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_第1页
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_第2页
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_第3页
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_第4页
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摘要:不锈钢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泛应用的金属材料,按其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四种类型。目前不锈钢冶炼技术已从一步法、二步法发展到三步法冶炼,生产工艺趋于成熟,钢种结构更加合理,市场应用更加广泛,需求已从民用转向工业应用,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产品。关键词:不锈钢;技术;发展STAINLESS STEEL TECHNIQUE AND ITS DEVELOPMENTAbstract: Stainless steel is one metal material extensively applied in industrial and civ

2、il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structure it c;an h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martensite, ferrite, austenite and duplex stainless steel. At pres-ent its smelting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one-tep, two-tep to three-tep method,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nearly ripe, grade composition mo

3、re reasonable, market application even more wide sprea-ding, and demand for it had been changed from civil to industry. It is a kind of product could not being re-placed in national economyKey Words: stainless steel; technique; development1前言 不锈钢是指具有抵抗大气、酸、碱和盐等腐蚀作用的合金钢的总称。通常所说的“不锈”是指其抗腐蚀性能,可归因于在氧化的环

4、境中,形成一层氧化铬表面膜。这层薄膜具有不溶解、能自行恢复和无气孔的特点。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外观精美等特性,用途非常广泛,是石油、化工、化肥、制药、食品、国防、餐具、合成纤维和石油提炼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2不锈钢的种类和特点不锈钢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按合金元素的特点,划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另一种是按在正火状态下钢的组织状态,划分为M不锈钢、F不锈钢、A不锈钢、A一F双相不锈钢。2.1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而转变成的亚稳相,具有铁磁性,其硬度、强度主要由过饱和的碳含量决定,随着碳含量的增加,y相区边界逐渐向高铬方向扩展,而铬含量的增加,又

5、稳定铁素体和缩小奥氏体y相区,并阻碍冷却时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所以提高铬含量时,还需相应提高碳含量来扩大y相区,才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典型的马氏体不锈钢有1 Cr13 -4Cr13和9Cr18等。1Cr13钢加工工艺性能良好,可不经预热进行深冲、弯曲、卷边及焊接;2Cr13冷变形前不要求预热,但焊接前需预热。1Cr13 ,2Cr13主要用来制作耐蚀结构件,如汽轮机叶片等,而3Cr13 ,4Cr13主要用来制作医疗器械外科手术刀及耐磨零件,9Cr18可做耐蚀轴承及刀具。2.2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是指铁和其它元素形成的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固溶体。对一般钢而言,通常是指碳和其它元素在a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6、a相)组织,不会发生奥氏体相变。铁素体不锈钢则是指含有大于12%的铬在a铁中的间隙固溶体。其中还含有相当低的碳和铁素体形成元素,如Al, Mo等,以保证钢的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它具有强烈的磁性,不能用淬火方法使之硬化。铁素体不锈钢的含Cr量一般为13%一30%,含碳量低于0. 25%,有时还加人其它合金元素,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热及冷却过程中没有a -y转变,抗氧化性强。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及一定的冷加工性。铁素体不锈钢主要用来制作耐蚀性要求较高而强度要求较低的构件,广泛用于制造生产硝酸、氮肥等设备和化工使用的管道等。 铁素体不锈钢不含镍或仅含少量的镍,因而是一种节镍不锈钢,随着对铁

7、素体不锈钢的深人研究和应用实践,不锈钢生产和应用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采用近代不锈钢生产技术所生产的低碳、氮,超低碳、氮,以及高纯C+N(100一150) x 10一6和超级(Cr+3.3Mo35)铁素体不锈钢等现代铁素体不锈钢,与用电弧炉单炼并加工生产的传统(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相比较,性能上的某些不足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克服和相当圆满的解决。 铁素体不锈钢已广泛应用于厨房设备、家用电器、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环保、市政建设等几乎所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在汽车、厨房设备中,其产量与消费量还有超过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趋势。扩大生产与应用现代铁素体不锈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锈钢节镍的主要方向。日

