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_第1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_第2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_第3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_第4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前言 机体细胞在生理状态下,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组织细胞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维持机体所需的内环境的稳定。在损伤的同时,机体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修复、代偿、适应等过程,以达到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恢复和适应。 本课件为省优质精品网络教材,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第六版统编教材及省高职高专的规范教材编写的。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共附有大量大体观及显微镜下图片和部分动画,对其基本知识作了详细介绍。本教材适合于医学大专院校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教学和研究的参考资料。 1、重要概念:适应、化生、萎缩、变性、坏死、坏疽、修复、再生、创伤愈合、肉芽组织、空洞、溃疡、机化知识

2、要点2、各种变性的特征及坏死的类型、坏死的结局和病理变化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和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4、坏死与凋亡的区别 细胞的适应性反应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修复第一节细胞的适应性变化肥大 增生萎缩化生适应(adaptation)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于持续性的内外刺激作用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肥大和增生 肥大 概念: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类型: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如图1、如图2、如图3 增生 概念:为适应环境使细胞数目增多 类型: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如图4、如图5萎缩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目减少。类型:营养不良性、废用性、去神经性、压迫性等。如图6

3、、如图7、如图8、如图9、如图10化生 概念:是指一种成熟组织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组织类型的过程。 类型:鳞状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 见图11、图12、图13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原 因形态学变化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细 胞 坏 死一、细胞损伤的原因 缺血缺氧 理化因子 生物因子 异常免疫反应 营养缺乏或过剩 遗传因素 社会-心理-精神因素 医源性因素二、组织损伤的基本形态学改变 (一)变性因细胞代谢障碍,在细胞浆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多的一类形态学改变。1. 细胞水肿 定义:损伤细胞,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上的Na、K泵受损、膜损伤引起细胞内水、钠增多,细胞体积增大。又称水样

4、变性和气球样变 细胞水肿的病变特点: 眼观:器官体积增大,色苍白、混浊 如图14 光镜:细胞体积增大,胞浆透明、淡染,水泡/空泡样变 如图15 电镜: 线粒体肿胀,内质网囊状扩张 如图162. 脂肪变性 1)定义:实质细胞胞浆内中性脂肪蓄积过多称为脂肪变性/脂肪变。 多发生于肝、心、肾等实质器官,常因营养障碍、感染、中毒、缺氧所致。 2)病变特征: 眼观:器官体积增大,色黄、 油腻 如图17、如图18 镜下:胞浆中出现脂质空(HE), Sudan染色-桔红色,油滴状(冰冻切片)如图20 锇酸染色-黑色小体 电镜: 脂质小体 如图21 3)脂肪变性的结局 如图19肝脂变的机制: 脂蛋白合成障碍

5、脂肪酸氧化障碍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如图223.透明变性又称玻璃样变 指细胞内或纤维间质和动脉壁等出现呈红染、均质无结构、半透明状的蛋白蓄积。 1)纤维结缔组织玻变 2)血管壁玻变 3)细胞内玻变脂肪变性的结局 如图23、如图24、如图25、如图264、病理性色素沉着 1)定义:色素(内、外源性)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2)色素类型: 含铁血黄素 如图27 脂褐素 黑色素 胆红素及炭尘5、病理性钙化1)定义;骨和牙齿以外组织的钙盐沉积。2)类型: 营养不良性钙化 转移性钙化(二)细胞死亡 细胞因严重损伤结构破坏、代谢停止、功能丧失而发生的不可逆性变化称为细胞死亡。 1.坏死(Necrosis) 1

6、)定义: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如图28 坏死细胞结构自溶并诱发炎症反应。 有无炎症反应是生前病变与死后尸体自溶的重要区别。2)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核浓缩(Pyknosis) 如图29 核碎裂(Karyorrhexis) 如图30 核溶解(Karyolysis) 其中任意一项均表示细胞死亡!3)坏死的类型 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的蛋白质凝固,水分丢失,变成灰白或淡黄白色的质地实密的蛋白质凝块。仍保留原有的组织轮廓,但组织及细胞的结构完全被毁坏。 凝固性坏死好发于心肌、肝、脾、肾等,因这些组织含蛋白质丰富,富有蛋白凝固酶。 如图31、如图32干酪样坏死 特殊的凝固性坏死,常由结核杆菌引

7、起,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坏死组织结构彻底毁坏,变成黄色富有脂质的奶酪样物质,坏死灶周伴有特殊的炎症反应(结核肉芽肿)。如图33 液化性坏死病原体或病变组织产生大量的蛋白溶解酶、脂酶等,将坏死组织酶性分解使之成液态。如图34液化性坏死的发生原因及条件: 组织含水分、脂质较多;含蛋白质少,蛋白凝固酶少。 在病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蛋白溶解酶、脂酶如阿米巴脓肿,化脓性炎症。 脑和脊髓的液化性坏死又称为软化。如图35纤维素样坏死 是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或血管壁组织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产物。为结缔组织病(胶原病)如风湿病、类风湿病、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恶性高血压病、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等的重要病变。病

8、变组织胶原纤维肿胀、断裂成无结构的细丝状、颗粒状或碎片状的红染物质,与纤维素染色特性相似而得名。 纤维素样坏死物质的组分: 肿胀、崩解的胶原纤维 免疫球蛋白沉积物 渗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坏疽 概念: 大块组织坏死继发腐生菌感染。 坏疽发生必要条件及意义: 1、大块组织坏死与动脉供血长时间中断有关 坏疽与梗死在概念上有交叉。 2、继发腐生菌感染 坏疽只发生与空气接触的特定组织或器官。坏疽的病变特点及类型: 坏疽病变呈黑色: Fe+ + H2S FeS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如图36、如图37、如图38、如图39细胞坏死后发生自溶,并在坏死局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坏死组织溶解,组织分离、排出,

