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1页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2页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3页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4页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考虑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考虑摘要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要以才能培养为重点。要求两个突出,一个改革,一个强调。即: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精简内容;其次是突出理论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从学生来讲,强调正确的学习方法。关键词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9-0072-02中药学是研究中药根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成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是中医药类各专业的公共专业根底课,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如何确保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必

2、须围绕高职高专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以才能培养为重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究教学相长的合适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概括起来,就是两个突出,一个改革,一个强调。即: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突出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强调正确的学习方法。详细如下。1、突出重点,精简内容中药,伴随着中医的开展,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据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目前可供药用的资源已达12800余种,可谓浩如烟海。即便现行教材对之进展了高度浓缩、提炼,也收载了462种常用中药。假设平均使力,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话,势必教学时数紧张,老师教得

3、累,学生学得苦,课讲得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皆是来源,性味、成效、临床应用。学生也听得一头雾水,茫然不得要领,都学了,却都记不注不会用。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遵照教学大纲要求,精简内容,突出重点。那么重点是什么?首先是总论中的中药理论,其次是各论中每个章节对同类药的概述及代表药。中药药性理论,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集中表达和概括。它主要包含了四气五味、升降沉涪归经、毒性、配伍、用药禁忌等内容。是指导中药正确应用的理论根底,是各种中药都要涉及的共性的内容。理解搞懂了这个根底,就便于各种中药的学习掌握,因此要讲深讲透。具有一样成效和主治作用的一类中药归为一个章节。将看似繁杂而毫无头绪的诸多中药,通过成效与主

4、治作用这个纲,进展归类组成一个个单元章节,按性味、归经、成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诸方面的共同点,归纳必须进展重点讲授。掌握了一大类药的共性、普遍性,就能执简驭繁。在教学中就不必每一种药再重复其一样点,只要针对同类成效药物中不同药物的个性进展讲解即可。这样即便于学习,又容易记忆掌握和使用,同时也精简了内容,进步了教学效率。比方理气药,都能疏通气机,用于气滞或气逆证。治疗气滞证的一类中药又分为治疗肝气郁滞类和脾胃气滞类;治疗气逆证的一类又分为治疗肺气上逆类和胃气上逆类中药。在详细中药的讲授中,选取各个章节中的代表药进展重点讲授,以突出重点。比方辛温解表药,就重点讲解麻黄、桂枝。而其它中药,就几味

5、甚至几十味的归在一起,采用图标形式,归纳出各自的特点差异进展讲授,既省时,又鲜明。同时对本地区常用药、特色药,也要重点介绍。如云南白药的常用药三七;云南的地道药材茯苓、重楼、云黄连等,以彰显地方性和实用性。论文联盟.Ll.2、突出理论教学这是由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的所决定的。高职高专的学生必须是动手才能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加强理论课的教学。我校重点从如下几方面进展。2.1安排饮片见习课在各论1-2章理论教学完毕后组织学生到中药标本馆见习。让学生自己认真地观其状、摸其形、嗅其气、尝其昧,来直观认知所学中药。老师在一旁作形状特征、炮制加工等的描绘以及成效主治等的复习和提问,使学生把中药饮片实物与理

6、论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好的印象。对一些中药的伪品也一同呈现,讲解其差异,帮助学生鉴别区分。如三七与其常见伪品莪术的鉴别,前者为五加科,后者为姜科,外观经人为雕琢后酷似真品,但三七固有的回甜是莪术没有的。再如天麻与马铃薯仿品等的鉴别。2.2到药用植物园见习据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6157种。我校药用植物园建立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栽培有300多种中草药。在学习几个章节的中药后,带着学生到药用植物园见习,观察中药的活体植株,并介绍中药的生长、药用部位、采集时间方法及一些中药的种植管理,进步了学生的兴趣,增长了实际才能。平时安排学生进展管理,进一步进步理论才能。2.3组织学生野外

