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音乐与舞蹈_第1页
蒙族音乐与舞蹈_第2页
蒙族音乐与舞蹈_第3页
蒙族音乐与舞蹈_第4页
蒙族音乐与舞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蒙族音乐与舞蹈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页 蒙古族蒙古人自称“蒙古”(Mongol)。“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域。蒙古人有自己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蒙古文。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页蒙古族音乐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能歌善舞民族,素有“

2、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含有民族声乐独有格调,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性格,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蒙古族音乐现有全民族共同格调,又有各个地域独特格调,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很多艺术家在草原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歌得到深入整理、保护、传输。蒙古族音乐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应蒙古社会风土人情。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3

3、页 蒙古民族音乐分类蒙古民歌民间器乐歌舞音乐曲艺和戏曲歌乐舞蒙族音乐与舞蹈第4页请听,两首歌曲格调有何不一样?旋律悠长舒缓极富装饰性节奏自由气息绵长旋律明快流畅装饰音较少节奏规整长调短调蒙族音乐与舞蹈第5页辽阔草原(降央卓玛 ) 即使有辽阔草原不知道何处有泥滩即使有辽阔草原不知道何处有泥滩-(草原之歌天地间浮荡,辽阔深远!感动发自原始净土!天籁源于故土呼唤!天下最美女中音啊,为你陶醉!)-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6页敖包相会(梦之旅) (女) 十五月亮升上了天空哟 为何旁边没有云彩(男) 我等候着漂亮姑娘哟 你为何还不到来哟嗬(男) 假如没有天上雨水呀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女)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候

4、哟 你心上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蒙族音乐与舞蹈第7页你是否能说出几首含有蒙古族 长调或短调格调歌曲?蒙族音乐与舞蹈第8页 呼麦是蒙古族独有演唱艺术,震惊世界乐坛,它和蒙古长调都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唱时利用特殊声音技巧,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声带发出是低沉基音,而口腔发出是高亮泛音 。 呼麦(浩林.潮尔)蒙族音乐与舞蹈第9页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乐器,马头琴所演奏乐曲,含有深沉粗犷,激昂特点,表达了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草原格调。蒙古族特色乐器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0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1页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

5、书,是蒙古族一个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东北各省蒙古族聚居区。与草原上蒙古族群众生活习性一致,这种艺术含有浪漫开阔气息。它最初形式与西方中世纪吟游诗人相同,艺人们身背四弦琴或者潮尔(蒙古马头琴),在大草原上随风漂泊,四处流浪,追逐蒙古包和王爷贵族们府邸,一人一琴,自拉自唱,精彩说唱、长篇传奇成为草原上最受人们欢迎艺术形式之一。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域 蒙古曲艺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2页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蒙古族传统说唱艺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相传已经有 700多年历史。多在节日、婚礼和喜庆场所演

6、唱。“好力宝”是蒙古语音译,是“联结”意思。有固定曲调,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和多人,但以单人演唱为多。内容普通有思乡、赞马、民间传说、改编古典章回小说外,还有即景生情,随兴口编。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曲目长篇短篇都有。唱词为四句为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情形。伴奏乐器多为马头琴、四胡。曲调豪放、淳朴,有较多朗诵成份,含有浓厚草原风味。 蒙古曲艺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3页舞蹈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4页蒙古舞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飞禽走兽,崇敬白颜色。古代萨满教中女巫师跳舞时,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间还流行着“安

7、代”(亦称查干额利叶)这一古老舞蹈形式,其踏地为节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踏舞特征。1240年成书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热烈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是对这种舞蹈描述。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5页 筷子舞 顶碗舞 安代舞蒙古族舞蹈来自生活源于宗教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6页顶碗舞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传统民间舞蹈。盅碗舞普通为女性独舞,含有古典舞蹈格调。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节奏,两臂不停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性格气质。舞

8、蹈利用富有蒙古舞格调特点“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格调。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规律动作。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7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8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19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0页筷子舞“筷子舞”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多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演出演出时,舞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众人歌声和各种敲击声,在跪、坐、立等姿态中,伴随腿部屈伸、身体扭动,用筷子击打手、臂、肩、背、腰、腿、脚等部位,间以击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动作灵敏,洁净利落,节奏感强。“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原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演奏及人声伴唱中,由男

9、艺人演出单人舞蹈,演出者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同时肩部围绕耸动,腕部灵活翻绕,敲打声轻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以后,专门把筷子一端用小绳穿起来,又缀以红绸,遂成为精美道具,可单手或双手持之演出,从而增强了表现力遂广泛流传开来,并成为经常上演舞台节目。 。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1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2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3页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库伦旗。最初是一个用来医病萨满教舞蹈,含有请求神灵呵护、祛魔消灾意思,以后才慢慢演变成为表示欢乐情绪民族民间舞蹈。传统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伴随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10、兴安地域带有迷信色彩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域,在逢年过节时、在庆贺丰收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追求推向了极致。 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4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5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6页 萨吾尔登新疆和蒙古边界地带蒙古族最主要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

11、受广大人民喜爱。新疆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7页蒙族音乐与舞蹈第28页其它角斗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跋之乡著称锡林郭勒草原一个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演出两个人摔跋生龙活虎般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喜爱。演出者要穿特制服装,身着蒙古袍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跋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假头恰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双手看成其中一人双脚,

12、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跃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普修尔乐舞又称托普修尔乐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律动。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陶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民间舞蹈,他们含有一个古老两根弦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乐声中进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 称托普修尔乐舞。 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跳踏步,明快潇洒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个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灵敏,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含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