8、本不锈钢生产厂家开发的耐点蚀、耐缝隙腐蚀性和力学性能俱佳的多种铁素体不锈钢种,主要有SUS430J1 L,SUS436J1 L和SUS436J1 L系钢种。另外,还开发出SUS445 J2和SUS447等性能优良的高耐蚀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已在世界各主要产钢国引起重视,成为不锈钢发展的重要新趋势之一。2.3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铬、镍等元素在r - 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了使铬镍钢保持完全奥氏体组织,钢中的镍含量应不少于下列经验公式的数值: Ni(%)=1.1(Cr+Mo+1.5Si+1.SNb)-0.5 Mn-30C-8.2 钢中加钦和妮是为防止晶间腐蚀,加钥可提高CrNi不

9、锈钢在硫酸及氯化物中的腐蚀性能。由于钥是形成铁素体的元素,为了使钢保持纯奥氏体组织,需相应地提高钢的含镍量。 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特点是,在室温下具有无磁性的奥氏体组织,钢的屈强比低,塑性好,焊接性能良好,易于冶炼及铸锻热成形;其成分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铬(17%),镍(8%-25 %)及其它提高耐蚀性的元素(如钼、铜、硅、铌、钦等)。因此,奥氏体类不锈钢不但有良好的耐蚀性,而且还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从而在机械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在450一850保温或缓慢冷却时,会出现晶间腐蚀。含碳量越高,晶间腐蚀倾向性越大。此外,在焊接件的热影响区也会出现晶

10、间腐蚀,这是由于在晶界上析出富Cr的Cr23 C6,使其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从而形成腐蚀原电池造成的,这种晶间腐蚀现象铁素体不锈钢中也是存在的。 工程上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止晶间腐蚀:降低钢中的含碳量,使钢中含碳量低于平衡状态下在奥氏体内的饱和溶解度,即从根本上解决了铬的碳化物(Cr23 C6 )在晶界上析出的问题。通常钢中含碳量降至0. 03%以下即可满足抗晶间腐蚀性能的要求;加人Ti, Nb等能形成稳定碳化物(TiC或NbC)的元素,避免在晶界上析出Cr23 C6,即可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通过调整钢中奥氏体形成元素与铁素体形成元素的比例,使其具有奥氏体+铁索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占

11、5%一12%,这种双相组织不易产生晶间腐蚀;采用适当热处理工艺,可以防止晶间腐蚀,获得最佳的耐蚀性。 (2)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 应力(主要是拉应力)与腐蚀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开裂,称为应力腐蚀开裂,简称SCC ( Stress-Crack Corrosion)。奥氏体不锈钢容易在含氯离子的腐蚀介质中产生应力腐蚀。当含Ni量达到8%-10%时,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倾向性最大,继续增加含Ni量,应力腐蚀倾向逐渐减小,直至消失。防止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最主要途径是加人一定量的Si,并从冶炼上控制N含量,还应尽量减少P,Sb, Bi, As等杂质的含量。另外,可选用A一F双相钢,它在C1一和OH一

12、介质中对应力腐蚀不敏感。 (3)奥氏体不锈钢的形变强化单相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能,可以冷拔成很细的钢丝,冷轧成很薄的钢带或钢管。经过大量变形后,钢的强度大大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经形变强化后,可用来制造不锈弹簧、钟表发条、航空结构中的钢丝绳等。形变后若需焊接,则只能采用点焊工艺,形变使应力腐蚀倾向性增加。 (4)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常用热处理工艺: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和去应力处理等。 固溶处理:将钢加热到1 050一1 150后水淬,主要口的是使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并将此状态保留到室温,这样钢的耐蚀性会有很大改善。如上所述,为了防止晶间腐蚀,通常采用固溶化处理,使Cr23

13、 C6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对于薄壁件可采用空冷,一般情况采用水冷。 稳定化处理:一般是在固溶处理后进行,常用于含Ti,Nb的钢,固溶处理后,将钢加热到850-880保温后空冷,此时C:的碳化物完全溶解,且在冷却过程中充分析出,使碳不可能再形成铬的碳化物,有效地消除了晶间蚀。 去应力处理:去应力处理是消除钢在冷加工或焊接后的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一般加热到300一350回火。对于不含稳定化元素Ti, Nb的钢,加热温度不超过4500C,以免析出铬的碳化物而引起晶间腐蚀。对于超低碳和含Ti, Nb不锈钢的冷加工件和焊接件,需在500一950加热,然后缓冷,消除应力(消除焊接应力取上限温度)

