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生活细节谈养生 生活细节蕴含健康法则,衣食住行中的健康方略随着温饱解决,人们越来越关心健康、,养生也热门起来,这方面的书也很多,大概有五大类。一类中医的经络穴位,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拍打、刮痧、砭石等,这些基本与经络穴位有关。还有一类与中医的脏腑学说有关,比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还有大家比较重视的补肾去火,排毒。第三类就是饮食方面,包括怎么熬粥,各式各样的豆浆还有米糊、果汁等,细节上还涵盖了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水、蛋白质、维生素等。第四大类就是运动类,比如太极拳之类的也是养生书。第五类,就是介绍一些常见病,疾病的常识和如何预防。这些书的普及确实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现在社区里的老人健康知识
2、都很丰富,比如三阴爻、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的这些专业术语,大家都清楚。很多病都起源于生活细节,有人长期不吃早饭,结果得了胆结石,但很少有人想到自己得胆结石是因为没吃早饭引起的;还有些人出汗以后,不知道及时把里面的湿衣服换掉,时间长了后背全是汗斑。得病容易祛病难,往往就是生活中这些非常不起眼的小事,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引起严重后果。近些年关于养生的书很多,有的谈到了生活细节,但很少专门来谈这个问题。曹庭栋和他的老老恒言清朝乾隆年间,有一本非常有名的老年生活用书老老恒言,书的作者曹庭栋自幼体弱多病,而且一生命运坎坷,43岁的时候才生了一个孩子,不幸的是第二年这个孩子就夭折了,所以他没有后人;到
3、了晚年,他把自己侄子的儿子收为孙子,自称是无子有孙;后来七十多岁的时候的了一场大病,这时候他忽然感觉,孙子怎么这么小,指望他照顾自己是不可能了,自己还得照顾他。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情况,他必须自己给自己养老,没有人伺候他,所以他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读书的时候也特别留意有关养生的内容。正因为这样,虽然他身体基础不好,但是在人均五十多岁的年代,却活到了九十多岁。曹老先生本身不是医生,是一位学者,他不是从医生的角度,而是从一个人养生的角度写的老老恒言,他认为穿衣戴帽均有学问,行走坐卧皆可养生,可以说是老年人必读的一本书。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在临床中经常把其中的一些小方法告诉我的患者,大家用完
4、以后都说:“大夫你教我妙招真挺好的,以前我们没把这些当回事,经你指点我们照着去做,真的很有效。”但是老老恒言这本书毕竟写于两百多年前,是古文小册子,现在很多人看不懂。我把古人这种生活养生的智慧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写了养老有方这本书,就是从生活细节入手来探索养生的奥妙。有再好的根基你不知道保养,照样不能长寿。比如我们现在生下的孩子都是比较健壮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保养,大吃大喝,生活不规律,天天晚上不睡觉打游戏,去歌厅、酒吧,长此以往有再好的底子也会用光的。所以底子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唯一的,后天的保养更重要。老老恒言是一部研究老年医学的人都知道的一本历史上最有名的老年生活用书,我本人
5、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有关老年医学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很早就接触这本书了。但因为这本书是古文,我们现在人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本书你一旦读起来,你就会越读越有味了。从一开始接触我就发现这位老先生心态特别好,比如,他特别的宽容大度,他们家相当有钱,家里房子也比较大,他那个时候正好赶上县里疏通河道,河里挖出好多淤泥没地方堆,当时人们就找他商量,他家院子大是不是可以堆他家,他立马就同意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越堆越多,最后把他们家一些没用的房子都拆了,堆成了一座小山,这时候老先生也有点犯愁了,当时没想到堆这么多,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他一琢磨就转忧为喜了,
6、因为当时老先生的老母亲要过大寿了,曹老先生就给这座山起了个名叫“慈山”,所以后来曹庭栋自称慈山居士,后来在这堆淤泥上开辟园林,种花、种树、盖小亭子,没几年山上就变的生机盎然了。老先生就在小山上烧烧香,弹弹琴、写写诗、看看书,优哉游哉。他自己就像个孩子一样,他说“慈山距云高,我向却无两”,意思是这山虽然比云彩矮多了,就一小山坡,但在我们这个乡里,我这座山就算是最高的了,你看他的心态多好呀。从这点可以看出曹庭栋老先生他非常享受人生,他自己给自己营造一种快乐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才得益于颐养天年,享有高寿。这老先生可不是一般的人,在写老老恒言的时候,他参阅了207本古书,从周易、尚书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医学
7、专著,他的视野是非常开阔的,用今天的话讲博古通今。他帮我们读了大量本来应该我们自己来读的书,因为我们不可能读那么多的书,他从这些书里,把有用的东西都提取出来,向我们提供了自古以来非常多的养生信息。而且我们讲过老先生本身因为自幼体弱,特别关心养生的事,而且他无子有孙,自己给自己养老,所以他这本书即把古人的经验做了总结,又把自己的经验也都谈了进去,就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讲生活细节,而且讲的非常平实简单易学。我们都知道周作人先生,他读完这本书后深有感慨的说:“专谈老年生活的书我只见过乾隆时慈山居士著的老老恒言”对他的书评价是非常高的。我因为搞老年医学这么多年,我愿意通过我的解读把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
