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分区的发展及晋语区的形成_第1页
汉语方言分区的发展及晋语区的形成_第2页
汉语方言分区的发展及晋语区的形成_第3页
汉语方言分区的发展及晋语区的形成_第4页
汉语方言分区的发展及晋语区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石丽莎学号05010310010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汉语方言分区的发展及晋语区的形成任课教师 张春泉完成时间2011年8月30日课程名称中国语言学史专 业汉语言文字学年 级2010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 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游子老来回到故里,唯有不变的就是那口 乡音。其实,这里的乡音也就是方言。说到方言,必然涉入方言分区的问题。汉语方言分区从章太炎开始,至今已有百年多的 历史了。章氏在其书訄书中把汉语方言划分十种。继章氏之后,黎锦熙把汉语方言划分 为十二系:河北系、河南系、河西系、江淮系、江汉系、

2、金沙系、太湖系、浙源系、瓯海系、 闽海系、粤海系。他的分区方法显然主要是依据山川河流的自然因素。再往后,一些语言学 家及方言学家,通过方言调查,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材料。这一时期汉语方言分区主要是以语 言材料为依据,以社会历史资料为主要参考。尔后有赵元任的七区划分,李方桂的八区划分。 王力先生提出了五大支系理论:官话音系、吴音系、闽音系、粤音系、客音系。每个大系又 分为若干小系。丁声、李荣德在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所做的发言汉 语方言调查对所分的八大方言区的语音特点分别作了更加准确、全面的描述。50年代中 期以后,“八大方言”说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

3、者认为闽 南、闽北宜合并为一区,于是袁家骅的“七大方言”说越来越被广泛采纳,即北方方言、吴 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汉语方言概要)。随着李荣官 话方言的分区和汉语方言分区的几点意见等文章的发表和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出版, 汉语方言的分区有了新的飞跃,汉语方言分区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第一,提出了汉语方言 分区层次的新框架,“大区-小区-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点”代替传统的“方言- 次方言-土语”,体现了新的方言观,即汉语方言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系统,无主次雅俗之 分:明确提出划分汉语方言的分区的基本标准;第二,汉语方言分为了十个区:官话区,晋 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

4、区,粤语区,平话区和客家话区。这是第一次把晋语 从官话里分立出来。这不仅在汉语方言分区上提出新的概念,而且在分区结果上打破了过去 已经被多数人所接受的“八区”或“七区”说,是汉语方言分区,特别是汉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的分区呈现新的格局。一提到“晋语”,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词是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方言特征的。山西位于黄 河流域的中部,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更是汉民族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 头。几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自然包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古老 的晋方言。黄河流域方言对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晋语在汉语方言发 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晋语的地域特征“包括

5、太行山以西山西的中西部、北部、东南部, 内蒙古黄河以东中西部地区以及陕西北部、河南北部、河北西部邻山西的地区。” 1987年 晋语可以进一步分为下面八支:并州片(并州方言)、吕梁片(吕梁方言)、上党片(上 党方言)、五台片(五台方言)、大包片(大同包头方言)、张呼片(张家呼和浩特方 言)、邯新片(邯郸-新乡方言)、志延片(志丹县-延川方言)。西周时期,并州方言和河东方言产生变异从中原的华夏族语言中分化,晋语进入了萌芽 阶段。战国时赵语从古晋语中分化出来并在汉代数百年中在并州范围内得以稳 一这说明 晋语(即赵语或并州方言)开始形成于战国,在汉代正式形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类型。当 然,那时的晋语和

6、现代晋语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晋语虽然分为八片,但内部差异相对来说(对 照标准是以任一片晋语同与晋语同源的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比较)是不很大的。但总的来说 却可分为南北两支(受官话影响的邯新片和志延片姑且不论):南部包括并州片、吕梁片和 上党片;北部晋语包括大包片、五台片和张呼片(由于清代晋商的活动,张呼片也具有一些 南部晋语的特征)。比如南部晋语入声分阴阳,而北部不分;南部晋语很多地区有文白异读, 而北部晋语大部分地区没有;二者在词汇上的差别,等等。中古以前扬雄方言中提到的 赵魏方言(晋语的前身)接近于以都城长安为中心的秦晋方言(今中原官话中关中方言、河东 方言/汾河方言、秦陇方言、陇中方言的前身

7、),而那时秦晋方言为天下的“通语”,故赵魏方 言(晋语的前身)是不被重视的。中古以后都城迁离了秦晋方言区的长安,古晋语便不再以变味儿的通语”的身份出现。 这个时期正像许多晋语研究者认为的那样,由于晋语区在北方有一个很封闭的地理环境(西 有黄河和吕梁山、南有黄河、东有太行、北有阴山),所以古晋语受到阿尔泰系民族的影响 相对较小,发展缓慢,保留了较多古代特点,这使晋语最终在今天产生了与官话很大的差异。 同时,由于近古都城迁至北京,古晋语进一步被边缘化。因为晋语源于先秦的中原一秦晋系 统,而北京话源于先秦的燕一齐系统,二者本身差异就较大。这一时期的晋语已接近于今天 的晋语。读音上:它保留了入声;m、

8、n、n中,除am, an、an外一般都合流为n,am、 an合流为鼻化元音ae,an演变为鼻化元音a;它保留了数百个上古汉语中的复辅音字, 今天演化为分音词(同样的情况也见于福州话中的切脚词和某些汉藏语系其他民族语言中), 而其他汉语方言中上古汉语中的复辅音字一般都演化为单辅音字,保留下来的很少,如官话 中的“窟窿(kulong) 孑L(kong)上古 kong 为 klong,机灵(jiling) 精 (jing); 晋语中古疑母字不像官话演化为零声母字,其声母一般为n或n;晋语核心地区方言(主 要为“并州片”和“吕梁片”)的文白异读现象很显著;晋语z、c、s和zh、ch、sh与普通话不致。

