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3章第3节)(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3章第3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九上吴兴期中)“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可能是( )A. 熟石灰 B. 碳酸钾 C. 乙醇 D. 烧碱【答案】 B【考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
2、析】根据盐的定义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解答】A、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属于碱,不符合题意;B、碳酸钾属于盐,符合题意;C、乙醇为有机物,不属于盐,不符合题意;D、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主要成分)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 氧化钙、熟石灰、CaO B. 汞、水银、AgC. 氢氧化钠、烧碱、NaOH D. 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答案】 C【考点】常见物质的俗称【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氧化钙、汞的俗称和化学式及石灰石主要成分分析。【解答】A、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不符合题
3、意;B、 Ag 是银的元素符号,汞的元素符号为Hg,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化学式为为NaOH ,符合题意;D、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0九上吴兴期中)工业冶炼金属钛的反应原理是TiCl4+2Mg Ti+2MgCl2 , 该反应类型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 C【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分析。【解答】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4.(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列生活经验没有应用酸碱反应原理的是( )A. 用熟石灰
4、改良酸性土壤 B.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D.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 D【考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定义进行分析,酸是离解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离解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解答】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酸和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为碱,硫酸为酸,二者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铝为碱,胃酸成分为盐酸,二者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为氧化钙,作干燥剂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5.(2020九上吴兴期中)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
5、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 氯化亚铁 B. 碳 C. 氯化铁 D. 铁【答案】 B【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生铁为铁和碳的合金分析。【解答】 生铁为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铁会全部反应,而碳不与酸反应,所以残渣为碳;故选B。 6.(2020九上吴兴期中)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B. 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生锈C. 铝的抗锈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弱D. 铁容易与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因此可以做干燥剂【答案】
6、C【考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根据铁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由此确定防锈措施及铝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A、 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离,防止铁锈蚀 ,不符合题意;B、 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铁接触水而生锈 ,不符合题意;C、 铝的抗锈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铝常温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膜,符合题意;D、 铁容易与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因此可以做干燥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 ”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答案】 A【考点】常见物质的分
7、类【解析】【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A、 图示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若其中一种为氧原子,则为氧化物,符合题意;B、图示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C、图中物质由三咱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图中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8.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Mg2+、Cl、Zn2+ B. K+、Ba2+、OH、NO3C. Mg2+、Cu2+、Cl、SO42 D. Na+、Cl、Ba2+、SO42【答案】 A【考点】溶
8、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解析】【分析】根据pH=1判断出溶液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根据四种离子不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不反应,与氢离子也都不能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析,C、根据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离子都不会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离子之间的反应情况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离子之间不会反应,可以共存,溶液无色,符合题意,B、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不可以共存,不符合题意,C、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离子之间不会反应,可以共存,但含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D、硫酸
9、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白色的难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0九上吴兴期中)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B.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 甲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中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D. 甲中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中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答案】 C【考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根据氢气和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和操作步骤分析。【解答】A、 氢气和CO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防止氢气和CO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10、进行实验时要先通入气体排净空气后再加热,不符合题意;B、 氢气和CO还原氧化铜实验都能使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不符合题意;C、 甲中有水生成,为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中玻璃管保持水平,气体自左向右导出,不会产生水回流,符合题意;D、氢气无毒,所以不需尾气处理装置,CO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ClNa2CO3NaOH B. FeFe2O3Fe(OH)3C. BaSO4BaCl2 BaCO3 D. CuOCuCl2ZnCl2【答案】 D【考点】金属及其化合
