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继续教育专业课有机化学试题与答案_第1页
2019年继续教育专业课有机化学试题与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化学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2 分)1 下列化合物最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是()。A苯B硝基苯甲苯氯苯 CC答案解析: 暂无2 丙烯CH3CH=CH2 中双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Asp3 杂化Bsp2 杂化sp 杂化无杂化 AB答案解析: 暂无3 1828 年维勒(F.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A碳酸铵醋酸铵草酸铵氰酸铵B DD答案解析: 暂无4 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顺序是:正丁烷甲乙醚正丁醇甘油AcdbaBdbcadabcdcba DD答案解析: 暂无5 当氨基酸处于pHacbBdabcbcadcbad CA答案解析: 暂无7 能够鉴别伯、仲、叔胺的试

2、剂是()A苯磺酸BHNO3苯磺酰氯浓盐酸 CC答案解析: 暂无8 Fehling试剂不能鉴别下列哪一组化合物()A甲醛与丙酮B甲醛与苯乙酮丁醛与丁酮苯甲醛与丙酮 DD答案解析: 暂无9 沸点最高的化合物是:A丁酸B正丁醇正戊烷乙醚答案解析: 暂无10 下列羧酸衍生物,发生水解反应时,速率最快的是()ACH3COOC2H5BCH3CONH2CH3COClCH3COOCOCH3 CC答案解析: 暂无11 在紫外可见光区无吸收的是:A1,3-丁二烯B苯苯甲酸乙烷 BD答案解析: 暂无12 属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有:A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B容易燃烧,热稳定性差有机化合物极性都较强结构简单,数量较少

3、BB答案解析: 暂无13 下列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最高的是:A苯甲醛B甲醛乙醛丙酮 AB答案解析: 暂无14 下列化合物按 SN1 反应时相对活性最小的是()。A2-甲基-2-溴丙烷B2-甲基-1-溴丙烷2-苯基-2-溴丙烷2-溴丙烷 BB答案解析: 暂无15 下列物质酸性最强的是()。A水B乙炔氨乙醇 CA答案解析: 暂无16 巴比妥酸是指下列哪个化合物?A草酰脲B丙二酰脲丁二酰脲以上都是错的 BB答案解析: 暂无17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能够发生自身羟醛缩合反应?A甲醛B乙醛苯甲醛二苯甲酮 CB答案解析: 暂无18 能够区别甲醛和乙醛的试剂是:ASchiff 试剂BFehling

4、试剂Benedict 试剂Tollens 试剂 AA答案解析: 暂无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具有手性碳的化合物都是手性分子。B构象异构体都没有旋光性。由一种异构体转变为其对映体时,必须断裂与手性碳相连的化学键。某 S-构型光学异构体经过化学反应后得到 R-构型的产物,所以反应过程中手性碳的构型一定发生了变化。 CC答案解析: 暂无20 下列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最活泼的是()ACH2=CHCF3BCH3CH=CHCH3(CH3)2C=CHCH3CH2=CHCl3 BC答案解析: 暂无21 乙醇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甲醚沸点(-23.4)相比高的多,是由于()。A乙醇与水能形成氢键,

5、甲醚则不能B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醚则不能甲醚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则不能甲醚与水能形成氢键,乙醇则不能 BB答案解析: 暂无22 1828 年维勒(F.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A碳酸铵B醋酸铵草酸铵氰酸铵 DD答案解析: 暂无23 有关对映异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手性原子的分子必定具有手性。B不具有对称面的分子必定是手性分子。有对称面而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一定是手性分子。具有手性的分子必定有旋光性,一定有对映体存在。 DD答案解析: 暂无2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A共价键结合B配价键结合离子键结合氢键结合 AA答案解析: 暂无25 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6、活性最高的是:A吡咯B呋喃噻吩苯 DA答案解析: 暂无26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氨基酸都必须靠摄入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来补充青少年多喝牛奶有利于健康 BB答案解析: 暂无27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A指含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B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AA答案解析: 暂无28 下列那个试剂不宜用来区别对甲基苯甲酰氯和对氯苯乙酮?AI2/OH-BAgNO3/EtOHBr2/CCl4Br2 DC答案解析: 暂无29 用苯胺合成乙酰苯胺,下列哪个化合物最适合作酰化试剂?A乙酸

