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09号481-540_第1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09号481-540_第2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09号481-540_第3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09号481-540_第4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09号481-54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彩图481号解答:淋巴细胞(2个)、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个)。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这张涂片染色过深了(尤其是NUE),所以细胞很丑。我特意选这张涂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大家学会涂片染色情况的判断,而且尽量做到,即使染色欠佳也能辨认各种细胞。那2个淋巴细胞有些部位染色不深易误认为幼淋。彩图482号解答:单核细胞(下)、淋巴细胞(上)。下面细胞胞核较大,胞质也较多,无明显中性颗粒,“胞质”呈紫红色(粉尘样颗粒所致),胞核折叠,染色质疏松,所以是单核细胞。上面这个为淋巴细胞,正常的淋巴细胞偶尔也可出毛,所以不能只根据一个这样的细胞就判断是毛细胞。彩图483号解答: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左)、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2、右,含中毒颗粒)。左边细胞胞质中充满中性颗粒,虽然胞核分叶不清楚,但可见叶的切迹,所以归分叶核。右边细胞胞质中含有许多中性颗粒及紫红色的中毒颗粒,并在右下胞质中可见杜勒小体,胞核呈杆状,较肥大,有点巨幼样变但不是很明显。彩图484号解答: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其胞体较大,其右边胞质中含有丰富颗粒,颜色看似紫红色,如果我说略带棕黄色好像也很勉强,但可肯定无中性颗粒,那可能就是以下三者之一了:早幼粒、嗜酸性或嗜碱性中幼粒。胞质颗粒充满颗粒,核仁也不太清楚,不像早幼粒;颗粒非常丰富也不像BAS,还是最像EOS。彩图485号解答:嗜碱性粒细胞(左)、中性中幼粒细胞(右)。该涂片由于染色时间不够,所以胞核呈

3、蓝色且结构也不太清楚。由于嗜碱性颗粒很容易着色,所以其颗粒颜色与平时相差不多。右边细胞根据其特征,其胞质中应该有中性颗粒,A颗粒不明显,胞核也不是很粗,所以像中性中幼粒细胞。彩图486号解答: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这个细胞的主要观察点是胞核上方看似豪周小体的东西,实际上它就是染色质小体。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小体与胞核的结构是一样的。染色质小体其实可见于各种细胞,只是在红系较为常见而已。彩图487号解答:中幼红细胞。这个细胞胞质虽然很少,但根据两个突起的胞质特征,再结合胞核的特征,是个中幼红细胞。大家不要被两个瘤状突起被骗了彩图488号解答: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巨幼样变,含少许中毒颗粒)。这个细胞胞质中

4、含丰富中性颗粒,胞核较大且疏松,看似分2叶,但是以核桥相连而不是核丝,所以严格来说还是杆状核粒细胞。这个细胞也不存在P-H畸形,分叶过少的细胞染色质聚集很明显,而这个染色质很疏松有巨幼样变。彩图489号解答:中幼红细胞(右)、破碎细胞(左,无胞质仅剩一个胞核)。大家会奇怪为什么中幼红细胞胞质红色,这是因为该涂片染色明显偏酸了,所以导致胞质红色。所以染色明显偏酸或偏碱增加了辨认细胞难度,但是结合细胞的其他特征,大部分细胞还是可以辨认的。彩图490号解答: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该细胞较大,胞核较规则,染色质细致,核仁隐约可见,胞质中可见粗大的紫红色颗粒(为嗜碱性颗粒)。虽然有些不典型的嗜酸性幼稚粒细胞

5、其颗粒颜色也很深染,但总是略带棕黄色,而这个细胞没有。还有一个要鉴别的就是早幼粒细胞,主要是根据颗粒特征。彩图491号解答:中性中幼粒细胞(左下)、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右上)及点彩红细胞(左边)。左下细胞胞体较大,胞质较多,无明显A颗粒,近核处似有少许中性颗粒,胞核半圆形,染色质较细致。由于有的中性中幼粒细胞A颗粒及中性颗粒均不明显,所以应注意鉴别。其右上方的是杂质,而不是疟原虫哦。彩图492号解答:原始细胞、碳核。该原始细胞胞体大、胞质多,深蓝色,并含有空泡,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大而清楚。像ALL3中的原始淋巴细胞(其实这个患者就是ALL3)。左下的这个细胞:碳核、小淋巴细胞(其左下好像有点胞质