8、笔宝贵的财富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不用吃药,我们就从生活的细节开始,自动保健,自动养生,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颐养天年,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古人对“寿”的解读关于寿字,实际在我们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本左转,那时候就把寿分成上中下三等,上寿是120岁,中寿是100岁,下寿是80岁,你只有够了80岁你才能用这个寿字。美国的学者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是120岁,这和我们祖先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现在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的进步,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的寿命也开始在延长。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关于成年人年龄划分的方法是这样的,44岁以下是青年人,4559岁时中年人,6074岁
9、为年轻的老年人,也就是说从60岁开始,才刚刚迈入老年人的行列,叫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叫老年人,所谓长寿就是90岁以上才是长寿的老人,所以按这个标准来说,可能绝大多数人与长寿无缘。这个“寿”确实在我们生命中占特别重要的位置,大家都很喜欢旅游,在我家的很多名山大川都有一个最大的字,就是“寿”字,大石头上什么的到处都刻着这个字,过去对帝王的祈福都说“万岁万岁,万万岁”,民间对老人最常使用的一句祈福的话就是“寿比南山,不老松”说明人们都是盼望长寿的。中国的汉字非常非常意思,古人把字拆开,“米”上面两点,下面两点,也可以叫八十八,所以古人把88就称为“米寿”;“百”去掉一横念“白”,所以把九十九岁称
10、为“白寿”;二十念“廿”中国人在88上面再加20就是108岁,就是“茶”所以108岁就称为“茶寿”,非常有意思。我们国家有两位著名的哲学家,一位是冯友兰先生,一位是金岳霖先生,他们俩是同龄人,1983年这两位老先生都在过88岁的生日,冯友兰先生了就写了两幅对联,一副给自己,一副给金岳霖先生,两幅对联的前两句话都一样,“何止子米,相期以茶”意思就是怎么能只活到米寿呀,咱们应该期望活到茶寿,就是不能只活到88,我们目标是奔着108去的,但是任何生命都有一个诞生,发育,成熟然后是衰老,死亡的一个自然过程。你看曹操在龟虽寿里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我们都知道是长寿的,但龟也有走的一天,所以我们
11、一定要正确认识人的自然规律的问题。我曾经参与中国宫廷医学这本书的编写,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研究历代的皇帝,从秦始皇那时候就追求长寿,他就找方士到海上找长生不老药,最后找不到就吓的不敢回来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更有意思,他有一个方士叫栾大,汉武帝把美女许配给他为妻,然后让他想办法让自己长寿,最后也没有做到,后来汉武帝把栾大给杀了;其中最明智的康熙讲过“我岁数大了,经的事也多了,轻易不听别人诱惑,世上没有神仙,还得靠自己平时日常生活的点滴”康熙不信神仙不信丹药,活了69岁,到了乾隆就更长寿了活了89岁,他称自己是古稀天子。所以人的寿命不可能是永恒的,但活到人正常应该活的年龄,到八十九十我们是完全有希望
12、的。心态影响人的寿命“寿未至高龄者不足以言养老”,意思是你没活到那个年龄,你即使谈养老,但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很多方法可能都是纸上谈兵。曹老先生,第一从小体弱多病,关注养老书籍;第二他无子有孙,晚年自己得病的时候孙子还小,所以自己给自己养老。他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非常用心的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日常琐事,从睡眠,散步,晚上入睡,怎么见客、如何出门、消遣,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注意到了;更注意到一些日常所用的,比如说老人用的手杖、穿的衣服、戴的帽子、穿的袜子、鞋,和年轻人都是有区别的。老人用的蚊帐、枕头、席子、被子、褥子,总而言之每一个细节,我们都不可能想到的东西,他都一一记录下来,编纂成册留下了一本书
13、,为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厚的养老的财富。因为曹庭栋老先生是自己给自己养老,所以他养老的细节绝不是泛泛而谈,有亲身体验,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举一个例子,关于老人待客的问题。老年人既需要安静,但有时候又不能太寂寞了,所以老年人也有他的朋友圈子,一般老年人在一起,喜欢谈过去的往事,也很关心新闻时事,老年人在谈的时候不要时间太长,觉得有点疲惫的时候就结束,即使客人还在,你也不要碍于情面,勉强周旋。清代学者有句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意思是一起聊天喝点小酒,我有些迷糊想睡了,你走吧!太勉强自己对身体不好,老年人对婚丧嫁娶这样过喜过悲的事尽量不要参加。曹老先生到了这个年龄,有了特别深刻的体会,才能写出这么细的东西。
14、养生就是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态非常重要,穿衣细节体现养生衣服的细节影响人体健康现在穿是希望合适的衣服遮盖自己的缺陷,给自己的形象加分,不光是保暖的问题了。今天专门从养生的角度来探讨穿衣,一个是衣服的质地,还有一个是衣服的静电问题。衣服的质地主要是三个性,第一保温性,第二透气性,第三吸湿性。保温最好的是毛织品,其次是棉织品,再其次是丝绸。毛织品多孔,孔越多越能保存较多的空气在里面,所以他比较松软,空气多,保温性好。另外保温性跟颜色有关系,深色的衣服反光性不好,吸热能力强;浅色的衣服反光好,吸热能力弱,所以从保温角度讲,深色的更好些。透气性非常重要,好的衣服透气性好,就能把我们皮肤排的一些汗液和身
15、体排的一些污气等不好的气味都能散发出去,使皮肤保持干燥,尤其对老人和儿童,这点就更得注意了。透气性好的就是纯天然的、麻的或者是丝绸的衣服,这些透气性都很好。衣服的吸湿性,大家都穿过纯棉的、化纤的衣服,如果你穿纯棉的衣服,腋窝出汗的话顶多是汗味,如果是化纤的衣服,由于衣服不透气不吸湿,出汗后很难闻,所以人造织物吸湿性都很差,做外衣还可以,不要做内衣。吸湿性好的关键是有点湿但散发的快,重要的是有利于皮肤的干燥清洁。什么衣服吸湿性好呢,还是建议纯棉的,天然植物质地的衣服。衣服的静电,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的危险,但是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影响。静电会使皮肤干燥刺痒,静电非常厉害的时候,对于年轻