11、物之间的转化【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由该物质的性质判断转化是否可以一步实现。【解答】A、 氯化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钠,不符合题意;B、 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铁,不符合题意;C、 硫酸钡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钡,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与锌反应可生成氯化锌,符合题意;故选D。11.(2020九上吴兴期中)金属Ni、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盐X、Y、Z的溶液中,置换反应的结果,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表: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 )X盐 Y盐 Z盐Ni 无 无 有Zn 无 有 有A. X、Zn、Ni、Y、Z B. X、Y、Ni、Zn、ZC. Z、
12、Zn、Y、Ni、X D. X、Zn、Y、Ni、Z【答案】 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能与盐溶液发生反应则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不能反应则说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小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分析。【解答】由表中所给现象可知,镍和锌都不能与X盐发生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镍和锌,锌可置换出Y,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Y,镍不能置换出Y,说明镍的活动性小于Y,镍和锌都能置换出Z,说明镍和锌的活动性都大于Z,所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为 X、Zn、Y、Ni、Z ;故选D。 12.(2020九上温州月考).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
13、的稀硫酸到过量,下图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 C【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中,当金属没有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当金属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定,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对两种金属生成氢气质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向等质量的金属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酸,因为生成氢气的速度取决于滴加硫酸的速度,所以生成氢气的速度是相同的。而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假设镁与锌的质量都为1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知道,则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为2/24g、2/65g ,显然镁与稀硫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较多
14、.故最终生成的氢气镁大于锌,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3.(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A CO2 CO 将气体点燃B N2 O2 通过炽热的木炭C CuO 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沉淀物、干燥固体D KCl K2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滤液、结晶A. A B. B C. C D. D【答案】 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解答】A、 二氧化碳为灭火性气体,少量CO不能用点燃方法除去,不符合题意;
15、B、 通过炽热的木炭,可除去杂质氧气,但会生成新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 加入稀盐酸,原物质氧化铜反应,而杂质铜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加足量稀盐酸,杂质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过滤蒸发,可得到纯净氯化钾,符合题意;故选D。14.(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自然界的机械能资源的是( )A. 村庄里的沼气池 B. 齐跃山风力发电 C. 新疆地热发电 D. 硅光电池板供电【答案】 B【考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解析】【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村庄里的沼气池,利用的化学能,故A不合题意;B.齐跃山风力发电,运动的空气具有机械
16、能,故B符合题意;C.新疆地热发电,利用煤具有的化学能,故C不合题意;D.硅光电池板供电,利用的太阳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B。15.(2020九上吴兴期中)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后,先后经历减速下降和匀速下落两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速下降过程中,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 减速下降过程中,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 匀速下落过程中,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D. 匀速下落过程中,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答案】 C【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解答】减速下降的
17、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即动能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机械能减小,故A、B错误;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即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6.(2020九上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小球从粗糙的斜坡a点由静止滑下,依次经过b、c、d最后恰好停在e点,其中b和d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最大C. 小球在b点和d点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D. 小球在d点的机械能比b点机械能小
18、【答案】 D【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1)比较a、e两点机械能的大小即可;(2)根据运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判断;(3)(4)首先根据高度的关系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再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分析动能的大小。【解答】a和e点时,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动能为零,即它的重力势能等于机械能。因为e点高度小于a点,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因此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有损失,不守恒,故A错误;由于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因此运动时间越长,机械能损失越大,则a点的机械能最大,故B错误;b点和d点高度相同,则小球的重力势能相等;d点在b点后,则机械能d点小于b点。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
19、能可知,d点的动能小于b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7.(2020九上吴兴期中)冬天市场上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1)取小袋内的物质,加入稀盐酸中,看到的现象是_。(2)取小袋内的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浅绿色,产生气泡(2)Fe+CuSO4=FeSO4+Cu【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分析;(2)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解答】(1)