6、)均有可能,从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像碳核。彩图493号解答:晚幼红细胞(正在脱核,含2个豪周小体)。虽然这个细胞的形态比较怪异,红系的胞质特征还是特明显。其实典型的血细胞都比较容易辨认,而实际上细胞经常表现为不典型使细胞难以辨认。也只有掌握各种不典型的晚幼红细胞,才算得上认识晚幼红。不过恭喜大家,评论的准确率挺高的。彩图494号解答:淋巴细胞(4个)。这几个细胞是同一类细胞,其胞体比红细胞略大,胞质有点蓝,但胞核染色质呈块状,其中胞核中还可见假核仁。二马饮水 ggx61107等说的对,经常会在慢淋中出现(这个图就采自CLL)。还有在正常淋巴细胞中,也会出现这种假核仁现象,大家应注意与原始细胞鉴别。

7、彩图495号解答:单核细胞。其胞体中等大小,胞质虽不多但呈灰蓝色,胞核可见切迹较明显,染色质较粗、疏松。对幼单来说,这种染色质偏粗了。确实,幼稚单核细胞与成熟单核细胞较难鉴别。彩图496号解答:异淋(幼浆细胞型)及皱缩红细胞。其胞体大,胞质多,深蓝色,有核旁淡染及空泡(蓝色圆点是杂质)核类圆形,染色质较细致。所以这个细胞应注意与早幼红及幼浆细胞鉴别,早幼红染色质更细致,胞核更圆,应无空泡及核旁淡然。幼浆的胞质应更具浆系特征等。从出现的概率来来说,异淋最常见彩图497号解答:浆质体(或称胞质碎片)。这不是红细胞(因为其中无血红蛋白,也不像嗜碱性红细胞,其胞质与原始及早幼红细胞的胞质不同),而是从

8、红系以外某个细胞上掉下来的胞质,至于来自何种细胞,观察该张涂片中有核细胞组成及特点,非常有助于推断其来源。彩图498号解答:淋巴细胞及成堆血小板。该细胞胞体较大,胞质丰富,呈淡蓝色,染色质有聚集但不是很粗,好像还隐约见核仁。实际上这是个LC,不是异淋(胞质应深蓝色,染色质常更聚集)、也不是幼稚细胞。其实LC形态变化非常多样,要做到正确判断各种LC,有时挺难的。不过大家别着急,经验是需慢慢积累的彩图499号解答:幼稚细胞(似单系)。首先可以确定这个不是个成熟血细胞。其染色质较细致,胞核类圆形但仔细观察好像有折叠(其实不是所有的原始及幼稚细胞胞核都有折叠的),胞质中有细小颗粒而使“胞质”略带紫红色

9、。各种幼稚细胞中,比较符合幼稚单核细胞的特征。彩图500号解答:幼稚细胞。该染色偏深,是个最有争议的细胞。其中等大小,核质比大,胞质少,蓝色(边缘更深蓝),染色质细致(局部有些结块),核仁无。所以起码是个幼稚细胞应该没什么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异淋呢?是由于胞质边缘深染吗?(这不是异淋特有的),而且染色质也较细,胞质也不多哦!彩图501号解答:浆细胞。其胞质量不是很多,但还是能见到核旁淡染区及空泡,胞核圆形。染色质粗,居中。虽然这个细胞不是很典型的浆细胞,但根据其他特征还是能辨认出来,这是个浆细胞。与中幼红的主要鉴别点是胞质:该细胞没有血红蛋白合成,故不呈灰蓝色。彩图502号解答:凋亡的中性

10、粒细胞。根据细胞的胞质特征就是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其胞核固缩并溶解,所以就呈现这样的特点。彩图503号解答:中幼红细胞。其胞质有些少,并有瘤状突起,但根据其胞质特征,说明其中含有血红蛋白,所以还是个中有红细胞。虽然这个中幼红形态不典型,但大家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彩图504号解答:嗜酸性中幼粒(上)、中性中幼粒。上面细胞的胞质已经出现了嗜酸性颗粒,同时也有A颗粒(有的覆盖在核上,与嗜碱性颗粒很相似),虽然其染色质还较细致,但是出现特异性颗粒就归中幼粒啦。下面细胞中有中性颗粒并有较多A颗粒,其核虽略有凹陷,但染色质还不是很粗,所以归中幼粒。彩图505号解答: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左),凋亡的中性粒细胞(