16、力壮身体好的人还行,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有可能诱发心脏的早搏或心率的失常。如何解决静电问题呢?一个是尽量不要穿化纤的衣服,尤其内衣尽量穿全棉的;洗衣服时用衣物柔顺剂会好些;静电特别厉害时,穿衣脱衣的时候,背靠着墙壁,这样体内的静电就会通过墙壁放出去了,这是个小妙招;另外是增加湿度,比如室内用加湿器、屋里放点水,暖气下放点水,湿度增加后,静电产生就减少了;另外勤洗手洗脸,尤其是看完电视或电脑后一定要洗脸洗手,这样就把表皮的电荷在水中释放出去了。年轻人追求时尚,喜欢穿破洞的衣服,而且洞大多在关节部位。这种衣服不是不能穿,得看季节和天气,比如天气寒冷,刮风下雨就不要穿了。人的关节是不可再生的,膝关节是
17、人体最主要的承重关节,人体最主要的重力都在膝盖上,膝关节一旦受寒以后就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节炎。即使不受冻,没什么外伤的情况下,女性一旦过了绝经期,膝关节绝大多数都会出现问题,所以膝关节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中医对膝关节的病一般叫痹症,古人讲“风寒湿三气杂质可谓痹”,也就是说受风受寒受潮湿就容易得关节病。那么裤子的破洞就在关节部位,风寒湿就特别容易侵入你的体内,轻的得关节炎,严重的会引起全身性疾病。我的一个病人是16岁的男孩,燕山化学老工人的儿子,这个爸爸非常喜欢钓鱼,经常傍晚带儿子去河滩钓鱼,儿子玩累了在河边坐着就睡着了,等爸爸鱼钓够了就把儿子叫起来回家了。半个月后
18、儿子的脸就肿了,就是在河滩上睡觉着凉了,后来得了肾病综合症。花了好多钱,治了很多年,他肿到什么程度,下巴颏的肉坠下来有三四寸那么长,底下整个就耷拉下来了。这说明受寒很严重,不要觉得年轻没事,受寒后局部的疼痛还是小事,有可能引起全身的疼痛。所以如果只是局部的疼痛,就要及时纠正他的穿衣习惯,让他注意保温,我觉得还是能够好的,如果关节疼的比较厉害,可以拔拔罐子,做做艾灸,如果实在太重就稍微吃点药,赶紧治疗,问题不大,还能治的过来,以后就要注意了。老年人穿衣服,老年人特性是皮肤干燥,皮肤的抵抗力低了,老年人第一要注意的就是买内衣,要买纯天然植物的,比如棉的、麻的、丝的,因为它透气性好、吸湿性好,保温性
19、好,穿起来很舒服,而且不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第二老年人穿在外面的服装以宽松得体为最好,不要穿的太紧,但是也别太肥大,如果太肥,活动的时候容易出现牵绊,活动时摔着碰着刮着就不好了,总的原则就是稍微宽松一点,但不宜过于肥大。第三就是衣服领口要宽一点,因为老年人领口弄的紧紧的,会觉得呼吸不是很顺畅,而且一般老年人心脏、呼吸道的功能已经不如年轻人好了,所以这时候领口要宽松。第四是袜口,尽量穿松口袜,一方面可以防止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加重心脏的负担,另外保证脚有足够的血液循环,能够减少脚的很多疾病,因为袜子口这个地方,我们的血既要到脚,然后脚的血又要顺畅的回来,所以这个局部不要勒得太紧。把脖子露出来,也要看季
20、节。喉结下面是天突穴,这个地方暴露出来,天暖和没关系,如果天凉,呼吸道不太好的话,还是建议遮盖上,否则受凉容易咳嗽。另外后面低麻烦更大,后面长期很低容易得颈椎病,很多年轻人尤其白领,长期坐办公室吹空调,颈椎病、脖子后背、肩膀不舒服的非常多,就因为受凉了。大家都爱美,随身携带一个丝巾、纱巾、天凉了放一个披肩,空调太凉的时候把脖子一定要护住了,这样能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这点非常重要。腰的问题也很重要。肚脐叫神阙穴,肚脐是胎儿和母体相连之处,小孩生出来的时候跟妈妈连接的唯一通道就是肚脐,所以神阙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穴位,这个地方可不能受凉,也是很怕受凉的。前几年搞505神功元气袋,那里面就搁了一些药主
21、要是发热,那么现在中医有一种叫脐疗,通过肚脐来治疗疾病,比如通过肚脐在局部用艾灸,可以治很多病,把艾条点燃后有一种微微的热气通过肚脐就进入腹腔,增加胃肠的的蠕动,加速体内的排泄,改善睡眠、美容、增强免疫力,所以说脐疗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法,是非药物的外用的治疗方法。尤其 是对小儿腹泻,成年人的胃肠不好,女性的宫寒、痛经都是非常好的,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肚脐是怕冷的地方,藏比露好,把肚脐包住了,别露在外面,就是提醒大家穿露脐装要谨慎。还有就是矮腰裤,就是后面露着的,腰的地方低了。后面的穴位叫命门,既生命之门,一看就知道这个穴位对人体的重要性了,在系裤腰带稍微往上一点点的地方。如果是矮腰裤,比正常
22、的腰带还要往下,命门肯定是露在外面的,而这个命门对男子来讲是生殖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对女子来讲与生殖系统也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命门的火不足,男子就会出现阳痿、早泄,女子就会出现宫寒、不孕,会出现很多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前面和后面护住了,别露在外面,偶尔露一下两下还行,别长期露在外面,对身体是不好的。一定护住自己的命门和神阙穴。还有就是紧身衣的问题,着重探讨一下紧身裤。小男孩穿的太紧影响生殖器的发育,有的成年的男性不好意思,到街边小广告地方看病,以为得了什么大病。实际上是因为穿紧身衣导致局部的阴囊的湿疹或皮炎,局部过紧以后,导致外阴皮肤温度增高,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所以造成少精甚至无精,提醒男
23、性注意,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女性的下体是个阴暗潮湿的地方,有一种叫厌氧菌是最容易滋生的,那么你把这个地方勒的紧紧的,最容易得的就是阴道炎,所以阴道炎在各个医院的妇科门诊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里我给大家提个建议,一个就是女孩子,内裤一定要穿纯棉的,吸湿性好,再有希望曲线美,漂亮,你可以穿裙子,宽松的裤子也很漂亮,避免下体过紧,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衣服应该是根据天气随时增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更重要,在春天还没有完全暖和的时候,我建议可以先减上身的衣裳,下身的多穿一些时候。因为中医学认为,上半身属阳,春天阳气生发,上半身的阳气也随着春天阳气的生发而生发,上半身可以减一些,下半身暂时先别减,等确实暖和了再