14、,可以减轻晶间腐蚀倾向,并提高钢的应力腐蚀抗力。2.4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由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所组成,它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钢的特征。奥氏体相的存在,降低了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脆性,防止了晶粒长大倾向,提高了韧性和可焊性;铁素体相的存在,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室温强度,尤其是屈服强度和导热系数,降低膨胀系数和焊接热裂倾向,同时大大提高钢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还可改善耐点蚀等性能。但是双相不锈钢因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同时存在而带来某些缺点,因铁素体含量较多,保留了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各种脆性倾向,尤以铁素体为基体的高铬(如25%Cr)、钥双相不锈钢最为显著。另外,因铁素体和奥氏

15、体相的变形能力不同,冷热加工性能较差。3不锈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不锈钢的探索阶段或者早期研究阶段是在1797年一1878年,当时人们注意到了铬可以提高钢产品的抗蚀性。著名的电磁学家法拉第曾经是最先将低合金钢的生锈纳人研究课题的发起人。但是对不锈钢研究有显著进展的阶段是在1895年-1910年,其主要标志是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至此,不锈钢被学术界和产业界纳人了研究范畴。 在这之后的数年间,有多个国家几乎同时研制成功了不锈钢。英国人H. Brearley开发出了与现在AISI420相当的不锈钢;美国人C. Dantsizen等开发了与现在SUS430相当的不锈钢,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按凝

16、固组织来分,这些不锈钢分别为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一铁素体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按化学成分来分,基本上属于Fe-Cr和Fe-C-Ni两大体系,研制时只是用钳祸冶炼法少量生产。 1922年炉顶旋开式电弧炉问世,随后用氧化还原法冶炼不锈钢。由于电弧炉具有氧化损失少的特性,特别适合于生产高合金钢,因此,不锈钢的熔炼逐渐转到电弧炉,而不用平炉或感应炉。当时氧化熔炼是以碳素废钢、纯铁以及在还原期才加人的低碳铬铁为原料,而不使用废不锈钢,因为废不锈钢中所含有的铬铁在熔炼时会妨碍脱碳。1931年,矿石氧化脱碳法进人了实用阶段,美国Rustlers钢厂率先采用该法,并称之为Rustlers法,用廉价的废不锈钢高碳

17、铬铁,铬矿石作生产料来代替昂贵的低碳铬铁。40年代,氧化在炼钢中得到工业规模的应用,吹氧冶炼不锈钢的方法逐渐普及,电弧炉内吹氧,就能高速脱碳,并可大量利用废不锈钢。以上所述即是不锈钢冶炼技术发展历程中最初的一步法工艺,其特点是在电弧炉内完成所有的冶金任务(熔化、精炼、还原和合金化)。 1954年,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尼亚加拉金属实验室发现氢氧脱碳原理。人们意识到,降低CO分压,利用降碳保铬,于是开始研究真空下吹氧冶炼不锈钢工艺。德国于1965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真空吹氧脱碳炉-VOD;1968年,第一台工业化AOD也在美国乔士林(现名史莱特)不锈钢公司投产。 到60年代,出现了较为成熟的不锈钢

18、冶炼二步法工艺(Duplex process),即1台电炉加1台VOD脱气装置或1台AOD精炼转炉。至此,单步工艺的弊端常压下冶炼不锈钢时,冶炼温度提高,耐火材料烧损严重等得到解决。之后,单步法生产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1991年用电弧炉单炼的不锈钢只占不锈钢总产量的0.5%。 由于AOD与电弧炉相比,具有容易生产低碳和超低碳不锈钢、可以利用廉价的高碳铬铁和废钢生产不锈钢及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基建投资低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因此,在70年代就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口前AOD法仍然是冶炼不锈钢的主要方法,世界上大多数不锈钢厂采用的电炉+AOD二步法冶炼不锈钢,其产量总计已突破1000万t,占世界