11、右)及破碎的粒细胞(上)。其主要观察点是凋亡粒细胞。这在外周血片中经常可见,有时极易误认为晚幼红细胞。不过根据仔细观察其胞质特征,两者还是容易鉴别的。彩图506号解答:有隔菌丝。大家可见其条状中可见胞核,并可见无色透明的横隔。这是污染所致,按照现在的工作条件,涂片中菌丝是很少见。不过你要想见也很容易,未染色的涂片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一般就能见到菌丝了。它不是纤维蛋白丝,蛋白丝为无色,其中常有聚集的血小板。彩图507号解答:单核细胞。该细胞胞体较大,胞质中含有粉尘样的细小颗粒,使得“胞质”带有紫红色(这在单核细胞常常可见),胞核有折叠,染色质有点粗。其与中性粒细胞的主要鉴别点就是胞质

12、,其胞质中无中性颗粒,因为中性颗粒的颜色不那么紫,有时与红细胞的颜色有点相似。彩图508号解答:中性杆状粒细胞(含中毒颗粒)。有时染色等原因,会使得中性颗粒或中毒颗粒带“黄色”,易误认为是EOS。实际上左边这个破碎的细胞可以供大家参考,其颗粒除颜色外其他特征均不像嗜酸性颗粒。平时工作中还可以找周围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比较,区分两者就比较容易。彩图509号解答:早幼粒细胞。该细胞核上覆盖了2个RBC。该细胞胞体较大,胞质中含有紫红色颗粒,有的覆盖上在核上(覆盖上核上并不都是BAS哦),胞质中无明显的中性颗粒(近核处有淡染区,在早幼粒中称为初浆),其胞核椭圆形,虽然核结构不是很清楚,但还是较细致的。彩

13、图510号解答:淋巴细胞(左)、异淋(右,浆细胞型)。左边为淋巴细胞应该没什么争议。右边这个细胞主要应与浆细胞鉴别。其胞体较大,胞质多且深蓝色,有空泡及核旁淡染区,其核较大,染色质疏松、比成熟细胞细致,核也不圆。从概率上分析,如果是浆细胞也是个幼稚浆细胞,外周血出现这样的概率也很小彩图511号解答:中性中幼粒细胞。该细胞胞质中有较多中性颗粒而无A颗粒,其胞核还较大,染色质也较细致,核仁无,故是中性中幼粒细胞。彩图512号解答:中幼红细胞(2个,分裂相)。根据其胞质特点,可以知道是中幼红细胞。这两个细胞很可能刚从一个细胞分裂而来。一般情况下,分裂末期的细胞核是呈丝球期的,但是有时分类末期胞核也有

14、染色体仍呈星状的。彩图513号解答:单核细胞。其胞体较小,胞质也不太多,胞质中有细小的紫红色而使“胞质”略带紫红色,胞核虽然类圆形,但仔细观察有折叠,染色质虽然偏细,但总体来看还是个成熟的单核细胞。其周围的红细胞可见淡染区扩大,并见靶形红细胞。彩图514号解答:幼稚浆细胞(周围红细胞呈串钱状)。该细胞胞体较大,胞质丰富、蓝色,并见核旁淡染区及泡沫浆,胞核圆形,染色质较细致(有些部位也有染色质聚集),核仁隐约可见。原始浆细胞的染色质更加细致。外周血出现成熟浆细胞可见多种疾病,但幼稚浆细胞一般只见于MM,所以推测为MM是有道理的。彩图515号解答: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含中毒颗粒及杜勒小体)。其胞质中

15、含的紫红色颗粒就是中毒颗粒,胞质中淡蓝色、边界不清楚呈云雾状的就是杜勒小体。彩图516号解答:中幼红细胞(巨幼样变,母子核)。该细胞的胞核虽然较畸形,但胞质呈灰蓝色,所以根据胞质特征还是能够辨认出这是个中幼红细胞。其下方含豪周小体。该细胞的右上方还有一个胞质体(还有一条丝与中幼红细胞相连)。彩图517号解答:淋巴细胞。其胞体不太大,胞质淡红(可能是染色所致)中带淡蓝,颗粒较多但不像嗜碱性颗粒、也无中性颗粒,胞核轮廓清楚,染色质粗,所以不是中性晚幼粒也不是BAS,而是淋巴细胞。彩图518号解答:单核细胞(左下),嗜碱性(中幼)粒细胞(右上)。左下细胞虽然胞核有凹陷,似肾形,但胞质中无中性颗粒且核

