24某

2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用到了下表,该教师采用的评价工具是( )。 A.量表B.检核表C.调查问卷D.观察和轶事记录 答案:B解析:量表包括学科、时间、授课人、学校等项目,A项不符合题意;检核表法是指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个项目逐一-进行检查, 以避免遗漏要点,获得观念的方法,可用来训练学生思考周密,避免考虑问题有所遗漏,B项正确;调查问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印件,C项不符合题意;观察和轶事记录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D项不符合题意。 25图1表示叶肉细胞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部分生理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类囊体薄膜上不能合成ATP

24、B该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在光照适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图示生理状态D该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CO2浓度大于叶绿体基质 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来自线粒体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此时类囊体薄膜上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TP,A错误。该图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进入叶绿体。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明该图显示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错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水分、矿质元素等,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其他因素不适宜,可能会使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错误。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图中二氧化碳由线粒体向叶绿体运输,说明线粒体基质中

25、CO2浓度比叶绿体基质中高,D正确。 26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 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与氧气无关 B3时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离子不消耗 ATP C与相比,说明空气环境更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 D与相比,说明低温环境更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 答案:C解析: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分别是与、与。与相比,唯一变量是培养瓶中气体 的种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远高于在氮气中的吸收量。空气

26、与氮气相比,多了约 21 的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说明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与氧气有关,幼根需要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为离子 吸收提供能量。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与相比,唯一变量为温度。在低温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较少,说 明低温不利于离子的吸收。但表中数据显示,植物幼根吸收了离子,而吸收离子需要消耗 ATP,故 B 项错误。对照 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相比,有两个不同变量,故不能将其结果进行直接比较,D 项错误。 27在图1所示的磨菇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 A.B.C.D. 答案:B解析:知识点:真菌。蘑菇属于大型真菌,依靠孢子进行繁殖。是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B项正确。A项:是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是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菌丝。与题干不符,排除。 28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图2中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B.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D.变态发育;卵生;空中飞行 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图中比较的是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征。是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应为变态发育。是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共同特征,是卵生。是鸟类与昆虫的共同特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