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灭火器使用手册_第1页
气溶胶灭火器使用手册_第2页
气溶胶灭火器使用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溶胶灭火器”使用手册一、气溶胶灭火剂介绍气溶胶灭火剂,是将有化学灭火功能的超微粉体灭火剂喷射入大气中,与气体 混和形成有很高灭火效能的“云状灭火剂”。以磷酸铵微粒为基料的平均粒径5微米的超细粉体灭火剂,是将高聚合度的聚 磷酸铵,和有催化、消烟、润滑功能的聚合物,经微、纳米级的粉碎、复合和微胶 囊化处理,形成新的功能粉体,获得如下效果:粉体的总表面积增大,表面分子数 量和表面活性增加,在火焰中受热分解速度加快,捕获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使中断 火灾链式反应的灭火效能大幅提高。微小颗粒又易于形成均匀分散、悬浮于空气中 的相对稳定的气溶胶,以占满三维空间的方式与火焰接触,产生“全淹没”灭火效 果,成

2、为“全淹没”型灭火剂中灭火效能最高的灭火剂,见表1。气体灭火剂与超细粉体灭火剂灭火效能表表1灭火剂名称二氧化碳七氟内烷IG-541超细粉体灭火剂灭火效能(g/m3)670530 760122060气溶胶灭火剂常态下以粉状体存贮在容器内,灭火时由压缩气体加压喷射,生 成气溶胶灭火剂。因此,气溶胶灭火剂具有气体灭火剂的迅速充满有限空间,以“全 淹没”的方式灭火的功能,被称为“准气体灭火剂”。它可快速扑灭飞机舱内的燃油 火灾、电气火灾、固体燃烧物火灾。灭火后的粉粒不粘附在机件表面,易于清理。 因此,它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效灭火剂。二、气溶胶灭火器的组成气溶胶灭火器,由安装有安全阀的承压罐体、压缩气瓶、

3、减压器、出粉软管、 阀门、喷枪组成。罐体容积:50 L;罐体内充装超细粉体灭火剂:30kg压缩气瓶容积:压缩气瓶内充入氮气:减压阀输出压力:安全阀开启压力:输粉软管长度:6.8升30MPa1.4 6.8升30MPa1.4 1.6 MPa2MPa。15m1kg/s三、使用方法1、喷射气溶胶灭火剂的方法打开气溶胶灭火器的压缩气瓶开关,压缩氮气经减压阀减至1.41.6MPa 后,进入灭火器罐体内。拉出输粉软管,将喷头对准火源,打开喷头的球阀开关 后,气溶胶灭火剂向火源方向高速射出。2、扑灭油盘火或机外火的方法对准油盘火或机身外部的油火,打开压缩气瓶开关,打开喷头的球阀开关, 使气溶胶灭火剂高速射出,

4、将灭火剂射流对准油盘火或机身外部的油火的根部喷 射,此时不要左右摆动喷头,以免降低射进火焰区域的局部气溶胶灭火剂的浓度, 待被喷射处的油火熄灭后再水平缓慢转动喷头,扑灭其余火焰。3、扑灭飞机初期火灾的方法飞机初期火灾分为电气短路引发火灾、静电引发燃油火灾、喷射型漏油引发 火灾,扑上述火灾的方法有所不同。对于电气短路火灾、静电引发燃油火灾,将 喷头对准火源后喷射气溶胶灭火剂,可迅速将火扑灭;对于喷射型漏油引发的火灾,属于发动机试车中或试车后燃油泄漏到高温部件上起火,喷射气溶胶灭火剂 灭火后,仍要保持舱内的灭火剂浓度,待高温机件温度下降后才能消除复燃可能。 为保持舱内的灭火剂浓度,可关闭相关舱门。

5、灭火后手持喷枪不要离开,以防止 复燃。4、扑灭机身内大火的方法当飞机初期火灾发展成大火,而大火的火势又被快速到达的机场消防车控制 住时,此时在消防车细水雾掩护下,打开机体有关舱口盖,或借助破拆工具的作 业将喷枪插入机身舱内,向舱内持续射入气溶胶灭火剂,快速扑灭舱内大火,并 保持舱内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浓度,直至油火不再复燃。在与机场消防车的共同 协作下,全部扑灭飞机火灾。四、注意事项1、气溶胶灭火剂在达到灭火浓度时,有快速扑灭油气大火的能力。为使气 溶胶灭火剂射入飞机舱内后快速达到灭火浓度,应关闭有关口盖,保持舱内空间 的密闭性,阻止外界气流进入,和阻止气溶胶灭火剂大量逸出。2、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能力强,但阻止复燃能力弱。扑灭机舱内喷射型漏 油引发的火灾后,需要维持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浓度,阻止燃油被炽热部件再次 点燃,待热部件的温度下降至煤油燃点以下后,复燃才不会发生。此过程中要维 持机体舱内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浓度。3、气溶胶灭火剂射出后受风的影响很大,在扑灭机外火灾时要位于顺风方 向,边喷射边向火源靠近,使气溶胶灭火剂射流高速射向火焰根部,形成灭火高 浓度,实现快速灭火。四、维修保养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