20、小袋内中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而碳既不反应也不溶解,所以加入盐酸可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产生气泡;(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1)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浅绿色,产生气泡 ;(2) Fe+CuSO4=FeSO4+Cu 。18.(2020九上吴兴期中)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1)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2)写出利用CO将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此反应利用了CO的_性。【答
21、案】 (1)铁单质(2)3CO+Fe2O3 2Fe+3CO2;还原【考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1)根据铁单质能被磁铁吸引分析;(2)根据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解答】(1) 菠菜中 的铁指的是铁元素,而小敏认为的铁能被磁铁吸引,是铁单质;(2)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故答案为:(1)铁单质;(2) 3CO+Fe2O3 2Fe+3CO2 ;还原。19.(2020九上吴兴期中)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1)金属镁是制作烟花的主要成分,镁条在空气中
22、燃烧时实验现象为_;(2)向废液(溶质是AgNO3、Cu(NO3)2)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答案】 (1)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2)Zn2+,Cu2+【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镁燃烧现象分析;(2)根据锌的活动性大于银和铜,铜盐溶液呈蓝色分析。【解答】(1)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向 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 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说明反应后硝酸铜有剩余,则锌与硝酸银发
23、生了反应,可能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所以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硫酸锌和硫酸铜,可能有硝酸银,阳离子一定存在 Zn2+,Cu2+ ;故答案为:(1)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 Zn2+,Cu2+ 。20.(2020九上吴兴期中)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本届军运会上,“水与火相交融”的主火炬塔点燃方式让人印象深刻。据介绍火炬燃气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通过水把天然气托到水柱的上方进行燃烧。(1)火炬的材质为铝合金,属于_(填“金属”“非金属”或“合成”)材料。(2)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根据上述现象请写出甲烷两点性质:_。
24、(4)请从环保的角度说明甲烷做燃料的理由:_。【答案】 (1)金属(2)CH4 +2O2=CO2+2H2O(3)可燃性、常温下气态、不易溶于水等(4)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分析;(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3)根据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4)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解答】(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H4 +2O2CO2+2H2O ;(3)由所给信息可知甲烷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为气体,不易溶于
25、水;(4)甲烷 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以可利用甲烷作燃料;故答案为:(1)金属;(2)CH4 +2O2CO2+2H2O ;(3)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为气体,不易溶于水;(4)甲烷 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1.(2020九上吴兴期中)如图所示的无人驾驶消毒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并喷洒消毒剂,在此行驶过程中消毒车动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消毒车重力势能_。 【答案】 减小;减小【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在马路上匀速行驶并喷洒消毒剂,消毒车的质量减
26、小,速度不变,则在此行驶过程中消毒车动能减小;消毒车的质量减小而高度不变,因此它的重力势能减小。22.(2020九上吴兴期中)蹦极是深受欢迎的户外运动,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蹦极者在下降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可多选) 弹性绳绷直前,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 弹性绳绷直瞬间动能最大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下降到最低点弹性势能最大【答案】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速度的变化,进而判断动能的变化;根据蹦极者的状态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解答】弹性绳绷直前,蹦
27、极者不受绳子的弹力,只受向下的重力,高度减小,即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即动能变大,故正确;弹性绳绷直瞬间,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蹦极者继续做加速运动;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错误;下降到最低点,蹦极者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动能为零,故正确;下降到最低点,弹性绳的长度最大,即弹性势能最大,故正确。、那么正确的是。 23.(2020九上吴兴期中)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药品滴加顺序往往会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
28、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答案】 (1)B(2)先膨胀,后恢复原状【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碳酸钠与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增大分析。【解答】(1)为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盐酸;(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再加入盐酸后生成碳酸钠又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球变化情况为 先膨胀,后恢复原状 ;故答案为:(1)B;(2) 先膨胀,后恢复原状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24题第三空3分外,每空2分,共37分)24.(2020九上吴兴期中)甜
29、叶菊苷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如图1的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1)小晴认为该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2)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小晴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什么?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反应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为了确定甜叶菊苷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下一步应该如何处
30、理这些数据?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结果。【答案】 (1)酒精燃烧时也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法证明甜叶菊苷中含有 C、H 元素(2)吸收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先计算出生成的H2O中的H元素的质量为0.3g,再计算出CO2中C元素的质量为2.28g,H元素和C元素的质量总和2.58g4.02g(有机物的总质量),证明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考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2)根据反应前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产生干扰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1) 酒精燃烧时也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法证明甜叶菊苷中含有 C、H 元