24、减。南北方是有区别的,一般北方人的春天脱衣服的习惯是这样,“若要安乐不脱不着”,就是若想不生病的话就别急着马上脱衣服;南方人的习惯是“若要安乐平脱平着”,就是要想身体好,一热就赶紧脱一冷就赶紧穿上,这是不同地域的人,生活实践的总结。总而言之,夏天天热了衣服应该透气宽松,冬天天冷了衣服应该保温,春秋两季温度变化是比较大的,老年人应该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的增减衣服,这点是特别重要的,老年人的衣服一定要穿起来很方便,便于穿脱,那么老年人每个季节的衣服厚的、薄的、假的、棉的、皮的、单的应该都备齐了,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增减,这点非常重要。内衣洗完后,把生姜搅成汁,然后弄一块一尺见方的纯棉的布,用生姜汁给
25、浸透了,把这块布晾干,然后用打针缝两针,缝在贴身内衣的里面,这一大块正好把你从脖子底下的整个后背这块就给护住了,那么这个方法可以治疗风湿或受寒咳嗽,甚至哮喘,治这样的一些病都是很有好处的。因为生姜本身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等这样一些功效,那我们用生姜汁来浸衣,可以治疗风湿,对受寒引起的咳嗽都是很有效的。在临床上,有风湿、或受寒引起的咳嗽我就建议病人这样用,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可以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动手试一试,很容易。鞋的细节影响人体的健康鞋也是很有讲究的,穿鞋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双脚。我们的脚,从解剖学来说,两只脚52块肌肉,60多个关节,200多条韧带组成,那么我们的脚支撑着人体几乎所
26、有的重量,是人体当中负重很大的一个部位。从中医学角度讲,一只脚上就有6条经络通过,有33个穴位,60多个反射区,这些穴位和反射区与全身的各个脏腑器官都相关。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不管是从西医的解剖学角度还是从中医的经络学角度来讲,说明保护双脚对于保护人体的健康都至关重要,所以说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重点是鞋底,有四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鞋底的厚薄问题,太厚了不行,太重或太硬不方便,尤其是对老年人,但也不能太薄,夏天的时候可以稍微薄一点,但是薄的时候还得防潮,尤其是南方,所以厚薄要合适。第二,好的鞋里面一定要有一个曲度,不是平板的,因为我们的脚是有足弓的,足弓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鞋是有起伏的,不是过去我
27、们自己纳的鞋底是平的。第三就是弹性,比较好的鞋是有气垫的,后面有透明的地方,有弹性的鞋确实是对健康有好处的。最后一条,老年人的鞋一定要注意防滑,人到老年骨质疏松,摔一跤就不得了,多少老年人是因为股股性骨折,最后明显的降低了生活质量,甚至有人因为这个最后走的,这都有这种可能性。高跟鞋,成年人的脚出现问题,64%是因为穿鞋不当造成的,所以往往时髦的鞋里隐藏着一双痛苦地脚。跟多高合适呢,一般来说别超过5公分,如果7公分就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太高了以后肯定是要给你导致疾病的。首先就是拇外翻,因为如果穿平跟鞋的话,或稍微有点跟的话,脚受力是均衡的;如果穿了高跟鞋以后,60%的体重是集中在前脚掌上的,脚受力
28、不均衡,长期以后形成了拇外翻,那么拇外翻往往是需要手术来解决。重点它不光是拇外翻的问题,他还会引起膝关节问题,会引起腰背的问题,甚至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所以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所以高跟鞋一定不要长期穿下去,不要太高。除了这个以外,穿高跟鞋还特别容易长鸡眼、长糨子,出现滑囊炎,这都是常见的。另外高跟鞋还会引起静脉曲张,所以我们长期穿高跟鞋会有很多的毛病。我建议,第一是高跟鞋要与适当的高度,不要超过5公分;第二,尽量减少穿的时间,备一双比较舒适的鞋,需要的场合换一下;还有就是穿高跟鞋后一定要晚上用热水泡脚,让整个的肌肉放松,对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很重要。冬天的鞋最好是宽大保暖,实际简单说就三点,第
29、一鞋的保温性要好,冬天的皮鞋、棉鞋或毡子的一定要有很好的保温性。第二鞋要相对宽大一点,鞋太紧你会发现反而不暖和。另外老人的鞋一定要方便穿脱,不要弄的很复杂。夏天的鞋也是三点原则,第一尽量轻便,就是鞋底别太厚了,第二透气性要好,夏天不要穿革的鞋,最好穿透气性好的鞋,因为革的真的不透气,臭烘烘的,黏糊糊的,脚在里面还会痒,人不要亏待了自己脚,这很重要。第三要注意防潮,尤其在南方雨水更多一些。从传统的观念讲,一般不主张孩子穿皮鞋,儿童在发育期,脚的可塑性是很大的,过早的穿皮鞋以后,由于鞋帮、鞋底都比较硬,弹性比较差,没有什么伸缩的空间,所以认为对脚会产生一种挤压,对健康不利,所以传统观念认为给孩子穿
30、布鞋、软底鞋比较好。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讲,皮鞋很贵,穿不了几天就不能穿了,不划算,这是比较传统的观念。但是这些年国外对儿童穿皮鞋有了些新的认识,我们国家一些专门制鞋的一些机构也都提出了这样一些理念,36岁的孩子穿皮鞋对于脚的骨骼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因为36岁的孩子骨骼还没有完全钙化定型,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孩子又特别好动,稳定性差,他们认为好的一双鞋可以让孩子的骨头按正常的应该发展的方向发展,能够避免脚骨的畸形或者脚病,认为是有好处的。所以这个是两种不同的观念,那么孩子是不是要穿皮鞋,我把我目前知道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些介绍。如果真是穿皮鞋的话,孩子的皮鞋建议还是买真皮的,透气性好的,而且皮鞋买
31、的时候最好能插一指头在里面,稍微大一点点,里面最好有个衬垫,因为肯定要出汗会产生霉菌,稍微加一个衬垫吸汗性较好,你用真皮的透气性也比较好,都是应该值得考虑的细节。袜子的细节影响人体健康袜子,是穿在脚上的,从脚来讲四季都应该是暖的。因为我们从中医经络角度讲,人体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走足,脚就是阳经的尽头,说明脚是阳气最弱的地方。那么脚的三条阴经是从脚往腹部走,从这个角度看,足又是阴经的起始部,也就是说脚是阴气最盛的地方。脚是阳经的尽头,阴经的起源,说明脚是阴盛的地方,是最容易受寒的,老百姓有句话“凉从脚起”,确实大家都知道脚是怕凉的。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脚是离心脏最远的,脚的血液供应也就相对最少,而