19、不锈钢总产量的68. 7%。经过多年的发展,AOD也出现了许多技术改进,如新日铁增加顶枪吹氧,使吹炼工艺更加完善,日本住友金属的AOD吹炼过程中加铬矿石等,同时AOD还派生出了新的方法,如VODC法等。两步法是以废钢或合金等固态原料为主。 60年代,随着吹氧法的发展和废不锈钢的用尽,开始研究以廉价的高碳铬铁和铁水作为不锈钢冶炼原料,并提出用脱碳速度快的氧气转炉冶炼不锈钢。但是单独用转炉冶炼不锈钢是不经济的,其原因一是脱磷问题,由于不锈钢的冶炼特点,即高温、低碱度、低Fe0,不利于脱磷,因此,在铁水预处理尚未发展之前只能用双渣法冶炼;二是单独转炉冶炼,其脱碳任务重,冶炼时间长,不仅难以同连铸匹配

20、,而且铬的收得率也很低。80年代以来,随着铁水预处理技术逐步发展,脱硅、脱硫、脱磷技术开发成功并转人工业化生产,为转炉用铁水冶炼不锈钢提供低硫、磷铁水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炉外精炼技术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RH一OB,RH一KTB,VOD等真空下吹氧脱碳技术的开发,不仅可以减轻转炉冶炼不锈钢的脱碳任务,缩短转炉冶炼时间,而且可以改善不锈钢的质量和增加品种。上述三项技术的发展,使得转炉用铁水冶炼不锈钢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转炉用铁水冶炼不锈钢的生产工艺有两类,一类是全铁水冶炼,另一类是部分铁水冶炼。全铁水工艺按使用合金料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采用高碳铬铁做合金料,其厂家以新日铁八蟠厂(见图1)、室兰厂

21、以及台湾中钢公司为代表;另一类则采用铬矿砂做合金料,先进行熔融还原变成含铬铁水后,再进行转炉脱碳精炼,这类工艺以川崎制铁千叶厂和日本钢管福山厂为代表。部分铁水工艺是先用小电炉熔化废钢和合金,再倒人转炉并兑人铁水吹炼,这类工艺以巴西阿谢西塔厂为代表。图1日本新日铁八蟠厂的转炉冶炼不锈钢工艺流程新日铁八蟠厂用一个145 t转炉进行生产,经过脱磷、脱硅、脱硫的铁水兑人LD-OB转炉,转炉冶炼不锈钢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铁水脱碳期,此阶段的主要功能是用氧气进行铁水脱碳反应及热补偿作业,因为经过脱磷、脱硅、脱硫后铁水温度已降至1200-12500C,铁水中硅也只有0.O5%(质量百分数)以下,所

22、以需要以添加焦炭的方式来补偿热源不足;第二阶段为脱碳期,此阶段需从料仓连续添加大量的高碳铬铁及适量的高碳锰铁、镍料等合金料,以氧气来继续进行脱碳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700以上,同时需通人较大流量的惰性气体进行底吹,增加钢水搅拌功能并降低CO分压,脱碳保铬;第三阶段为还原期,当碳脱至口标要求时,脱碳结束,此时,渣中的氧化铬较高,可通过添加硅铁或铝进行还原,以回收金属铬。转炉冶炼结束后,钢水倒人VOD炉进行最终脱碳,并在PIM站(喷粉冶金站)上进行成分调整,最后钢水在立式板坯连铸机上铸成板坯。 与此同时,随着转炉冶炼不锈钢技术的发展及不锈钢精炼技术的多样化,如K-OBM, MRP-L,CLU,RH

23、-OB (KTB ) , ASEA-SKF等,克服了两步法存在的缺陷,逐步开发出了三步法工艺(Tripleprocess),将不锈钢的冶炼引人崭新阶段。三步法在保留AOD,VOD优点的基础上,将顶底复吹转炉引人了不锈钢生产,其流程是:初炼炉(电炉或转炉)+转炉式脱碳炉+真空精炼炉。 根据工厂的原料及其它条件,初炼炉既可选电炉也可以选转炉。精炼转炉的型式有普通复吹转炉LD,曼内斯曼德马克公司开发的MRP一L转炉和奥钢联开发的K一OBM转炉。转炉的功能主要是快速脱碳并避免铬的氧化。第三步的真空精炼炉主要采用VOD,个别厂采用RH一OB或RH -KTB,口的是将钢水在真空下进一步精炼,并调整成分。

