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施编号命名规则_第1页
设备设施编号命名规则_第2页
设备设施编号命名规则_第3页
设备设施编号命名规则_第4页
设备设施编号命名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备设施编号命名规则(水工观测维护班)根据总厂的设备编号命名规则,水工观测维护班需要对所辖的相关设备及设施进行编号命名,其中包括大量监测仪器:如隧洞内观仪器、边坡外观、测斜仪、位移计等,另外还包含主要水工建筑物,如:大坝、引水隧洞、压力钢管、调压井、厂房等。根据实际情况,监测自动化系统的DAU、 NDA已有编号,因涉及到系统软件的改动和原始资料分析,在未做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本次不做改动,只将编号原则列出。一、 仪器命名编号原则隧洞内观仪器II 号引水洞编码规则 TOC o 1-5 h z 第一个字母为仪器类型:R(钢筋计)、 P(渗压计)、 Y(压力盒)、 S(应变计) 、 N(无应力计)、

2、T(温度计);第二个字母为断面序号:F-断面编号,II 号引水洞从上游向下游有12 个观测断面,依次为A、 B、L;第三个字母为仪器埋设方向:H(环向)、 Z(纵向)、无纵向仪器时没有附号;第四个字母为仪器埋设位置:N(内层)、 Z(中部)、 W(外层)、 D(底板);后缀数字是仪器埋设方位(面向上游,洞顶为0 ,然后反时针旋转分别为 90、180、270)例:RFHW18即为本钢筋计处于0F断面外层钢盘环向180方位。III 号引水洞编码规则第一个字母为仪器类型:R(钢筋计)、 P(渗压计)、 Y(压力盒)、 S(应变计) 、 N(无应力计)、 T(温度计);第二个字母为仪器埋设方向:H(环

3、向)、 Z(纵向)、无纵向仪器时没有附号;第三个字母为仪器埋设位置:N(内层)、 Z(中部)、 W(外层)、 D(底板);第四部分的数字是仪器埋设方位(面向下游,洞顶为0,然后顺时针旋 TOC o 1-5 h z 转分别为90、180、270)后缀部分为断面序号:如“1”为第1 断面,依次为216;XZ1为新增 1 断面,依次为XZ2XZ5。埋在底板的仪器编号由5 个字母和后缀序号构成:第一个字母为仪器编号由5 个字母和后缀序号构成:第一个字母为仪器类型:R(钢筋计)、 P(渗压计)、 Y(压力盒)、 S(应变计) 、 N(无应力计)、 T(温度计);第二个字母为仪器埋设方向:H(横向)、 Z

4、(纵向);第三个字母为仪器埋设部位名称:D(底板)、 J(加强板);第四个字母为仪器所处平面位置:Y(右边角边)、 Z(中部);第五个字母为仪器所处钢筋层位:S(上层)、 X(下层);第六部分是字母与数字组成:代表仪器所处断面序号:XZ1(新增1 断面) ,依次为XZ2(新增2 断面)XZ5(新增5 断面) 。如 RZDYX-XZ:表示此钢筋计位于纵向底板右边角下层钢筋上。 5其余编号的意义根据设计图纸所在位置即可理解。拱桥仪器编码规则:第一个字母为仪器类型:R(钢筋计)、 P(渗压计)、 Y(压力盒)、 N(无应 TOC o 1-5 h z 力计) 、 T(温度计);第二个字母为仪器埋设断面

5、的钢筋层位:S(上层)、 X(下层);第三个字母为仪器在断面上的分布:L(左侧) 、 Y(右侧)、 C(中间);第四部分是字母与数字组成:代表仪器所处拱断面序号:G1(拱1 断面) ,依次为G2(拱2 断面)G5(拱5 断面) 。明管段仪器编码规则:第一部分为仪器类型:GB(钢板计)、 J(测缝计)、 R(钢筋计)、 Y(压力 TOC o 1-5 h z 盒) 、 S(应变计)、 N(无应力计)。第二部分为仪器埋设方向:H(环向)、 Z(纵向)、 S(竖向)。第三部分为仪器埋设的环向层位:N(内层)、 W(外层)。第四部分为仪器分布的方位角:面向下游,从洞顶开始顺时针旋转,分别为 0300。第

6、五部分的后缀为字母及数字序号,表示断面编号。分别为Z1 Z6。边坡测斜仪首部右岸边坡首部右岸边坡8 个测斜孔,编号为IS,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孔号,孔内仪器编号为IS*_* (注:*号为数字,中间为下划线),其它以此类推;例如:首部右岸边坡5 号测斜孔,编号为IS5,从下向上数,孔内的第二支测斜仪编号为IS5_2 。厂区边坡厂区边坡共34 个测斜孔,按部位进行编号,调压井边坡统一采用字母A,其余位置 (含西坡陡岩、芭蕉林、 下山包、 西坡、 南坡) 统一采用字母I (含IT、IX、 IK)表示,大写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孔号、下划线后面的数字为仪器编号。如:芭蕉林13号测斜孔,从上向下数,第一支测斜