32、且脚的表面脂肪也比较薄,保温性能差,所以西医对脚的认识实际跟中医是一致的。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讲,到冬天一定要穿厚袜子,就是夏天也建议老年人最好不要赤脚,稍微穿个丝袜,尤其是南方的老年人,雨水比较多,有时光脚淌水,都不是特别合适的。那么老年人除了穿袜子之外,每天晚上一定要用热水泡脚,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于老年人穿袜子,穿质量好的袜子,要纯棉或纯毛的,这样吸湿性比较好,穿的比较舒服,袜口要松一点,再有四季都应该穿袜子。而且老年人本身皮肤干燥,如果穿化纤、呢绒的袜子,往往皮肤刺痒,这样一些弊病。药袜,就是把需要的药物压碎了,过很细的筛子,然后把药面放袜子里,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把花椒和肉桂
33、碾碎了,过筛子过的很细了,放袜子里,可以预防冻疮。再比如把樟脑碾碎了,过筛子后放到袜子里,可以防治脚气。但是这个方法目前用的人不是特别多,我的建议是用泡脚的方法可能更方便。给大家介绍几个泡脚的小方法,泡脚的水里,放几块老生姜,打扁了用热水一沏,对于散寒除湿非常好;在泡脚的水里加点白醋,可以滋润皮肤,有止痒的作用,脚上有脚癣、脚气真菌感染的人;如果胃肠不是很好,就喜欢吃热的,吃点凉的胃就不舒服,泡脚的水里放2030粒花椒,用开水先把花椒沏开,对于温暖脾胃是有好处的;女性朋友多数都是下脚虚寒的多,痛经、甚至有不孕的,泡脚时可以加一把艾叶,艾叶对女性是好东西,平常说的针灸,灸就是艾叶,把他搓成绒来灸
34、,他本身可以温经散寒,这个对女性朋友是很好的,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比如感冒就可以放生姜和苏子叶来泡脚,有冻疮的话可以用茄子枝,咱们中国这种偏方太多了,小方治大病。所以养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东西都在我们身边。戴帽细节影响人体健康戴帽子,特别要提到两个穴位,“要想不受风护着风门和肺腧”,这两个穴位都在脖子下面的地方,都是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两个穴位,低头能摸到正中间最高的一个骨头,那个就是第七颈椎,再往下摸一个骨节就是第一胸椎,再往下就是第二胸椎,风门就在第二胸椎下面旁开一寸半,再往下第三胸椎下面旁开一寸半就是肺腧,这两个穴位是紧挨着的,在脊柱正中左边两个,右边两个,一共是四个穴。风门,是风邪出入的门
35、户,一般受风都是从这个地方,这里没护住风就从这进去了。肺腧就是我们肺后背的腧穴,也就是肺气腧于背部的穴位和肺脏直接有关,肺和鼻是相通的,肺开窍于鼻,所以肺脏受邪以后,最先导致可能就是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然后再就是咳嗽发烧,一系列肺的症状就出来了,还包括颈肩部的不舒服,颈椎病的一些症状,这跟风门肺腧都直接有关系的。所以这两个穴位对我们防止受风受寒、颈肩不适、颈椎病,防止受风受寒导致的呼吸道症状是直接相关的。帽子,尤其是古人的帽子,是整个脸脖子护住的,是整个防寒的帽子,后面比较长一点,正好就把风门和肺腧这两个穴位护住了,这样天冷了就不受风,那时候不讲究遮阳。但现在天气暖了,戴皮帽子的老年人也少了
36、,而且皮帽不可轻易戴。远古人们穿兽皮,头上戴皮帽子。后来西藏戴皮帽子是一种耻辱的象征,那时候比如在战场上临阵逃脱被抓回来了,就让他戴一个托着尾巴的皮帽子在大街上出丑,受到人们的指责。后来到了17世纪左右,西藏废黜了这个制度,觉得不太合适了。现在西藏男子还是戴狐狸皮帽,但是用整张狐狸皮加工制作的,狐狸的头尾四只脚全都完整的保留下来,现在西藏男子头戴狐狸皮帽子,骑着高头大马,成就了藏族男子的阳刚之美。因为藏族边远高寒,所以人们用皮帽来御寒。但是作为内地,整个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戴皮帽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就是人体的阳经全都会在头上,足的三条阳经、手的三条阳经,再加上督脉,这些阳经全
37、都会在头上,所以头是一个阳经十分充足的地方,那么阳气足就有够足够的御寒能力了,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头部宁可凉着点不要太热了,头部一热就容易头晕上火,很多地方就会感到不舒服。脚是阴最盛的地方,热着点别凉了;头是阳最盛的地方,头适宜清凉一点。大家都有体会,如果头部热的话,会出现出汗头晕,烦躁很多症状。我一亲戚,大概三十年前,从南方考到北方上大学,那时候北方还比较冷,在前门买了一顶皮帽,结果就戴了一次,把小伙子给热坏了,后来他去美国,就把皮帽留给了我,在我家也一直搁着,因为北京的天气没有机会戴皮帽,所以我说戴帽子,尤其是皮帽有相当的地域性和严格的季节性。西北风沙很大,妇女都是用围巾把头全部包上,把前额
38、也包上了,这是一种习惯。其实帽子也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护住前额的,觉得到帽子前面钻风,完全是习惯的问题。腰带细节影响人体健康腰带该怎么系。过去古人衣服都是比较宽松的,那时候腰带就是用来约束衣服的,腰带上还装饰一些值钱的东西,显示身份。我们现在的腰带主要是系住裤子,我们先说老人的腰带。如果出门要系腰带,一般容一个手指头在里面,如果系的太紧,体内的气血上下就会有所阻碍,你也会觉得胸部和腹部不太舒服,腹腔的脏器受压,血液循环受阻,我们会出现食欲的减退,消化不好,甚至出现静脉曲张、痔疮等症状,如果在家就更要宽松一点。年轻人在某些场合紧一点,但也不能老是勒的太紧,一样影响血液循环受阻,而且老勒的很紧,肯定
39、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太好等症状。腰带和健康有很大关系,首先系腰带可以随时监测你的腰围,防止你的肥胖。腰带可以防止胃下垂,因为瘦高的人很容易出现内脏下垂的情况,而腰带相对勒一下,对内脏下垂是有防止作用的。对于瘦高的人,要求腰带一般比较宽一点,一般宽度在5厘米左右,你如果为了治病可以紧一点,但不适宜太硬。另外腰带还有一个作用可以保护腰部,稳定腰椎,腰椎相对不容易出现其他的一些病变。我们系腰带一般系在肚脐或者略高一点,系上以后可以起到暖腹、护内脏的作用,松紧度以舒适为宜,能容下一个手指头就好。不管在那个年龄段腰带得会用,用的好,用的巧,除了健康以外还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饮食细节体现养生专门谈
40、过饮食的冷热之道,不光是吃凉还是热,还包括饮食本身是凉性还是热性,用食物健脾,脾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先天是肾,后天主要靠脾,怎么通过食物来健脾,而不是通过药物,怎么进餐,吃饭的习惯,什么样的饭后习惯帮助提高健康水平,大概从很细很细的细节,来谈跟养生有关的问题。吃饭细节影响人体健康关于“五味调和”,中医跟哲学是紧密相关的,中国的哲学讲金木水火土五行,到我们身体就讲心肝脾胃肾五脏,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所谓五味调和就是春天适当多吃点酸味的东西;夏天适当多吃点苦味的东西,像夏天苦瓜、苦菊吃了会爽口;秋天就多吃点辛味的东西;冬天适当的多吃点咸味的东西;四季都可以用甘味,就是用主食来调和。酸味比较有代表性的