24、三步法克服了EAF一AOD较高的氢氧消耗和炉衬消耗,缩短了EAF一VOD所需要的较长处理时间。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实现高速脱碳,从而优化炼钢工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获得最佳的冶金效果。另外,转炉炉衬寿命高、产品范围广、质量好(O,N,H低),有利于同连铸的匹配,提高连铸炉数。日本川崎制铁千叶厂新的第四炼钢厂专业化冶炼不锈钢的典型三步法工艺流程,见图20图2日本川崎制铁千叶厂三步法工艺流程川崎制铁千叶厂采用两座185 t顶底复吹转炉,一座用于熔融还原SP一KCB,一座用于脱碳精炼DC-KCB。这种工艺最大优点是用铬矿砂取代高碳铬铁直接冶炼不锈钢,因而可以降低成本。经铁水预处理的三脱铁水和废钢装人

25、SP-KCB转炉,吹氧加热,同时加人石灰和焦炭平衡热量,待废钢完全熔化后,温度达到1 -540-1 -560时,从顶部连续喷人铬矿砂,并继续加人焦炭和石灰进行熔融还原,此时,为了进行脱硫和炉渣的再利用,炉渣的碱度控制在2.3-3.0,当钢水温度达到1540-1580、铬含量达到9%-13%,S 0.010%时,即可出钢。钢水倒人DC-KCB转炉进一步脱碳精炼,开始时钢水中碳含量较高,需要加大氧气流量进行高速脱碳,当碳降至低碳区时,实施顶吹氮气,并加大底吹惰性气体流量,以提高脱碳效率并防止铬的氧化损失,当碳降至0.1%一0.2%(质量百分数)时即可出钢。钢水倒人 VOD炉进一步精炼,在倒人VOD

26、炉时,转炉要实施挡渣出钢,以减少VOD炉中的渣量,提高VOD炉脱碳时氧的利用率,当碳降至成品要求,调整成分后即可出钢。最后通过4#高速板坯连铸机铸成板坯。4 不锈钢产品的消费结构据相关统计报道,口前世界不锈钢材料总的消费结构为:交通运输占22 %,建筑占17%,金属制品(加工制品、食品器皿等)占26 %,电子机械占12% ,其它占23 %。发达国家不锈钢消费以建筑结构、家电、工业为主,工业设施采用的不锈钢比例约为15%一20 %;中等发达国家以运输、管线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器皿为主。汽车工业、水工业、家电业、环保工业、工业设施等行业都是不锈钢消费的主要领域,并且不锈钢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我国不锈

27、钢应用市场中,金属制品(容器、钢管、刀叉等)处于第一位,占42 %,其次为建筑装饰17.4%、机械工程17.3%、电子电机6. 9%、交通运输5.3%、其它占11.6%。需求地区分布以广东居首位,约占31%,其次为浙江及江苏各约占13%,山东占10%,其它地区合计约占33% o中国民用不锈钢领域中,厨卫制品占33%,建筑装饰占54 %,家电占11%,汽车应用占2%。具体钢种分布,厨卫制品:400系占54 % , 300系占15% ,200系占31%;建筑装饰:400系占39.8% ,300系占24% ,200系占36.3%;家电:400系占51.9% ,300系占18.8% ,200系占30%

28、;汽车排气系统全部为400系。从世界不锈钢的需求结构分析,发达国家以工业需求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民用为主。我国不锈钢材料消费结构正处于重点调整阶段。5 2009年国内不锈钢市场分析5.1 2009年中国不锈钢生产、进出口、表观消费量的统计数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1)不锈钢粗钢产量880.47万t,同比增加186.15万t,增长26.81 %。其中,Cr一Ni钢(300系)458.41万t,占总量的52.06%,同比增长1.53%; Cr钢(400系)255.62万t,占总量的29.03 %,同比增长2.21%; Cr-Mn钢(200系)166.44万t,占总量的18.90%,同比降低3.74

29、% o(2)进口不锈钢129.77万t,同比增加8.52万t,增长7.03%;出口不锈钢75.2万t,同比减少30.46万t,降低28.83 %。总进口量仍然大于出口量54.57万t,其中半制品(锭坯)净进口18.28万t,热卷板净进口26.94万t,冷卷板(宽)净进口13.43万t,窄板净进口7.24万t,长材净进口3.41万t。管材(包括石油天然气管)和管件均实现净出口14.73万t。国产不锈钢材满足国内市场程度进一步提高,自给率达到85.37%,比去年提高了4.13 % 。(3)不锈钢产品表观消费量822万t,同比增加198万t,增长31.73%。5.2 2009年有关中国不锈钢统计数据