7、乙酯B乙酰胺乙酸酐乙酸 AC答案解析: 暂无30 醚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是因为:A氧原子具有孤电子对,可与水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B醚是路易斯酸醚分子间不形成氢键醚键具有极性 A答案解析: 暂无多选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1 自由基链锁反应通常经历哪三个阶段:A链引发阶段B链增长阶段链终止阶段链断裂阶段答案解析: 暂无2 下列羧酸中,容易发生脱羧反应的有:ACOOHBCH3COCH2COOHHOOCCH2COOHCH3COOH答案解析: 暂无3 哪些能发生 Cannizzaro反应?A2,2-二甲基丙醛B苯甲醛丙酮苯乙醛 答案解析: 暂无4 卤代烷与氢氧化钠的水醇溶液中进行反应,下列现象

8、属于 SN1 机理的有:A叔卤代烷反应速率明显大于仲卤代烷的反应速率B产物外消旋化有重排产物产物构型完全转化答案解析: 暂无5 薄荷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薄荷醇是其主要成分,其结构式如下,有关薄荷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讲,薄荷醇存在八种立体异构体B薄荷醇是一个仲醇薄荷醇分子的稳定构象为椅式薄荷醇分子存在 p-共轭结构答案解析: 暂无6 SN1反应的特征是()A生成正碳离子中间体B立体化学发生构型翻转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和亲核试剂浓度的影响反应产物为外消旋混合物答案解析: 暂无7 烯烃CH3CH=CH2 经高锰酸钾氧化后的产物有()。ACH3COOHBCH3CHOCO2HCOO

9、H答案解析: 暂无8 在有机化学中,“氨”、“”和“铵”的用法不同,下列说确的是:A表示基团时用“氨”如氨基、亚氨基、甲氨基、氨甲基等。B表示 NH3 的烃基衍生物,如 CH3NH2,PhNH2、Ph2NH 等,“胺”。表示季铵碱时用“铵”。表示铵盐时用“铵”。 答案解析: 暂无9 下列哪些化合物具有顺反异构现象?A2戊烯B1氯1溴己烯1溴2氯丙烯3,5二甲基乙基己烯答案解析: 暂无10 以下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AH2BN2O2CO2 答案解析: 暂无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1 在碱性条件下,丙酮 -H 的卤代反应停留在一卤代阶段。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2 通过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

10、应,可以鉴别下列化合物:T-溴戊烯、3-溴戊烯、4-溴戊烯。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3 羧基离解为负离子后,负电荷完全均等地分布在两个氧上,两根O 键的键长完全相等,没有双键与单键的差别。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4 使用Br2/CCl4 可以区别环戊二烯和环戊二烯负离子。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5 炔烃分子 CC 的碳原子是sp “CCH”上的H 键的极性增大,因此CCH 的氢具有微弱酸性,可以与金属作用生成金属炔化物。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6 利用lucas 试剂(浓 HCl+ZnCl2)可区分出伯、仲、叔醇。对错 对答案解析: 暂无7 在讨论多元取代基的苯的定位效应时,通常是钝化基团的作用超过活化基团。

11、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8 丁基苯甲酸的酸性大于苯甲酸 ,主要原因是叔丁基的空间效应所致。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9 对于双原子分子来说,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分子必然是极性分子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10 带有取代基的环丙烷与氢卤酸反应时,通常是氢卤酸的氢原子加在环丙烷上连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而卤原子则加在连氢原子较多的碳原子上。对错答案解析: 暂无题库 选择题第六章对映异构 F a )FF CCH3a3a H C 33 (b)HH33H H3H3 )(d)HHEaaaaC C CbbEH C 33 ) ) ( ) ( ) ( ) ( ) ( ( )CO H2OHOHCO H2HOHHCO H2HCO H2

12、H C3HA.B.和和CHCHCHOH333 ( )HH HH H H2 H3 ( ) H O N2 H2 2H C333C C C C2 H22 ( )H C3C C C3C C CHHH C3H CHC HC H5 2C C C2 5HC C C2 5HH3 ( )HOHCO H2H C3CHHC C C3B.D.A.C.HOHHHO C2HCH CO HCl22CO HHO2CH CO HH22Cl ( )CHHOH3C HA. HOB. C HOHC.HCH2 52 53HCHC H32 5 与 () ( )C HH2 5H H C H CC H5 2332 5H3 与 ( ) 参考答

13、案 第七章芳烃 ( ) 萘 ( ) 萘 ( ) ( ) 苯 d. 苯( )d e e a ( ) 苯 ( ) ( ) ( ) ( ) 萘 ( ) 奥 ( )O-+A.B.C.D. ( ) ( )A.B.ClD.NH2C.2CH3 ( )ClClA.B.C.D.+-Cl ( )+ ( )4CH CO HCH(OH)CH OHCO HCH CO H222222A.B.C.D.( ) CH3NO23参考答案第九章卤代烃 ( )A. ( ) a和c ( ) 小 大 在 -I ( )-A. ( ) ( ) C H C H ( )36 426 52 ( ) R 2 I ( )- I I- - I I- -