9、词法上:量词“个”(今写作“圪”)演化为名词的前缀;同时量词“个”(今写作“圪”)演 化为趋向助词,成为动词的前缀;“个”(今写作“圪”)还作为动词的趋向补语相当于普通话 中的“去”;与官话相同,晋语也有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但方式与官话方言有很大的不同:它较少像官 话那样靠合成来构成双音节词,而是靠叠读同一单音节字构成双音节词,或加“圪”(本字 为“个”)/“忽”/“入”等入声前缀构成双音节词,与官话一致的是其在单音节词后加后缀“子” (晋语中这个后缀读入声,与“子”的本字不同,依地域的不同它可读为“子”、“日”、“的”), 另外晋语中还有“家”等常用用后缀(如“女子家”=官话中的“女孩儿”)

10、;晋语还常以“圪xx” 的方式构成三音节词,如“圪台台”=官话中的“台阶”;在句式上,整体来说,晋语是包容官话的句式特点的,但其特点仍很明显:晋语常用句 尾的语气词来表各种不同的意思,这些语气词往往是复合语气词,如“呢哇”、了哇”、“来 来”等;晋语中还常使用倒装,如:“去北京了我”;晋语还常以“圪”(本字为“个”)构成词的前 缀以表趋向,如“圪转圪转呢哇”(普通话说作“出去走走吧”)。晋语还以语气(包括变调 和拖长)表句意。晋语在几百年来一直被官话地区的人视作异类(最出名的是它的鼻音非常显著),近古 发山西口音的人常被官话区的人(尤其是燕齐一带的人)轻视,被称为老西儿”。直到近现 代,有些北

11、方人开玩笑时还专门学两句山西话,引得哄堂大笑,这也常被相声艺人所利用。总之,一般认为晋语是北方话中的“山里话”,比较留古,甚至十里不同音。晋方言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Karlgren,18891978)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他在山西大学堂时候,调查了晋方言的太原、 兴县、太谷、文水、大同、凤台(今晋城)、归化(呼和浩特)共七个方言点的语音。发现 很多方言点的元音都已单元音化。到现在,晋语单元音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据调查晋语中单 元音化的方言点至少在半数以上(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高本汉所记录的晋方言特殊 语音现象为建立晋方言百年史提供了重

12、要的参考。例如,塞音后面带有舌根擦音,鼻音声母 通常分别带有同部位的塞音声母。1933年罗常培先生所著唐五代西北方音引用的也是 高本汉的材料。可以说,高本汉将晋方言的重要特点推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此后,先后有 几位学者在方言问题的分区提到了晋语,而这些概念也不尽相同。最早提出晋语的是英国学 者富励士(R.Forrest)。1948年他在汉语(The Chinese Language)一书中以晋语指称分 布在我国西北甘肃东部、山西和陕西一带的方言。把晋语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 立的方言,完全是出于历史兴趣,因为他所说的晋语的分布地区和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疆域 很接近。1976年,日本学者桥

13、本万太郎在晋语诸方言的比较研究中一书也提出了晋语。 这个“晋语”实际上就是晋方言。不牵涉到方言分区的问题。八十年代以后,在编辑地方志、 方言志的过程中,一些工作者提出了晋语这个概念。但真正全面深入的研究还是从上世纪 80年代才开始的,之前有关汉语方言分区的论著,无论分为九大区、八大区还是七大区都 将晋方言划入官话区。1985年,李荣先生在方言杂志第1期上发表的官话方言的分 区一文,首次提出把“晋语”从“北方官话”中分出来,这在晋方言的研究史上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文章首次提出“晋语”这一概念,并区别了 “晋语”和“晋方言”,认为“晋方 言”着眼于地理,指山西省境内的方言,而“晋语”着重在语言,指

14、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 入声的方言。1986年,侯精一在晋语的分区(稿)中指出晋语有五个特点:有入声;有 一组鼻音尾韵;有词头“圪”;词尾“子”读入声韵;有分音词。但晋语易帜独立从一开 始就引起很多争议。比如,一些学者认为,晋语在方言、次方言等层级上的安排过高,入声 和阳声韵等语音的特点都属于晚期历史性音变,构词法的特点缺乏足够的重要性,若要把晋 语独立出来,说服力不够;对于入声,江淮方言和四川省不少方言也有入声,而独把晋语抬 升地位似乎也不妥,给人造成“双重标准”的印象。这表明,不能把入声作为晋语独立的依 据。后来晋语的研究以语音为基石,以语法研究为重点,几个重要的专题有代词的研究(乔 全生的山西方言人称代词的几个特点),重叠式的研究(晋语重叠式的研究),语 法结构的研究(如侯精一的平遥方言的动补式)。乔全生晋方言语法研究专著于 2000年出版,内容涉及晋方言的构词、词类、语法结构,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 法研究某些语法现象,标志着晋方言语法研究从深度到广度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之,关于晋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继续加强理论探索,加 强晋语共性特征研究;还应该加强词汇和语法的研究。此外,也要注意晋语史的研究。在研 究晋方言区的形成“应注意从共时与历史相结合的视角”,既要充分利用晋方言现有的共时 研究成果,又要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