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中国指南解读(患者版)课件_第1页
淋巴瘤中国指南解读(患者版)课件_第2页
淋巴瘤中国指南解读(患者版)课件_第3页
淋巴瘤中国指南解读(患者版)课件_第4页
淋巴瘤中国指南解读(患者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淋巴瘤诊治(zhnzh)指南解读(患者版)2012-4第一页,共三十九页。淋巴瘤(Lymphoma)是起源于淋巴系统(xtng)的恶性肿瘤按肿瘤细胞特征,起病方式,结外受累,病程进展, 分霍奇金病(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第二页,共三十九页。NHL在常见肿瘤中分别占第9(男性),第10(女性)中国:6.1/10万(DRACO,2011)男性高于女性城市(chngsh)高于农村每年发病率平均增加4,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流行病学(li xn bn xu)!第三页,共三十九页。淋巴瘤常见(chn jin)症状颈部(jn b)、锁骨或腋下的淋巴结逐渐肿大,且不觉得痛全身性的症状

2、:找不到(b do)原因的发烧、盗汗、消瘦、瘙痒咽部淋巴瘤: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颌下的淋巴结肿大胃肠道淋巴瘤:腹痛、腹泻、感到腹部有肿块胸部淋巴瘤:咳嗽胸闷、气促等第四页,共三十九页。指南(zhnn)背景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基础研究、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参考NCCN NHL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qngkung)制定了此指南。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2011年10月)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疗指南(2011年10月)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2011年7月)第五页,共三十九页。中国弥漫大B细胞(xbo)淋巴瘤诊治指

3、南第六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定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侵袭性大B淋巴细胞肿瘤(zhngli),呈弥漫性生长。肿瘤(zhngli)细胞核与正常组织细胞核相近或大于组织细胞核,细胞体积不小于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第七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概述成人最常见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34%,亚洲国家4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性稍多见于女性主要临床(ln chun)特征:淋巴结肿大第八页,共三十九页。疾病诊断主要(zhyo)依靠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术获得病变组织实验室病理切片病理专家显微镜检查区分类型明确诊断病理诊断的创伤非常小,仅有少量的血液或者

4、组织液渗出,而且此后很快就会开始正规治疗,所以不用担心增加肿瘤转移扩散(kusn)风险诊断(zhndun)流程:第九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分期I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II期病变侵犯横膈同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域III期病变侵犯横膈两侧多个淋巴结区域IV期病变已侵犯一个或多个淋巴结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如肺、肝或骨髓等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分期的意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准确地了解(lioji)肿瘤侵犯范围和患者机体状况,有针对性的做最适当的治疗和估计预后第十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风险分层6

5、0岁患者的国际(guj)预后指数所有患者年龄:60岁体能状态评分:2-4LDH:正常值结外受累部位:1个疾病分期:III或IV期 风险分层(风险数目)低危:0或1低-中危:2中-高危:3高危:4或5正常值疾病分期:III或IV期 风险分层(风险数目)低危:0低-中危:1中-高危:2高危:3ECOG(美国东部肿瘤协作会)评分0正常生活1有症状,但不需要卧床,生活能自理250%以上时间不需要卧床,偶尔需要照顾350%以上时间需要卧床,需要特殊照顾4卧床不起体能状态评分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疾病评估(pn )体系(PET-CT)指南更新,PET-CT引入疾病评估体系,能更精确(jngqu)指导临床治

6、疗和预后判断疗效定义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的证据均消失部分缓解(PR)可测量病灶缩小,没有新病灶疾病稳定(SD)未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进展复发或进展(PD)任何新增加的病灶或原病灶,直径增大50%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治疗前评估病史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心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体能状态实验室检查(jinch):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2-微球蛋白骨髓活检或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乙肝相关检查,丙肝检查只需在高危患者中检测影像学检查胸部正侧位,纵隔肺门受侵时查胸部CT肝、脾、腹膜后、盆腔B超或CT原发于鼻腔和韦氏环时做

7、头颈部CT胃肠道受侵时做胃肠镜中枢神经受侵时做腰穿以及颅脑MRI有条件者可以PET-CT替代CT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一线(yxin)治疗方案推荐 老年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zhlio)推荐:8R+6CHOP14/CHOP21年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预后良好(lingho)的年轻患者 6-8R+4-6CHOP(aaIPI=0, 无大包块)预后欠佳的年轻患者 8R+6-8CHOP21/CHOP(E)14(aaIPI=1和/或有大包块)年轻高危患者 8R+6-8CHOPE (aaIPI2)R:利妥昔单抗C:环磷酰胺H:阿霉素O:长春新碱P:泼尼松E:依托泊苷二线化疗方案众多,仍缺乏标

8、准方案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30%的DBLCL患者最终复发(f f) 大部分在治疗后早期复发 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复发 晚期复发患者即使初治时临床特征较好,复发后仍然预后较差疾病(jbng)复发/难治性复发/难治患者可选择高剂量治疗或个体化治疗,如达完全(wnqun)或部分缓解则继续化疗后行干细胞移植+局部放疗,再进入临床试验;如为稳定或进展则进入临床试验或进行最佳支持支持治疗。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并发症治疗(zhlio) 并发症处理措施中枢浸润淋巴瘤定期脑脊液检查、CNS MRI; 化疗、放疗、鞘内注射氨甲喋呤或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化疗局部反应局部热敷,硫酸镁湿敷;蒽环类的渗

