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2方向:自西向东。J从北极上空向下日看针转逆动从南极上空向下睛针转顺动3轨道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两焦点之一。近日点和远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4周期:为1年,约为365日5时48分。5速度角速度:59/日(1)平均速度f/上、士宀/厶CC、”/工线速度:约39千米/秒(2)速度变化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遵循开普勒三定律(见图):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慢。这就是为什么北半球夏半

2、年长,冬半年短,为什么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时间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日地距离1.47亿km1.52亿km地球运动的角速度61/d57/d地球运动的线速度30.3km/s29.3km/s注意:(1)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有时距太阳近,有时距太阳远,地球公转到距太阳最近的地方叫近日点,大致是每年的1月初;公转到距太阳最远的地方叫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由此可知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并不是完全重合的。(2)地球公转

3、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近日点都是最大,在远日点都是最小。(3)可总结如下规律:“近1远7,近快远慢。”6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是指赤道平面与地球轨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约为23.5。(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下图:冬至日(冬至日(12月22H)冬至日(第二年12月22日)北回归线(2326*N)赤道(0)南回归线(2326/S)2)黄赤交角与五带/aZ0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6634,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余角。黄亦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

4、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使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和五带。(1)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地球自转一周,

5、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夜弧短,则白天长,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掌握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规律的关键,二者关系如下:夏半年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丿(春分: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越来越长I夏半年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丿(春分: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越来越长I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夏至: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逐渐变短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X(秋分:全球昼夜平分f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越来越短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冬至:昼最短,北极圈内全为极夜夜长昼长白

6、昼逐渐变长极夜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春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注意: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线,蕴含很多信息,是解读光照图的突破口。形状:晨昏线是地球的大圆,由晨线半圈和昏线半圈组成。移动:相对于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在地球表面向西移动。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是相垂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发生变化。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且平分纬线圈,全球昼夜平分。在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纬线圈被分成不等的两部分,并且有的纬线圈不被分割(极昼或极夜)。其中冬、夏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

7、交角最大,并与极圈相切。晨、昏线的判断,借助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上的信息日期信息:巳幺J过极点(或与经线圈重合):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或与经线交角最大):冬至日或夏至日时间信息: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两切点: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为。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处为12时。昼、夜半球信息:晨线以东为昼,昏线以东为夜。晨昏线的形状随着光照图的不同,可被画成多种形状,如折线、直线、曲线等,不论画成什么形态,其基本特点不变。(2)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A.就全球范围来讲,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正

8、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圆心,在地表呈同心圆向四周递减。B.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C.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注意: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判断某日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S递减直射点递减N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距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解答有关日影的问题。日影朝向:与太阳光来向相反日影长短:太阳高

9、度角越大,日影越短,直射时日影为0影子长短的计算,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据直射纬度,判断极昼极夜范围:极昼极夜的界线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和为90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申一5|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9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5为直射点的纬度(任何一天的可以在天文年历上查到),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以二分和二至日北京(3954)为例:春、秋分日H=90|3954z-0|=5006(太阳直射赤道,5=0)夏至日H=90|39542326|=73327(太阳直射北回归线,5=2326)冬至日H=90|39542326|=2640(太阳直射南

10、回归线,5=2326)如果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小于0,说明该地处于极夜,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两极地区。注意: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的简便方法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地相隔的纬度数(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相隔的纬度数)。注意:相隔纬度数的求法,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纬度数大的一纬度数小的;当两点在不同半球时,两纬度数相加。【例3】夏至时,求北纬30、南纬30、南纬71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思路:求北纬30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北纬30两点相隔的纬度数为:302326=634。北纬30正午大阳高度角H=906347=83267。(2)求南纬30处

11、的正午大阳高度角:直射点(北纬2326,)与南纬30两点相隔的纬度数=2326730=53267。南纬30的正午大阳高度角H=905326=36347(3)求南纬71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点(北纬23267与南纬71*两点相隔的纬度数=2326+71=94267南纬71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9426z=426z(该纬度正处于极夜)。2四季更替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作为一种天文现象,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注意:北温带的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