9、形成糜烂、溃疡、空洞。如图40、如图41、如图42机化或包裹 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的过程称机化。 不能完全机化,则由肉芽组织加以包裹,最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钙化 陈旧的坏死组织中可有钙盐沉积而钙化。坏死的结局3.凋亡 1)凋亡又称凋落,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坏死,凋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发生自溶性变化,也不引起炎症反应。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控有关,因此有程序性死亡之称。可理解为细胞自然死亡(寿终正寝)。如图43 2)凋亡的意义:胚胎发生、个体形成、衰老死亡肿瘤、自免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中毒性损伤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凋亡产

10、生的三个环节6步骤 1.信号传递 2.中央调控 3.细胞结构改变死亡信号蛋白酶系统前体前体激发因子效应因素蛋白底物细胞凋亡3)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浓缩,染色质凝集,形成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或凋亡细胞被邻近细胞吞噬。如图44 受损组织的细胞坏死或凋亡后,组织缺损周围的细胞通过再生填补缺损的过程,称为修复。 完全性再生:恢复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不完全性再生 或多或少失去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或多或少的疤痕组织。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再 生纤维性修复创伤愈合 再 生 一、各类型细胞的再生(增殖)潜能根据再生能力的大小可分为:(一)不稳定细胞:骨髓造血细胞 (更新率高) 皮肤、粘膜上皮。(二)稳定

11、细胞: 肝细胞、肾小管上皮、 (更新率低) 涎腺、内分泌、汗腺、 皮脂腺、胰腺、 血管内皮细胞、 间叶细胞等。(三)永久性细胞: 神经细胞、 (不更新) 心肌细胞 骨骼肌细胞。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 上皮组织的再生 被覆上皮的再生 腺上皮的再生2. 纤维组织的再生3. 软骨、骨组织的再生4. 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的再生/血管形成 出芽 大血管的再生5. 肌组织的再生6. 神经组织的再生 创伤性神经瘤 见图45 纤维性修复一、 肉芽组织 较大范围的损伤,不能实现完全性再生时,由周围的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再生取代,形成肉芽组织。 如图46-1、如图46-2 肉芽组织演变过程:1、血管形成,纤维母细

12、胞增生。毛细血管长出血管芽,内皮细胞移动,增生,血管腔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壁薄,内皮细胞连接不完全,组织可水肿,甚至出血。 如图47、如图48 2、纤维化 肉芽组织进一步成熟,新生纤维母细胞迁移和增殖,并转变为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逐渐减少、胶原合成增多,最后形成瘢痕。如图493、疤痕改建 瘢痕组织最终完全以胶原组成,并发生一定程度的胶原透明变性,以增强其坚韧性。这一过程中由一系列的生化因子调控。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指伤口的修复过程,包括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增生,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急性炎症2、创口收缩3、细胞增生和疤痕可分为:(一)一期愈合 创伤愈合达到最接

13、近正常的健康组织,如外科缝合良好的无感染切口。切口仅有局部上皮基底膜的断裂及很少结缔组织细胞死亡,通常瘢痕成细线状。(二)二期愈合 细胞和组织广泛损伤,不能以一期愈合修复,只能以大量肉芽组织修复,称为二期愈合。如图50骨 折 愈 合1、血肿形成2、纤维性骨痂形成3、骨性骨痂形成4、骨痂改建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全身因素:年龄、营养、药物、疾病2、局部因素:血液循环、感染、异物等复习思考一、名词解释水变性再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核碎裂气球样变性化生变性虎斑心坏疽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2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浓缩、碎裂、溶解时说明:A细胞正开始

14、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3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A神经性萎缩 B废用性萎缩 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4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A肌丝增多 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5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A钠多,钾多,水多 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 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6下列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轻?A气球样变 B水变性C脂变D细胞内钙盐沉着 E细胞内玻变7下列哪种是肉芽组织的特征?A新生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 B

15、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C巨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D巨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E新生的毛细血管及组织细胞增生8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常属于下列哪一种改变A分化不良 B不典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D癌前期改变E适应性改变 9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 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A肺 B肾 C脑D心 E肝三、问答题1请各举一例:心、肺、肝、肠、脑、胰有坏死的疾病,分别说明其坏死属哪种类型?2什么是肉芽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

16、能。4试以断肢再植为例说明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类型,并根据所学习的病理学知识分析影响断肢再植成功的病理学因素。 图片资料库左:肥大心脏 右:正常心脏图1A:正常心肌纤维B:肥大心肌纤维图2肥厚的心肌图3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图4肠伤寒回肠末段淋巴组织增生图5冠状动脉蛇行样弯曲图6脑萎缩图7全身性萎缩(恶病质)图8右图是萎缩的睾丸,比左图正常的睾丸小得多图9图10鳞状上皮化生图11腺上皮化生图12图13脑水肿图14肝细胞水变性图15肝细胞水变性(电镜)图16脂肪肝图17脂肪肝切面图18肾固缩图19肝脂肪变性图20脂肪变性(电镜)图21虎斑心图22脾玻璃样变性图23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图24脾动脉玻璃样变性图25脾动脉玻璃样变性图26含铁血黄素颗粒图27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