9、出可局部应用右丙亚胺骨髓抑制按常规经验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应用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造血;输血治疗 消化道反应预防性或联合使用止吐药;止吐药引起便秘可使用润肠剂或灌肠心脏毒性控制蒽环类药物的累积总量并使用右丙亚胺保护心脏。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经验性抗菌治疗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为主;抗真菌感染应持续较长时间;病毒感染可选择阿昔洛韦;肺孢子菌感染用复发磺胺甲恶唑联合卡泊芬净。病毒性肝炎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如果乙肝病毒拷贝数104,必须抗病毒治疗;至拷贝数下降至1.5 cm的新病灶;多个病灶SPD增大50%或治疗前短径1cm的单病灶的最大径增大50%;治疗前FDG高亲和性或PET

10、阳性病灶在治疗后PET阳性任何病灶SPD增大50%新发或复发SPD,最大垂直径(zhjng)乘积之和Cheson BD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5):579-86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中国(zhn u)滤泡性淋巴瘤诊疗指南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概述 发病率仅次于DLBCL的第二(d r)大亚型淋巴瘤西方国家占非霍22%-35%,我国8.1%-23.5%我国发病率较国外偏低,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惰性淋巴瘤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疾病诊断细胞学检测免疫表型根据WHO淋巴瘤分类方法: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5个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

11、心母细胞个数615个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常见预后指数FLIPI(FL国际预后指数)可对FL患者(hunzh)的预后进行预测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分期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I期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I)侵犯单个结外部位(IE)II期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IIE)III期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III),可伴有结外器官侵犯(IIIE)或脾侵犯(IIIS)或两者均侵犯(IIIES)IV期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器官或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等

12、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疾病预后(yhu)判断风险组 风险因素患者 (%)低危020中危1 253高危 327FLIPI2的风险因素(yn s):最大淋巴结的最长直径6 cm骨髓侵犯HbULN随着利妥昔单抗日益广泛的使用,FLIPI2可能是更具临床价值的预后(yhu)评价工具Federico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9;27:4555-62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局限期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zhlio)推荐1-2级局限期(I-II)不伴巨块首选局部放疗24-30Gy

13、利妥昔单抗化疗/放疗为备选方案高肿瘤负荷或FLIPI中、高危放疗+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3级FL为侵袭性淋巴瘤,应按照DLBCL的治疗(zhlio)原则处理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晚期(wnq)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III、IV期或伴腹部(f b)包块的II期观察等待或积极(jj)治疗全身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滤泡性淋巴瘤的维持(wich)治疗2011年NCCN指南第二版以1类证据的级别推荐在一线和二线(r xin)诱导治疗缓解后F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利妥昔单抗:375mg/m2,每2-3个月重复一次,共维持(wich)治疗2年。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为什么要

14、进行(jnxng)维持治疗?1 Gallagher C, et al. J Clin Oncol 1986;4:147080 2 Weisdorf D, et al. J Clin Oncol 1992;10:9427 3 Montoto S, et al. Ann Oncol 2002;13:52330滤泡性淋巴瘤的自然病程 反复复发或长期不缓解治疗后缓解时间随复发次数(csh)增多而缩短维持治疗的目的加深缓解程度(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提高总体生存益处1-3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zhlio)一线治疗后长期缓解、无转化的患者:可沿用原先的一线方案早期(zoq)复发

15、(103 copies/mL时,应给予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如HBV DNA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待HBV DNA降至正常后再进行免疫化疗利妥昔单抗和化疗停止后6个月,移植后1年方可考虑停止乙肝病毒治疗免疫化疗期间(qjin),低危患者每2-3个月检查HBsAg及HBcAb;高危患者如HBeAg阳性,应同时监测HBV DNA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滤泡性淋巴瘤的标准整体治疗(zhlio)策略中国(zhn u)指南推荐(1类推荐)一线或二线诱导治疗缓解后的FL患者均需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利妥昔单抗 375 mg/m2,每2月重复,共维持2年2011 NCCN NHL Clinical Pra

16、ctice Guidelines. FOLL-B 1 of 3诱导+维持(wich)是滤泡性淋巴瘤的标准整体治疗策略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随访第一年每2-3个月1次第二年每3个月1次第三年及以后每6个月1次随访内容:包括重复诊断性检查,根据临床情况(qngkung)进行的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或根据临床指征随访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中国(zhn u)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发病(f bng)特征中位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与小细胞淋巴瘤(S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起病缓慢隐袭常见症状:乏力、盗汗、食欲减退、虚弱80%以上患者有

17、淋巴结肿大,50%的患者有轻到中度(zhn d)的脾脏肿大,部分患者疾病晚期可有肝脏肿大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疾病(jbng)治疗有条件者,应尽可能在治疗前进行FISH检测(jin c),并根据FISH结果、年龄及身体适应性分层治疗FISH检测无del(17p)或del(11q)伴del(17p)伴del(11q)细胞遗传学不明(未做FISH)年龄、身体状况70岁或存在严重伴随疾病70岁的患者70岁或70岁但无严重伴随疾病的患者综合考虑决定治疗(zhlio)方案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完成诱导治疗(一般6疗程)达CR/PR的患者无需(wx)进一步治疗,应该随访包括血细胞计数及肝脾、淋巴结触诊等应该特别注意出现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AIHA、ITP)、继发恶性肿瘤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实体瘤等时间每3个月1次疾病(jbng)随访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九页。总结(zngji)中国DLBCL、FL、CLL指南,不仅保持了ESMO 指南的权威性,而且有效解决了国际指南不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问题CD20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使DLBCL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成了DLBCL的治疗金标准;PET-CT引入疗效评价单抗的出现使FL成为一种可治愈性疾病;诱导+维持是滤泡性淋巴瘤的标准整体治疗策略的1类推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