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管理制度医院(4篇)_第1页
慢性病管理制度医院(4篇)_第2页
慢性病管理制度医院(4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慢性病管理制度医院(4篇) 【第1篇】市民医院慢性病报告及死因监测管理制度 人民医院慢性病报告及死因监测管理制度 1、医院的慢性病报告管理组织由防保科、医务科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慢性病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医院内的慢性病管理工作,防保科负责日常工作。 2、防保科依据慢性病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实行工作检查过问制度。按工作的实际状况准时改进慢性病报告管理工作。 3、慢性病报告内容包括:冠心病急性发作,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猝死、各种类型的冠心病死亡;脑卒中发作,包括致死性脑卒中和非致死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及未分类脑卒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小卒中

2、)及慢性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确诊为新发糖尿病病例;肿瘤,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病例。 4、慢性病报告程序:医生发觉市区冠心病急性发作、脑卒中发作病例和新发糖尿病病例、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以及中心城市外医疗机构确诊的上述疾病在复诊时,均应填报相应原报告卡。报告卡必需在出院前上报防保科。 5、有关科室应建立健全门诊日志、病房住院登记和检验登记的质控管理。 6、临床科室对来我院住院治疗或东山街道辖区内居民,而因病正常死亡的,必需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填写要完整、精确 ,并在七日内上防保科。 7、凡未按要求上报的责任人,造成漏报与科室质量分及个人奖金挂钩。 8、本制度

3、适用于各临床科室及门诊部。 【第2篇】医院慢性病死亡病人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慢性病、死亡病人监测管理制度 慢性病和死亡病人的监测是公共卫生管理的内容之一。为加强我院对主要慢性病、死亡病人的监测和报告,依据浙江省卫生监测统计报告管理规定和浙江省2022年度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方案任务书的要求,制订本制度。 一.我院的公共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科室公共卫生管理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死亡病人的报告责任人。 二.报告范围:糖尿病、冠心病急性发作(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其他类型的冠心病)、脑卒中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未分类

4、脑卒中)、肿瘤(新发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死亡病例(包括住院和门急诊的死亡病例)。 三.接诊医生发觉确诊的上述四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在24小时内向防保科报告,防保科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准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出卡片。 四.凡在本院死亡的病例,包括门急诊、住院死亡的病例,经管医生要准时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其中二联交给家属,一联交给防保科,防保科收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审核合格后作好登记,准时网络直报,次月5日前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市疾控中心。 五.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晰,不漏项。 六.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院感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奖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扣

5、奖。 【第3篇】慢性病健康档案规范管理 依据绩效考核中消失的问题,将慢病病例规范更加细化。 1. 要求每人的慢病病历必需真实,病人是的确存在的也能用电话联系上。 2. 对于血压、血糖达标的患者,可以每3个月写一次soap,每个月填写随访表。(每年4次soap+1次年度终结) 高血压患者: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尿蛋白1克/24小时的患者需降至125/75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mmol/l ldl-c2.6mmol/l。 3. 每次写soap时需同时做好慢病电脑入机工作,并在门诊登记本上做好登

6、记,要求soap、电脑、门诊登记本时间全都。 4. soap书写要求: 首次病程时: 高血压:1、确定患者的血压分级。 2、对初诊患者进行危急度分层。 3、确定管理级别。 4、制定管理方案。 糖尿病:1、诊断正确、有管理方案。 每次随访时: 高血压每次随访必有的内容:血压、症状、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糖尿病每次随访必有内容:症状体征、血压、体重、血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年终总结时: 除上述要求,s中需写明病史,a为全年或半年的全面评价,p为全年的非药物治疗指导目标。 无论高血压、糖尿病,每次必需有中医诊断及指导内容。 5. 按要求完成生化化验结果,写在o中,并在全面评价中分析。 6.

7、糖尿病病人按糖尿病膳食规章,完成一份饮食处方。 7. 全面评价尽可能的共性化,分析患者近三个月以来的饮食、运动、病情、血压血糖、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8. 个人考核时,每个月随机抽查每人2份病历,并依据互查要求打分,汇入个人评审。 【第4篇】社区卫生中心慢性病管理细则 慢性病管理细则(暂定) 为了更进一步细化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昨日下午,经慢性病管理工作小组例会争论,制订详细慢病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慢性病管理日制度。“管理日”即每月底由科主任统一排班,特地管理慢病的时间。在管理日,依据门诊需要,10点钟之前,医生可以出门诊,10点以后进行慢性患者的随访、病程记录及录机工作。小科室大夫的管理日依据自己工作特点敏捷把握。 2、门诊病历与慢病管理档案分开管理,同一患者病历号全都;门诊大病例仍归挂号室统一存放,慢病档案由责任医生自己存放管理。 3、门诊大夫(口腔科除外)均须参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由每位责任医生各认领10名慢病患者并负责管理;b超、眼科、妇科、针灸等小科室医生至少管理5人,其他大夫至少管理10人,以上基数必需在12月之前完成,并以此作为当月的重点考核内容,不管理者不得分。 4、加大慢病管理在门诊百分制考核中的分值,10分调整为30分,并将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包括管理数量和质量等。 5、侧重管理质量的考核。每位责任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