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及答案_第1页
高中诗歌鉴赏及答案_第2页
高中诗歌鉴赏及答案_第3页
高中诗歌鉴赏及答案_第4页
高中诗歌鉴赏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2月11日诗歌鉴赏答案选题说明高考古诗歌阅读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特别是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三首诗歌,其中两首唐诗,一首宋诗。从选材来看,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从考点来看,重点考查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还是隐含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查。基于上述情况,试题的选编以诗人划分题组,突出高频考点(语言、情感、技巧),突出热点体裁(唐宋诗歌)。题组一李白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登太白峰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

2、,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注本诗作于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泠风:和风,清风。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手法,为下面写星与月作了准备;第二句中的“穷”字,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B.第三、四句运用以实写虚的手法,写面对诗人的主动问好,太白星与诗人交谈,表示愿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C.第五句虽然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语意,但用得更灵活自然,没

3、有显出斧凿痕迹。D.第七、八句写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靠近飞升,幻想着超离人间,摆脱尘世俗气。解析:选B“以实写虚的手法”错,三、四两句运用化实为虚、以虚写实的手法,且“诗人的主动问好”错,应是太白星主动向诗人问好,同他攀谈,并愿为之“开天关”。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首两句以极力攀登来烘托太白峰的高峻,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勇敢登攀的精神。“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等句描绘游仙境,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五、六句有出世思想,末二句写诗人思想又回到现实,反映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全诗描写诗人登山并幻想神游

4、天界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惆怅愁闷心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古风(其二十六)注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与“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

5、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D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全诗写荷之美,表达的是自己品性的高洁;“结根未得所”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愿托华池边”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

6、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每点2分,其中思想感情和结合诗歌分析各1分)题组二杜甫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

7、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转须:反而更应该。甚:太。征求:指赋税征敛。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88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8、析。(6分)88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解析:选CC项,“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理解错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上篱笆。6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妇人打枣,还特意写诗劝慰吴郎对妇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一位穷苦的妇人,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9、完成后面题目。(9分)白帝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诛求:强制征收、剥夺。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两联以风雨寄兴,暗写时代的动乱,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造势、做铺垫。B.颔联对句工巧,“高江”对“古木”,“急峡”对“苍藤”,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C颈联写荒原上闲蹈着的“归马”和横遭洗劫后的村庄,传达出诗人的无穷感喟,和前两联急骤的调子形成鲜

10、明对照。D.尾联“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展现一幅经历战乱后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解析:选B“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分析错误,颔联承“雨翻盆”而来,具体描写雨景。答:参考答案:第一问: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乱世百姓的同情,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第二问:对比的手法,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细节描写,尾联以

11、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借景抒情。诗中以白帝的急风暴雨,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喻“安史乱后”国家的疮痍满目。(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任选两点得4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阴雨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注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

12、偏僻遥远。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解析:选D尾联化用陶渊明置无弦琴的典故,是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2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参考答案:上句说遥望京城却被云遮住了眼睛,暗含了渴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而不得的苦闷;下句说思乡时,觉得雨点仿佛在一滴滴地滴到心里,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归乡不得的忧伤。诗

13、歌正文准翻译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地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注,空戴南冠学楚囚。注典出晋书张翰传,秋风起时,张翰(字季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秋季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凄清”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B.颔联写仰观。残星、笛声、雁横塞、人倚楼,视听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C.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既形象传神,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借用张翰和南冠楚囚的典故,表达毅然归去的决心。解析:选D“直抒胸臆”错,用典抒情应当属于间接抒情。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与本诗“鲈鱼正美”化用同一典故,但表达的志趣又有所差异,试比较异同。(6分)参考答案:同: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