7、仪编号为I13_1 。边坡渗压计首部边坡渗压计首部右岸边坡水位孔共8 个,用字母WS表示,字母后面的数字为孔号兼仪器号(因一个渗压孔安装一支渗压计),如:首部右岸边坡9 号渗压计,编号为WS。9厂区边坡渗压计厂区边坡共37 个水位孔,根据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D 和 W(含WT、 WB、WX)表示,字母后面的数字为仪器编号,如:WT4,表示西坡陡岩渗压计,WB5表示芭蕉林渗压计,WX1表示下山包渗压计等。边坡外观首部右岸边坡首部监测网共12 个测点, 用字母DS表示,字母后面的数字为测点号,一般与附近的测斜孔关联,如4 号测斜孔附近的监测网编号为DS4;控制网共4 个测点, 编号为SK, 即首控

8、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字母后面为数字测站号,依次为SK1SK4。厂区边坡厂区监测网共14 个测点,以字母C表示,字母后面为数字代表网点号,编号与厂区边坡附近的测斜孔关联,如: 下山包 IX6 测斜孔附近的测点,编号应为CX6;控制网共3 个测点,编号为CK,依次为CK1 CK3。静力水准坝顶静力水准共17 支, 用字母LS表示,用数字进行编号,编号原则一般跟坝段有关,如:左岸4 号重力坝段的测点为LS4,后面的编号以此类推。在河床溢流坝 10 号坝段有两支仪器, ,相应的编号分别为LS10_1 和 LS10_2。坝顶垂直位移人工测点 TOC o 1-5 h z 坝顶垂直位移人工测点由25 个测点和

9、两个工作基点组成,测点分布在2#26#坝段上,分别为LD2 LD26,如 5 号坝段为LD5;两个工作基点分别为左岸垂直位移工作基点、右岸垂直位移工作基点,为资料分析时引用方便,分别为LD1,LD27。坝顶水平位移人工测点坝顶水工位移人工测点由14 个测点和2 个工作基点组成,测点分布在#7#21 坝段上,测点编号以TPi(i=8,9, 21)表示。两个工作基点分别为7#坝段工作基点、21#坝段工作基点,为资料分析时引用方便,分别编号为TP7、 TP21_2。双金属管标坝顶双管标共2 支,使用DS1_1表示钢标,铝标为DS1_2。垂线大坝垂线共4 台(含正垂线1 台) ,其中倒垂线从#7 坝段

10、开始,编号依次为IP1 IP3, 21#坝段的正垂线编号为PL1,厂区边坡垂线共2 台,从下往上依次编号为 CF1和 CF2。侧缝计坝体测缝计共21 支, 用字母 J 表示, 编号从 #2 坝段开始,至 #23 坝段结束,编号依次为J1 J21。1#调压井测缝计共5 支,编号为J1#1 J1#5。扬压力大坝坝基扬压力采用测压管和渗压计进行观测。大坝基础扬压力观测孔原有30 个,对应编号为UP1 UP29(分别在#2 #24坝段),另外下游排水廊道还有一个人工观测孔,命名为UP30。在2001 年进行自动化改造,选择了23 根测压管安装渗压计,2 24#坝段每坝段一孔。渗压计和压力表均用字母UP

11、表示,编号时相对应,便于人工比测,如:压力表UP10对应渗压计UP10。量水堰 TOC o 1-5 h z 坝基共设5 台量水堰,编号依次为WE1 WE5,其中WE4为总渗漏量。#2支洞口的量水堰编号为WE6。下游水位计坝下游水位计共一支,编号为SW。1气温计气温计共2 支,其中首部气温计编号为T1、厂区气温计编号为T2。多双点岩石变位计厂房边坡岩石变位计共有36 组, 其中三点变位计24 组、 双点变位计12 组,分别布置于厂房西坡陡岩(三点、双点变位计各12 组)和厂房南坡(三点变位计 12组) 。使用M表示多点变位计,用数字表示测点,如:M19代表19 号多点位移计,若M19测点布置了三

12、根测杆,长度分别为3m、 9m和 15m,编号为1、 3、5,相应的仪器编号为M19_1、 M19_3、 M19_5;对于双点变位计,一般使用D表示,用数字表示测点,因每孔两根测杆,分别长3m、 9m,相应的仪器编号为中、边,如:D8中,表示8 号双点位移计3m 处的仪器,D8边代表8 号双点位移计9m处的仪器。建筑物设施命名编号原则水工建筑物的命名和编号原则上与竣工图纸保持一致,需要特殊说明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习惯进行命名和编号,不要引起歧义。1、大坝共分 26 个坝段,编号依次为1# 26#坝段。2、引水隧洞共 3 条引水隧洞,编号分别为1#引水隧洞、2#引水隧洞、3#引水隧洞。3、压

13、力钢管共 6 条压力钢管,编号依次为1#机压力钢管6#机压力钢管。4、调调压井共 3 个调压井,分别编号为1#调压井、2#调压井、3#调压井。5、厂房分主厂房、上游副厂房、下游副厂房。监测自动化设备命名编号原则自动化设备一般按照设备出厂名称命名,编号可根据部位、功能和实际使用习惯进行编,若大坝监测软件已经定义,则参照系统软件编号。工作站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工作站共3 台,从右到左,编号依次为1#工作站3#工作站。服务器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共2 台, 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命名,分别为大坝信息报送机和数据采集服务器。交换机交换机按部位进行命名,如:工作站交换机、坝索交换机等。串行网关系统串行网关按照所在部位进行命名,如:坝索串行网关(ip ) 、厂区南坡串行网关(ip )等。网桥网桥一般按照系统到达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