16、疏松。右上细胞可见嗜碱性颗粒(核上也有)、胞质很少,其染色质还比较细致,所以是中幼粒阶段的细胞。彩图519号解答: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这个细胞胞体大,胞质中充满中性颗粒,无A颗粒,胞核也大,染色质细致,有核仁,所以还可以说这个细胞存在巨幼样变。彩图520号解答:晚幼红细胞(核碎裂成很多块,小的可称豪周小体了)。这个细胞虽然很不典型,但根据其胞质的特点,应该知道是个中晚幼红的细胞,其胞体不是很大、染色质也致密,所以还是归晚幼红吧(不过胞质更接近中幼红细胞)。彩图521号解答:嗜碱性粒细胞(晚幼或杆状核)。该细胞胞体较小,胞质中颗粒较少、细小,粗的位于胞质边缘,细的位于胞质里面所以“胞质”略带紫红

17、色,胞体周围有点红晕,胞核结构不太清楚,这些都是嗜碱性粒细胞的特点。彩图522号解答:早幼粒细胞(已退化)、淋巴细胞(右上)。由于该早幼粒细胞已经退化,所以胞体特别巨大,其胞质中可见很多A颗粒,胞核也变大,染色质很疏松,并还可见核仁。由于胞体巨大并有丰富颗粒,故不要误认为是颗粒巨,两者的颗粒及胞核特征可不同哦。彩图523号解答:中幼红细胞。虽然其胞体及胞核呈椭圆形,但其胞质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呈灰蓝色,为红系特有胞质,再结合胞核,应该就可以断定是中幼红细胞了(无明显巨幼样变)。其周围的红细胞变大、淡染区消失,这是由于靠近片尾位置所致。彩图524号解答:中性晚幼粒细胞。该细胞形态比较典型,胞质中

18、充满中性颗粒,胞核呈肾形,染色质粗。其胞质及核中有空泡,但显然是人为造成的,因为周围的红细胞也有许多空泡。通过对周边细胞的观察,有助于鉴别是不是人为所致。彩图525号解答: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左)、吞噬细胞(右)。左边细胞很典型。右边细胞的胞质中可见被吞噬的多染性红细胞,该细胞的右边胞质中还可见少许颗粒,胞核较细致、有折叠。彩图526号解答:中性分叶核粒细胞(颗粒减少)。其胞质中中性颗粒较少,核形也不太清楚,下方好像是有核丝,所以应该是分叶核粒细胞。彩图527号解答:异常早幼粒细胞。由于该细胞内外胞质分明,外质中无颗粒而内质中充满颗粒,其颗粒大小很一致,颜色与核接近,故很容易将内质误认为胞核。实

19、际上该细胞的胞核位于右边,仔细观察还可见胞核折叠,染色质较细致。彩图528号解答: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其胞体较大,胞核轮廓不太清楚但可以确定位于右边,染色质有些细致,胞质中充满颗粒很丰富,充满整个胞质,颗粒颜色较深但可见其带有黄色(近核处最为明显),所以还是嗜酸性中幼粒细胞。由于嗜酸性幼稚粒细胞中的嗜酸性颗粒往往不太典型,故应注意与嗜碱性粒细胞鉴别彩图529号解答:中幼红细胞(含点彩及豪周小体)。其胞质少,但根据胞质的颜色、点彩及豪周小体等,可以看出是个中幼红细胞。表扬一下答中幼红细胞的几位,红系的功底不错;由于这个细胞确实很不典型,没答对的也别着急,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彩图530号解答:中性

20、中幼粒细胞。其胞体较大,染色质有聚集,胞核半圆形(似有折叠,可能是染色质聚集导致的假象),胞质也较多,虽似灰蓝色,但感觉胞质含中性颗粒(尤其是近核处)。所以总体分析还是个中幼粒。其众位不是球形红细胞,而是人为造成的严重皱缩所致(RBC可见刺状突起)。彩图531号解答:中性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左)、晚幼红细胞(右,巨幼样变,含点彩)。主要是右边的这个晚幼红细胞,其有些部位胞质较空虚,但含有很多嗜碱性点彩。彩图532号解答:异型淋巴细胞。该细胞胞体较大,胞质较多、深蓝色,胞核较规则,染色质较粗。如果这个细胞胞质量再多些就更典型了。有时我们可采用排除法,如果考虑这是个幼稚细胞,那不妨想想看是什么幼稚细胞,幼粒?幼单?幼淋?三者都不像吧。彩图533号解答:浆细胞。这个细胞中等大小,胞核小、染色质较粗,胞质有点多、深蓝色,有核旁淡染区但泡沫浆不太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