30、的解析2009年不锈钢统计数据分析:(1) 2009年不锈钢生产、消费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一系列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除我国外,全球不锈钢产量和消费量继续萎缩。为了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投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带动了不锈钢的需求,这是2009年我国不锈钢生产、消费迅速扭转2008年的下滑趋势,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同时应当看到,2009年的大幅增长是在2008年不锈钢产量、表观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出现负增长情况下实现的。如果用2009年与2007年相比,全年产量递增是10.ss%,表观消费量递增14.77

31、 %。( 2) 2009年铁素体不锈钢的比例达到国际平均水平,铁素体钢的市场正在继续拓宽。2009年400系铁素体不锈钢的比例继续提高,达到了29.03 %;比2008年增加了2.21 %,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国有大型企业铁素体不锈钢的比例继续增长,宝钢达到48 %,太钢达到42 %。一些中型不锈钢企业也在积极准备生产,广东地区部分五金制品企业已经推广使用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市场正在继续拓宽。(3)国产不锈钢材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达到85%以上。2009年我国生产的不锈钢材满足国内市场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达到8s. 37%,比2008年提高了4.13 %。(4)不锈钢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

32、际市场环境未见好转。在国内产量进一步增加的同时,进口增长7.03 %,说明在产品开发、质量提升、配套服务、满足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需求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另外,受国际市场消费萎缩和贸易保护的影响,国内不锈钢出口降低28.83%。6 我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6.1不锈钢工业产能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的不锈钢企业主要由国有钢铁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国有企业主要包括太钢(300万t/a)、宝钢(1s0万t/a)、酒钢(120万t/a)、唐钢(60万t/a)和一些国有特钢企业等;外资企业包括张家港浦项(80万t/a)和联众(200万t/a)等;以福建吴航、青山控股为龙头的民营企

33、业则形成了又一不锈钢企业大阵营。据估计,口前我国不锈钢的冶炼产能总计为1700万t/a,其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能大约占60% o近年来新投产的不锈钢企业的产能规模基本上都在so万t左右,如联众二期(120万t/a)、酒钢二期(60万t/a)、山东泰山钢铁(60万t/a)、振石集团东方特钢一期(4s万t/a)等。随着钢厂规模的扩大,其竟争优势也日渐明显。这样一来,那些规模小且设备落后的企业将可能被整合或被淘汰。当然,与欧洲只有4家不锈钢厂、美国只有3家不锈钢厂的状况相比,我国不锈钢企业的整合之路还很长。我国的不锈钢工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人行业整合、优胜劣汰的阶段。

34、6.2不锈钢需求将从以民用为主转向工业为主德国亨氏帕里泽(Heinz Pariser)合金咨询公司对中国不锈钢的需求状况与日本的不锈钢需求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中国的不锈钢需求水平比日本的不锈钢需求水平落后了20年,即我国1988年-2008年不锈钢需求呈现出的持续快速增长情况与日本1968年-1988年的增长情况相似。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的话,那么中国未来10年,即2009年- 2018年不锈钢需求水平将与日本1989年-1998年的需求水平类似,会出现一个平台期,然后下一个10年将转人缓慢增长期。未来10年我国不锈钢消费结构将从口前的以民用为主转向以工业领域的消费为主。特别是运输装

35、备和工业机械领域的需求份额将增加,将分别从现在的3.9%和11.5%增至12.4%和24 %。而建筑领域和金属制品领域的需求份额将下降,将分别从口前的29 .1%和40%降至19.1%和22.4 %。此外,电子电器领域的需求份额也将下降,而其它一些领域需求份额将增加。据有关专家预计,我国未来10年极具增长潜力的不锈钢下游需求领域有电厂凝汽器、石化行业热交换装置、船舶制造业和海水淡化领域等。特别是电力行业的需求潜力巨大,据有关机构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锅炉用钢管的需求量有望达到110万t,而未来15年内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80万t。 此外,我国口前的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为5.2 kg,与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不锈钢人均消费量还将进一步提高。6.3钢种结构更加合理 经过10年发展,中国不锈钢钢种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奥氏体(300系)不锈钢比例由10年前的90%,目前下降到50%左右,铁素体(400系)不锈钢比例提高到30%以上,200系不锈钢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