41、就是西红柿、山楂、葡萄、柠檬、橙子、酸角,这都属于酸味食品;苦味的食物有,苦菊、苦瓜、苦菜、茶叶属于苦味;甘味,有米、面、山药、各种鸡肉、鱼肉、大枣都属于甘味;辛味指的是葱姜蒜、洋葱、胡椒、辣椒、韭菜等等;咸味的指各种海产品、猪肾、狗肉等等。五味调和,就是说春天宜多吃点酸的,不是完全吃酸的,只是想对而言。举例,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知道吃点苦瓜清心火,但你不能天天吃苦瓜,适当的调节一下,只是宜,而不是老吃。再比如四季都要调甘,就是我们四季都离不开的主食,米、面,杂粮等,而我们现在年轻人盲目减肥,很少吃主食,好像很时尚一样,就是吃点蔬菜、喝点果汁、吃点巧克力,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米和面太重要了,一
42、定要吃点粮食。我们正常的饮食是以甘味食品为主的,也就是以主食为主的,那么同时四季配以五味,就是强调适当的季节增加某一相应的味,可能对于补益相应的脏腑是有作用的。可是现在人非常追求口味,为了让饭菜香,非常浓的味道,比如说咸,咸味提香呀,特别追求香,盐就吃多了。民间有句话“好厨子一把盐”,不是把饭菜做咸了,而是这把盐的放合适了,食物才好吃。所谓合适,就是通过少量的盐可以吃到食物的原本的真味,把盐放的恰到好处。一般主张一个人一天吃的盐是6克,我们买盐盐袋里都有一个小勺,有专家提出,远离高血压从限盐开始。北方吃的明显比南方人咸,那么北方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所以这都是有血的教训的。盐就
43、是氯化钠,人体里的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面,当钠离子升高后,就会把细胞里面的水分吸出来了,会造成血液循环总量的增加,血液循环总量的增加后,心脏的负担就会增加。钠离子主要是从肾排出来的,肾排纳是有一定限度的,过量的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吃的太咸,首先增加的是心脏的负担,可能出现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甚至严重的中风,肾脏的疾病。另外有气管炎的人吃的太咸,也会加重病情,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尤其是上点岁数的人,一定要限制盐,从当下开始,宁愿淡点别咸了。另外再提一点,关于咸的东西不光是盐,其实不经意的时候吃进很多咸的东西,比如咸肉、咸蛋、香肠、火腿、咸菜、酱豆腐等等是很明显,但是像果脯,橙汁都是对了盐的,所
44、以大家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详细看看标签的成分。也就是看得到的盐和看不到的盐都要适当的防一下,这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饮食养生,主要养的是脾。人的基因是来自父母,中医就是讲来自先天,一个人身体好不好,先天足不足是很重要的。但是后天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脾胃就是后天的根本,所以你要健康离不开后天的调养,离不开调理脾胃,也就是养脾养胃,尤其是对老年人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的元气就逐渐衰弱了,这时候就要靠后天的水土精英来补养。古人那时候养老不是靠药物,主要是靠食物,吃好了来养后天之本,这里就涉及一个补脾的问题。我们吃好不是说这个东西多好吃,有多贵,多稀缺,真正好的食物不是山珍海味,比如补脾胃的,我们特别重视
45、的就是山药、莲子、薏仁、白扁豆、大枣、茯苓,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我们健脾胃,养后天的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东西。曹庭栋老先生就是很重视这个,他熬各种各样的粥,山药粥、莲子粥、薏米粥等等是特别重要的,通过这个方式来补脾。像北京现在你到超市随时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茯苓饼,山药粉、莲子羹、大枣的粉很多,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健脾胃的一些小食品,而且食用起来都是很方便的,用开水一冲就可以了,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养生的需要。所以我们都可以每天冲点山药粉,熬碗莲子羹来健脾补脾来延年益寿。补脾,我们主张长夏是补脾的好时节。长夏是夏至以后,秋分之前,这段时间称为长夏,这段时间就渐渐入了三伏了,太阳越来越炙热,一年四季里阳到了极盛的
46、时候了,那么阳极就要生阴了,这时候体内的阴气就开始慢慢生长了,长夏在一年中属于土,这土就和五脏内的脾相对应,所以在长夏属土的季节,我们来补土是最合适的。长夏补脾的时候不要吃太多的生冷食物,生冷进到体内会伤体内的阴气,脾胃尤其是胃是喜欢暖的,如果胃受凉后,用中医的话讲来润化水土精华,就会影响整个的消化系统。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天这时候已经到了从阳极生阴的时候,人与天地相应,我们这个时候就要适当的补脾,所以长夏是补脾的好时节,当然一年四季都可以补,但长夏尤其要补。实际上每个地区的人,就是一家人饮食习惯都不同,原则上讲适合自己就好,但有些常识不能不知道,举个例子,不能完全放开了,随着医学的进步,人
47、类学会了科学饮食,比如豆制品,大家都知道豆制品好,特别主张多吃点豆制品,他是植物蛋白,但是肾功能不好的人就不适宜吃。我有很多肾病的病人,我就问他吃什么呀,每天吃豆腐和豆浆,他的尿负担都已经很高了,没有这个常识,只会继续加重病情,像豆制品虽好,但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吃。再比如动物内脏,脂代谢紊乱的人就不能吃,比如高血脂的人,有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的一些人,动物内脏 就不要吃了。再比如说水果,确实是好东西,我们都提倡大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是要是糖尿病人就不能多吃,而且糖尿病人对水果到底是低糖还是高糖的、无糖的界定是很严的。总之我们在进食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都有自己好的那口,但一定要有一定