7、认药利用学校周边连绵而郁郁葱葱的群山,组织学生野外采识中草药,使学生既见过加工后的饮片,又在野外采识理解活的中草药,锻炼学生今后到大自然中采识中草药的才能,使之能更好地到基层、到农村为人民效劳。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识中药的中医工作者。2.4中药社团理论活动成立中草药兴趣小组,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同学上山采药,然后带回种植在校药用植物园内,同时指导同学开展引种栽培、野生驯化等试验,让同学在理论中学习中药知识,进步识别中药的技能。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法,只管教,而无视学。在中药学教学中缺乏直观性,缺少学生的参与,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无兴趣,学习

8、被动的填鸭式教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人对事物的感知,抽象的表达不及详细物体对感官的刺激来得强烈、鲜明、印象深入、易于理解及记忆。因此,中药学的教学法,我们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法。首先每堂课都将所讲授中药的饮片用塑料袋装好,带入教室,学生通过眼看、手摸、嘴尝、鼻嗅,来直观感受认识每种中药的性味、形状,使药名与实物能对上号。其次每节课前尽量采摘中药的新颖活体带入课堂,同时讲解其分布环境、形态特征、入药部位等相关知识。这样做,学生印象更深入,为今后采识区分中药打下基矗其三,将中药制作成实地拍摄的影像多媒体课件等授课,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声音等

9、方式,身临其境地感知中药的生境、形状等信息。对不清楚的地方还可反复地观看来掌握。启发式教学法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那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好预习,自己动脑寻找答案。上课时,以问题为中心,结合重点难点,老师边讲边启发诱导,由学生自己答复,别的学生补充,再集体讨论,老师评价,变过去老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听为如今师生互动交流。这样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兴趣浓重,同时经过学生自己考虑得来的东西,易理解,记得牢,教学效果事半而功倍。4、强调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需要讲究方法,此乃授人以渔。学习中药,哪种方法最正确呢?笔者通过理论,认为归纳比照法行之有效。中药繁多,而许多在功能、名称、来源

10、上相似的中药,极易互相混淆,张冠李戴,而难以掌握。只有比照,才有鉴别区分,通过归纳比照法在中药共性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特征来记忆,就能化繁为简,容易掌握。4.1成效类似中药的比照:各论中药按成效划分章节,在同一章节中成效类似的中药之间要进展归纳比照,同中求异。比方消食药中的山楂与麦芽,两者均能消食健胃,用治饮食积滞证。但山楂消食力强,兼能行气,治食积气滞强于麦芽。并且善消油腻肉食,为治肉食积滞之要药。麦芽性平和,长于淀粉类食物的消化。用治米面薯芋食滞。此外山楂兼能活血散瘀,麦芽兼能回乳消胀。4.2药名相似中药的比照:如石决明与草决明皆能清肝明目,不管虚实之目疾均可用之。但草决明是植物的种子

11、,归清热泻火药,兼能润肠通便;而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属于平肝熄风药,兼能平肝潜阳,为镇肝、凉肝之要药。其他如赤芍与白芍、白术与苍术、豆蔻与草豆蔻、麦冬与天冬、吴茱萸与山茱萸等。4.3药源一样中药的比照:同一植株因入药部位、采集时间、炮制的不同,中药的性能也存在差异,需要比照。4.3.1药源一样而入药部位不同的比照:如桂枝与肉桂。桂枝入药部位为肉桂的嫩枝,肉桂为树皮,二者均辛甘温,均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但桂枝力弱,以发汗解表为主,主治风寒表证;肉桂以温里散寒为主,主治里寒症。故一为治表寒,一为治里寒之要药。其他如:麻黄与麻黄根,大青叶与板蓝根,苏子、苏叶与苏梗,桑叶、桑枝与桑白皮等等。4.3.2药源一样,采集时间不同的比照:如枳实与枳壳。二者皆为芸香科小乔木酸橙的果实,但前者是幼果时采摘,后者是接近成熟时采收,故枳实行气除胀作用强于枳壳。其他如:青皮与陈皮。4.3.3药源一样,炮制不同的比照:如天南星与胆南星,天南星为生品或制晶,而胆南星为天南星研粉与牛、猪或羊的胆汁混合制成。二者均能化痰,但南星性温,用治寒痰;胆星性凉,用治热痰。其他如:生地与熟地,生大黄、制大黄与酒大黄,竹茹、竹沥与天竺黄。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高专层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