14、 C H X、 X、 X、 ) 6 5222323 2 ( ) D A D B ( ) ( ) 氟 氯 溴 碘 ( ) + A C H O ; O ()-6 5323 D C B A ( ) ( ) , ( ) 和 和 )()( )A. ( ) 参考答案 第十章醇 酚 醚 ) ( ) ( ) H O 232 ( )C H ; C H H6 5326 53 i i i ( )a.c.CH OCH OHb. O NCH OHCH OH22232 bc b b a H ( )24 ( ) C H O H C H H 3 6 426 43 6 426 4 ( ) 2 2 I ( ) ( ) ( ) F

15、 224322 222323 ( ( ) ( )- - O ) - ) -3322 23 3 比 ( ) ( ) ( ) ( )HOCHCH CHCH CH OHCH CHCHH CCHCH OH23222332OHB.C.D.A. ( ) )323 2 ( )3 CH3 H222 5 与 ( ) ) ) ) 32223 223 33 2 ( )OHOHOHOHOCO HBrBrBrCO HBrCO HC BrA.2B.2C.2D.Br ( ) ( ) ( ) ( ) ( ) C 3 C H O C H22 2242 6 ( ) ( )A. ( ) 用 ( )OHBrONaA.C.(CH )

16、C OH(CH ) C BrB.+3 3+3 3(CH ) C ONa+3 3 ( )参考答案 HCH32第十一章醛 酮 ) 3 33( )A. ) ) ) ) 3 33 3 O 为3 33 322 ( ) ( )1 ( ) ( ) ( ) . C H H ( ) 3336 56 5 D ( B A C) ()-1 ( ; ; ; ) 333C H H ()6 56 5 i i i i ( ( () , H , ) 32222 2 H 4222 ( ( () R 22) )COCH3 322332223 ()A.COCH3 B.CHCH3OHC. CH CH OHD.32OH ()O O K1

17、K2+ ()OOOOOOH COCH33OOH C3 ()OOHA.B.C.D.OHH ( ) 酯 酮 ( ) 13- ( ) 1() R ( 苯 R 22) ( ) () ( ) ( ( ) ) 33332 232 ( )3222 ( )COCH3CHCH3 32 ( )CHOCHOCOCH3COCH333A. H CB. H CH CC.222 ( )OOOOOOO 32332332323 ()OHOOH OA. CH C CH C CHB. CH C C C CH32233 ( )OA. CH CH CHCH BrB. CH CH CH CH BrC. CH CCH Br32322232

18、 ( )OOOOOCHCH3O第十二章羧酸 ( ( ( ( ( ( O 2 ( 3 ( ) C ) ) ) ) 23) P) () () () C H C H C H C H 6 526 526 5226 52 ( 2- ( 2 3 ( ( ) )3324) () H H H H2222OCH3FI () 3 H O N H2222 H2 H O NO N22222 ()HHHCO H2A.B. HO C C C CO HC.HO C参考答案CO H22HO CH222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 ()OR1A.RCOR2B. HC(OEt)3C.RNCD.H C(OR)22OR3 ()OA. (CH

19、) NHB. CH CNHCHC. C H NHCH36 53 233 () Et Et Et Et2222A.D.NO2CH3 以 ()4 3332233 3222333CH3 ()OOOO C C H C C H222 532 5OOO C C H C C H32 522 5 ( ) () 酯 ( ( ( 酮 ) C ()2 胺 酮 酯 () 4 4 + H +2 () ( 和 和 33233)332332 和 H 和 和332532332 ( ) () ) ) 323 33223323 2323 i i ()CO HClCO HICO HCO HFA.2B.2C.D.22OCH3 ()3

20、3 H C H H C H32232232222 CH3 22 和23 ()3 H H HD.CH H322222232232 ()OOOOOA.B.C.OD.OO ()CHOCO HCH OH22HCO HA.B.C.D.2 () H 3223223222222CH3 )A. CH COCH CHB. CH COCH COCHC. CH COCH COOCH332D. H CCOCHOCH3323E. H CCOCHCO CH CH23333223COCHCOCH33 A A D E ( ) 323322 ()422 3223222 222223 ( 2- () () 与 12 ( ( ) 3222() () () () 2 H O 2 () C H C H 26 536 53 )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ONH2 NHCH3 NHCOCH3 O () ) 3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