48、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自身的基本情况吃适合自己的食物,所以“饮食习惯各有不同,适合自己就好”,健康是要有知识的,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健康的常识。老老恒言不是从医学的角度讲,就是从生活的角度,生活中注意什么,你就可以健康,就是说注重生活细节是我们健康长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饮食的冷热影响养生饮食当中的冷热之道,实际包括两重意思,一个是食品温度的冷热,这个冷热要适当,另外,食物本身的性质含有冷热,这些可能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懂了。咱们先谈第一种,过冷过热的食物,对身体都是不好的,最典型的例子,河南临县红旗渠那个地方,是咱们国家食道癌最多的地区,专家做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当地人又一种饮食习惯,喜欢喝
49、滚烫的汤,就是这个不当的饮食习惯,造成食道癌的高发,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最近我碰到一个将近40岁的病人,他说那天吃香蕉的时候下不去了,堵在食道里了,最近经常有这种情况。他说他就喜欢喝热的,滚烫滚烫的,经常把嘴都烫破皮了,看来不光是河南临县有这种习惯,这种饮食习惯是非常不科学的,所以食物是不可以太烫的,太烫对食道本身就会造成损伤。但是太冷的食物同样对健康不利,首先第一关是牙齿,太冷的东西,将来引起牙龈的萎缩,牙齿的松动,都不太好。再说太冷的东西到了胃肠,吃了会心口不舒服。所以首先食物从温度上讲是冷还是热。食物的性质,一般来讲冬季偏寒,应该吃一些温热的东西,夏天偏热,应该吃一些稍微偏凉性的东西,这
50、是一般的常识,但是还有很多门道。比如四川湿气特别重,夏天他们喜欢吃麸子羊肉汤,麸子是大热的,羊肉是干温的,都属于热的东西,这就是因地制宜,那地太湿了,吃点热 的可以除湿养阳,这里不是简单的凉热了。再比如四川湿气大,夏天喜欢吃火锅,像北京是到冬天吃火锅,为的是出一身大汗,四川的湿就有了出路了,通过汗出去了,人就觉得舒服了,所以冷热之道的细讲学问都很大,我再次强调人与天地相应的问题,我们饮食养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大地域、季节、年龄、而绝对不是天凉了吃热的,天热了吃点凉的,不是那么简单,学会饮食中的冷热之道,确实能提高你的 健康水平,吃饭的量影响养生讲究早晨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这时候阳气可以化万物;
51、晚上就是阴气了,食物就不容易消化了,佛家主倡,早晨应该吃的饱,午后就要少吃了,晚上应该吃的更少了,所以他们提出货物不实。现在我们提倡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实际是一个道理。人白天处于活动中,需要热量,所以一定要吃饱吃好,晚上需要休息了就少吃点。有过一个小白鼠的研究,一组小白鼠是限食,限制他吃,还有一组小白鼠是自由食,放一堆吃的,爱怎么吃怎么吃,结果发现限食的小白鼠和自由食的寿命相差将近一倍,说明限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医学也发现,相对的节制饮食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以防止和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也可以减慢生理性衰老的速度,也是抗衰老的必要措施之一。限食是限
52、制吃饭的食量,但是并是让饿着,吃个六七成饱及就挺好,开始可能不习惯,你可揣两块苏打饼干,十一点来钟饿了可以用饼干垫一垫,习惯了慢慢就养成了,这个对健康是有好处的。饱食伤身,少食长寿,早已被实践经验和现实研究证实了,尤其对老年人讲,运动量比年轻时候少了,胃肠功能也比年轻的时候弱了,用现在医学解释就是胃肠空腔脏器的肌纤维萎缩了,所以人进入老年以后,食量会逐渐减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如果你不知道适当的节食还加量,必然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千万不要勉强的去多进食,应该适当的限制,每次不要吃的太饱,留一点空间,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条。另外一条,别等着太饿了,才想着吃饭,太渴了才想着去喝水,这都是不科学的,
53、那么水就更重要了。还有就是不要在太饿的情况下,一次吃的太多,也不要再太渴的情况下,一次喝的太多。还有就是按时进餐,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大家都要遵循的进食原则。年轻人的胃肠系统,肯定比老年人的健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粘膜也会慢慢变薄,腺体、小肠绒毛,还有肠道的肌肉也会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也会逐渐下降,肠蠕动也会缓慢。所以我们经常说,今天的青年,明天的中年,后天的老年,到那时除了刚才讲的以外,也吃也会松动,脱落。总而言之,年轻人不能因为自己有这个本钱就不注意保养了,保养好了,是一辈子收益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也特别大,所以多数年轻人的生活是不规律的。很多年轻人
54、是在空调的环境中工作,运动很少,基本见不到太阳,加班、熬夜、吃快餐、倒班,总而言之这一切在不知不觉中严重的损害了年轻人的健康。据统计,年轻人在胃肠疾病中占的比例,现在要比5年前上升了3成,所以年轻人一定要保护我们的胃肠。北京在白领中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白领每天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只有20%来自早餐,30%来自午餐,近50%来自晚餐和夜宵,说明早晨不怎么吃,中午对付一口,晚上大吃大喝,所以年轻人特别容易得胃肠病。我们提倡年轻人有一个规律的生活,就是跟着太阳走,太阳起来,我们也起来干活,太阳下山了,我们到点得睡觉,再有增加一些户外活动,不要太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里。另外年轻人要放松心情,适当的多吃一些
55、,像山药、薏米等食物来帮助我们调理脾胃。少吃产气的食物,特别是咖啡、碳酸饮料和酒,这些都是容易产气的食物,所以这些方面要注意一下。食不必精,称意就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很关心健康,关心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至于喝汤的问题,以前是提倡饭前不喝汤,原因是怕饭前喝汤把胃液稀释了,影响消化功能。后来又有人提倡饭前喝汤,认为汤占了一定的胃容量,这样饭就可以少吃点,有利于减肥,真是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关于怎么吃饭,古人早就有认识,“饮食习惯各有不同,适合自己就好”,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由于南北地域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不同,有人好这口,有人好那口,绝大多数人吃东西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前有句话
