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填空题)_第1页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填空题)_第2页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填空题)_第3页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填空题)_第4页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填空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学纲要填空题 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3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语音 、 词汇 、 语法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五 个阶段。6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 语言 ,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 一。7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语法规则 是十分有限的。8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且也是思维的 最有效的工

2、具 。 9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 头表示 同意 ,摇头表示 不同意 ,送别时挥手表示 致意 , 鼓掌 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 示 愤恨 ,手舞足蹈表示 激动或高兴 。10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左 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思维 。11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 brother 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 aunt 表示。12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量词 。 13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语言 。14任何符号,都是由 能指 和 所指 两个方面构成的。 15语言符号是

3、 能记 和 所记 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能记 。 16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约定俗成 。 17语言符号具有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和 能指组合的线条性 特点。18语言的底层是一套 音位 ,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 组合 ,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 词 , 第二级是 词组 ,第三级是 句子 。19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 这两种关系是 组合关系 和 聚合关系 。20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 抽象思维 能力和 灵活的发音 能力。 21语音的 发音 、 传递 、 感知 三个环节,分别对应

4、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 面的属性。2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 音高 、 音强 、 音长 和 音质 四个要素。 2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 动力源 、 共鸣腔 、 发音体 三大部分。2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 主动 发音器官, 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 被动 发音器官。2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 辅音 和 元音 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 由 辅音 充当的。2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圆唇与否 、 舌位高低 、 舌位的前后 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27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园唇元音是 o , 舌面前低不园唇

5、元音是 a , 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是 V , 舌面前高园唇元音是 y 。28辅音的发音特点主要是由 发音部位 、 发音方法 两个方面决定的。 2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双唇、不送气、浊、塞音,p 是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ts 是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g 是 舌根、不送气、浊、塞音 ,m 是 双唇、浊、鼻音 。3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 p 是 送气 ,p - b是土浊或土清,ts ts 是 送气 ,f - v是土清或土浊,t - k 是 土舌尖中 和土舌根 。31音位变体可分 自由变体 和 条件变体 两类。3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 音质音位 ,具有区别意

6、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 类音位叫做 非音质音位 。33汉语的音节可分为 声调 、 声母 、 韵母 三部分,其中 韵母 又分 韵头 、 韵腹 、 韵尾 三部分。34汉语的调位可分 阴平 、阳平 、上声 和 去声 四类,其调值分别是 55 、 35 、 214 、 51 。35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 同化 、 异化 、 弱化 、 脱落 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 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脱落。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素p、zh、x、h、ii,国际音标分别用p、t?、.、x、 y 表示。语法规则 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语法的 组合规则 和 聚

7、合规则 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 有语调 。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 陈 述。从是否能独立充任句法结构成分的角度看,词可以分为实词 和 虚词 两大类。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 ,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 词根语素 、 词缀语素 、 变词语素 三类。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 词干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 语素,把词尾叫作 变 词 语素。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 词根 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这是汉语的特点。有的语法 著作中常常把前

8、缀、后缀叫作词头、 词尾。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 构词法 ,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作 词法 。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 来构成的词称为 派生词 ,其构词规则又叫作 派生构词法 ,或叫 附加法 。主谓 、 动宾 、 偏正 、 联合 、 补充 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主谓 的 意义是陈述, 偏正 的意义是 修饰, 动宾 的意义是支配, 补充 的意义是补 足(述语), 联合 的意义是并列或选择。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就是结构规则有 递归性 。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和 词形变化。各种语言里都有词类 ,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

9、这一类词,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词。变换是语法格式 的有规则的变化,它能超越一个语法格式 的范围,揭示有关格式 之间的关系。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 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 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多义 。根据语法意义的表达手段的不同,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 孤立语 、屈折语、 黏 着语 、多式综合语 四种类型。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 形态变化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形态变化 ;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 词语素表示;复综语的特点是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57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基本词汇。 5

10、8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 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 较弱。59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 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60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部 分。61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 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色彩意义。62、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一般性 、模糊性

11、 和全民性 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63、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64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作派生意义。65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某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的中心意义。 66词义完全相同的词,又叫等义词或绝对同义词。67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语词的结果。 68同义词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69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两方面。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70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 。词语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 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71语句的意义除了由词义

