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_第1页
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_第2页
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_第3页
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_第4页
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经典哲理故事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更多名人名言告诉你人生 的哲理,下面是WTT为大家准备的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希望 大家喜爱!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篇一“师父,你在仰望什么?小和尚问。“我在仰望星 星。老和尚说。“星星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你够不着它,也摘不下,看它 又有何用呢?“美丽的东西并不必须要我们去够着它,去占有 它,把美丽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仰望、去欣赏、去追求,不 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追求一个遥远的、虚幻的、不真实的美丽,又有什么实 际意义呢?“遥远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比如那遥远的星星, 它的美丽和光芒,是真实的,也是存在的。“追求那遥远的美丽,只能意味着我们永

2、远奔波在追求的 途中,这种永远没有结果、永远抵达不了目标的追求,它的意 义又在哪呢?“它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懂得,世上有一种 美丽,值得我们一生去仰望、去追求。正因为遥远的天边有那 美丽的星辰,才让我们内心永远坚持一份憧憬和希望,才让我 们一路沿着美丽的方向,一步步去接近圣洁,走向崇高。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篇二1926年年初,张作霖耗资500万银元,从法国人手中购 入了6辆坦克。当时的中国军队使用的都是落后的步枪,跟坦 克根本无法抗衡。有了威风凛凛的坦克,张作霖得意不已,意 在剑指全国。1926年8月,张作霖挥师南下,直逼北平。驻守北平 的,是冯玉祥的国民军。双方军队在居庸关一带拉开了阵势, 战

3、争一触即发。8月4日,冯玉祥乘车从北平赶往前线指挥部南口镇视 察。然而,刚到南口镇东街头,两个衣衫褴褛的黑瘦中年汉 子,一下子挡住了冯玉祥的汽车。只见那两个中年汉子“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哽咽地嚷 着:“长官啊,行行好吧!我女儿就快病死了,给两块大洋救 命啊!原来,这是一对兄弟,姓陈,是当地有名的猎户。陈 老大终身未娶,陈老二的老婆去年生病去世了,留下一个女 孩,15岁,兄弟俩当命根子一样宠着,现在却身患重病无钱 医治。在路旁一座低矮黑暗的民房内,冯玉祥见到了陈老二的女 儿,正因高烧昏迷不醒。冯玉祥轻轻放下5块银元:“快给孩子找医生吧,不能再 耽误了。陈家兄弟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长官啊,您留个

4、姓 名吧,来生我们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卫兵拉起了陈家兄弟,说:“这位就是冯玉祥大帅。8月7日,战斗打响了。张作霖坦克的威力一下子就显露 了出来,登山渡水,如履平地,而且枪炮不惧。无论冯玉祥做 了严密布暑,国民军依旧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短短三天,国 民军就战死四千多人,丢失了建平、赤峰等广大地区。8月11 日,张作霖发起了总攻,他要一举拿下居庸关。张作霖指挥6辆坦克,排成一个方阵,发起了冲锋。冯玉 祥的国民军凭借山势险要,苦苦支撑,死战不退。临近中午,一辆坦克冲到了国民军的阵地前,坦克上的机 枪肆虐地喷吐着火舌。国民军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眼 看阵地就要丢失,正在这危急随时,山石后面突然跳出

5、来一个 人,只见他敏捷地跃下山石,几步跃到坦克侧翼。那是坦克火 力的盲点。那人举起猎枪,“砰的一声,猎枪中的散弹四散 溅出,有不少散弹打进了坦克的瞭望孔。那辆坦克摇头摆尾地 乱窜了几步,就窝在那里不动了。来人正是陈老大。见这情景,冯玉祥的国民军突发出一阵欢呼。陈老二也从 山石后面跳了出来,只见他手中抱着五六管猎枪,一边把猎枪 分发给士兵,一边说:“我们观察了好久,这坦克的隙望孔 小,只有猎枪的散弹可以应付。接下来,战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张作霖的坦克因为冲 得太快,把掩护坦克的士兵远远抛在身后。坦克只要一冲上 来,陈老大、陈老二就趁机蹿到坦克的火力盲点上,用猎枪朝 着瞭望孔向坦克内部射击。不大

6、一会儿,张作霖的6辆坦克就 报销了4辆,余下两辆一见状况不妙,掉头就跑。战后,冯玉祥要嘉奖陈氏兄弟,陈家兄弟拒绝了:“大 帅,您是我陈家的大恩人啊。我们兄弟就是拼了这两条老命, 也值!哪能要奖赏?冯玉祥感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一时的善举,居然拯救 了整个军队。“岂唯天意,亦在人力!冯玉祥用八个字对这 件事进行了总结。这就是号称“陆战之王的坦克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次亮 相。张作霖耗资500万银元的大家伙,居然就这样灰头土脸地 败在了 5块银元之下。编辑手记善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无须我们刻意为之。5块与500万,这100万倍的距离,一颗善心便可以安全 抵达。这不是神话,而是实话。张作霖一掷千金

7、,打造了排山 倒海、摧枯拉朽的气势,力求一举拿下居庸关。然而这令人胆 战心惊的气势,冯玉祥仅靠仁义二字,即逆转颓势。战场上, 武器是制胜的要素,不是决胜的关键,关键在人心。-勿以善小而不为。有关经典哲理小故事篇三1936年10月,钱学森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一次学术讨论 会上,冯·;卡门教授讲了 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有人问:“教授,您把这么好的想法都讲出来,就不怕别人超过您? 卡门教授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来,我又跑到前面去了。 后来,钱学森回忆起那段学习经历,深有感触地说:“冯 ·;卡门教授的一席话,使我一下子

8、开了窍。加州理工学 院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比赛,才干跑到前沿。这里的 革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那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 过。你所想的、所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你必须想 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 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实际上,要做到“四不讲,堪比登天。首先,你要全面了解前人、近人都讲 了些什么,这必须博览群书;其次,要了解外国人都讲了些什 么,这要精通多国语言;再次,天天乃至每堂课都要提出自己 的新见解,要有真知灼见;最后更重要的是总要处于学术研究 的领先位置。无论比登天还难,但这“四不讲陈寅恪都做到 了。难怪傅斯年如此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 而已!20 7年3月,知名作家梁衡专访多年好友季羡林老先生。他特意请教一个问题:“您关于古代东方语言的研 究,您所治之学,如吐火罗文,如大印度佛教,假设干人都不 知,为何要研究?听了梁衡的疑问,96岁高龄的季老先生肃 然答道:“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管探究,只问精不精。 梁衡在回忆文章中深有感触地说:“学问就是对未知世界、对 自然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