31、素 ,所以实验设计不严谨;(2) 制取的氧气中含有水份,且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都会造成干扰,所以实验中B装置作用是 吸收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1) 酒精燃烧时也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法证明甜叶菊苷中含有 C、H 元素 ;(2) 吸收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 ; 先计算出生成的H2O中的H元素的质量为0.3g,再计算出CO2中C元素的质量为2.28g,H元素和C元素的质量总和2.58g4.02g(有机物的总质量),证明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25.(2020九上吴兴期中)金属与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现探究酸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室
32、提供如图甲器材和颗粒均匀的锌粒、铁片、2%稀盐酸、4%稀盐酸、6%稀盐酸、碎冰、水等药品。(1)实验过程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a处橡皮管,往漏斗中加水,液面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装药品:在烧杯中加入碎冰和一定量的水。在试管中装入锌粒,把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中。之后的重复实验也都在冰水混合物中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而后用铁架台把试管定,再连接好其他装置;开始反应和测量:打开止水夹,往漏斗中倒入一定量的2%稀盐酸,量筒中的水量不再变化时,记录水的量,这个量就是反应得到的气体的量。取等量的锌粒与4%和6%稀盐酸进行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取铁片代替锌粒进行反应,重复上述实验。 (2)实验结
33、论: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图乙是某资料中铁与4%稀硫酸在恒温条件下,生成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画出铁与6%稀硫酸在恒温条件下,生成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答题纸图乙上用实线画出)【答案】 (1)稳定(不下降);控制化学反应时的温度保持不变(2)【考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生的方法及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分析;(2)根据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分析。【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止水夹夹住a处橡皮管,往漏斗中加水,液面不下降,则说有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在冰水混合物中进行是为了 控制
34、化学反应时的温度保持不变 ;(2)反应速率随反应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6%的稀硫酸与铁反应比4%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但铁的质量一定,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相等,由此画出图像;故答案为:(1)稳定(或不下降); 控制化学反应时的温度保持不变 ;(2)。 26.(2020九上吴兴期中)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显中性。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试剂瓶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硅酸钠是一
35、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稀盐酸、氯化钙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硅酸钠猜想二:硅酸钠和碳酸钠猜想三: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有气泡冒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2)为了进一步验证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继续进行
36、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I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三正确_。 _。(3)【反思交流】在实验步骤I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答案】 (1)加盐酸后有气体产生,说明存在 Na2CO3(2)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答案不唯一);溶液变红(答案不唯一)(3)除去溶液中 Na2CO3和 Na2SiO3 , 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考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2)
37、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碱性分析;(3)根据碳酸钠和硅酸钠的性质分析。【解答】(1)加入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所以猜想一不正确;(2)固体中一定有硅酸钠和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除去硅酸钠和碳酸钠,若溶液仍呈碱性,则可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取反应后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可证明猜想三成立;(3) 实验步骤I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 Na2CO3和 Na2SiO3 , 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1) 加盐酸后有气体产生,说明存在碳酸钠;(2)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3) 除去溶液中 Na2CO3和 Na2SiO3 , 防止对实验
38、造成干扰 。27.(2020九上吴兴期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最简单的方法是_。(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溶液, B是另一种溶液。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方案3 试剂X (3)【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
39、,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填序号)酚酞溶液 pH试纸 镁 氧化铜 稀硝酸 氢氧化铜 氯化镁溶液 硝酸钡溶液【答案】 (1)闻气味(2)A 中出现白色沉淀,B 中有气泡产生;Ca(OH)2(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白酒和白醋气味不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分别与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的现象分析;(3)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1)白酒和白醋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且产生白色碳酸钙沉淀,与盐酸不反应,由此可知A是氢氧化钙溶液,B是盐酸,氢氧化钙与碳
40、酸钠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3)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盐酸呈酸性,酚酞溶液可以鉴别,正确; pH试纸可以鉴别氢氧化钙和盐酸,正确; 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氧化钙与镁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氧化铜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稀硝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与盐酸不反应,可能鉴别,错误; 氢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溶解产生蓝色溶液,与氢氧化钙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与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硝酸钡溶液与氢氧化钙和盐酸都不反应,不能鉴别,错误;故答案为:(1)闻气味;(2)A 中
41、出现白色沉淀,B 中有气泡产生;Ca(OH)2 ;(3) 。28.(2020九上吴兴期中)如图,用小球和木块来做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以下实验中也用到了相同的科学方法的是 。 A.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B.黄豆和芝麻演示分子之间有空隙C.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D.磁感线研究磁场问题E.研究电路时用电路图来表示电路连接(2)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 。A.小球在斜面上释放时的动能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C.撞击后木块的动能D.撞击后小球的动能(3)分析比较A、B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_;(4)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