12、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以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语境补充确 定的。72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谕等,都很注意留下意思上的空 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外或言不尽意 来概括。 73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 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 书写 符号。 74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 留于异时”。75文字除了音、义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 字形。文字是用“ 形”通过“ 音”来表 达“ 意”的。76古代记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 实物记事,一种是用 图画 记事。 7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 音

13、意文字,即兼有表音 、表意 两种方 法的文字。78古埃及的 圣书字 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 钉头字 字、中美洲的 玛雅 文和我国的 汉字都属于意音文字。79从表意到表 表音 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 表音或音位 文字是语言中最简明、 最方便的文字。80口语和书面语言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 风格 变异。81. 社会的发展 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82. 渐变性 和 不平衡性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83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语言发展的 内部因素 ,决定着每一语言发展的特殊 方向。语言的发展中, 词汇 的变化速度最快, 语音 次之,而 语法 的演变最为缓慢。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

14、言的 分化 和语言的 统一 。语言的分化相对于社会的分化要 慢 ,而社会的统一却 快 于语言的统一。社会方言包括 阶层方言 、 行业方言 等, 科学技术用语 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用语。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 排他性 。社会方言及其 风格变体 是语言的支流。社会的分化 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社会原因,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是产生地 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一种语言的几种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是不断扩大还是逐渐缩小,取决于它们所服务的社 会是进一步 分化 还是逐渐走向 统一 。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语音 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 语音 。地域方言间的词汇差别主要表

15、现为 名异实同 。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亲属语言 。分化出几种亲属语言的原始语言叫 母语 或 原始基础语 。语言学家把若干种有 亲属关系 的语言叫亲属语言。汉藏语系 和 印欧语系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 印欧 语系 日尔曼 语族。我国诸民族语言主要分属 汉藏语系 、 阿尔泰语系 、 南亚语系 、 马来-玻利尼西亚 、 印欧语系 等五个语系。我国最大的语系是 汉藏语系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一般认为它除汉语外,还包括 壮 侗语族 、 藏缅语族 、 苗瑶 三个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满语等语言都属于 阿尔泰 语系。语言的统一,主要指 共同语 的形成

16、。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这主要是 政治 的原因。伦敦方言成为英 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 经济 的原因。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 是由于 文化 的原因。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 国 语 ,我国的 普通话 就是这样的一种共同语。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 语言运用 。循序渐进 的原则在规范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 准。汉语的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为以 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 北方方言 为基 础方言,以 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 词的借用

17、。意译词里还有一种 仿译词 ,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 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 结构形式 也移植过来。汉族自古和其他民族交往,从外族语借入词语。如葡萄苜蓿狮子是汉代从借入的词,菩萨罗汉和尚是汉代后从 西域 借入的佛教用词,胡同蘑茹是元代时借 入的 蒙古 语词。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 之间。借词 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 语音 、 语法 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 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 相近的 的音去代替。壮语的构词规则原来是“受定成分+限定成分”,现在已广泛地使用和汉语相同的“限 定成分+受定成分”的规则,这属

18、于 结构规则 的借用。“五四”运动以来,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所谓“欧化句式”。这是语言结构规 则的 仿造 。在 双语现象 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 者的 语言 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洋泾浜 和 克里奥耳语 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破碎外语的 中国 名称 名称,不是 中国 所特有。“洋泾浜”不会被任何一个民族作为 母语 来学习,而 克里奥耳语 是“洋泾浜”在一 定条件下被社会采用作为母语来学习的结果。“洋泾浜”一旦升格为克里奥耳,就会扩大 词汇 ,严密 语法 ,迅速地丰富发展起来。海地有以 法语 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牙买加有以 英语 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 柴门霍夫于 1887 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世界语。语音演变的主要内容是音位系统的演变,它包括 聚合系统 的变化,如音位的合并、消 失和分化,从而又引起音位 则和规则 的变化,即拼音规则的改变。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 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 、 时间性 、 地区性 。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 亲属语言 ,它们之间存在着语音 对应关系 。人 们正是根据这种关系来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法的 组合规则 、 聚合规则 的演变和语法发展中的 类推作 用。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