56、讲想吃的东西,往往是身体所需要的,认为这些食物各有各的性味。比如酸味的食物入肝经,有收敛润色的作用;苦味的食物入心经,可以夏天去火,安神养心;甘味的食物入脾,主要是粮食之类的东西,可以补脾胃;辛味的食物入肺经,像葱姜蒜属于辛味的食物,可以发散风寒的作用。总而言之,中医特别强调五味入五脏,当你的身体哪个脏器需要什么的时候,反应在身体上就是想吃某种食物,当然这只是在理论上讲,我们不能放开了吃。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学会了科学饮食。比如我们都知道高血压一定要少吃点盐;肾功能不好的人就少吃蛋白,尤其是劣质蛋白,像豆制品、豆浆之类的尽量不要吃,每天保证12两的精瘦肉;脂代谢紊乱的人,就不能吃动物
57、内脏;血糖高的人,不能多吃水果,水果里又分高糖和低糖含糖量不一样。多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既可以饱口福,又不损害健康。另外吃东西的时候也不必讲究太精,我常说“食不必精,称意就好”,就是说我们穿衣吃饭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有的两件大事,有的人认为只有贵重的东西才对身体有益,其实这是不对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好食物并不代表好营养,这是两个概念,比如一些很贵的高档食物,外表也很好看,但是未必营养丰富。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关键是要吃的科学,粗茶淡饭同样能给我们的健康提供足够的营养。有时候往往是最简单的食物、最天然的食物恰恰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比如没有加工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是最有营养的。大家都知道过去有个
58、故事,主人吃特别精的面,仆人吃带糠的面,反而仆人的身体比主人好的多,为什么呢?因为太精的以后,把大量的维生素都给丢掉了,反而没有带糠的营养价值高。包括我们现在到超市买面包,同样的面包都全麦的,有精麦粉的,现在很多人就喜欢买全麦的,就愿意带着糠的东西吃,实际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是注重好的营养,而不是好的食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实际上孔子的一句名言,当时讲的是要多吃经过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的越细越好。孔子毕竟离现在时间太久远了,我们现在可以可以这么理解这句话,老年人因为牙齿不好,食物稍微精细一些便于消化,还有老年人多食用美食,色香味俱全可以刺激人的食欲,使人的胃口大开。孔子他
59、们的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而孔子活了73岁,这一定是与他的饮食有关,否则不可能这么长寿。那么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以及科学的发展,对食物成分的认识比古代有了太多的认识,但是提倡健康的饮食理念,我们是不变的,只是比原来更科学而已。比如蒸食,在古代就特别提倡蒸食,中华的千年美食里有一说法叫“无菜不蒸”,就是说在煎炒烹炸煮这些烹饪方式里面,蒸是最能保持食物原汁原味,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方法。现在大街上也有好多以蒸为主的餐馆,说明人们对蒸的食物越来越青睐了,现在研究证明蒸菜所含的多酚类营养物质,比如黄酮类的槲皮素等含量明显要高于其他的烹饪方法。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清蒸鱼,鱼必须要最新鲜的鱼,否
60、则没法蒸,但是我们要吃干炸的鱼,那鱼就不一定是新鲜的了,而且蒸的原汁损失少,同时食物的形态也完整,口味也鲜嫩、熟、烂等这样一些优势,另外还避免了煎炒烹炸的油烟对人体的损害。这些年我们提倡蒸食,实际是在提倡一种健康的饮食理念。粥和养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古时候精气两个字,确实是把米作为了重要的结构,说明人的精气是依赖于米,来源于米。宋代有本书叫养老诵经书,在老年医学里是一本很重要的书,他有这么一句话“骨气冲,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精力强。”就是说我们吃的主食好气血就旺,气血旺了,人的精神头就强,可见我们的粥、饭、馒头等等主食,适度,饥饱适时,是我们生精益气的有效途径。可是我们现在,尤其是近几年,生活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树脂型胶粘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学院选聘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喀什地区招聘中学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克拉玛依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院前急救信息系统合作协议书
- 河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
- 毕业实习周记范文
- 2025年新型膜材料及其装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电子握力计项目发展计划
- 港口装卸作业培训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真题(无答案)
- 钳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牙科氧化锆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拖欠维修费车辆以车抵债协议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复印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暑假安全家长会4
- 2024年安徽省泗县卫生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JG/T 202-2007工程管道用聚氨酯、蛭石绝热材料支吊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