42、出结论吗?回答并说明你的理由_。【答案】 (1)C(2)B(3)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不能。光滑平面上木块不能停下来,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比较物体动能大小。【考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据此分析判断。(2)根据实验的过程分析判断;(3)比较A、B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得到结论;(4)在本实验中,小球撞击木块,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因此木块运动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据此分析
43、。【解答】(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使用了转换法。A.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B.黄豆和芝麻演示分子之间有空隙,使用了类比法;C.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根据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判断磁场强弱,使用了转换法;D.磁感线研究磁场问题,使用了模型法;E.研究电路时用电路图来表示电路连接,使用了模型法。故选C。(2)在本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来,撞击木块,根据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判断小球撞击木块时动能的大小,故选B。(3)A、B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相同,而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即速度不同,那么得到结论: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
44、果绝对光滑,不能得出结论,理由:光滑平面上木块不能停下来,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比较物体动能大小。四、解答题(29题4分、30题7分、31题6分、32题6分、33题8分、34题6分、35题6分,共43分)29.(2020九上吴兴期中)某司机驾驶一辆满载的货车,行至高速公路一处连续下坡路段时,因长时间刹车使汽车刹车片发热,导致刹车失灵。危急之下,他将汽车驶入右侧紧急避险车道。如图所示,避险车道是一个上坡道,且路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砂石,汽车迅速减速,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汽车驶入避险车道后能迅速减速的原因。【答案】 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摩擦阻力作用下动能(机械能)转化为热
45、能【考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解析】【分析】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克服摩擦做的功越多,消耗的机械能越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汽车驶入避险车道后能迅速减速的原因:上坡时,汽车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汽车的动能减小;砂石表面非常粗糙,摩擦阻力非常大,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很多,即动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非常多,速度减小,车会迅速停下来。30.(2020九上吴兴期中)酒精
46、,学名乙醇,化学式CH3CH2OH,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挥发后的气态酒精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爆炸燃烧。在新冠肺炎防疫战中,医用酒精在皮肤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请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关于酒精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2)酒精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3)计算138g乙醇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答案】 (1)易燃、易爆(2)12:3:8(3)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C2H5OH3O2=2CO2 3H2O 46 88 138g x 46:88=138g:x x=24g【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47、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乙醇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二氧化碳质量玢析。【解答】(1)酒精的化学性质有易燃、易爆;(2) 酒精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4:6:1612:3:8;(3)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C2H5OH3O2=2CO2 3H2O 46 88 138g x 46:88=138g:x x=24g故答案为:(1) 易燃、易爆 ;(2)12:3:8;(3)24g.31.(2020九上吴兴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
48、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2)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无色溶液C中除NaNO3外,其余溶质还有_。(3)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操作步骤是_,通过观察现象即可确定。【答案】 (1)Na2SO4和 Na2CO3(2)NaOH 和 Ba(NO3)2(3)取无色溶液 C,加入 AgNO3和稀 HNO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硫酸钡不溶于硝酸,碳酸钡溶于硝
49、酸及氯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解答】固体加水得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溶液呈黄色的氯化铁,且碳酸钠和氯化钙不能共存,加入一定质量硝酸钡溶液得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两种,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一定不含氯化铁和氯化钙,氯化钾不能确定;(2) 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钠,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无色溶液C中还应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产生沉淀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3)要证明是否含氯化钾,可取无色溶液 C,加入 AgNO3和稀 HNO3 ,若产生沉淀说明含氯化钾,否则不含;故
50、答案为:(1) Na2SO4和 Na2CO3 ;(2) NaOH 和 Ba(NO3)2 ;(3)取无色溶液 C,加入 AgNO3和稀 HNO3 。32.(2020九上吴兴期中)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有绿色的铜锈,小乐对铜锈展开了如下研究,回答问题。(1)小乐查阅资料发现,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其结构如图1所示:请解释碱式碳酸铜属于无害锈的原因_。(2)小乐取44.4克纯净的碱式碳酸铜样品,利用图2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验证其化学式为Cu2(OH)2CO3。(已知:碱式
51、碳酸铜受热分解可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装置丙的作用是_。实验前、后均需对装置甲、乙、丙进行称重;当装置甲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对装置甲、乙、丙进行再次称重前,需打开活塞再次通入足量的N2 , 其目的是_。【答案】 (1)碱式碳酸铜在金属铜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空气和水的进入,阻止进一步氧化(2)吸收 CO2;使样品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全部进入乙、丙装置,吸收完全【考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碱式碳酸铜的保护作用分析;(2)根据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及为使结果准确要将反应后生成物质全部吸收分析。【
52、解答】(1) 碱式碳酸铜在金属铜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空气和水的进入,阻止进一步氧化 ,所以属于无害銹;(2) 装置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反应后装置中会残留气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使样品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全部进入乙、丙装置,吸收完全 ;故答案为:(1) 碱式碳酸铜在金属铜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空气和水的进入,阻止进一步氧化 ;(2)吸收 CO2;使样品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全部进入乙、丙装置,吸收完全。 33.(2020九上吴兴期中)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安多夫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其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53、HCO3+HClNaCl+H2O+CO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种安多夫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取10克安多夫粉末,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_,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2)计算这种安多夫中碳酸氢钠的质量。(3)计算上述反应结束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 (1)固体继续溶解,产生气泡(2)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结束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0+10105.64.4g;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NaH
54、CO3HCl=NaClH2OCO284 58.5 44x y 4.4g84:44=x:4.4g 58.5:44=y:4.4gx=8.4g y=5.85g(3)反应结束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盐酸与碳酸氢钠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2)根据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碳酸氢钠质量分析;(3)根据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固体中氯化钠质量和为溶液中溶质质量,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稀盐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仍有盐酸,加入固体粉末可继续反应首开气泡;(2)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结束
55、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0+10105.64.4g;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NaHCO3HCl=NaClH2OCO284 58.5 44x y 4.4g84:44=x:4.4g 58.5:44=y:4.4gx=8.4g y=5.85g(3) 反应结束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2020九上吴兴期中)现有10g锌、8g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小明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他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和实验装置(如图1):Zn H2 Cu(1)实验时,为了能够持续地小流量地产生氢气,图中的仪器应该如何进行更换?_。(2)若8克氧化铜完全反应,试计算能生成多少克单质
56、铜?(3)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10g锌全部用完后,试管中仍然存在少量黑色固体。但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使8g氧化铜完全反应,只需要消耗6.5g锌粒制取的氢气。请你帮助解释原因:_。【答案】 (1)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2)8克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即为生成单质铜的质量,为;(3)反应开始前要通一会儿 H2 , 排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实验结束后需要继续通 H2 , 直至试管冷却,这部分氢气没有参与反应。因此氢气的实际消耗量大于参与反应的量,所需原料 Zn 的质 量也比理论值大。【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分液漏斗的用途分析;(
57、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3)根据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操作步骤分析。【解答】(1)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流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即可持续小流量产生氢气;(2)8克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即为生成单质铜的质量,为;故答案为:(1) 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2)6.4g;(3) 反应开始前要通一会儿 H2 , 排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实验结束后需要继续通 H2 , 直至试管冷却,这部分氢气没有参与反应。因此氢气的实际消耗量大于参与反应的量,所需原料 Zn 的质 量也比理论值大。35.(2020滨江模拟)5G通讯需要大量光纤连接各种基站,在光纤的
58、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金属涂层光纤是其中一种。为测定金属涂层光纤的Cu-Al合金层中铝的质量分数,小乐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甲 乙 丙加入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的质量(g) 10 10 2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 50 5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09 59 69(1)实验中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是_ (选填“甲”“乙”或“丙”);(2)该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 (1)乙(2)设10g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为x2Al+3H2SO4=Al2(SO4)3+ 3H254 6x
59、 1gx=9gW%= 100%=90%答:该合金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为90%【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将乙和甲比较可知,当加入10g样品时,虽然稀硫酸的质量从50g增大到100g,但是生成氢气的质量保持1g不变,这说明10g样品完全反应正好生成1g氢气;将乙和丙对比发现,当稀盐酸的质量50g相同时,样品质量从10g增大到20g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保持1g不变,说明50g硫酸完全反应正好生成1g氢气。前后比较可知,10g样品与50g硫酸正好完全反应。(2)根据乙中数据,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之差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
60、反应的铝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1 / 1(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3章第3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九上吴兴期中)“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可能是( )A. 熟石灰 B. 碳酸钾 C. 乙醇 D. 烧碱2.(2020九上吴兴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主要成分)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 氧化钙、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之业务操作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林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肥料在农业产业链优化中的地位考核试卷
- 航空航天器星载红外探测器技术考核试卷
- 石棉制品在户外烧烤设备的防火考核试卷
- 生物制药的药物晶体工程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肾活检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租赁经营的财务管理与资金筹措考核试卷
- 自行车旅行与文化体验考核试卷
- 化妆品生产OEM合同书
- 海上CANTITRAVEL平台桩基施工关键技术应用v7
- 2024年4月自考08229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试题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课程教案
- 华为MA5800配置及调试手册
- 中国生产安全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真题】2023年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安全生产培训课件:机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针刺伤预防与措施
- 血液净化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